作业规程编制(一通三防部分).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556727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3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业规程编制(一通三防部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作业规程编制(一通三防部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作业规程编制(一通三防部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作业规程编制(一通三防部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作业规程编制(一通三防部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作业规程编制(一通三防部分).ppt_第6页
第6页 / 共56页
作业规程编制(一通三防部分).ppt_第7页
第7页 / 共56页
作业规程编制(一通三防部分).ppt_第8页
第8页 / 共56页
作业规程编制(一通三防部分).ppt_第9页
第9页 / 共56页
作业规程编制(一通三防部分).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56页
作业规程编制(一通三防部分).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56页
作业规程编制(一通三防部分).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56页
作业规程编制(一通三防部分).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56页
作业规程编制(一通三防部分).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56页
作业规程编制(一通三防部分).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56页
作业规程编制(一通三防部分).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56页
作业规程编制(一通三防部分).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56页
作业规程编制(一通三防部分).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56页
作业规程编制(一通三防部分).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56页
作业规程编制(一通三防部分).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56页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业规程编制(一通三防部分).ppt

《作业规程编制(一通三防部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业规程编制(一通三防部分).ppt(5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作业规程编制(一通三防部分).ppt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规范第一部分编制概要,三、作业规程一般应具备下列图纸(仅“一通三防”部分)(十一)通风系统图。

(十二)抽采系统图。

(十三)防尘系统图。

(十四)注浆系统图。

(十五)注氮系统图。

(十六)消防管路系统图。

(十七)安全监控系统布置示意图(二十二)避灾路线示意图,第二部分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内容要求,第一章概况第七节瓦斯情况一、本工作面及周边瓦斯地质情况介绍。

二、预计吨煤瓦斯含量,有资料有引用资料内容。

三、参考矿井和相邻采掘工作面的瓦斯、二氧化碳涌出情况,预计工作面的瓦斯、二氧化碳等的相对、绝对涌出量。

四、瓦斯、二氧化碳等对本工作面的影响程度预计。

第二部分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内容要求,第八节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一、根据有资质的鉴定机构提供的鉴定数据,说明工作面的煤尘爆炸指数。

二、根据有资质的鉴定机构提供的鉴定数据,确定工作面煤层的自燃发火倾向性;参考相邻采煤工作面煤的自燃情况,确定自然发火期。

三、参考矿井和相邻采掘工作面的地温等情况,分析地温对回采的影响。

第二部分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内容要求,四、冲击地压和应力集中区:

描述本采区、相邻工作面的冲击地压、应力集中区情况及其对回采的影响。

五、其它有毒有害气体对工作面的影响。

六、叙述地质部门对工作面回采的具体建议。

第二部分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内容要求,第四章生产系统第二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一、确定采用的通风方式、通风系统,叙述工作面范围内通风设施的安设位置和质量要求。

二、进行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计算。

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根据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工作面的温度、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炸药量等因素分别进行计算后,取其中最大值进行风速验算,满足要求时,该最大值即是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按煤矿生产核定核定标准计算公式计算)。

第二部分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内容要求,

(一)按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

1、低瓦斯矿井采煤工作面按气象条件和瓦斯涌出量(用瓦斯涌出量计算,采用高瓦斯计算公式)确定需要风量,其计算公式:

Q采Q基本*K采高*K采面长*K温式中:

Q采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Q基本不同采煤方式工作面所需的基本风量,m3/min;,第二部分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内容要求,Q基本60*工作面控顶距*工作面实际采高*70%*适宜风速(不小于1m/s);K采高回煤采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K采面长采煤工作面长度调整系数;K温采煤工作面温度与对应风速调整系数。

第二部分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内容要求,回煤采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K采高,采煤工作面长度调整系数K采面长,第二部分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内容要求,采煤工作面温度与对应风速调整系数K温,第二部分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内容要求,2、高瓦斯矿井按照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

一般情况下采用下列公式:

Q采=100q采kCH4式中:

Q采回采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q采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回风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平均绝对涌出量,m3/min;kCH4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正常生产连续观测1个月,日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与月平均日瓦斯绝对涌出量的比值),第二部分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内容要求,3、工作面布置专用排放瓦斯回风巷的工作面风量计算。

Q采Q采回+Q采尾式中:

Q采采煤工作面实际需风量,m3/min;Q采回100q采kCH4(m3/min);Q采尾(m3/min);qCH4尾采煤工作面尾巷的风排瓦斯量,m3/min。

第二部分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内容要求,4、按工作面温度选择适宜的风速进行计算,风速与温度关系见采煤工作面温度与对应风速调整系数K温表。

Q采60V采S采式中:

Q采采煤工作面实际需风量,m3/min;V采采煤工作面风速,m/s;S采采煤工作面平均断面积,m2。

第二部分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内容要求,5、建有抽采系统的高瓦斯或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计算,应根据瓦斯抽采后的实际情况计算,具体为:

Q采=100qkCH4(1-K抽采率)式中:

Q采采煤工作面实际需风量,m3/min;q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m3/min;K抽采率工作面瓦斯抽采率,%。

第二部分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内容要求,kCH4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正常生产连续观测1个月,日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与月平均日瓦斯绝对涌出量的比值)K抽采率工作面瓦斯抽采率,%。

第二部分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内容要求,6、按工作面每班工作最多人数计算:

Q采=4N式中:

Q采采煤工作面实际需风量,m3/min;N工作面最多人数,人。

7、按炸药用量计算(硝酸铵炸药)。

Q采=25A式中:

Q采采煤工作面实际需风量,m3/min;A一次性启爆的炸药量,kg。

第二部分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内容要求,8、二氧化碳比较高的矿井也要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其浓度不超过1.5%计算。

Q采=67q采CO2kCO2式中:

Q采采煤工作面实际需风量,m3/min;q采CO2工作面二氧化碳的绝对涌出量,m3/min;kCO2二氧化碳涌出不均衡系数,同kCH4。

第二部分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内容要求,按风速验算:

按最低、最高风速验算工作面的风量:

15S采Q采240S采式中:

Q采采煤工作面实际需风量,m3/min;S采采煤工作面平均断面积,m2。

第二部分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内容要求,三、如果工作面布置独立通风有困难,需采用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串联通风时,应按其中一个工作面需要的最大风量计算。

四、确定通风路线,描述风流从采区进风巷经工作面到采区回风巷的路线。

五、如果工作面温度超限,通风风量已不能满足降温要求,必须进行专门采取措施降温制冷。

第二部分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内容要求,六、防治瓦斯应包括瓦斯检查和瓦斯监测。

(一)分析并明确瓦斯易发生积聚或超限的地点,瓦斯超限处理方法、撤人和恢复生产的规定等内容,对于突出矿井重点监测瓦斯变化情况。

(二)明确瓦斯监测的有关规定,描述与工作面有直接关系的瓦斯监测设备(传感器)的设置地点、断电瓦斯浓度、复电瓦斯浓度、断电范围,以及瓦斯报警撤人和恢复生产的规定等内容。

第二部分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内容要求,七、采用瓦斯抽采(排放)系统时,叙述瓦斯抽采(排放)路线,预计抽采量。

八、确定综合防尘系统,叙述以下内容:

(一)叙述防尘系统,应包括防尘供水管道系统设置、供水参数、防尘设施设置地点等内容。

(二)明确防尘方式,应包括工作面综合降尘的各类方式(煤层注水、采煤机内外喷雾,架间喷雾,转载点喷雾,湿式打眼,装煤洒水,个体防护,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净化水幕和冲刷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等方式)。

第二部分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内容要求,(三)明确隔绝瓦斯、煤尘爆炸方式,包括隔爆设施的设置、水量、管理等要求。

九、明确防治煤层自然发火所选用的消防管路系统及措施。

叙述回采期间选用的综合防灭火方式(注浆、注氮、阻化剂、凝胶、均压等),并确定相关的设备、型号、工艺和参数。

确定监测系统,描述束管监测系统安设、传感器的设,第二部分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内容要求,置地点、监测要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预报制度,以及气体超限撤人等内容。

明确特殊时期的防灭火要求,包括工作面临近结束、暂停开采和停止开采,以及其他意外情况下的防灭火规定。

第二部分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内容要求,十、绘制通风、防尘系统相关图纸:

通风系统图、瓦斯抽采(排放)系统图、防尘系统图、注浆系统图、注氮系统图、消防管路系统图、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备)布置图等图纸,可以合并绘制或分单项绘制。

第二部分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内容要求,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第五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测一、制定工作面通风路线发生进、回风不畅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薄及极薄煤层工作面放炮落煤时,制定防止堵塞工作面措施。

二、制定工作面采用的各项综合防尘措施及要求。

三、制定工作面采用的各项综合防灭火措施及要求。

说明发生高温点、发现指标气体等发火征兆时的处理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

第二部分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内容要求,四、制定在注氮、注浆、洒阻化剂等防火操作时的安全措施。

五、制定在工作面区域内的安全监控仪器、仪表使用、悬挂、移动的规定要求。

六、按防突管理的采煤工作面必须制定专门的防突安全技术措施,并和作业规程同步执行。

七、制定其他“一通三防”、安全监控及外因火灾防治安全技术措施。

第二部分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内容要求,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一、制定发生顶板事故,瓦斯、煤尘爆炸,火灾,水灾等的应急措施。

二、确定发生灾害时的自救方式、组织抢救方法和安全撤离线。

三、绘制工作面避灾路线示意图。

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规范第一部分编制概要,三、作业规程一般应具备下列图纸(仅“一通三防”部分)(四)有煤与瓦斯突出的瓦斯地质图(1:

1000或1:

2000)。

(十六)通风系统示意图。

(十七)压风系统示意图。

(十八)抽采瓦斯系统示意图。

(十九)防尘系统示意图。

(二十)安全监测仪器仪表布置示意图。

(二十五)避灾路线示意图。

第一部分编制概要,七、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编制要求。

(一)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由施工单位或生产技术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根据施工现场生产条件发生变化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写。

(二)编写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要有预见性、针对性、可行性。

编制前,编写人员必须先到现场勘察工作面的实际情况,掌握现场施工条件;要使安全技术专项措施符合工程设计文件的规定。

第一部分编制概要,(三)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编写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过程中突然遇到地质构造,过较大的断层、褶曲构造、老空、瓦斯异常、透水等;2、遇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冒顶区,应力集中区;3、施工过程中遇松软的煤、岩层或流沙性地层;4、在火区附近、注浆采区下分层威胁施工安全;5、施工现场地质条件、施工方法、支护方式发生变化,与作业规程不符;6、作业规程有关规定不具体或未包括的内容;7、其他可能受到危害或威胁的施工现场。

第一部分编制概要,(四)安全技术专项措施编制的内容:

1、施工方法、工艺、工序安排等;2、支护方式和支护材料;3、生产系统与原规程不同的,在措施中说明;4、工程的规格尺寸等,要有附图;5、其他与措施有关的内容。

八、巷道贯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部分编制概要,

(一)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

(二)工序安排,在掘进巷道贯通前,综合机械化掘进巷道在相距50m前、其他巷道在相距20m前,只准从一个掘进工作面向前贯通,另一个工作面必须保持通风并停止作业等。

(三)工作面加强顶板支护的支护方式。

(四)贯通前长探短掘,明确探眼的位置、角度、深度、数量,附三视图。

第一部分编制概要,(五)制定爆破制度,设定警戒位置,对有关电气设备、电缆和设施采取保护的措施。

(六)水、火、瓦斯及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查和处理办法。

(七)贯通后调风的方法。

附贯通前、后的通风示意图,并明确贯通前综掘50、其它20m到贯通后通风系统调整正常前的现场值班人员及职责。

(八)有水患的巷道贯通,制定探水、放水、排水的方法。

第一部分编制概要,九、预防瓦斯突出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一)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

(二)防突措施的选定。

(三)注水措施技术参数。

(四)预测指标和临界值的选定。

(五)预测方法。

(六)操作要求。

(七)安全防护措施及防止灾害扩大的措施。

第二部分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要求,第五章生产系统第一节掘进通风一、选择掘进工作面通风方式。

(一)采用压入式、抽出式通风方式;

(二)采用混合式通风方式;(三)全风压方式通风;(四)高瓦斯区域、瓦斯抽采对通风的特殊要求。

第二部分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要求,二、掘进工作面风量计算。

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根据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炸药用量,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局部通风机的实际吸风量等因素分别计算,并选取其中最大值。

(一)按瓦斯(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

Q=100(67)qk式中:

Q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第二部分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要求,100(67)单位瓦斯涌出量配风量,以回风流瓦斯浓度不超过1%或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的换算值。

q掘进工作面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k瓦斯涌出不均匀的备用风量系数,应根据实际观测的结果确定(掘进工作面最大与平均瓦斯绝对涌出量之比)通常机掘工作面:

k=1.5-2.0,炮掘工作面k=1.8-2.0,第二部分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要求,

(二)按炸药使用量计算:

25A式中:

Q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25每千克炸药爆炸不低于25m3的风量。

A掘进工作面一次爆炸所用的最大炸药量,kg,第二部分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要求,(三)按工作人员数量计算:

n式中:

Q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4每人每分钟应供应的最低风量,m3/min人n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第二部分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要求,(四)按局部通风机的实际吸风量计算:

局Ikf式中:

Q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m3/min局拟选掘进局部通风机的额定风量,m3/minI掘进工作面同时运转的通风机台数,台kf为防止局部通风机吸循环风的风量备用系数,第二部分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要求,(五)掘进工作面风量验算。

1、按最低风速验算。

(1)按岩巷掘进面的最低风量Q岩(单位:

m3/min)Q岩9S岩9岩巷掘进工作面最低风速的换算系数S岩岩巷掘进工作面的净断面积,m2

(2)按煤巷、半煤岩掘进面的最低风量Q煤(单位:

m3/min)Q煤15S煤15煤巷和半煤岩掘进工作面最低风速的换算系数S煤岩巷掘进工作面的净断面积,m2,第二部分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要求,2、按最高风速验算。

岩巷、煤巷和半煤岩掘进工作面最高风速的验算最高风量(单位:

m3/min)Q240S240掘进巷道最高风速的换算系数S掘进工作面的净断面积,m2,第二部分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要求,3、按掘进工作面温度和炸药量验算。

掘进工作面温度和炸药量对应风量表,第二部分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要求,4、有害气体的浓度验算。

回风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1%;其他有害气体浓度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中的有关规定。

100p瓦/Q掘1%p瓦掘进巷道瓦斯绝对涌出量,m3/minQ掘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

根据以上计算确定掘进工作面的风量。

第二部分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要求,三、局部通风机选型计算。

根据掘进工作面风量计算和验算,选取适合要求的局部通风机和风筒。

(一)局部通风机风量的确定:

Qf=Qj/c式中:

Qf局部通风机风量,m3/minQj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m3/minc风筒的有效风量率(指风筒送往掘进工作面的出口风量与局部通风机吸风量之比的百分数),%,第二部分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要求,

(二)局部通风机风压的确定:

hft=RQfQa+Qa2/D4式中:

hft局部通风机工作全压,Pa;R风筒风阻,NS2/m2Qf局部通风机(吸)风量,m3/minQa掘进工作面需要风量(风筒出口风量),m3/minD4风筒出口直径,m根据上述计算的工作面需要风量要求,对照局部通风机性能参数选择合适的局部通风机和风筒规格。

第二部分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要求,四、安装局部通风机的要求。

(一)安装地点的全风压风量要大于局部通风机吸入风量,还应保证局部通风机吸入口至掘进工作面回风口之间的最低风速,全岩巷道不得低于0.15m/s,煤巷和半煤岩巷不得低于0.25m/s的要求等。

(二)局部通风机距掘进巷道回风口的距离不得低于10m。

(三)局部通风机的安装质量要求、离地距离、风筒与局部通风机的连接,风筒间的连接、吊挂质量,风筒出风口距掘进工作面距离等作出明确规定。

第二部分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要求,五、说明瓦斯喷出区域、高瓦斯矿井、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装设三专(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两闭(风电、瓦斯电闭锁)锁设施,装备“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自动分风的功能。

低瓦斯矿井局部通风机采用装有选择性漏电保护装置的供电线路供电,或与采煤工作面分开供电;采用风电、瓦斯电闭锁的方式等。

第二部分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要求,六、局部通风机配套通风设施及防尘、隔爆、监测设施的安装位置等。

七、计算并确定放炮后的通风时间,将炮烟和有毒有害气体稀释到安全浓度以下。

八、绘制通风系统示意图。

第二部分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要求,第三节瓦斯防治一、掘进工作面临时抽采瓦斯泵站安设的地点,瓦斯抽采泵站和管道安设方式、敷设长度、管路中混合瓦斯浓度,设置警戎、超限报警、通风方式、风量要求、抽出瓦斯引排地点,抽采瓦斯操作工序等。

二、突出威胁区内掘进作业对煤层突出危险程度的预测办法。

三、突出危险区内掘进作业必须采取四位一体的综合防治措施。

第二部分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要求,四、超限报警设备、报警系统安设方式、超限报警时处理程序等。

五、入井人员必须按规定携带甲烷检测报警仪、自救器等。

六、绘制抽采瓦斯系统示意图。

第二部分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要求,第四节综合防尘一、说明防尘供水水源、水量、水压及管路系统,安设除尘风机、水幕、隔爆水袋、降尘设施规格、型号、个数及位置;掘进机内、外喷雾装置,湿式钻眼、水炮泥、爆破喷雾、冲洗巷帮、装煤(岩)洒水、净化风流、个体防护等综合防尘措施。

二、绘制防尘系统示意图。

第二部分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要求,第五节防灭火一、相邻采区、相邻煤层、邻近巷道火区情况。

二、大倾角的煤层,火区下部区段掘进巷道的条件。

三、在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中掘进巷道时,对砌碹或锚喷后的巷道空隙和冒落处必须用不燃性材料充填密实,沿空掘进巷道临近火区、老空前必须探明情况,采取预防性充填等措施。

四、说明巷道施工时,消防供水管道系统、防灭火器材的存放方式和地点等。

第二部分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要求,第六节安全监控一、相邻采区、相邻煤层、邻近巷道瓦斯涌出变化等情况。

二、掘进工作面瓦斯浓度控制规定,安设瓦斯监控系统,说明设置瓦斯报警浓度和断电浓度及断电范围,瓦斯探头安设地点及放炮期间对瓦斯探头的保护等措施。

三、绘制安全监测仪器仪表布置示意图,标出巷道名称、瓦斯探头距工作面或回风流与其它风流汇合处等的距离、报警浓度、断电浓度等。

第二部分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要求,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第一节一通三防安全技术措施一、局部通风机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二、综合防尘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三、防灭火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四、高温巷道施工降温安全技术措施。

五、高瓦斯矿井、突出矿井、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和瓦斯异常区的局部通风机通风实行“三专两闭锁”,装备“双风机、双电源,以实现“自动切换、自动分风”功能的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第二部分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要求,六、无煤柱开采、沿空送巷、沿空留巷防止漏风的安全技术措施。

七、在瓦斯突出煤层中掘进巷道,采用预抽瓦斯的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八、排放瓦斯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九、防止瓦斯积聚措施、对高冒区、裂隙瓦斯等的瓦斯管理措施,保证掘进工作面有效风量措施。

十、其他“一通三防”安全技术措施。

第二部分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制具体要求,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一、发生火灾、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透水、冒顶、提升等事故的应急措施。

二、制定发生灾害时快速有效的传报技术和方法、撤出人员的区域和避灾路线、实施自救的条件、防上灾害扩大的措施、统计井下人数及其他应急措施等。

三、绘制避灾路线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