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绳提高学生体质结题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56052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跳绳提高学生体质结题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跳绳提高学生体质结题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跳绳提高学生体质结题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跳绳提高学生体质结题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跳绳提高学生体质结题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跳绳提高学生体质结题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跳绳提高学生体质结题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跳绳提高学生体质结题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跳绳提高学生体质结题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跳绳提高学生体质结题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跳绳提高学生体质结题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跳绳提高学生体质结题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跳绳提高学生体质结题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跳绳提高学生体质结题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跳绳提高学生体质结题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跳绳提高学生体质结题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跳绳提高学生体质结题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跳绳提高学生体质结题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跳绳提高学生体质结题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跳绳提高学生体质结题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跳绳提高学生体质结题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小学生认真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这不仅是自己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栋梁之才的需要。

因此,小学生应当把积极锻炼身体、强健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看作是自己的神圣义务。

体育课类型多种多样,运动方式也千变万化,在这众多的项目中最实际、适应性最强的当属跳绳了。

跳绳的益处跳绳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体育运动,亦称“跳百索”“绳飞”等,是小学生十分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

跳绳的动作矫健,不受年龄、性别、场地和气候的限制,只要有一条绳、一块空地,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锻炼。

跳绳可以促进少年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促进少年儿童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脏机能的发展,手臂摇绳配合完成各种动作,对于发展少年儿童的弹跳力、灵敏、速度、协调等素质具有显著作用。

其中摇能练臂力,跳能练弹力,摇跳配合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对全身的调节支配能力,重复跳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脏器官都有很大好处,称得上是健身的一大法宝。

2.以“跳绳”作为学校体育活动特色项目,不仅能培养师生强健的体魄、勇敢顽强的意志,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互帮互助、互敬互爱,协同配合、和睦相处的精神,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相互尊重与交往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合作的乐趣。

 

三、研究的目标、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一)研究目标

1.开发校本教材,为开展形式多样的跳绳运动的实验奠定基础。

2.改革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渗透跳绳运动元素。

3.开展形式多样的花样跳绳运动,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兴趣、爱好。

4.构建科学的跳绳评价体系,为跳绳运动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5.学生体质状况研究前、后对比分析研究(前测数据与后测数据对比分析体质变化情况);

(二)研究容

1.合作互助小组的编排。

科学、恰当的编排四人小组成员,以便发挥四人小组合作互助学习的功能,让四人小组中每一个成员都能尽自己最大努力发挥其极大的作用。

2.合作互助的时机。

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四人小组合作互助学习,研究时机对合作互助学习的影响和控制,从而最大限度发挥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小组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主要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尊重意识、倾听意识、团队意识等进行培养。

让学生养成敢于表达不同观点,学会与人相处,相互谦让等好习惯。

4.小组合作互助学习中教师的角色。

探讨教师由原来的领导者、指挥者和统治者转变为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

(三)本课题拟采用下列研究方法:

1.实验研究法:

以全校六个年级共1200多名小学生为实验对象,科学研制特色体育运动实施方案,选定若干施加因素和效应指标,对本校开展特色体育运动的实效性进行定量化检测。

2.调查研究法:

设计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两种调查问卷,在进行效度和信度检测的基础上,对我校教师和全体学生进行问卷,主要了解他们对开展特色体育运动的想法和感受,以及通过参与特色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影响。

3.数理统计法:

对通过实验研究和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特色体育运动中一些共性的规律。

4.文献资料法:

查阅跳绳体育运动的相关文献资料,把握各级领导部门关于开展跳绳体育运动的政策法规,了解当前跳绳运动开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深化对跳绳体育运动的理论认识。

(四)步骤及过程:

本课题研究从2012年2月——2013年12月,共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2年2月—3月)。

①调查了解现状;

②制订研究计划,落实课题组成员,讨论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③开展培训,明确研究目标;

④召开课题组成员会,做到“目标统一、容细化、相互协作、共同研究”;

⑤课题申报。

2.实施阶段(2012年3月—2013年11月。

主要工作为:

①课题启动,召开开题会议;

课题方案交流。

②建立课题研究例会制度,每月进行一次研究情况交流活动,推广好的做法,探讨解决存在的问题。

③中期举行课题阶段性成果交流会。

实验前期,研究的重点主要放在抓四人小组编排及训练、合作时机的把握及教师角色的扮演等几个方面。

其中,教师要正确交给学生跳绳的方法:

1.跳短绳

(1)基本动作:

两手握绳的两端,两脚跳过由后向前摇转的绳;

或者左(右)脚在前跨过后,右(左)脚随即跳起,绳从两脚间依次轮过去。

(2)演化:

在基本动作掌握以后,我们就可以在其中混合进行复杂的动作。

实际上,现在我们所了解的跳绳方法(短绳)都是由基本动作演化而来的,比如并脚跳(蹦蹦跳)、双脚交换跳(蹬三轮跳)连续单脚交换跳(连续跨跳)、单脚跳(瘸子跳)、高抬腿跳、前踢跳、交叉腿跳、打脚跳、正摇、反摇互换跳、臂交叉跳、双摇跳等。

2.跳长绳

两人用单手各握绳子一端,面对面站立,并向同一方向摇转绳子。

摇转的绳子对跳绳人来说有正、反摇两种。

摇转的绳子,在靠近跳绳人一侧,是从上向下运动,这是正摇绳。

如果从下向上运动,就是反摇绳。

(2)种类:

原地并脚跳、原地单脚交换跳、鱼贯跳、穿梭交叉跳、集体跑“8”跳,双跳绳,“十字”交叉跳等。

3.总结阶段(2013.11——2013.12)撰写结题报告,评估课题研究成果。

组织课题结题鉴定,召开总结会。

①调查分析,积累成果。

在实验期间,我们注意做出实验质量的对比分析,注意积累、不断完善,贮存有关数据,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孩子们带着快乐享受着跳绳运动带来的乐趣。

其次,实验过程中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采用问卷与谈话、听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②评价容与表格

市清川小学跳绳项目及评价

年级

必修项目

动作要领

评价

合格

良好

优秀

个人正摇

两手握绳,两臂自然屈肘,以肘关节为轴,用两前臂和手腕协调用力,将绳由体后摇至体前,当绳触地时,双脚及时跳起,双手连续摇绳,双脚落地,前脚掌先着地。

20-25个

25-45个

45个以上

双脚交替跳

与双脚跳相似,跳时左右脚轮流交替跳过绳,好似原地跑,两脚轮流蹬地跳。

跑跳

在跑动中做双脚交替跳

5米

5-8米

8米以上

合作

同向外手单摇跳

两人一排同向站立,用外面的手持一绳同时跳绳。

10个

10-15个

15个以上

二年级

单脚跳

摇绳同双脚跳一样,一只脚持续起跳,落地。

25-30个

30-45个

左右甩绳双脚跳

当绳子通过脚下摇到身前时,双手持绳向左侧空甩绳一次后,再向右侧空甩绳一次然后,向前自然打开绳子跳一次单摇。

25-40个

40个以上

个人反摇

双脚跳

两手握绳,两臂自然屈肘,以肘关节为轴,用两前臂和手腕协调用力,将绳由体前摇至体后,当绳触地时,双脚及时地跳起,同时双手连续摇绳,双脚落地时,前脚掌先着地。

背向外手单摇跳

两人一排一正一反用外面的手持一绳同时跳绳。

10-20个

20个以上

三年级

蹲跳

以深蹲姿势跳绳,要求绳稍短些,摇绳时两臂稍外展。

30-50个

50个以上

活编花跳

摇绳时两臂稍分开,当绳摇至体前时,两臂迅速在体前交叉,绳通过脚下后立即分开,再次摇至体前时再交叉,连续跳为活编花跳。

跳法同正摇双脚交替跳一样,摇绳方向相反

30-35个

35-45个

正摇一带一跳

带人者持绳置于身后,被带者面对带人者而立,带人者摇绳,当绳摇置被带人脚下时,两人同时齐跳过绳,两人密切配合,协同一致,要求摇绳的速度均匀,便于被带者掌握节奏。

被带者可以轻扶摇绳者腰部,容易同时起跳。

15个

15-20个

四年级

固定编花跳

在跳活编花的基础上,两臂始终在体前交叉摇绳,靠手碗用力转动摇绳,开始练习时脚可跳得高些。

同正摇单脚跳,摇绳方向相反

20个

20-30个

30个以上

同向反摇外手单摇交替跳

两人一排同向用外面的手持一绳同时跳绳。

反向摇绳。

15-25个

25个以上

两人摇绳一人带短绳

两人持一条长绳,一人持短绳站在长绳边上,当长绳摇起时短绳一起跳起。

双人双绳手换把双脚跳

两人各自持绳,同向站立,手互换绳把,同时正摇双脚跳。

五年级

练习反摇编花时,当两臂在胸前交叉后、双臂继续向后摇绳时,顺势变为正规反摇绳而跳过

同正摇左右甩绳双脚跳,摇绳反方向。

正摇换把跳

换把跳即在跳绳的过程中,双手交换手把,当绳摇至头上方时,双手迅速互换绳把,每跳一次可换一次把。

换把跳要求摇绳速度稍慢,换时动作要迅速。

两人摇绳一人挑

甲乙面对站立,同时摇一条绳,正摇或反摇,丙在绳中间跳绳,甲乙动作要一致,还要于跳绳人配合,于跳绳人保持相同的节奏,三人要密切配合。

也可多人参加。

反向同手单摇交替跳

两人持一根绳面对面站立,用同手摇绳,一个正摇方向跳进,跳出,另一人反摇方向跳进,跳出。

两人要配合一致。

六年级

双摇双脚跳

跳起一次脚落地前,绳子直摇过身体两圈,靠手腕快速抖动来摇绳,初练时跳一个双摇后,再跳一个单摇练习,容易掌握双摇的节奏。

5个

5-10个

10个以上

我们通过评价表格的容对学生进行了抽查。

我们发现:

学生对跳绳的兴趣盎然。

实验前后,我们对实验四人小组进行了抽测,采用问卷式调查,收集了有关数据:

学生学习跳绳态度问卷调查表

实验前(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实验后(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喜欢跳绳运动

49%

96%

认为跳绳

无趣

34%

6%

喜欢课间跳绳

35%

90%

坚持跳绳运动

16%

46%

现在,在校园里,不管是高低年级的学生,不管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不管是哪个季节。

只要有一条绳、一块空地,一年四季都可以看见学生们进行跳绳锻炼的身影。

四、研究成果

1.齐心协力,开发课程。

课题组根据各个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调查分析、反复研究,从基本功训练入手,扎实开展跳绳活动,建构了阶梯式的跳绳容体系:

一年级乐于参加跳绳活动,对跳绳练习感兴趣。

主要进行正摇双脚跳、正摇双脚交替跳、正摇跑跳、正摇同向外手单摇跳等项目的训练。

二年级喜欢跳绳运动,能与同伴合作跳绳。

主要进行正摇单脚跳、正摇左右甩绳双脚跳、反摇双脚跳、背向外手单摇跳的训练。

三年级能主动与同伴参与跳绳活动,并能大胆的展示自己的跳绳技能。

主要进行正摇蹲跳、正摇活编花跳、反摇双脚交替跳、正摇一带一跳等项目的训练。

四年级能灵活地进行个人跳,愉快地融入合作跳。

主要进行正摇固定编花跳、反摇单脚跳、同向反摇外手单摇交替跳、两人摇绳一人带短绳、双人双绳手换把双脚跳等项目的训练。

五年级能在较好完成个人跳的基础上,进行多人合作跳,并能编新花样。

主要进行反摇活编花、反摇左右甩绳双脚跳、正摇换把跳、两人摇绳一人跳、反向同手单摇交替跳等项目的训练。

六年级在自觉参与跳绳运动的同时,能与同伴进行合作,并能示所学所创的跳绳动作。

主要进行双摇双脚跳(正摇)、反摇固定编花跳、多人跳大绳、交错绳单摇双脚跳等项目的训练。

同时,学校把花样跳绳的开发权和命名权“下放”给学生,教师给予辅助和引导,学生的创新兴趣被激活,创造出了许多富有观赏性的花样跳绳,有适合单人跳的“摇摆跳”、“交叉跳”;

有适合双人的“朋友跳”、“回旋跳”、“连锁跳”、“横排跳”;

有适合集体开展的“长绳带球跳”、“套绳跳”等等。

课题组对跳绳容进行了加工整理,形成了《舞动银绳》校本教材。

2.课堂训练,冶情提能。

自开展实验研究以来,课题组就把跳绳运动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容来落实,老师们在认真研究《舞动银绳》校本教材的基础上,开展集体备课,根据各年级训练目标开展有效教学,制定详细的活动安排表,教师之间加强技术上的合作,进行问题研讨,努力提高跳绳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每节课5分钟的跳绳热身练习已经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时将“花样跳绳”技巧训练作为教学的重点来突破;

有时将“跳绳”与“游戏”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运动中游戏,在游戏中锻炼体能、培养合作精神。

在研究中发现,将童谣与跳绳融合到一起,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可调节气氛,又可锻炼体能,还可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于是,在师生中开展了“创编绳谣”活动,然后用熟悉的歌谱把绳谣唱出来,这样,孩子们有节奏地摇着绳,边唱边跳,积极性更高了,课题组将师生作品择优编辑了《我跳绳我快乐》绳谣集。

3.课间课外,坚持历练。

学校一直把计时跳绳和花样跳绳作为冬季大课间和春季课外活动的必练项目,课题组选择了节奏明快的《我们一起来》和《跳绳歌》为背景音乐,每天时间一到,音乐一起,师生飞舞着银绳,兴致勃勃地跳了起来,一天不落。

课外活动时,师生主动在各自运动区域里开展多种形式的跳绳活动,有正跳的,有反跳的,有合作跳的,有花样跳的,校园生机勃勃,热闹非凡;

学校每学期举办一届体育艺术节活动,除了传统比赛项目之外,还增设了跳绳计时赛、鱼贯而入过长绳赛、挑战跳绳赛等比赛项目,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地练习跳,跳出水平,跳出花样;

孩子们每天除了完成书面家庭作业之外,还要求完成“两分钟跳绳必修炼”特殊家庭作业,寒暑假也不例外,上学时,家长针对孩子练习情况签署意见。

通过多种方式地历练,提高孩子们跳绳技巧和体能,消除学习疲劳,锻炼学生的身心。

4.量化评价,快乐跳绳。

为了让跳绳运动深入持久地坚持下去,课题组根据各年级训练容标准制定了详细的评价细则(如上表格:

市清川小学跳绳项目及评价),通过“依标训练——量化评价——逐级达标——星级奖励”的过程管理,将跳绳运动真正落到了实处,课题组专门印制了《“跳绳”星级证书》和《挑战成功证书》,合格的可以获一颗星级证书;

良好的可获两颗星级证书,优秀的可获三颗星级证书,挑战成功者颁发《挑战成功证书》和小奖品,孩子们非常努力地去争取获得更高级别的证书,课堂上跳,课间跳,回家跳,值得一提的是,学生放学回家跳绳还带动了不少家长也跟着跳起来,现如今,跳绳运动已风靡校园,师生家里、学校里都备有一根绳,个个能跳绳,人人会跳绳,有人敢挑战跳绳。

五、研究成效

1.提高了体育教师专业水平。

通过《构建以跳绳项目为特色的学校体育运动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以来,体育老师学习了大量的相关课题研究资料与理论知识,加强了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反思,促进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发展,有效推动了教师专业化成长进程。

黄亚东的《乐在跳绳中》说课稿获得国家级二等奖,他执教的《舞动银绳》获得市优质课三等奖等十几项奖。

朱升东的论文《跳绳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获得市三等奖,优质课获得市三等奖;

飞获得“全校教师教学大比武”一等奖,马金莲获得全校教师演讲比赛一等奖。

2.师生人人掌握了一种运动技能。

通过跳绳各种方法的尝试和不断改进,提高了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形成了有效开发课程资源和动态生成的策略,提高了师生全员跳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校师生人人学会了跳绳,学生人人会跳律动感极强的绳操,跳出了特点,跳出了花样,养成了习惯。

3.初步形成了学校体育特色。

全员跳绳,学生的体质增强了,运动技能和身体协调性提高了,与健康的“跳绳文化”已悄然兴成,初步实现了“以绳健体、以绳增智、以绳促德”的体育特色目标,

4、形成了可供操作的样本。

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编印了《舞动银绳》校本教材、《我跳绳我快乐》绳瑶、跳绳体能评价表等,选择了部分适用于不同节奏、不同需要的背景音乐等。

多样的跳绳形式使学校大课间洋溢着龙腾虎跃、热火朝天的气氛,飞舞的跳绳、欢快的脚步声交织成了一曲欢快的校园运动乐章。

“体育锻炼真正好,天天锻炼身体好,齐齐跳绳齐增高,天天跳绳好快高。

”这是孩子们的歌。

的确,孩子们一旦对跳绳产生兴趣,学会跳绳,天天坚持就会跳出高个,跳出健美,跳出智慧。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要掌握好适宜的运动量。

应根据练习者的不同性别年龄特点、身体状况、安排不同的跳绳次数速度和持续时间,注意调节运动量,安排好练习之间的积极性休息。

每次练习后,要适当做一些放松活动。

运动量要逐步增加。

开始时应轻松慢跳,慢跳两分钟后休息一分钟,然后再逐渐加大运动量。

(2.在学生喜欢上跳绳运动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提高跳绳的频率。

跳绳的频率是跳绳的又一个重要技术环节。

在跳绳的节奏感和成功率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提高跳绳的频率是提高一分钟跳绳成绩的重要因素。

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第一,先采用1分钟之保证成功率的情况下,看学生最多能跳多少次,根据学生跳的次数情况,给他提出相应的跳绳频率。

第二如果遇到节奏感和成功率都比较稳定,但频率比较慢的学生,可采用徒手原地快速跳的方式进行反复练习,用以提高跳绳的频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