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读后感11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6836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读后感11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读后感11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读后感11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读后感11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读后感11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读后感11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读后感11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读后感11篇.docx

《《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读后感11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读后感11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读后感11篇.docx

《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读后感11篇

《安妮日记》读后感600字,读后感11篇

《安妮日记》读后感_600字

当我在新华书店寻找书来写读后感时,第一眼我就被《安妮日记》所吸引。

曾经我不知在哪里听说过,《安妮日记》主要是讲述了一个名叫安妮的犹太少女在二战期间所写的日记,但是具体的内容我并不清楚。

于是借着这次“品味书香,诵读经典”活动的机会,我决定就通过阅读这本书来写读后感。

简介:

《安妮日记》是以犹太小女孩安妮的视角记述二战期间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实录。

安妮原本居住在德国的法兰克福,纳粹兴起后随家人避难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她收到一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开始写日记。

在漫长的25个月内,她用她的笔记录了她在密室里的每一天的成长经历,并对战争、反犹太人主义、与父母的关系、自然、性、宗教等问题进行了反思。

在我读了《安妮日记》之后,安妮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

同时,对于藏匿且充满恐怖的25个月的密室生活的记录,对我的感触颇深。

在我查阅了资料后,我深刻的知道:

在二战中,法西斯德国对犹太人实行了种族灭绝政策,这是一场堪比南京大屠杀的恶行。

对安妮,我是同情的。

作为一位花季少女,没有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与同学朋友嬉戏玩乐,尽情享受生活的快乐。

而是相反的,生活在充满恐怖的密室之中,心情抑郁----“星期天的时候,我的精神状态最不好。

这时屋子里的人们情绪都很压抑,气氛郁闷得令人窒息。

我们听不见外边的一点声音,屋子里这种死一般的寂静笼罩着我,拖曳着我,好像要把我拖到地狱的最底层……我觉得自己像一只被关在笼子的小鸟,被剪去了翅膀,在黑暗中往笼子的栏杆上撞击。

“放我出去!

”我心中在哭喊,“放我到有新鲜空气、有欢笑的地方去!

对安妮,我是敬佩的。

作为一名少女,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不屈不挠,最终完成了这本伟大的着作,迄今为止,《安妮日记》已经被翻译成65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出版了3000多万册,并且该书已被作为二次大战期间纳粹消灭犹太人的最佳见证。

作为21世纪的小学生,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国之栋梁,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力。

读了《安妮日记》有感_600字

你大概也有记日记的习惯,但你见过这样的时刻处在死亡的威胁下的‘密室’里的少女的日记吗?

安妮是一个犹太小姑娘。

再大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安妮写了两年多的日记,从13岁写到15岁。

安妮父亲经商,母亲是家庭主妇,家里还有一个大她三岁的姐姐——玛格特。

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全面推行独裁统治,猖狂迫害犹太人。

安妮一家在1933年前往荷兰避难,可是德国军队入侵荷兰。

希特勒视犹太人为劣等民族,想要将犹太人赶净杀绝。

八个人在秘密后屋里度过了两年难熬的时间。

虽然有朋友们的帮助,但他们每天还是生活在恐惧中。

秘密后屋里本来善良的人变得自私,外面原本忠厚的人也被逼的去偷去抢。

然而有人告密,八人中除她父亲外均遭不幸,安妮和姐姐玛格特最终被转移到伯根_伯森集中营,在1945年3月初(被解放的几周前)因伤寒而死。

安妮的遭遇我十分同情,她写日记的时候和我一样大小,她当时在秘密后屋的生活艰难。

我和她比真是天壤之别!

安妮在日记中如实记录了两年间隐秘、艰苦的生活状况,自己的寂寞、苦闷,对现实的恐惧、憎恶,对生的追求和期盼,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对战争、人性的深入思考,但是战争回报给她的却是苦难和死亡。

想想现在的生活,回忆安妮的生活,你就知道现在有多幸福,多快乐!

安妮在秘密后屋里并没有绝望,她坚持读书,写日记,希望在一个和平的世界里当一位作家和记者,施展自己的才能,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安妮在日记中写下了她对友谊,对种族,对军事等等的看法。

在几十平方的小天地里,大家时刻担心被发现,被抓走。

他们经常空袭警报的惊吓,飞机轰炸的威胁……安妮在日记中观察仔细,文章通畅,描写生动,着实让人感到可惊可叹!

战争只能说是一种悲剧,它会摧毁我们在生活中美好的东西,安妮对漫长的和平而痛苦的等待,换来的只是苦难和死亡。

像安妮一样苦苦等待和平的不止一个,让我们大声说出:

“和平万岁!

团结万岁!

《安妮日记》读后感_300字

我非常喜欢看课外书,特别是青少版的美绘本《安妮日记》。

内容是德国人杀犹太人,一提到这里,我觉得奇怪了,德国人为什么要杀犹太人?

我一查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德国纳粹觉得日耳曼人是高贵的种族却没有应得的财富,犹太人的血统低劣却掌更多

我非常喜欢看课外书,特别是青少版的美绘本《安妮日记》。

内容是德国人杀犹太人,一提到这里,我觉得奇怪了,德国人为什么要杀犹太人?

我一查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德国纳粹觉得日耳曼人是高贵的种族却没有应得的财富,犹太人的血统低劣却掌握了太多的财富。

我认为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世界应该是和平的,没有战争的,请不要伤害自己的同类。

日记中的小女孩是一个心地善良,活泼可爱,个性率直,同时又多愁善感。

她有主见,爱思考,不会轻易受别人影响;她坚强,有毅力,在受到责备和委屈后,仍以微笑面对生活。

她是我学习的好榜样,我应该向她学习。

《安妮日记》读后感_250字

周日爸爸回来时,给我带回来一本书。

名叫《安妮日记》。

刚拿回来,我就迫不及待的读起来。

这本书的作者是德国的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写的。

这是一本她在二战期间遗留下来的一本个人日记。

它真实地记录了安妮一家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安妮一家和另外两家在“密室”中度过的长达两年的艰苦生活。

这本书表达了安妮对战争的深思。

安妮是个多么坚强乐观的人呀!

她是我们多少孩子的榜样!

可惜,安妮并没有亲眼看见战争的胜利,不然,她一定会很开心吧!

虽然,安妮并没有看见战争的胜利,但她留下的日记却成为了人们深刻反思那场人类悲剧的珍贵教材。

《安妮日记》这个故事人人皆知。

因为它饱含着永不泯灭的人性,蕴涵着不朽的精神传奇,奏响着真与美的旋律。

安妮,你是我的榜样!

《安妮日记》读后感_350字

《安妮日记》是妈妈推荐给我读的一本书,据妈妈说她小时候读完这本书很受震撼。

我在寒假期间也阅读了这本书,读了之后我也不禁受到了震撼,我还想把这本书介绍给更多的读者。

《安妮日记》的作者是犹太女孩安妮。

弗兰克,这本书记叙了在荷兰被德国纳粹占领的两年中,13岁的犹太少女安妮一家躲进狭小的密室中,他们犹如坐在一个即将喷发的火山口上,脚下是滚烫的岩浆,火山随时都有喷发的可能,愤怒、恐惧、绝望、悲伤、甚至濒临崩溃,就是在这样一个极端与特殊的环境下,安妮从没有绝望!

坚持学习写日记,记录了周围环境、人与事对自己的考验、磨砺和成长的经历。

她盼望世界和平,自己能成为一名记者和作家,为社会做出贡献。

她用她的坚强快乐去鼓舞身边那些绝望到极点的大人们,使他们重燃信心和勇气。

也许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些小小的挫折而轻言放弃,会因为一点小小的困难而怨天尤人,安妮的故事会给我们启迪和激励。

她那种历经磨难而乐观向上的态度,身处绝境却不放弃希望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让我们学会在逆境中磨练自己,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断努力!

《安妮日记》读后感_600字

安妮·弗兰克是个犹太少女,与父母,姐姐过着富裕安宁的生活。

从1933年希特勒法西斯证券执政后,对犹太人进行残酷地迫害,使安妮一家人移居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而在1942年6月12日,安妮过13岁生日,收到了一本日记本,从此与日记做朋友,名为“吉蒂”。

这时候,德国法西斯已侵占了荷兰,对犹太人进行更为残酷的迫害。

为了躲避,逃到了自己公司大楼的房屋里面,成为了他们隐蔽的“密室”,同样为犹太人的一些人也躲了进去……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有感触!

他们在密室里整整生活了2年。

2年这可是什么概念哪,他们居然那么有毅力地生存了下来,我感到十分地感动。

详细地描写一下,为了躲避德国法西斯的攻击,他们不得不把密室盖得严严实实,窗户全部钉上了板子或者是厚厚的窗帘,挡住光亮。

白天,为了不让下面的人发现,只能轻手轻脚的,如果是现在的话,我们应该是很难办到的!

可世界还是存有一些极少的好心人,他们的食品就是从靠公司几位员工。

这些人无私为他们奉献,给予他们食物,书籍,学习!

可是……

可是,想想也是!

密室的生活可不是好过的,在里面的生活不能看到阳光,不能触摸自然,是极其枯燥,烦闷的和无聊的!

这里没有要好的朋友,没有良好的老师,没有无限的快乐,没有……而且再加上密室外的战争形势,不停地轰炸使他们烦躁!

安妮总说“纸比人更有耐心”,是的!

这种说法我也感受得到,对人讲一些繁多的事情还不如跟纸对话!

每天以日记为发泄,倾诉!

她渴望自由,快乐。

在这本日记中,可以看出来安妮对自己的看法,他人的看法,生活的看法。

从13岁的黄毛丫头长到成熟的15岁姑娘,再次声明,很有毅力!

中间也有许多的人鼓励安妮,比如说她的姐姐玛戈,还有彼得!

彼得是最多的,每次不是安妮上去,就是彼得叫她上去。

读完这本书,我非常地感动!

建议大家也去看吧——你们会感受到里面的喜、怒、哀,乐。

我接下来要看大仲马的《茶花女》咯,祝大家阅读愉快!

《绿山墙的安妮》读后感_600字

在今日这个崇拜财富的时代,我们该自问,我们是否丢失了那些最重要的财富,列如对生活的惊奇感使生活焕发诗意般的想象力,以及那些煞它风景的事物,是否让你耿耿于怀……《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将会帮你解开所有谜团。

安妮是一个11岁的孤儿,一头红发,满脸雀斑,整天都在做白日梦,还不断闯些小祸,假如允许你收养一个孩子,你会选择她吗?

大概不会,马修和马瑞拉是上了年纪的兄妹,她们也不想收养思念你的,但由于误会,收养成了令人遗憾的事实,之后,安妮住在一个叫绿山墙的农舍里,安妮的故事从这就开始了。

读完以后,安妮深深地触动了我,在安妮身上,最令我喜爱的是那种富有灵气的生命活力,她的生命力如此健康蓬勃,到处绽开了爱和梦想的花朵。

几乎到了奢侈的地步,安妮拥有两种及其宝贵的财富,一是对生活的惊奇感,二是充满乐观精神的想象力。

对于她来说,每一天都有新的盼望,新的惊喜。

她不怕盼望落空,因为她已从盼望中享受到了一半的喜悦,她生活在用想象力创造的魅力世界中,看见五月花,她觉得自己身在天堂。

看见了去年枯萎花朵的灵魂。

请不要说安妮虚无缥缈,她的梦想之花确确实实结出了果实。

使她周围的人在和从前一样的现实生活中品尝到了从前未曾发现的甜美滋味。

还有安妮的诚实乐观,每当犯错,都会立马跟主人道歉,尽管被骂,但她一点儿也不生气,反而笑嘻嘻地跟主人做个鬼脸,就跑出去玩了。

安妮的善良也让我深受感动,她的善良是纯洁的,纯净的。

她的善良包含着;感恩、天真、祈祷。

她善待一切帮助过她乃至伤害她的人,也善待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

和怜悯、仁慈、修养相比,这种善良是一种更为本真的善良,而且也是更加令自己和别人愉快的。

因此,她总说;帮组别人,也就是让自己活得更快乐。

这些不正是我值得学习的精神吗?

安妮在作者露西?

莫德?

蒙哥马利的笔下显得淋淋尽致,安妮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要学习她的聪明、自信、善良、乐观。

安妮经常向那些从来不想象和现实不同的事情的人惊呼;“你错过了多少东西?

”是的,我们该自问;我们错过了多少比金钱、豪宅、地位、名声更宝贵的东西?

《绿山墙的的安妮》读后感_600字

在今日这个崇拜财富的时代,我们该自问,我们是否丢失了那些最重要的财富,列如对生活的惊奇感使生活焕发诗意般的想象力,以及那些煞它风景的事物,是否让你耿耿于怀……《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将会帮你解开所有谜团。

安妮是一个11岁的孤儿,一头红发,满脸雀斑,整天都在做白日梦,还不断闯些小祸,假如允许你收养一个孩子,你会选择她吗?

大概不会,马修和马瑞拉是上了年纪的兄妹,她们也不想收养思念你的,但由于误会,收养成了令人遗憾的事实,之后,安妮住在一个叫绿山墙的农舍里,安妮的故事从这就开始了。

读完以后,安妮深深地触动了我,在安妮身上,最令我喜爱的是那种富有灵气的生命活力,她的生命力如此健康蓬勃,到处绽开了爱和梦想的花朵。

几乎到了奢侈的地步,安妮拥有两种及其宝贵的财富,一是对生活的惊奇感,二是充满乐观精神的想象力。

对于她来说,每一天都有新的盼望,新的惊喜。

她不怕盼望落空,因为她已从盼望中享受到了一半的喜悦,她生活在用想象力创造的魅力世界中,看见五月花,她觉得自己身在天堂。

看见了去年枯萎花朵的灵魂。

请不要说安妮虚无缥缈,她的梦想之花确确实实结出了果实。

使她周围的人在和从前一样的现实生活中品尝到了从前未曾发现的甜美滋味。

还有安妮的诚实乐观,每当犯错,都会立马跟主人道歉,尽管被骂,但她一点儿也不生气,反而笑嘻嘻地跟主人做个鬼脸,就跑出去玩了。

安妮的善良也让我深受感动,她的善良是纯洁的,纯净的。

她的善良包含着;感恩、天真、祈祷。

她善待一切帮助过她乃至伤害她的人,也善待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

和怜悯、仁慈、修养相比,这种善良是一种更为本真的善良,而且也是更加令自己和别人愉快的。

因此,她总说;帮组别人,也就是让自己活得更快乐。

这些不正是我值得学习的精神吗?

安妮在作者露西?

莫德?

蒙哥马利的笔下显得淋淋尽致,安妮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要学习她的聪明、自信、善良、乐观。

安妮经常向那些从来不想象和现实不同的事情的人惊呼;“你错过了多少东西?

”是的,我们该自问;我们错过了多少比金钱、豪宅、地位、名声更宝贵的东西?

《安妮日记》读后感_650字

《安妮日记》读后感1942年—1944年,战争与种族灭绝的阴云布满了天空,盖世太保的铁瓜伸向每一个无辜的犹太人,在历史上上演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浩劫。

安妮是位犹太少女,1942年7月,由于压迫犹太人的风声紧急,他们家和另外四名犹太人到她父亲公司的“密室”躲藏。

密室的生活十分枯燥,单调的饭菜、性格怪癖的居伴、几年不能出门、用水和去卫生间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制。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她所经历的一切并没有使她的心田荒芜,那里已经成为一片生机勃勃的希望的田野!

安妮想成为作家和记者,可这个美丽的愿望在当时那股势不可挡的黑暗洪流下显得那么脆弱,像闪着彩光的泡沫。

但是安妮仍写道:

“这场残酷也会告终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回来。

在此同时,我必须执着我的理想。

也许有一天,我能实现我这些理想!

”读到此我仿佛看到一个不屈的灵魂在黑暗的密室中呐喊!

经过密室中无数个漫漫日夜,安妮由一个任性、少不更事的女孩蜕变为一名成熟的少女。

在安妮的15岁生日时,安妮有了惊人的成长。

她已将自己的反省提高到了社会层次,开始思考男女平等等问题了:

“现代妇女要争取完全独立的权利了!

”“但独立也不够,妇女还应该获得尊重!

”“我谴责的是我们的价值系统,和不承认女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多伟大、多困难,同时也多美的男人!

”……实现在让人难以想象的那样一个战火蔓延、人人自危、无数人倒在血泊中的时代,身居密室接近两年的十五岁少女安妮居然能真知灼见地谈起了男女平等这个深刻的社会问题!

读到此处,我不禁感叹,战争能摧毁一切,唯独不能侵占一颗坚强、勇敢、自由的心!

我相信《安妮日记》会一直流传下去,控诉战争与丑恶,宣扬和平与友善,用她真挚的文笔,感动和启迪一代又一代人!

感动和启迪一代又一代人!

《安妮日记》读后感_450字

1942年7月,13岁的安妮和家人为逃离纳粹恐怖统治,躲藏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一间仓库里,从此展开两年多的密室生活。

1942年6月12日,13岁的安妮收到一个日记本作为生日礼物,从此开始写日记。

刚见到这本书,知道这是二战期间安妮在密室中写的日记时,我很惊讶又有些怀疑,不相信在那种环境下,还会有人静下心来写日记。

可当我查阅资料确认这本日记是真的时,我就感动了,为安妮的勇气、为她那一颗不惧的心。

她最大的愿望是做一名记者和作家,作为一名成长中的少女,她在日记中吐露了与母亲不断发生冲突的困惑以及对性的好奇。

“二战后我想出版一本书,叫做《密室日记》……”“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来不绝望。

我将我们躲藏在这里的生活看成一场有趣的探险,充满危险与浪漫情事,并且将每个艰辛匮乏当成使我日记更丰富的材料。

”1944年4月5日安妮在日记里写道:

“我希望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

”这便是安妮那强大的内心。

她生活在密室中,仍然有理想,并把他们在密室中艰辛的生活和她通过广播知道的外面纳粹残酷迫害和屠杀犹太人的这些事情,都作为了她日记的材料。

那是一种怎样的乐观与淡定啊!

《安妮日记》中所描述的事情早已成了一段历史,但却仍然能给我们带来启迪。

那就是:

即使遇到了困难,我们也应该静下心来,不要因为困难而乱了脚步。

二十五克的悲,七十五克的愤_《安妮日记》读后感_2000字

薄薄的纸张终结了安妮的篇章,却燃起了我的无限愤怒与悲哀!

德军竟这样压迫、剥夺犹太人的一切,要至他们于死地。

德军与战争无法想象鱼儿离开水面的痛苦,鸟儿折了翅膀的无助。

就在小小的阁楼里有一股力量在垂死挣扎,但面对冰冷的枪口,她怎能奈何得了呢?

这本日记本是安妮生日时得到的一个礼物,安妮很喜欢,给它取名为基蒂。

呵!

一本白白的本子,成了安妮两年多的精神伴侣,而正是这位伴侣,将安妮的一切永恒的留下!

安妮每天都会写日记,记下自己的心情、想法、和身边的事。

基蒂的每一处无不凸显出德军的残忍与恶毒,日记中我印象最深的是:

“一个接一个的专制法律出台,对犹太人尤为不利。

犹太人必须佩戴有一颗星星的标志,必须交出自行车,不许再使用电动交通工具,汽车就更不用说了。

犹太人只许在三点到五点之间——而且在犹太商店——买东西。

晚上八点后不许再在街上行走,在这以后也不许出现在花园里或阳台上。

犹太人既不许进戏院也不许进电影院,其他的娱乐场所也不许涉足。

也不被允许游泳、打网球和曲棍球,一概不许再做体育运动犹太人不许在进入基督教,犹太孩子必须上犹太学校。

如今我们就是在这么一大堆的禁令下生活。

约皮总是说:

‘我干什么都没有信心了,因为我总是害怕,那是被禁止的……’”

不许不许,这么多的不许,让犹太人怎么活,德军啊德军,你们好好想想,如果囚禁的是你们,你们会怎么做,激烈反抗?

人人都是平等的,为什么你们要给犹太人设下这么多规定,难道犹太人是奴隶吗,难道他们就不是人了么,人人都要生存,在这个社会上没有人能限制他人的权利,ok?

当我平复心态,回到第一页仔细去想想安妮的时候,我真的挺佩服她的,她的这股力量、勇气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也许嘴上说说很容易,但要是我们真的碰到了,就不会有当初的“霸气”了。

1942年7月8日安妮对基蒂说:

“从星期日到今天短短的几天之间就好像过了好几年。

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仿佛天塌地陷了!

但是基蒂,我还活着,父亲说,这是最重要的。

”一句“我还活着,这是最重要的。

”让我的心不禁一颤,活着原来是那么的幸福——对于当时的犹太人来说。

而现在的我们却不断的宣泄心中对物质上的不满,抱怨学校的种种,当看了《安妮日记》后,才知道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下完成家庭作业,甚至有一些孩子不敢去读书,在家看着“世界名着”“数学公式”“科学道理”“英语单词”这些没有摆在他们面前的食粮,他们愿伸手去奋力地抓,而我们呢?

这些难道没有明明白白的摆在我们面前吗?

而我们又是用什么态度去对待?

1942年7月8日到当月的9日,安妮一家一直在奔赴他们认为安全躲藏的地方直至当月10日赶到,是安妮父亲公司的仓库里,简陋的住宅让安妮觉得无聊,可是就是在这无聊的仓库里画下了基蒂的“样子”,写下了《安妮日记》两年多的这场完美的戏!

安妮把这两年多的仓库生活当做一场惊险、有趣的探险,她天真的想象没有预料到这场探险的恶毒,1944年8月4日,警察进了后屋,逮捕了所有藏匿着,并把他们送进德国和荷兰的集中营。

“‘后屋’被敌人洗劫一空。

米普和艾莉在留下的一些书籍、杂志和报纸中发现了《安妮日记》,并将原文印刷”

在“隐匿者”中,只有安妮的父亲得以生还。

克拉勒和科弗斯经历了苦难,在荷兰集中营侥幸存活,又回到家中。

安妮于1945年3月——解放前两个月,在贝尔根——贝尔森集中营去世。

安妮虽死,但她的日记活着,会一直活到——世界末日!

鱼儿离开水面,是多么想念水中的快乐

鸟儿折断翅膀,是多么想念天空的自由

风筝断了绳线,是多么想念主人的牵绊

而人们被“囚禁”时,是多么渴望得到释放

然而只是挣扎,仅仅只是挣扎

渐渐的,慢慢的……

人们只是顺从,仅仅只是、只是顺从……

是因为习惯了么?

某一种东西使得人们喘不过气来,

说不清是物质上还是心理上的

慢慢的他们感到劳累了

就微笑着看见远方

远方架起了一座炫丽的彩虹

他们仔细想了想

……

……

天依旧蓝,水依旧清,云依旧白,人依旧有情,日子依旧这样过着,一天一天的过着

它们,不曾为谁改变过,不曾伤心过……

我想在这之后犹太人会更好的享受生活,感悟生活中的一切安详,就这样过着幸福的生活!

“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珍惜所有的感动,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接受,我一直会在你的左右

阳光总在风雨后,乌云上有晴空,珍惜所有的感动,每一份希望在你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