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宣城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57427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宣城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安徽宣城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安徽宣城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安徽宣城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安徽宣城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宣城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安徽宣城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宣城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宣城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招聘试题及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限定因素原理是指在计划工作中,越是能够了解和找到对达到所要求目标起限制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就越是能准确地、客观地选择可行的方案。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符合限定性因素原理的是()。

  A.小李计划周五坐中午11点的火车到北京出差,他周五早上九点半就到了火车站的候车室

  B.小王现在工作任务繁重,他挑选了两项任务制订了详细的工作计划,想要同时把它们做好,但是最后小王把两件事都做得很糟糕

  C.小周现在正在准备考研,为了能够考上理想的学校,小周决定好好学习,计划考试前不再玩电脑游戏

  D.小赵在做一件工作时,发现按照原来的计划很难完成工作,于是他根据现在的情况对计划进行了修改

答案C。

  第4题:

含有手性碳原子的药物有

  A.双氯芬酸

  B.别嘌醇

  C.美洛昔康

  D.萘普生

  E、布洛芬

答案D,E。

  第5题:

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是在()会议上确立的。

  A.遵义会议

  B.党的七大.

  C.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D.党的八大

答案B。

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故本题答案选B。

  第6题:

时下“大师”__________,明星闪耀,却__________,真假难辨。

有的靠假造学历,伪造历史,抄袭剽窃和自我炒作,混迹文坛;

有的以“大师”、“泰斗”自居,靠蛮横扯旗称霸。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泛滥鱼龙混杂

  B.式微良莠不齐

  C.辈出参差不齐

  D.匮乏鱼目混珠

由句意可知,现今这么多的“大师”中,固然有真正的有才学者,但更多的是滥竽充数之辈。

  “大师”是不少的,缺的是真正的大师。

故可排除“匮乏”。

式微:

泛指事物的衰落,用在“大师”后不合适。

排除B。

  “泛滥”偏贬义,感情色彩更符合句意,并且由“真假难辨”可知,第二空填“鱼龙混杂”也合适。

因此本题答案为A。

  第7题:

关于我国经济现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美国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B.我国经济规模已居世界第二

  C.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10.3%

  D.人均国民总收入低

目前,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欧盟,其次为美国和日本。

  第8题:

科学家的使命,是丰富人类的知识,增进人类的能力。

科学家需要科学智慧,同时需要对人类活动的上位思考,需要哲学的沉思,需要深厚的人文情怀。

现代科学技术已经渗入人类活动的众多领域,科学家的人文情怀,对科学影响社会的每个环节,都会产生无形然而重大的影响。

本段文字意在说明()。

  A.科学家需要培养自己的人文情怀

  B.科学家的人文情怀比科学智慧重要

  C.现代科技赋予科学家新的使命

  D.科学家应该用哲学的思维来影响社会

文段主要讲述了科学家的人文情怀对现代社会的重大影响,故A项正确。

B项,文段只说“科学家需要科学智慧,同时……需要深厚的人文情怀”,并未体现出二者孰轻孰重,错误。

C项主体不符,文段主体并非现代科技,而是科学家的人文情怀。

D项观点片面,“哲学的沉思”只是人文情怀的一个方面,故本题选A。

  第9题:

同宿舍四个人,规定谁回来最晚谁关灯,有一天忘了关灯,管理员盘问谁回来最晚?

小杨说:

  “我同来时,小林刚要睡。

”小袁说:

  “我回来时,小夏睡着了。

”小林说:

  “我回来时,小袁正好上床睡觉。

”小夏说:

  “我上床就睡,什么也不知道。

”假设他们四人说的都是实话,请你推测一下谁回来最晚?

()。

  A.小杨

  B.小袁

  C.小林

  D.小夏

  【参考答案】A

  【名师点睛】根据这四个人的陈述可知,小林比小杨早,小夏比小袁早,小袁比小林早.从而可得小杨回来最晚,所以选A。

  第10题:

甲和乙于2020年11月11日办理了协议离婚登记手续。

2020年4月29日,甲发现乙在离婚时有隐藏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

甲欲请求人民法院分割乙所隐藏的夫妻共同财产。

该请求权诉讼时效的终止日为()。

  A.2020年11月11日

  B.2020年11月11日

  C.2020年4月29日

  D.2020年4月29日

夫妻一方在离婚财产分割时有隐藏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另一方可在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2年内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新分割他方所隐藏的夫妻共同财产之诉讼请求。

故选D。

  第11题:

有一个钟因为老旧每24小时,该钟就会快八分钟,若想要该钟于次日早上北京时间六点整报时准确,那么今天中午12点时应将此钟的时间调慢()分钟?

  A.2

  B.4

  C.6

  D.3

C。

  第12题:

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活动。

这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

  A.实践性

  B.开放性

  C.自主性

  D.生成性

综合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第13题:

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

  A.兴趣

  B.认知内驱力

  C.求知欲

  D.成功感

见大纲相关内容。

  第14题:

  “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最佳方式。

实行“一国两制”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

  A.特别行政区虽享有高度自治权,但并不具有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

  B.在两种制度中,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地位平等

  C.特别行政区的资本主义制度在整个国家占主导地位

  D.

  “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答案A,D。

本题考查考生对于“一国两制”不会改变我国国家性质的原因的认识,A项正确,特别行政区只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不具有主权性质;

B项错误,两种制度地位不是平等的,社会主义是主体;

C项错误,资本主义制度从属于社会主义制度;

D项正确。

  第15题:

中国很多地方都长久地流行这样一首儿歌:

  “摇摇摇,摇到外婆桥”,早在躺在摇篮里的年月,我们构想中的这座桥好像也是在一个小镇里。

因此,不管你现在多大,每次坐船进入江南小镇的时候,心头总会__________出几缕奇异的记忆,陌生的观望中潜伏着某种__________的意绪。

  A.渗透、熟识

  B.浮现、奇怪

  C.流淌、异样

  D.流露、难言

由于小时候听儿歌时就已经对江南小镇有了美妙的憧憬,故当我们真的来到江南小镇时.虽然仍是陌生的观望,但潜意识里却有一种若有若无的似曾相识的感觉,“熟识”一词很好地表达了这种意境.而且与前面的“陌生”相对应,非常契合题意。

因此本题答案选A。

  第16题:

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教育活动的主要指向为()。

  A.发展个体功能

  B.改造社会功能

  C.政治伦理功能

  D.发展经济功能

中国古代社会尤其是封建社会,教育活动的主要指向为政治伦理功能。

  第17题:

组织协调能力是指根据工作任务,对资源进行分配,同时控制、激励和协调群体活动过程,使之相互融合,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能力。

下列情况,能够体现组织协调能力的是()。

  A.某单位主要领导只抓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则交由副职处理

  B.某地发生群体性事件,因处置不力,使事件扩大

  C.某老处长工作能力强,曾因业绩突出而受过表彰,但总与下属人员发生冲突

  D.某单位为便于开展工作。

经常与其他单位保持联系

组织协调能力的定义要点是:

①对资源进行分配;

②使相互融合。

A项符合定义;

B项“使事件扩大”和C项“总与下属人员发生冲突”,不符合要点②;

D项经常与其他单位保持联系,不符合要点①。

故答案选A。

  第18题:

闽西革命根据地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同志曾经在上杭县写下了()这一重要著作。

  A.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

  《反对本本主义》

  C.

  《才溪乡调查》

  《论持久战》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1930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给当时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林彪的回信。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形成的标志。

  《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1930年5月为反对当时中国工农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关于调查研究问题的重要著作,原名《调查工作》,这是毛泽东最早的一篇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著作。

1933年,毛泽东第三次来到才溪进行社会调查,写下了彪炳史册的《才溪乡调查》,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于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讲演稿,初步总结了全国抗战的经验,批驳了当时盛行的种种错误观点,系统阐明了党的抗日持久战方针。

  第19题:

杜某死亡时,遗产由其母陈某、其妻李某和两个孩子杜甲、杜乙继承,当时李某已怀有身孕,为胎儿保留继承份额3万元。

胎儿出生后1天后不幸夭折,这3万元应如何处理?

()

  A.由李某继承

  B.由陈某继承

  C.由杜甲、杜乙继承

  D.由李某、陈某、杜甲、杜乙继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5条规定,为胎儿保留的遗产份额,如胎儿出生后死亡的,由其继承人继承;

如胎儿出生时就是死体的,由被继承人的继承人继承。

本题中,胎儿出生前为胎儿保留的3万元遗产份额的归属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即如果胎儿正常出生,则该笔遗产归婴儿(胎儿出生后即成为婴儿)所有;

若胎儿出生后死亡的,这3万元自然作为婴儿的遗产由他的继承人继承;

若胎儿出生时就是死体的,那么胎儿便没有资格成为被继承人的继承人,这3万元遗产应由其他继承人继承。

本题中胎儿出生1天后不幸夭折,李某作为唯一的第一顺序继承人,有权继承这3万元。

故答案为A。

  第20题:

对历史学家来说,有责任把人物的原貌和事件的真尽可能准确、完整地向读者讲清楚。

说“尽可能”,是因为受史料的局限,有些人物和事件无法核实,难以恢复事实真相,只能根据掌握的史料做出。

历史不是自然科学,不能通过公式计算获得精确的数据和结论,对人物和事件的叙述,对动机和起因的推论,对结果和影响的分析,都需要作出主观的评判。

有些学者倒果为因,先设论点,再找论据,有些学者,为了推倒他人的成论,也挖掘史料以自己的观点,这就涉及史家的指导思想和治学态度问题。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推断支撑

  B.假设树立

  C.判断证实

  D.猜测支持

推断支撑第21题:

  “东胡林人”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文化遗址,在遗址中发现的人骨化石经鉴定属两个成年男性个体和一个少年女性个体。

在少女遗骸的颈部位置有用小螺壳串制的项链,腕部佩戴有牛肋骨制成的骨镯。

这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审美意识已开始萌动。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判断?

  A.新石器时代的饰品通常是石器

  B.出土的项链和骨镯都十分粗糙

  C.项链和骨镯的作用主要是表示社会地位

  D.两个成年男性遗骸的颈部有更大的项链

本题属于削弱型。

题干陈述的结论是:

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审美意识已开始萌动。

据以得出这个结论的前提是:

要削弱题干的论证,只要指出“少女遗骸的颈部的项链,腕部的骨镯”并不是为了“美”就可以了。

C项说“项链和骨镯的作用主要是表示社会地位”

  (隐含:

并不是为了美)。

如果C项为真,那么就推翻了题干论证的结论。

故选C。

  第22题:

  ()对于洗衣机相当于比喻对于()

  A.衣服修辞

  B.冰箱拟人

  C.电器文章

  D.电源感叹词

考点是并列关系,“冰箱”和“洗衣机”同属于电器,是并列关系,而“比喻”和“拟人”都是修辞手法,也是并列关系。

故选B。

  第23题:

五名工人按甲—乙—丙—丁—戊的顺序轮流值夜班,每人值班1天休息4天。

  某日乙值夜班,问再过789天该谁值班?

  A.甲

  B.乙

  C.丙

  D.戊

A。

五名工人轮流值班,周期为5,由于789除以5余4,即再过789天相当于再过4天,应该由甲再值班,因此,本题答案选择A项。

  第24题:

文明和文化是不同的。

文明使所有的地方所有的民族越来越相似,按照德国人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的说法,文明是一个群体社会中大家按照同一规则生活,就好像按照一个节拍跳舞,不至于踩到脚一样;

而文化使一个民族与别的民族不同,它是与生俱来的,不是规则而是习惯。

其实城市化也可以这样看:

城市迅速发展,摩天大楼变成城市象征,这其实是现代文明在世界各个角落强势发展的结果。

但是,我们又希望文明不要压倒文化,“同一”不要消灭“差异”。

这段文字意在()。

  A.质疑现代文明忽略民族个性的趋势

  B.探究城市化进程与文明发展的关系

  C.强调城市化进程中保存文化的必要性

  D.比较文明与文化对人类发展的不同影响

文段后半部分是文段的主要内容,通过其中的强转折词“但是”引出文段的主旨句——在城市化进程中要确保对文化的保存。

  第25题:

一个人的心理只要是健康的,他就有自知之明,就有可能__________地了解自己,知道自己存在的价值。

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做出__________的评价。

  A.透彻、恰如其分

  B.如实、不偏不倚

  C.客观、条分缕析

  D.准确、鞭辟入里

分析句子可知,本题中的“就有可能……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做出……的评价”是对句中“自知之明”的对应解释。

  “自知之明”意为透彻地了解自己(多指缺点)的能力。

恰如其分:

指说话办事恰当稳妥,无过或不及。

且常与“评价”搭配。

符合句意,故正确答案为A。

  第26题:

柏克和阿伦特等思想家把博爱和同情视为感伤主义,是滥情、不理智的表现,认为结果会__________,达不到改善弱者境遇的效果。

贫困等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政治,而非部分人的善心。

  A.适得其反

  B.事与愿违

  C.南辕北辙

  D.雪上加霜

阅读题干可知,作者认为“博爱和同情”

  “迭不到改善弱者境遇的效果”。

所谓“达不到改善弱者境遇的效果”,有可能是对“改善弱者的境遇”帮助不大,也有可能是“不仅没有帮助,反而起反面的作用”。

A项的“适得其反”,C项的“南辕北辙”,以及D项的“雪上加霜”,都只是强调了“起反面作用”的这一个方面,明显与作者的态度不符,由此可以、排除。

  第27题:

感官协同效应是指多种感觉器官一齐上阵,能够提高感知的效果的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做法应用了感官协同效应的是()。

  A.小明吃饭总是拖拖拉拉,妈妈改用小明感兴趣的椰壳盛饭后,小明吃饭的速度大大提高

  B.小红的爸爸大声指责小红的错误时总是取得反效果,后改为和声细语地倾谈,小红很快改正了错误

  C.小梅在电视上看到魔术表演时激动不已,一次她有幸成为嘉宾身临其境时,反而觉得平淡寡味

  D.小丽上门推销婴儿车总是无功而返,后来她直接带婴儿车进行推销,签下了不少订单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感觉器官应用多,感知效果好”。

A项并没有增加感觉器官应用,而是改变了应用的对象,不属于感官协同效应。

B项也没有增加感觉器官应用,只是降低了应用强度,不属于感官协同效应。

C项,小梅由单纯地看、听转变为亲身体验,增加了感官应用,但是感知的效果并未提高,不属于感官协同效应。

  D项,刚开始小丽推销婴儿车只是通过言语或者图片,客户的感知效果不好——没有订单,后来她带实物进行推销,顾客不仅可以听、看,还可以体验使用,感官应用增加,感知的效果提高——签下不少订单。

故D项应用了感官协同效应。

本题正确答案为D。

  第28题:

下列对我国古代史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战国策》

  B.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历史著作是《左传》?

考_试_大—-—在_线_考_试_中心

  C.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D.我国第一部断代史是《汉书》

国别体史书即分国记载史事的史书,它们对我们了解古代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

  《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它开创了国别史的体例,是研究春秋时期历史和上古历史的重要书籍。

A项说法错误。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具有文学价值的散文名著。

B项说法正确。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所撰,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西汉汉武帝的三千年间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

C项表述正确。

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即记述一个朝代历史的史书,叫断代史。

我国第一部断代史是东汉著名的历史学家班固编著的《汉书》。

D项表述正确。

故本题答案为A。

  第29题:

审慎原则并不是尊重科学,而是对科学应用的务实态度。

科研成果的取得及其社会认可,往往代表着巨大的经验利益甚或科学家的终身成就,这就很难保证科学家不会放松科学原则要求而违规;

科研成果的社会化往往与企业利益相连,企业逐利时难免会刻意隐瞒危害;

由于科研的未知性因素和危险的发现难度及时间跨度过大,即使科学家和企业都秉承道德原则,也很难保证能发现科研成果的潜在危害。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对科学成果的应用应当秉承谨慎态度

  B.科研成果应用的潜在危险无法被预测

  C.科学附带的经济效益腐化了科学精神

  D.道德原则是科学研究首要遵循的原则

本题属于意图。

文段脉络为总分结构。

首句提出全文重点,即:

谨慎原则是对科学应用的务实态度。

第二句利用分号引导了三个分句,具体阐明了科研成果在应用过程中的弊端,言外之意是呼吁对科研成果的应用应当谨慎。

BCD三个选项是均对分论点进行阐述,排除。

因此,本题答案选择A选项。

  第30题:

小说_______的叙事技巧显示了作家作为一位长期生活在基层的记者对于题材和人物深邃的了解和把握,他如考古学家和地质专家那样严格地对其文化传统和现实生态景观予以了穿越、透视和_______,以神秘离奇的寓言手法,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印月湖神奇的传说故事。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驾轻就熟剖析

  B.匠心独运洞悉

  C.别开生面解读

  D.融会贯通了解

本题可从第一空入手,融会贯通:

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文段并未体现作家将各种知识融合在一起,故该词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

比较剩下的三项,匠心独运和别开生面都强调独特,驾轻就熟强调有经验,由后文的“长期生活在基层的记者对于题材和人物深邃的了解和把握”可知,该作家应该是对这类题材比较熟悉,写起来有经验,故用“驾轻就熟”最为恰当。

将剖析代入第二空,发现“穿越”

  “透视”

  “剖析”三者逐渐深入,层次合理,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31题:

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保护的表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A.一切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宪法规定了对华侨、归侨权益的保护,但没有规定对侨眷权益的保护

  C.宪法对建立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未加以规定

  D.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和私有财产的继承权规定在宪法“总纲”部分

根据《宪法》第34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第5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第43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

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和私有财产的继承权确实规定在《宪法》

  “总纲”部分,因此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