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推断题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5744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62.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推断题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推断题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推断题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推断题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推断题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推断题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推断题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推断题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推断题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推断题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推断题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推断题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推断题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推断题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推断题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推断题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推断题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推断题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推断题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推断题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推断题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推断题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推断题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选中考化学易错题专题复习推断题附答案解析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将气体依次通过装置④①②③⑤④①,可一次性确定该气体的成分。

2.某固体物质可能含有Na2SO4、Na2CO3、CaCl2、CuSO4、KCl和KOH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流程和现象记录如下:

(资料)CaCl2、BaCl2、KCl三种溶液均呈中性。

(1)依据步骤①的实验现象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______。

为进一步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实验的操作、现象和结论)。

【答案】CuSO4Na2CO3+BaCl2=BaCO3↓+2NaClNa2CO3、KOHKCl取少量无色溶液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然后滴加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固体中一定含有KCl,否则不含KCl

【分析】

【详解】

(1)因为步骤①得到的溶液呈无色,而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所以固体物质中一定不含硫酸铜;

(2)因为步骤③中白色沉淀溶于稀硝酸,可见该白色沉淀不是硫酸钡,所以步骤②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为碳酸钡。

因此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碳酸钾,一定不含氯化钙、硫酸钠,因为溶液显碱性,所以一定含有氢氧化钾,故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Cl2+Na2CO3=BaCO3↓+2NaCl;

(3)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Na2CO3、KOH,可能含有KCl。

为进一步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根据氯离子的性质,采用的方法是:

取少量无色溶液A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然后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固体中一定含有氯化钾,反之不含氯化钾。

3.A~J均为初中常见化学物质: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省略。

已知A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B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盐类,C是一切生命生存所必须的物质,E是厨房重要的调味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F____________,H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①~⑤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

(4)A和J反应可生成两种不同盐类,两者所含元素种类相同,但其比例不同,则A何J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答案】COH2HCl+NaHCO3=NaCl+H2O+CO2↑④Fe3O4+8HCl=FeCl2+2FeCl3+4H2O

(1)A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所以A是盐酸,B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盐类,B是碳酸氢钠,C是一切生命生存所必须的物质,C水;

E是厨房重要的调味品E是氯化钠,由此可推知,D是二氧化碳,F是一氧化碳,G是氧气,H是氢气,I是铁;

(2)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

反应方程式为HCl+NaHCO3=NaCl+H2O+CO2↑;

(3)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

由一中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形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

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

①~⑤属于分解反应的是④;

(4)四氧化三铁中铁元素有+2价、+3价,两种化合价,相当于有氧化亚铁和氧化铁两种物质,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水,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所以四氧化三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铁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Fe3O4+8HCl=FeCl2+2FeCl3+4H2O。

4.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相互关系。

其中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E、F的类别相同,C、M的组成元素相同,C呈固态时俗称“干冰”。

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

“→”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

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M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____。

(3)写出F→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E→D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示相互关系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答案】做燃料(或冶炼金属)H2SO4Na2SO4+Ba(OH)2=BaSO4↓+2NaOH产生白色沉淀分解反应

C呈固态时俗称“干冰”,C是二氧化碳,C、M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M是一氧化碳,又因为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故A、B、D、E是单质、酸、碱、盐中的一种,只有D能和二氧化碳反应,故D是碱、B是酸、A是活泼金属,又因为E、F的类别相同,D与E、F之间能相互转化,综上所述可推知:

A是活泼金属铁等、B是硫酸、D是氢氧化钠、E是碳酸钠、F是硫酸钠,代入验证成立。

(1)M是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燃料;

具有还原性,可以冶炼金属;

(2)B是硫酸,化学式为:

H2SO4;

(3)F→D是硫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SO4+Ba(OH)2=BaSO4↓+2NaOH;

(4)E→D是碳酸钠与可溶性钙盐或钡盐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或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

(5)二氧化碳高温下和碳生成一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

活泼金属A与盐酸或硫酸发生置换反应;

BDEF属于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

所以物质间没有发生分解反应。

5.雾霾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防治雾霾污染是当前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1)如图1是一种鼻用空气净化器,主要材料是硅胶。

净化器中的硅胶结构疏松多孔,对PM2.5的吸收率达99%,说明其具有_____性。

(2)目前,国内重型柴油车尾气污染物减排的原理是:

在一定条件下,车用尿素溶液先转化为NH3,NH3再与发动机排出的NO反应生成氮气和水。

NH3与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某同学收集了某地区的雾霾,将其溶于水后得到试样溶液,该试样溶液中可能含有NH4NO3、NaNO3、BaCl2、MgCl2、Na2SO4五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试样溶液的成分,设计并完成了如图2所示实验。

①白色沉淀D的化学式是_____。

②试样溶液加入过量M溶液时生成X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

③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判断该试样溶液中一定含有上述五种物质中的_____(写化学式)。

【答案】吸附4NH3+6NO

5N2+6H2OAgCl2NH4NO3+Ba(OH)2=Ba(NO3)2+2NH3↑+2H2ONH4NO3、MgCl2、Na2SO4

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进行分析解答,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结合产生氨气,硫酸钡不溶于稀硝酸,氢氧化镁能溶于硝酸,据此解答。

(1)硅胶结构疏松多孔,对PM2.5的吸收率达99%,说明其具有吸附性;

(2)NH3与NO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4NH3+6NO

5N2+6H2O;

(3)加入溶液M产生了刺激性气味的气体X,说明是硝酸铵与碱性物质混合,故M可能是碱,得到的沉淀部分溶解,说明一定生成了硫酸钡,故是硫酸钠反应生成的,则一定不含有氯化钡,加入的M是氢氧化钡,氢氧化钡与氯化镁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镁,从而说明溶液中含有氯化镁,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硝酸钠,溶液C中加入硝酸银产生的沉淀是氯化银;

①白色沉淀D是氯化银,化学式为AgCl;

②试样溶液加入过量氢氧化钡溶液时生成氨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NH4NO3+Ba(OH)2=Ba(NO3)2+2NH3↑+2H2O;

③根据以上实验,可以判断该试样溶液中一定含有NH4NO3、MgCl2、Na2SO4。

6.A~G是均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物质,其中A、B、C、D是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量)依次减小,G与碱反应有气体生成.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和反应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l)从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A属于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D、E是由相同的元素组成的物质,E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C:

__________________;

B→G: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盐H2O2H2O+CaO=Ca(OH)2H2SO4+2NH3•H2O=(NH4)2SO4+2H2O

(1)A~G是均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物质,A、B、C、D是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量)依次减小,G与碱反应有气体生成,所以G是铵态氮肥,可以是硫酸铵,所以B是硫酸,C可以是氢氧化钙,D可以是水,A是碳酸钠,F是二氧化碳,E可以是氧气,碳酸钠、硫酸、氢氧化钙、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减小,碳酸钠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水和氢氧化钙可以相互转化,氢氧化钙会与碳酸钠、二氧化碳、硫酸、硫酸铵反应,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从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A属于盐;

(2)D、E是由相同的元素组成的物质,E的化学式是H2O2;

(3)D→C的反应是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

H2O+CaO=Ca(OH)2;

B→G的反应是硫酸和氨水反应生成硫酸铵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H2SO4+2NH3•H2O=(NH4)2SO4+2H2O。

7.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G为紫红色固体单质,B为红棕色粉末,H为蓝色的硫酸盐溶液。

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H中溶质的化学式。

(2)反应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反应①~③中为置换反应的是(填序号)。

(4)写出稀盐酸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Fe2O3CuO

(2)Fe+CuSO4═Cu+FeSO4

(3)①、③

(4)Fe2O3+6HCl═2FeCl3+3H2O

试题分析:

根据A为黑色固体单质,而B为红棕色粉末,所以可以判断A为碳单质,而B为氧化铁粉末,它们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而C可以和A在高温下反应,所以可以判断C为二氧化碳,D为铁,那么E为一氧化碳,G为紫红色固体单质,所以可以知道G为铜,而F为氧化铜,D可以和H反应生成G,所以可以判断H为铜盐的溶液,例如硫酸铜,带入验证,符合题意;

(1)根据分析,B的化学式Fe2O3,H中溶质的化学式CuSO4。

(2)反应③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溶液,故其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

(3)根据

(1)的解答可以知道,反应①为氧化铁和碳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而反应②为二氧化碳和碳的反应,为化合反应;

③为铁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故反应①~③中为置换反应的是①、③。

(4)稀盐酸与B反应,即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考点:

物质的鉴别、推断;

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8.A、B、C、D、E、F及甲、乙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为氧化物,能与溶液A反应得到黄色溶液,则甲的化学式为

(2)乙为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可由A、B两种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得到,则

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固体C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且C与D反应可得到B,该反应属于基本类型中的,其中D的化学式为.指出D的一种用途

(4)已知上述物质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表示转化关系;

“-”表示反应关系),其中E与F的物质类别相同,则E的化学式为.F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Fe2O3

(2)NaOH+HCl=NaCl+H2O;

(3)复分解反应;

Na2CO3制洗涤剂(4)H2O;

Ca(OH)2+CO2=CaCO3↓+H2O

(1)由溶液的颜色可知溶液含有三价铁离子。

故氧化物甲为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

A为盐酸

(2)乙为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可由A、B两种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得到,乙为氯化钠,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3)固体C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且C与D反应可得到B,C为氢氧化钙、D为碳酸钠;

该反应属于基本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

其中D的化学式为Na2CO3,D的一种用途制洗涤剂;

“-”表示反应关系),其中E与F的物质类别相同,则E的化学式为H2O;

F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物质的推断及转化

9.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他们各代表不同的物质(“-”表示相邻的与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箭头的物质可转化为箭头后的物质;

部分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

其中A、H是金属氧化物,且H是红色固体粉末,F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1)C的化学式是_______。

(2)写出物质E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有几种物质能与F发生反应,请你写出其中一种物质与F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D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O2中和酸性土壤2HCl+Ca(OH)2=CaCl2+2H2O(写其他对也可以)

根据题中的叙述可知H为氧化铁、G为铁、C为二氧化碳、I为碳、D为一氧化碳、B为碳酸钙、F为盐酸、A为氧化钙、E为氢氧化钙。

(1)C的化学式是:

CO2;

(2)写出物质E的一种用途:

中和酸性土壤;

(3)图中有几种物质能与F发生反应,请你写出其中一种物质与F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Cl+Ca(OH)2=CaCl2+2H2O;

(4)写出D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0.利用坐标系建立物质间的关系是总结化学知识的一种方法。

A-M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九种物质,下图是根据这九种物质的类别和其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构建的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一种物质转换成另一种物质),已知A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俗名是______________;

(2)H、G均可与M溶液反应,分别生成含该金属元素的两种盐溶液。

G与M的反应常用于工业除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D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B溶液中加入一定量D溶液,过滤后取滤液,滴入过量M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写出所有可能情况,填化学式);

(4)A-H八种物质中能与M溶液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_种。

【答案】生石灰Fe2O3+6HCl=2FeCl3+3H2O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NaOH、NaOH和Ca(OH)27 

本题是推断题,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物质的鉴别、推断及其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知识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等,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1)根据图示可知,A是某元素+2价氧化物,A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A可能是氧化钙,俗名是生石灰;

(2)M是一种酸,H是单质,G是氧化物,H、G都与酸反应生成含该金属元素的两种盐溶液,G与M的反应常用于工业除锈。

G是氧化铁,M是盐酸(或硫酸),已知的元素中铁有+2和+3价,对应的盐有亚铁盐和铁盐,因此H是铁,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盐酸(或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铁(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

(3)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B是氢氧化钙,E是碱,其中金属元素显+1价,氢氧化钙能转化为E,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E可能是氢氧化钠,E能转化为D,D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D可能是碳酸钠,在B溶液中加入一定量 

D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过滤后取滤液,滴入过量的F(盐酸或硫酸)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碳酸钠没有剩余,氢氧化钙可能剩余,因此滤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OH、NaOH和Ca(OH)2;

(4)氢氧化钙能转化为C,氢氧化钠能转化为C,C是盐,则C是碳酸钙。

M是酸,A-H八种物质中能与能与酸发生反应的有A(氧化钙),B(氢氧化钙),C(碳酸钙),D(碳酸钠),E(氢氧化钠),H(铁),G(氧化铁)7种

11.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B为红色粉末,C或E常温下为气体且均属于氧化物,F的浓溶液能会发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G→H发生的是化合反应。

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为,F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5)某同学认为“图中每一步转化均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他的判断(填“正确”或“不正确”)。

(1)Fe2O3HCl

(2)3C+2Fe2O3

4Fe+3CO2↑

(3)C+CO2

2CO

(4)Cl2+2FeCl2=2FeCl3

(5)不正确

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B为红色粉末,A与B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故A是碳粉,B是氧化铁,碳还原氧化铁生成的是铁和二氧化碳;

碳和生成物C能反应生成E,故C是二氧化碳,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即E是一氧化碳;

F的浓溶液能会发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F的浓溶液是浓盐酸,F是稀盐酸,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是氯化亚铁和氢气;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是氯化铁和水。

把推断出的物质代入,推断正确。

(1)B的化学式为Fe2O3,F的化学式为HCl。

(2)反应①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2Fe2O3

4Fe+3CO2↑。

(3)反应②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CO2

2CO。

(4)反应③氯化亚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FeCl2=2FeCl3。

(5)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是氯化铁和水,中元素化合价不改变。

他的判断不正确。

 

12.同学们到实验室去进行“探究金属的性质”实验。

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请你填空。

(1)若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

①滤液里一定含有_____(填写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_____;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可能含有_____。

(2)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填写化学式)。

(3)反应后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原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Zn(NO3)2Fe(NO3)2Ag、FeZnAg、Fe小于

由于金属的活动性是:

锌比铁活泼,铁比银活泼,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如果锌不足,则铁再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

(1)若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滤渣中一定有铁,可能含有锌,溶液中的硝酸银完全参加了反应。

①滤液里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Fe(NO3)2;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Ag、Fe,可能含有Zn;

(2)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说明了铁未参加反应,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Fe;

(3)由于每65分质量锌能反应生成216份质量的银,每56分质量的铁能反应生成216分质量的银,所以反应后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原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二、中考初中化学流程图

13.用金属铁制备自来水新型消毒、净水剂Na2FeO4的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B中的物质是_______;

Na2FeO4属于______(填“酸”、“碱”、“盐”、“氧化物”).

(2)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

该操作能使A、B分离的原因是_________.

(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_______;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4)溶液C中的溶质组成存在_________种可能性.

【答案】Fe和Cu盐过滤A是液体,B是固体(合理皆可)复分解反应2Fe(OH)2+H2O2=2Fe(OH)3三

(1)由反应的流程可知,过量的铁粉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和铜,由于铁是过量的,在过滤后得到的固体B是Cu,Fe的混合物;

Na2FeO4是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

故填:

Fe和Cu;

盐;

(2)由上述反应①得到是固液的混合物,要将固液分开,应进行的操作是过滤。

过滤;

A是液体,B是固体(合理皆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