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相关内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7670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康复相关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康复相关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康复相关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康复相关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康复相关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康复相关内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康复相关内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康复相关内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康复相关内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康复相关内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康复相关内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康复相关内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康复相关内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康复相关内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康复相关内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康复相关内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康复相关内容.docx

《康复相关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康复相关内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康复相关内容.docx

康复相关内容

康复相关内容

康复医学

第一章概论及康复医学基础

康复:

1应用各有措施对患者进训练

2减轻残疾带来影响

3提高其活动功能

4改善个人生活能力

5重新参加社会活动

康复医学工作内容:

1康复医学理论指导

2康复评定

3康复治疗(PTOTST传统康复、心理治疗)

4康复预防

5康复工程等,为病伤急性期、恢复早期患者,提供临床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

PT:

1运动疗法:

通过运动,对身体功能障碍的预防、改善、恢复

2理疗:

应用除力学意外的电光声磁热水冷等物理因子治疗疾病

OT:

1针对患者受损功能

2从日常生活活动、手工操作劳动、文体活动中选择作业

3改善感觉、认知;对减弱的功能和技巧进行预防、改善、恢复;克服心理障碍

4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5重新参加社会活动。

ST:

对听力、语言障碍患者,如脑瘫、脑外伤等有交流残疾的患者评定、训练、矫治

康复医学治疗医学

对象暂时或永久性残疾、功能障碍者患者与疾病

目的客服功能障碍及残疾治疗疾病

方法PTOTST心理治疗药物、手术

人员康复医师、治疗师、康复工程师临床医生、护士

效果回归痊愈

残疾身体损伤、活动受限、参与局限性概括术语。

残疾不仅表现为身体结构和功能障碍,还表现为个体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的障碍。

操作性疗法Manualtherapy牵引Traction关节舒整术、整复手法、牵伸手法、按摩、感觉刺激、被动运动、绷带和胶带的应用

作业治疗目的:

1.改善感觉功能

2.预防僵硬,增加ROM,保护运动机能

3改善运动协调性

4.改善身体工作技能的耐受性

5促进日常生活的独立

支具/支架(Splinting)功能:

1维持关节静止功能位,预防纠正挛缩,改善已有ROM

2减少疼痛

3.辅助虚弱肌肉

4.作暂时性假肢

5.疤痕控制

矫形器(Orthoses):

1人体躯干四肢的体外附加装置

2用于支持稳定

3预防纠正身体缺陷

4改善身体活动部位功能

5也称:

支具;夹板;矫形器械;支持物;辅助具等

压力疗法:

1利用压力衣、垫、罩加压于疤痕上

2减少血管分布

3减少伤囗张力

4平展及软化疤痕

5适用于⑴控制增生性疤痕,外科疤痕和损皮部位

⑵预防由于增生性疤痕所致关节挛缩

⑶控制水肿

⑷控制残端

义肢矫形学:

运用生物医学力学理论、现代工程和技术手段,替代或补偿人体减退和丧失功能的应用学科。

•早期残端处理•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临时假肢•尽早活动

什么是SLP?

言语-语言病理学:

包括交流、吞咽或上段气道食道疾患的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SLPs通过言语治疗的形式,选择性地矫正言语、发音、吞咽困难和增强交流能力。

第二章康复医学评定

康复评定:

1用客观量化方法

2有效准确评定功能障碍的种类、范围、程度、愈后预测

3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4是正确的康复治疗基础。

康复评定内容:

1躯体功能评定

2精神评定

3言语评定

4社会评定

躯体功能评定:

ROM;肌力;平衡协调;步态;感觉;反射;ADL;心肺功能

ROM:

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

ROM评定目的

①确定有无关节受限及原因

②确定受限程度

③确定治疗目标

④为选择方案提供依据

⑤疗效评估

*主动ROM:

肌肉收缩,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

*被动ROM:

外力使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

ROM评定注意要点

1.取得患者配合

2.体位舒适,充分暴露受检部位

3.操作熟练规范

4.左右肢体及正常相对照

5.主、被动都需要

6.3~5度误差

肌力评定MMT、IMMT、ITMT、IKMT

分级MMT徒手肌力检查评分

0-零不可测知的肌肉收缩0

1-微缩有轻微收缩,不引起关节运动15

2-差P除重力下,关节全范围运动25

3-尚可F抗重力,不能抗阻力50

4-良好G抗一定阻力75

5-正常充分抗阻力100

步态(Gait)

人体行走时姿态,是人体结构、运动调节系统、行为、心理活动,在行走时的表现,也是运动功能的综合表现。

步态分析(GaitAnalysis):

1运用各种先进测试技术手段

2对人体行进过程中各种运动参数

3进行实时测试

4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反应步态特点的特征参数

5从而对人体运动功能进行定量分析的目的。

空间参数Stridelength步幅Steplength步长Stepwidth步宽Footangle足偏角;时间参数:

Cadence步调Stridetime跨步时间Steptime单跨步时间空间/时间参数:

Walkingspeed步速

步态周期(GaitCycle)人行走时,从一侧足跟着地起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为止所用的过程被称为一个步行周期。

支撑期60%摆动期40%双腿支撑10%x2

病理步态:

疼痛、中枢N系统障碍、肌肉骨胳系统障碍

减痛步态:

逃避疼痛的减痛步态;特点:

患侧支撑期缩短,步幅变短。

髋关节痛者,患肢负重时同侧肩下降,躯干稍倾斜,患侧下肢外旋、屈曲位,尽量避免足跟击地。

膝关节痛患者,膝稍屈,以足趾着地行走。

偏瘫-划圈步态:

指一侧肢体正常,而另一侧肢体瘫痪;休克期过后,肌张力↑,下肢伸肌优势,迈步时患侧代偿性骨盆上提、髋关节外展、外旋,呈现划圈样。

脑瘫-剪刀步态:

典型痉挛型步态。

髋关节内收肌痉挛,行走时下肢向前内侧迈出,足尖着地,双膝内侧常相互摩擦碰撞,呈剪刀步或交叉步,交叉严重时步行困难。

帕金森步态:

表现为步行启动困难、行走时上肢交替动作消失、躯干前倾、髋膝关节轻度屈曲、踝关节于迈步相时无跖屈,拖步、步幅缩短。

由于屈曲姿势,致使重心前移,为了保持平衡,患者小步幅快速向前行走,不能随意骤停或转向,呈现慌张步态。

股四头肌步态--膝反张:

行走中患侧伸膝受影响。

表现为足跟着地后,臀大肌为代偿股四头肌的功能而使髋关节伸展,膝关节被动伸直,造成膝反张。

如同时有伸髋肌无力则患者需俯身用手按压大腿,使膝伸直。

臀大肌(髋伸肌)步态:

足跟着地时常用力将胸部后仰,使重力线落在髋关节后方,以维持髋关节被动伸展,支撑中期时绷直膝关节,形成仰胸挺腰凸腹的臀大肌步态。

平衡的评定

平衡功能:

指人体所处的一种稳定状态,及不论处在何种位置,当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能自动地调整并维持姿势的能力。

平衡的维持:

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等系统功能完整的体现。

1、正常的肌张力---支撑身体并抗重力运动

2、适当的感觉输入---本体感觉、前庭和视觉

3、大脑的整合作用---信息加工,形成运动方案

4、交互神经支配---保持稳定,选择性运动5、骨骼肌系统---产生运动,完成大脑所制定的运动方案

平衡类型

静态平衡:

在无外力作用下维持某种固定姿势。

是一种姿势或稳定状态;肌肉的等长收缩

动态平衡:

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的一种能力。

包括自我动态平衡、他人动态平衡;肌肉的等张收缩

协调功能:

完成平稳、准确和良好运动控制的能力。

言语的内涵

言语是指言语体系中应用声音进行交流的口语,言语即需要大脑语言中枢对语言信息处理,也需要口、舌等发音器官的协调运动。

*言语障碍:

谈话障碍、复述障碍、理解障碍、命名障碍、阅读障碍、书写障碍

*失语类型:

Broca运动性失语;Wernicke感觉性失语;传导性失语;经皮质性失语;命名性失语;完全性失语

*失语康复复评定国外:

波士顿失语诊断检查、西方失语检查套表;国内:

汉语失语检查法

*构音障碍-发音器官反射、运动;神经肌肉系统器质损,致言语肌无力、张力异常、运动不协调,引起发音、韵律等言语运动控制紊乱。

失认症:

没有视听觉、躯体感觉、意识、认知障碍,但不能通过辨认以往熟悉的物体。

失用症:

运动、感觉、反射均无异常,患者不能按指令完成以前能完成的有目的的动作。

类型--结构性失用、意念运动性失用、肢体运动性失用、面-口失用、穿衣失用

额下回-运动性失语;颞横回(听觉)-感觉性失语症;角回(视觉)-失读;第一颞回与角回之间-命名性

视--枕叶;听--颞叶;触觉--额叶;GerstmannSyndrome--优势半球顶叶;

认知:

人们通过感知、记忆、思维、想象,将获得的知识提取使用的过程;反映了人类对现实反应的心理过程

感觉:

是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其客观属性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

知觉:

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事物的整体反映,将多种感觉互相联系起来综合分析、理解。

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记忆:

对获得的信息思考、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选择性反应。

思维:

是对客观事物间接性的、概括性的反映。

电诊断探测、记录神经肌肉的生物电活动,是神经系统检查的客观论证,对脊髓、周围神经损害、肌肉疾病进行定位、定性、定量的分析。

周围神经传导检查临床意义:

诊断弥漫性多N病、准确定位局灶性N损害、确定损伤程度,评定损害进展情况

肌电图检查的临床意义:

1确定有无损伤

2损伤的程度

3有助于鉴别神经源性或肌源性损害

4有助于观察神经再生情况

心肺运动测试

1在运动中

2同时进行肺功能气体代谢监测

3心电图检测

4从而全面评估心肺的综合运动能力。

ADL

评定量表BarthelIndex-MBI;FunctionalIndependenceMeasure(FIM)

个体活动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个体活动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交流能力

第三章作业治疗、言语及语言障碍

作业治疗:

1针对患者受损功能

2从日常生活活动、手工操作劳动、文体活动中选择作业

3改善感觉、认知;对减弱的功能和技巧进行预防、改善、恢复;克服心理障碍

4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5重新参加社会活动。

作业治疗内容:

1.功能性作业:

如ROM、肌力、协调性等

2.个人日常生活:

生活辅助具(轮椅、矫形器、压力衣、假肢使用训练)、娱乐性治疗、职业前训练

3.心理性作业:

减轻不安与烦恼、发泄不满情绪、树立自信等

4.改良家居及工作环境:

5.健康教育

作业治疗原则:

1.选择作业,患者体位

2.示范、调整;动作分解指令简单

3.熟悉计划的下一步,适当帮助

4.观察患者疲劳

5.效果评定

作业治疗适应症:

1神经系统-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脊髓损伤、神经损伤、帕金森病、老年痴呆

2骨科-骨关节损伤、手外伤、截肢、烧伤

3儿科-脑瘫、发育迟缓、小儿麻痹后遗症、先天畸形、产瘫

4内科:

冠心病、肺气肿

5关节炎等各种慢性病

言语治疗:

对各种语言障碍进行治疗,医师通过各种方式促进患者恢复交流能力,重返社会

言语治疗原则:

1、治疗前进行言语功能评估

2、口语训练-结合读写、认知多种方法

3、个性化

4、治疗时机

5、把握医患关系

第四章言语的脑机制研究进展

第五章康复医学工程

康复医学工程:

使用工程和技术的手段替代或补偿减退和丧失的功能被称为康复工程(rehabilitationengineering)

一、假肢肢体部分或全部缺失,先天、后天。

装配假肢以代偿失去功能。

(一)上肢要求1逼真2灵活3功能好4轻便耐用5穿脱方便;

注意安装前检查残肢:

1畸形2皮肤溃疡、瘢痕3ROM4肌力5神经瘤

(二)下肢要求1适合长度2良好承重、正确力线3类似关节机械功能;

安装注意检查和评定1畸形2皮肤3长度4ROM5肌力6神经瘤

*临时假肢2~3個月→永久假肢

矫形器

1人体躯干四肢的体外附加装置

2用于支持稳定

3预防纠正身体缺陷

4改善身体活动部位功能

5也称:

支具;夹板;矫形器械;支持物;辅助具等

6如,踝足~膝~腕手~肩~

矫形器作用:

1固定保护

2稳定支持-关节稳定性

3预防矫正畸形

4代偿功能

5恢复肢体承重能力,减轻轴向负重

6限制异常运动

(二)上肢矫形器

•功能:

完成ADL,从事某些精细活动

•作用:

牵引-控制异常活动,纠正畸形;扶持瘫痪肢体;良姿位(肩关节矫形器•保护活动功能,如:

肩外展矫形器;肘关节矫形器•保护肘关节功能位•维持复位•限制关节异常活动•保证恢复;腕关节矫形器•预防腕手关节变形•帮助腕手屈曲)

(三)下肢矫形器

•功能:

承重,站立,行走

•作用:

保护瘫痪、疼痛肢体;•固定功能位,防止畸形或矫正畸形;•代偿瘫痪而丧失的功能;•减轻负重,改善行走;•复位固定

(四)脊柱矫形器

•功能:

支持躯干,保持姿势

•作用:

固定躯干,纠正不良姿势,防止和矫正畸形――颈围、胸围

第六章物理治疗

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根据患者情况、疾病特点

1徒手,器械,患者自身力量;主动,被动;

2对…训练:

肌力、ROM、耐力、平衡、协调、步态;

3手法治疗,牵引技术,神经促通技术;

4功能改善,预防并发症.

运动疗法内容肌力、ROM、耐力、平衡、协调、步态训练;手法治疗,牵引,促进中枢神经系统恢复技术

肌力训练方法

1.等长抗阻:

防止废用性萎缩;角度特异性(20度);适应症---关节损伤、疼痛、骨折、手术后制动;tens-收缩10s、休息10s、重复10次、训练10组;重复3*10;注意不憋气

2.等张抗阻:

肌力3级以上关节运动产生,改善肌肉协调性、关节稳定性。

方法:

第一组50%的10RM重量,每分钟10~15次速度,进行10次;第二组75%10RM重量10次锻炼;第三组100%10RM重量10次锻炼。

3.等速抗阻:

关节不稳、韧带损伤早期、ROM受限

肌力训练原则

1、无痛

2、适宜运动量、频率

3、灵活训练,及时调整运动处方

4、个别方法、综合应用

5、掌握适应症禁忌症(冠心病、高龄、体弱)

肌力0~5级NMES;3级↓免荷、主动运动;3级↑抗阻.

关节活动度训练原则

1.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方法

2.体位舒适,不影响训练

3.无痛

4.固定近端、移动远端,关节依次从远向近活动

5.掌握适应症:

关节、软组织、骨骼损伤,肌力异常,关节水肿、粘连

耐力训练原则

1.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方法

2.方法适宜、操作规范

3.运动处方灵活

4.循序渐进,防止运动损伤

5.训练前检查适应症禁忌症

平衡训练:

增强本体感觉,增强无力肌,降低痉挛肌---静态训练、动态训练

协调训练深感觉;随意运动肌肉、力量、速度;帕金森----

方法:

1、交替活动;2、水中运动;3、本体感觉异化术

步态训练:

要求:

骨盆旋转、倾斜;膝盖屈曲;踝旋转、移动;

原则:

1.找出影响步行的因素

2.平衡训练

3.针对步行关键活动进行训练-单腿→下摆→行走

4.困难者可用辅助器具

中枢神经易化技术:

目标:

预防并发症、误用性运动障碍,运动控制;

方法:

1.ROOD:

刺激皮肤、关节(温度机械快速缓慢);

2.Bobath:

脑瘫、偏瘫--姿势反射、分离运动、随意活动;抑制异常运动;

3.Brunnstrom:

利用联合运动、共同运动、反射活动;

4.PNF技术:

节律性、缓慢牵拉、重复收缩

西式手法治疗

关节松动术:

摆动、滚动、滑动、旋转、牵引

麦肯基疗法:

姿势综合症、椎间盘移位、功能不良综合症

牵引疗法:

颈椎、腰椎

第七章物理治疗:

物理因子

一、定义:

应用天然或人工物理因子的物理能,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等生理调节机制作用于人体,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

是物理治疗的手段之一。

正确应用理疗,可:

A.提高疗效;B.缩短病程;C预防后遗、并发症;D:

促进功能恢复

*从临床应用来说:

用于诊断、预防和治疗

二、理疗的生物学作用因素

1.温度刺激:

增强血循环,降低肌张力增强免疫力。

热疗:

止痛、消炎、解痉。

冷疗:

镇痛、抗炎、控制痉挛。

2.机械刺激:

调节中枢神经功能,加速血液和淋巴循环,改善肌肉、关节活动。

3.化学刺激

4.电磁刺激

临床治疗作用

*综合作用:

应用物理因子的刺激反应来提高加强或巩固药物和手术治疗的效果。

*症状作用:

减轻或消除症状。

*康复作用:

使受伤病损的功能得到恢复。

*特殊作用

常见治疗方法

1.电疗法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

应用直流电使药物离子导入人体进行治疗的方法。

适应证:

神经炎、骨折、脑血栓及脑出血恢复期。

禁忌证:

肿瘤、高烧、心力衰竭、湿疹、出血倾向、对直流电过敏者等,皮肤感觉障碍者慎用,以免灼伤。

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

也称周围神经粗纤维电刺激

禁忌证:

装有人工心脏起搏器者、对电过敏者、皮肤病患者、妊娠者。

颈动脉窦部位慎用。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MES):

又称电体操疗法。

电刺激引起肌肉收缩,改善血循环,延缓肌肉萎缩;促进神经再生,恢复传导功能。

禁忌证:

痉挛性瘫痪、心脏起搏器者。

等幅中频电疗法:

频率1,000~2,000Hz又称音频电疗。

短波与超短波疗法:

波长10~100m;超短波长1~10m,。

适用:

炎症急性期与亚急性期

禁忌证:

高热、昏迷、肺结核、妊娠、出血、心肺功能衰竭、心脏起搏器等。

微波电疗:

波长1mm~1m

适应证:

伤口溃疡、软组织感染等。

禁忌证与短波、超短波疗法相同。

禁用于眼部、阴囊部、小儿骨骺部。

2.光疗法

红外线:

温热效应。

血管扩张充血,促进吸收;加速组织再生;禁忌证:

出血、高热、急性炎症、活动性肺结核、重度动脉硬化等。

紫外线--免疫功能。

抑菌,消炎。

适应证:

各种感染性炎症、骨质疏松、骨折后。

禁忌证:

活动性肺结核、肿瘤、红斑狠疮、光敏性皮炎、甲亢、肝肾功能不全、色素性干皮病、出血。

激光:

消炎、止痛、止血,促进血管的生长,加速伤口愈合。

适应证:

原发性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急性脑卒中。

禁忌证:

肿瘤、皮肤结核、出血、心肾功能衰竭。

3.声疗法

超声波--机械作用;刺激骨痂生长;使药物透入体内;使坚硬的结缔组织延长、变软,松解粘连,软化瘢痕

4.热疗和冷疗

蜡疗:

持久的热透入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水肿消退,减轻疼痛,缓解肌肉痉挛,降低肌张力,提高新陈代谢,消除炎症。

禁忌证:

肿瘤、高热、肺结核、出血、皮肤病、癣、婴儿、开放性伤口。

冷疗:

解痉、镇痛及麻醉作用

禁忌证:

麻痹、局部皮肤感觉障碍、局部血循环障碍、老年人、婴儿、心肺肾功能不全。

5.水疗法

镇痛、解痉;压迫静脉和淋巴管;加入各种药物。

水中运动:

偏瘫、截瘫、关节活动障碍、周围神经损伤。

6.磁疗法

促使致痛物质分解和转化

禁忌证:

白细胞低下、高热、出血、孕妇、体质衰弱者。

7.手法、按摩、牵引疗法

第八章脑卒中康复

一、脑卒中:

指发展迅速的、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局灶性脑功能障碍,且持续24小事导致死亡临床综合症;

疾病死因第二位;致残率75%;复发率40%

三、临床表现

运动功能障碍:

软瘫;硬瘫—上肢屈曲,下肢伸展,画圈步态;联合反应、共同运动、平和协调;认知障碍;语言障碍—失语症、构音障碍、伴吞咽障碍;心理异常;活动受限--个人、社会;

继发性障碍:

废用性(关节挛缩、肌肉萎缩、骨质疏松、肺部感染、便秘;)误用性(骨化、肩手综合征、肩关节半脱位、骨折)

划圈步:

休克期过后,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

上肢屈肌,下肢伸肌占优势。

典型的行走呈划圈步态

二、脑卒中康复

●康复类型:

适应性康复-代偿;实质性康-功能恢复

●理论基础:

脑的可塑性Bethe

●康复技术:

“中枢神经易化技术:

运动控制

四、脑卒中早期康复目的、原则、措施

(一)目的:

①采用运动疗法、作业治疗等综合措施;②改善运动言语认知及受损功能,防止废用性和误用性综合症,充分发挥参与功能,促进病人功能恢复;言语、认知③提高个人生活自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工作能力等,重返家庭和社会。

(二)脑卒中康复原则

1、尽早进行。

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发展48小时后。

早期康复意义:

发病72H-1W康复安全、有效的,减少残疾;缩短住院时间;成本-效益有意

2、①急性期(2~3周)良姿位,定时翻身,关节被动活动,坐站行训练;预防废用并性发症;抑制异常活动,重建正常运动,其次加强肌肉力量训练;言语认知训练;

②恢复期(1~3个月)机能训练,调动剩余脑组织的重组,防止并发症、后遗症;

③后遗症期(3个月后)适应性康复:

适应维持。

3.①掌握运动康复适应症、禁忌症

②全面监护。

基于脑卒中是“障碍与疾病共存”。

③防止复发。

约40%脑卒中复发。

4、除运动康复外,尚应注意言语、认知、心理、职业与社会康复等。

5、药物:

对运动言语功能恢复-可乐定、苯妥英钠、安定;对急性期运动恢复不利,少用或不用。

6、严密观察病人有无抑郁、焦虑。

7、重视家庭、社区康复,强调康复的持续性。

(三)各期康复措施

1.急性期:

①处理原发病,预防废用性并发症

②保持抗痉挛体位,体位变换

③关节被动活动4呼吸泌尿感染

2.恢复期:

主动性康复训练—翻身坐立行;结合作业物理治疗

3.后遗症期:

维持、适应;器具使用;技巧学习;教育

脑血管病肢体运动恢复分期Brunnstrom分级

I期迟缓期--无肌肉收缩;II期出现痉挛、联合反应

III期出现共同运动,痉挛增强、原始姿势反射

IV期出现分离运动,痉挛减轻

V期出现对个别单独活动的控制

VI期正常活动控制

*棘手并发症痉挛、卒中后抑郁、球麻痹、肩手废用

1.痉挛:

上运动N员损伤,由于脊髓、脑干反射亢进,肌张力异常增高;肌肉不自主收缩等;肩关节内收、内旋畸形、屈肘畸形、前臂旋前、屈腕畸形、爪状畸形拇指向掌心;马蹄内翻足、伸膝畸形

2.吞咽障碍:

目的—减少吸入性肺炎;进食安全;恢复吞咽能力;增加进食乐趣

3.肩关半脱位:

原因—锁定功能丧失、周围肌力减弱;

治疗:

①体位②矫正肩胛骨位置③刺激肩周肌群④保持ROM

4.肩手综合征:

原因-患侧上肢疼痛,运动障碍;

治疗:

①良姿位-腕关节背屈②冷热水浴③向心压缩性缠扎法④干扰电疗法

第九章颅脑外伤和手术后康复(陈曦)

一、概述

颅脑损伤:

由于创伤所致的脑部损伤,是年轻人因创伤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开放性(头皮、颅骨、硬脑膜同时破损);闭合性(头皮、颅脑、硬脑膜任何一层完整;脑震荡、脑挫裂伤)

二、康复评定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睁眼、语言、运动

3-15分,8↓严重损伤、昏迷;9~11中度;12↑轻度;

*植物状态诊断:

---持续一个月以上植物状态;

无意识活动、无言语活动、无眼球跟踪;能自主睁眼、有睡眠周期、自主呼吸血压

三、康复治疗:

1.急性期1一般处理2药物治疗3肢体功能位,关节被动运动4预防压疮、痉挛、挛缩5呼吸泌尿感染6脆性治疗

2.恢复期:

运动功能训练(翻身起坐走行,肌力、关节、平衡)

3.出院前:

日常生活力训练;职业、社会家庭回归

4.认知障碍康复:

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认知训练

5.言语障碍训练

四、预后及预防

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1级(死亡)2级(植物)3级(重残)4级(中残)5级(恢复良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