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棉洋职业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7889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0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棉洋职业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棉洋职业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棉洋职业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棉洋职业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棉洋职业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棉洋职业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棉洋职业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棉洋职业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棉洋职业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棉洋职业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

《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棉洋职业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棉洋职业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棉洋职业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docx

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棉洋职业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

2019-2020学年广东省梅州市棉洋职业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在298K时,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6g/100g水。

如将1molNaCl溶解在1L水中,此溶解过程中体系的△H-T△S和熵如何变化

A.△H-T△S<0 △S<0         B.△H-T△S<0   △S>0

C.△H-T△S>0 △S>0         D.△H-T△S<0   △S<0

参考答案:

B

2.取pH均等于2的盐酸和醋酸各100mL分别稀释2倍后,再分别加入0.03g锌粉,在相同条件下充分反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来源:

学#科#网Z#X#X#K]

A.醋酸与锌反应放出氢气多 B.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锌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C.反应过程中盐酸与锌反应速率大

D.反应过程中盐酸和醋分别与锌反应的速度一样大

参考答案:

B

3.16.为了除去下表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过量)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

选用试剂(过量)

操作方法

A

Cu(CuO)

氧气

通入氧气并加热

B

CO2(HCl)

氢氧化钠溶液

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C

N2(O2)

铜粉

气体通过炽热的铜粉

D

KCl溶液(K2CO3)

氯化钙溶液

加入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

A.Cu与氧气加热下反应,将杂质反应掉,应选还原剂氢气、CO等除杂,故A错误;B.二者均与NaOH溶液反应,不能除杂,应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气来除杂,故B错误;C.Cu与氧气反应,Cu与氮气不反应,则通过炽热的铜粉可除杂,故C正确;

D.氯化钙过量时引入新杂质,不符合除杂的原则,应选试剂为盐酸,故D错误;故选C.

4.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

NH4+、Na+、CI-、SCN-

B.在pH=7的溶液中:

Al3+、K+、AlO2-、Na+

C.在c(0H-)=10-13mol·L-1的溶液中:

NH4+、Al3+、SO42-、NO3-

D.在pH=1的溶液中:

K+、Fe2+、Cl-、NO3-

参考答案:

C

5.肾上腺素可用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反应,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

关于肾上腺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9H16NO3

B.该物质在强碱的醇溶液中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C.1mol该物质与NaOH溶液反应,消耗2molNaOH

D.该物质与浓溴水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参考答案:

C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钾(K)原子基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H2O电子式为

C.Mg的原子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1

D.Ca原子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

参考答案:

B

7.下列变化中,由加成反应引起的是

A.乙炔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在催化剂作用下,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醇

C.新制的Cu(OH)2中加入乙醛加热,有红色沉淀产生

D.在浓硫酸存在下,加热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液,有芳香油状液体生成

参考答案:

B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阿司匹林属于解热镇痛的药物

B.食品中可加入适量的苯甲酸钠作防腐剂

C.误服重金属盐造成的中毒可服用牛奶解毒

D.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体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参考答案:

D

9.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

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致癌物和有害物质。

其中对人类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化学式C10H14N2)、焦油和一氧化碳等。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吸烟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B.烟焦油对人的呼吸道和肺部损害最大

C.尼古丁的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7∶1

D.香烟的烟气能使小白鼠中毒死亡

参考答案:

C

10.某科技报道,美国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型氢微粒,这种微粒是由3个质子和2个电子构成.对这种微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H的一种新的同位素

B.是H2的一种新的同分异构体

C.它的组成可表示为H3

D.它比普通H2分子多一个氢原子核

参考答案:

D

考点:

分子、原子、离子.

专题:

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

分析:

这种微粒是由3个质子和2个电子构成,这种新粒子是由3个氢原子核(只含质子)和2个电子构成的,其质子数为3,电子数为2的一种离子,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

A.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为同位素,该粒子与H的质子数不同,则不是氢的同位素,故A错误;

B.该粒子为微观粒子,而同素异形体的分析对象为单质,则不是氢的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

C.粒子是由3个氢原子核(只含质子)和2个电子构成的,而H3表示个氢原子核(只含质子)和3个电子构成,故C错误;

D.普通H2分子有2个原子核,而这种新粒子有3个氢原子核,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以信息的形式考查原子的构成,明确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结合所学知识来解答,难度不大.

11.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是

A.Cl2   B.Na2O2   C.CO2   D.NH3

参考答案:

B

A、Cl2中只有非极性共价键,即A错误;B、Na2O2是活泼的金属元素钠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氧形成的离子化合物,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故B正确;C、CO2只有C=O共价键,故C错误;D、只含有N—H共价键,则D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B。

12.柠檬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有关柠檬烯的分析正确的是

A.它的一氯代物有6种     

 B.它的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              

C.它和丁基苯(

)互为同分异构体

D.一定条件下,它分别可以发生加成、取代、氧化、还原等反应

参考答案:

D

13.已知:

①能量越低的物质就越稳定;②白磷转化成红磷是放热反应。

据此,下列判断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相同条件下,红磷比白磷稳定     B.在相同的条件下,白磷比红磷稳定

C.红磷和白磷的结构相同             D.红磷容易发生自燃而白磷则不会自燃

参考答案:

A

14.金属晶体的形成是因为晶体中主要存在                     (    )

A.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B.金属原子之间的作用

C.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D.金属原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参考答案:

C

15.有A、B两种烃,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下列关于A和B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和B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B. A和B不可能是同系物

C. A和B实验式一定相同               D. A和B各1mol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的质量一定相等

参考答案:

C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两组同学对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探究。

  

(1)一组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对铁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实验。

已知:

     2Fe+6H2SO4(浓)

 Fe2(SO4)3+3SO2↑+6H2O。

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过量的铁屑和一定量的浓硫酸放入烧瓶,塞紧橡皮塞,开始计时。

t1时开始加热,在铁屑表面逐渐产生气泡,当有大量气泡产生时,控制反应温度

基本不变。

甲同学将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粗略地表示为图2。

在0~t1时间段,铁屑表面没有气泡生成,说明铁在浓硫酸中发生了_____▲_____;t1~t2时间段,反应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_。

②t2时,取少量反应液,先滴加少量新制饱和氯水,然后滴加KSCN溶液,呈现血红色。

若再滴加过量新制氯水,却发现红色褪去。

同学们对红色褪去的原因提出各自的假设。

乙同学的假设是:

溶液中的+3价铁被氧化为更高的价态。

你的另一种假设是_____▲_____;为了验证你的假设,请设计一种简便的实验方案_____▲_____。

(2)另一组同学对铁和

稀硝酸的反应进行探究。

他们用amolFe和含有bmolHNO3的稀硝酸进行实验,若HNO3只被还原成NO,且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含有Fe3+和Fe2+

,则a/b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若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n(Fe3+):

n(Fe2+)=2:

1,则a/b的值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钝化,SO2   

  ② 溶液中的SCN-被氧化,向褪色后的溶液中加FeCl3,若溶液不

褪色则假设成立

(2) 1/4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某铬盐厂生产过程中排出含Cr2O72-的工业酸性废水。

为防止污染环境,现采用下列工艺流程进行处理后再排出。

        

 

在整个处理过程中,Cr2O72-被还原为Cr3+,溶液的pH值逐渐升高,最后滤出的沉淀有Cr(OH)3和Fe(OH)3,试分析这个污水处理过程,回答:

(1)电解时,铁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阳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阴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铁(而不用炭)作电极进行电解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r2O72-在酸性环境中被还原剂还原,能除去Cr2O72-。

减少溶液酸性是整个工艺流程中关键的一步,这个变化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解过程中当H+浓度小到一定程度时,便会析出Cr(OH)3、Fe(OH)3沉淀,已知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sp=10-32,要使c(Cr3+)降至10-5mol/L,溶液的pH应至少为         。

参考答案:

(1)Fe-2e-=Fe+;2H++2e-=H2↑

 

(2)产生还原剂Fe2+

 (3)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4)5

 

18.在容积为2.0L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80molN2(g)和1.60molH2(g),反应N2(g)+3H2(g)

2NH3(g)在673K、30MPa下进行,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为20%。

(1)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K=_______。

(2)氮气的转化率                     

(3)平衡时的压强与起始时的压强之比                    

参考答案:

(1)16/15mol-2/L-2(或1.067mol-2/L-2)

(2)25%   

(3)5/6    

19.(6分)乙二酸俗称草酸,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测定草酸晶体(H2C2O4·xH2O)中x的值。

通过查阅资料该小组同学知道,草酸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反应方程式为:

 

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该组同学设计了如下滴定方法测定x的值。

①称取1.260g纯草酸晶体,将其配制成100.00mL水溶液为待测液。

②取25.00mL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的稀H2SO4

③用浓度为0.1000mol/L的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达到反应终点时消耗

了10.00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滴定时,将KMnO4标准溶液装在图中的  ▲ (选填“甲”或“乙”)滴定管中。

(2)本实验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             ▲                    。

(3)通过上述数据,可计算出x=   ▲  。

讨论:

①若滴定终点时俯视滴定管刻度,则由此测得的x值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

②若滴定时所用的KMnO4溶液因久置而导致浓度变小,则由此测得的x值会   ▲  。

参考答案:

(6分)

(1)甲(1分)

(2)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滴入溶液突然出现紫色(或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2分)

(3) 2 (1分)    ①偏大(1分)    ②偏小(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