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国防动员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58110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国防动员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完整word版国防动员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完整word版国防动员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完整word版国防动员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完整word版国防动员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完整word版国防动员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完整word版国防动员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完整word版国防动员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完整word版国防动员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完整word版国防动员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完整word版国防动员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完整word版国防动员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完整word版国防动员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完整word版国防动员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完整word版国防动员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完整word版国防动员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完整word版国防动员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完整word版国防动员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完整word版国防动员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完整word版国防动员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国防动员教案.docx

《完整word版国防动员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国防动员教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完整word版国防动员教案.docx

完整word版国防动员教案

讲授内容

课堂设计

国防动员

同学们:

  国防动员,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军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联结精干常备军与强大后备力量的纽带和桥梁,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性基础建设,是遏止战争、赢得战争的重要保证。

事实证明,国防动员建设越扎实,军事斗争准备越充分,和平就越持久,战争离我们就越远,经济建设就越能够得以稳定持久地发展。

因此,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是确保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富国强兵的重要措施。

教学目的:

理解国防动员的基本涵义,了解国防动员的功能、内容、意义及在战争中的运用,掌握国防动员领导机构的基本设置、职能作用及相互关系,熟悉国防动员准备与实施的内容、程序、方法与要求,预见信息化条件下国防动员的发展趋势,强化国防观念,增强建设现代化国防的责任感。

教学内容:

一、国防动员概述

二、国防动员领导机构

三、国防动员准备与实施

四、现代国防动员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国防动员概述

(一)国防动员的基本内涵

动员一词,就其字面含义而言,可作如下解释:

“动”即发动、控制、支配与运用;“员”即人力、物力以及一切能量代表之单元,所以动员的含义,就是为达成某种目的,将一切能量单元,有计划的组织运用,使其发挥最大能力。

由此引伸,我们可以对国防动员进行如下界定。

即:

国防动员,是国家采取紧急措施,由正常状态转入非常状态,统一调度各种资源满足战争或应付其他危机需要的一系列活动。

理解这一概念,应把握以下几点:

其一,国防动员的行为主体是国家。

国防是国家大局所系,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国家的重要职能。

国防行为,是国家行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维护自身的安全利益而行使主权所进行的一切活动的统称,既包括国防力量的建设,也包括国防决策和国防手段的运用。

为维护国家安全利益而采取的行为方式称为国防手段,主要包括经济、军事、政治、外交、文化等手段。

其中,战争是国防行为的最高形式和手段,服务于战争和其他危机需要的国防动员,是维护国家安全利益的重要措施,是国家防卫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行为与意志的集中体现。

因此,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履行国家职能的各级政府是国防动员活动的行为主体。

另外,由于国防动员涉及社会和经济的各个领域,需要解决的矛盾很多,如国家与地方之间、国家与集体之间、国家与个人之间、行业或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等存在的各种利益关系往往需要调整。

要做到一切为了国家安全利益,没有国家的强力干预,没有统一的国家意志,就不能使全体公民步调一致地行动。

其二,国防动员的对象是国防潜力资源。

国防动员的对象是动员实践活动的客体,即是国家运用法律和行政手段,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人们的主观努力把动员意图和过程施加其上的客观事物。

国防动员的目的在于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适应战争或应付其他危机的要求,是国防潜力转化为战争或应付其他危机实力的过程,是国家对国防资源在非常状态时的利用。

在国防资源诸要素中,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均以物质的形态存在于综合国力之中,甚至是综合国力的主要因素。

在人力、物力、财力三种国防动员基本对象中,人力资源的动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从动员这种社会实践活动来看,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

在动员主体意义上,国家的意志即人民的意志,而且各级政府动员机构的职责都要由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去实现;在动员的客体意义上,人作为社会存在的一部分,具有客观性,是一种典型的物质因素。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人和物两种战争因素中,人的因素对战争的胜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国防动员对象的重点是人而不是物。

只有把国防意志变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行动,才能真正使国家的政治精神与物质财富很好地结合起来为战争服务。

其三,国防动员的实质是国防潜力的调度和转化。

一个国家的国防能力一部分来自军力,即现实武装力量所具有的国防能力。

另一部分来自民力,即民力资源中蕴藏着的国防潜力。

但与前者不同的是,民力资源具有的国防潜力,只有经过转化开发才能发挥应有作用。

作为经过转化才可对战争发挥作用的国防潜力,相对于非常时期,平时通常是“静态”和“散在”的物质形态,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或各行各业之中。

动员就是把这些“静态”和“散在”的力量有效地组织起来,变成服务于战争或应付其他危机的动态和集中的力量。

这种力量的形成,不是简单的组合,也不是一次性活动,而是一个不断调控的动态过程。

只有通过动员的调控功能,才能使各种潜力资源改变存在结构,由“潜力”形态转化为“实力”形态,并与战争或应付其他危机活动融为有机整体。

从这个意义上讲,“实力”来源于“潜力”,“实力”是“潜力”动员后的体现,动员是“潜力”向“实力”转化的基本措施。

国防动员的实质,就是调度和转化国防潜力为应付战争或其他危机实力的活动。

(二)国防动员的功能

功能,是指事物所应具备的效力和作用。

国防动员功能,是指国防动员在国防斗争中应发挥的效力作用,与国防动员的任务和目的密切相关。

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为国防斗争服务,既是国防动员的目的,也是国防动员的基本任务。

其核心是充分利用国家现有条件和资源,形成并不断增强国家应付各种危机的整体威力。

国防动员的功能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积蓄功能

国防动员的积蓄功能,是指动员积蓄国防潜力的功能。

国防潜力是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潜在力量,是经过动员转化才可能使用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潜在力量,是国防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防潜力的大小,取决于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规模、军事实力、科学技术、领土面积、人口数质量和自然资源等。

国防动员分为动员准备与动员实施两个阶段。

积蓄国防潜力,在总体上表现为不断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家的战略能力。

从国防动员的角度上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不断增强国防力量。

如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增强国防工业生产能力,发展国防科技水平,保持必要的战略物资储备等。

二是赋予社会重要生产部门一定的国防功能。

以法律形式规范诸如铁路、民航、港口等建设要符合平战结合的要求,以及赋予信息产业、机器制造业、轻工业等部门或生产厂家战时军事生产的任务,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扶持和保护,以增强其平战转换能力和战时生产能力。

三是强化全体公民的国防意识,提高战时动员能力。

国防意识是公民对国家防卫问题所持的思想观点,一般表现为公民对战争和国家防卫问题的关注,对国家防卫建设和措施的认同,以及对国家防卫所具有的义务感和责任感。

世界许多国家把国防意识作为“全民防御”战略的思想基础和全体国民的重要精神支柱。

国家在国防动员准备中,对公民国防意识的培养,对于从思想上做好战争准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现代战争对公民国防意识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立足从人的因素出发增强战争潜力的重要举措。

2、转化功能

国防动员的转化功能,是指通过动员将国防潜力化为战争实力的功能。

国防潜力平时处于自然散在的状态,不经过动员转化,国防潜力不会自然成为国防实力。

通过国防动员等一系列工作,将处于自然散在状态的,具有国防功能的社会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经济资源进行动员整合,改变其投向与作用结果,使投向、作用结果与效能集中反映在军事上,全面实现由经济社会功能向军事功能的转化。

首先,“转化”是使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的桥梁。

战争实践证明,雄厚的国防潜力只是具备了夺取战争胜利的可能,要把可能变为现实,把潜力变为实力必须经过动员。

在这里,动员是实现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的桥梁与纽带。

如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国的运力征集;海湾战争中,美国的后备役部队征集及部分军用物资的征集等,都是通过动员转化来实现的。

其次,“转化”是影响战争进程和结局的重要因素。

战争实践证明,战争的进程与结局是以敌对双方力量的消长变化为转移的,而国防动员转化能力是实现这种力量消长变化的杠杆。

如在海湾战争中,美国总统就3次签署命令征集后备役人员和其它作战物资,以保证“沙漠盾牌”和“沙漠风暴”行动的绝对优势,确保了战争进程和结局按照美国的计划进行。

由此可见,战争持续的时间越长,国防动员转化能力对战争进程和结局的影响就越显的重要。

其三,信息化条件局部战争对“转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战争爆发突然,能量施放集中,打击破坏空前,战争目的有限,持续时间较短。

这就要求国防潜力向国防实力的转化,无论是转化的层次性、有序性,还是在转化领域的时间与空间上,速度越快越好,时间越短越好,转化质量越高越好。

3、连结功能

国防动员的连结功能,是指在平战结合、军民结合中所发挥的桥梁作用。

主要表现在连结平时与战时、军队与地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上。

一是连结平时与战时。

人类社会的历史表明,在有阶级的社会中,和平与战争是相互孕育、相互制约而交替出现的社会现象。

人们在寻求赢得战争胜利的途径时,总是把平时的战争准备作为取胜的重要环节。

国防动员的直接目的是服务于战争,其平时的准备是战争准备的主要内容。

如:

国防动员潜力的增强,可为战争实力的增强打下坚实的基础;国防动员机制的充实,可为平时体制转为战时体制提供保障。

在现代条件下,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技术兵器广泛运用于战场,使战争爆发的突然性增加、强度提高、进程缩短、消耗剧增,战争的胜利比以往更加依赖平时准备。

只有通过国防人力、物力、财力的充分准备,才有可能保证战时武力的瞬时膨胀。

由此可见,现代条件下,敌对双方的优劣转化几乎不在战时而在平时,战时的主动权握在平时之手。

因此,平时的国防动员准备已成为敌对双方对抗的重要内容,而战时的动员实施则是平时动员活动过程的延续,是连结平时与战时的桥梁。

二是连结军队与地方。

连接军队和地方的功能,是指通过国防动员可使军事系统与社会其他领域相衔接。

军队战时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离不开地方的储备和支援。

通过动员活动,包括计划、组织、法律、行政手段的运用,把战争中的需求一方与供给一方紧密联系起来。

国防动员主要是平时定向组织国防资源和战时合理分配国防资源。

在平时的动员活动中,政府的各类动员计划,必须以军队战时的需求为牵引,无论兵员补充、物资储备、交通运输、工业转产,还是组织群众武装和人民群众参战支前等计划,都必须经军地双方协调制定。

这样,平时国防动员活动,实际上是军地双方的共同行为,它不仅能使地方掌握军队需求的发展方向,而且也为军队在了解地方保障实力的基础上拟制可靠的军事行动计划提供了依据。

在战时,前方作战与后方生产、军需与民用、当前需要与后续保障,都需要对国家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加以合理区分,而国防动员在协调处理这些关系上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是连结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

国家平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需要巩固的国防作保障。

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上既要坚持“重点论”,也要遵循“两点论”。

在当今的世界上,不仅“弱国无外交”,而且“弱国无外贸”,没有相应的国防力量,没有相应的安全保障,经济也不会有发展。

国防动员准备是国防行为的重要内容,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在国民经济和国防经济之间必须经常进行综合平衡和适时调节,使之统筹兼顾,相互促进。

而且,作为动员对象之一的增值型国防经济,还可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4、威慑功能

国防动员的威慑功能,也就是国防动员活动具有显示战争决心和实力的作用,通过动员活动有可能使敌方“怯”而止步。

所谓威慑,就是凭借实力使敌方感到恐惧。

国防动员的威慑功能体现在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上,当国家的主权利益可能受到重大威胁时,国防动员的一系列活动可对敌方的决心和行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国防动员是一种卫国决心的显示。

平时的动员准备,表明一个国家承认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对国家的安全不可掉以轻心;战时的动员实施,表明受侵略、受威胁一方不屈的决心。

这种卫国决心,是国家的意志,也是一种民族精神的体现,它对外界的影响力往往超出物质的力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反对国际霸权和强权政治的斗争中,往往大国奈何不了小国。

如阿富汗人民反对苏联入侵的战争、越南人民抗击美国的入侵等都证明,在现代条件下,国家的政治精神或民族凝聚力是保卫国家最为宝贵的力量源泉,只要不甘心屈服和受制于人,超级大国的武力最终是不能得逞的。

因此,通过国防动员的一系列活动来显示卫国的决心,会对潜在的和现实的对手产生一定的影响。

国防动员是战争实力的显示。

平时国家建立的动员基础和形成的动员组织力,在外界均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对潜在对手的威慑力。

例如,20世纪60年代,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访问中国,尤其是看到中国民兵训练后得出一个结论:

“战争的规律之一是不能进攻中国,要是进攻中国就一定要大倒其霉,因为中国就像一块吸水石一样,任凭你有原子弹,有大量新式武器装备也无济于事,必将被中国人民所击败。

”另外,在国家遭受威胁的情况下,根据战略判断,有可能通过威慑性动员消除威胁,这种作用就更为明显。

(三)国防动员的内容

国防动员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多种对象的多元有机体。

从大的领域看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思想、外交和军事等方方面面;从具体行业看,包括交通运输、通信邮电、财政金融、内外贸易、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军工生产乃至整个社会生产各行各业。

国防动员按规模可分为总动员和局部动员。

总动员是在全国范围内所进行的全面动员;局部动员是在部分地区或部门进行的动员。

按方式可分为公开动员和秘密动员。

公开动员是公开发布动员令,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实施的动员;秘密动员是在各种伪装措施掩护下隐蔽地实施的动员。

按战争进程可分为战争初期动员和持续动员。

战争初期动员是在战争爆发前后较短时间内所进行的动员;持续动员是在战争初期动员后所进行的中后期动员。

有的国家把在临战前或遭到敌人突然袭击时所进行的动员,称为应急动员。

动员的全过程,可分为平时的动员准备和战时的动员实施。

国防动员按内容区分,主要包括政治动员、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动员、科学技术动员、人民防空动员、交通运输动员和信息资源动员等。

1、政治动员

政治动员是国防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他各项动员的前提和基础,是赢得战争的根本保证。

政治动员分为国内政治(思想)动员和国外政治(外交)动员。

其主要目的任务是:

国家政治体制向适应战争需要的方向转变;进行广泛的政治宣传和精神灌注,激发全体军民的爱国热情,以形成良好的精神条件;通过细致扎实的工作,调动各种社会力量支援战争;开展外交活动和对外宣传,巩固和扩大国际统一战线,争取世界人民和友好国家的理解和支持。

政治动员准备的主要工作是:

开展深入、广泛、持久的全民国防教育;在军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中加强战斗意志和作风培养;加强对外友好往来和军事学术交流,建立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

战时政治动员实施的主要工作是:

运用舆论工具和宣传手段,广泛开展有关的政治宣传和精神灌注;调整对外政策,积极开展各种外交活动和对外宣传。

2、武装力量动员

武装力量动员,即国家将军队及其他武装组织由平时体制转为战时体制的措施和活动。

武装力量动员是夺取战略主动权,赢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手段,也是遏制战争爆发、维护和平与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在国防动员中居于核心地位。

武装力量动员,通常包括兵员动员、武器装备动员和后勤物资动员。

兵员动员在战时主要工作是:

根据国家动员命令,在停止现役军人退役、休假的同时,征召后备兵员,以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兵员将平时编制的现役部队补充满员和组建新部队,并随着战争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进行持续动员,保障战争的最后胜利。

武器装备动员在战时主要工作是,根据国家动员命令,在军事系统的统一布置下,本着就近的原则,分别进行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民兵和战略、战役仓库储备装备的紧急启用,把完好的装备迅速、准确地配发给作战部队和其他武装组织,保证战争需要。

后勤物资动员在战时的主要工作是:

根据部队扩编和作战需要,开设物资供应站、物资储备基地,对军队实施各种物资保障。

3、国民经济动员

国民经济动员,指国家将经济部门及其相应的机构有组织、有计划地从平时体制转入战时体制的措施和活动。

其目的是充分调动国家的经济能力,提高生产水平,扩大军品生产,保障战争和其他国防斗争的需要。

在现代条件下,搞好经济动员,不仅是保障战争物资需求的基本手段,也是战争时稳定社会经济秩序的必要措施,更是解决国防经济与国民经济、战时经济与平时经济矛盾的重要途径。

国民经济动员通常包括工业、农业、物资、商业贸易、邮电通信、财政金融等方面的动员。

4、科学技术动员

科学技术动员,就是调动一切科学技术力量,加速研制新式武器装备和军需用品,增强武装力量的战斗力。

现代条件下,战时军队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充分动员和发挥科学技术力量支援战争日趋重要。

科学技术动员成果研制先进的武器装备,为国防斗争培养、输送专业技术人才,使军队保持科学技术和武器装备方面的优势。

在现代条件下,科学技术动员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科学技术动员通常包括:

科技研究机构的动员,科技人员的动员,科技经费、设备和物资动员,科技成果和科技情报的动员。

科技动员准备的主要措施有:

制定符合国情的科技发展和动员政策、计划,造就现代经的科技人才,加强科研基地建设,不断研制先进的武器装备,加强科学技术储备等。

5、人民防空动员

人民防空动员的主要任务是: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令,动员社会力量,进行防空设施建设,组织防空专业队伍,普及防空知识教育,组织隐蔽疏散,配合防空作战,消除空袭后果等。

目的是保护居民、经济设施及其他重要目标的安全,减少国家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保存战争潜力。

人防动员不仅是抗敌空袭、保护战争潜力的重要手段和战时稳定社会的很重要保证,也是进行人民战争的一种有效的形式。

人防动员的内容,一般包括群众防护动员、人防专业队伍动员、人防工程技术保障动员和人防预警保障动员。

6、国防交通动员

国防交通动员是指在全国或部分地区调集交通力量,全力保障战争需要的紧急行动。

国防交通动员,通常在国家动员领导机构的统一领导下,由国防交通主管机构组织,协同政府、军队有关部门共同实施。

国防交通动员的主要任务包括:

根据战争规模和作战需要,有计划地将平时国防交通领导机构迅速按方案转入战时体制;根据作战保障需要,动员、征用社会运输力量,必要时对交通运输系统实行不同范围不同形式的军事化管理;动员、组织各交通保障队伍和交通保障器材迅速到位,实行运输、抢修、防护任务;根据统帅部的规定,做好对弃守地区的交通遮断准备,保障及时遮断。

7、信息资源动员

所谓信息资源动员,是指为满足夺取和保持战争制信息权的需要,国家重新配置信息资源和统一组织信息力量,进行信息技术开发、研制信息化武器装备、提供可靠信息服务、开展全民信息战所采取的措施和行动。

目的是开发、研究信息含量高的武器装备,培养储备高技术信息人才,构建安全快捷的军地互为支撑的信息网络,为武装力量及其他部门提供信息资源保障,利用信息资源争取战争的优势。

信息资源动员内容相当广泛,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信息研究机构的动员,二是信息技术人才动员,三是信息网络资源动员,四是信息科研经费、设备和物资的动员。

(四)国防动员的战略意义

国防动员属于战略问题,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关系到国家的安危。

无论是古代战争,还是现代战争,无论是全面战争,还是局部战争,无论是常规战争,还是非常规战争,都离不开动员。

1.国防动员是影响战争结局的重要因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希特勒德国从1939年“闪击”波兰开始,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内,先后占领了波兰、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等七个国家。

造成这些国家战争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这些国家在国防动员上的严重失误,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例如波兰,1939年3月就被德军包围,而波兰到8月20日才下达总动员令,战争开始48小时,统帅部便陷于瘫痪,9月底波全军瓦解。

法国的情况更惨,在德军“闪击”之下,全国不能适时转入战争轨道,兵力不足,生产迟滞,法军一周就被击败。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在遭到埃及、叙利亚的突然袭击10分钟以后,就通过电台向全国发布了动员令,48小时动员30万后备兵员,使以军总兵力从11万猛增到40多万,很快地扭转了战局。

西奈半岛以军的主力沙龙师,就是从预备役动员编成的,战争爆发第二天就开赴运河前线作战,并在反击中率先突破运河西岸,重创埃军。

这次战争以色列所以迅速从被动变主动,可以说主要靠的是紧急动员。

正如西方评论家所说:

“如果说埃及强渡运河是这次战争的第一次胜利,那么以色列的动员则是第二次胜利。

  上述事实表明,一个国家当遭到突然袭击时,往往是在比较被动和仓促的情况下投入战争的。

因此,国防动员就显得非常重要。

  现代战争,往往是不宣而战,突然袭击,陆地、空中、海上同时进行,前方后方都是战场。

这对于处于战略防御地位的国家来说,是一场你死我活、存亡攸关的考验。

平时动员的准备如何,临战时的应急动员如何,战争进程中的持续动员如何,对于战争的成败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国防动员的组织水平高,就能够做出快速反应,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紧急动员,实行战略展开,以稳定战局,掩护国家转入战时体制,掌握战争初期的主动权。

国防动员组织得不好,则会在突发战争面前措手不及,被动挨打,造成严重损失,甚至危及整个战局。

  2.国防动员是进行战争的前提与基础。

从一定意义上讲,战争是一个军事力量不断消耗与不断补充的活动过程。

现代战争空前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靠平时的常备军和战前的物质准备,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必须通过国防动员,使预备役人员转为现役,民用工业转为军用,在人员、武器装备以及各方面力量上弥补因战争破坏而造成的巨大消耗,不断满足战争的需要。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入侵苏联的头4个月,苏联丧失了西部大片领土,损失军队170余万和大批装备、物资,苏军处于被动地位。

然而苏联通过出色的国防动员,把战争潜力迅速转化为战争实力。

半年之内重新组建286个步兵师,159个步兵旅和82个骑兵师,总兵力由战前的410万猛增到1000万。

一年之内,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改组和企业东迁任务,大批民用工厂分别转产各种武器装备。

1942年苏军共得到各型飞机254130余架,坦克约24500辆,火炮33100门,迫击炮125600门,炮弹12740发。

这样,不仅弥补了前期战争的消耗,而且大大增强了军事实力,为稳住战局和尔后实现战争的转折创造了条件。

  3.国防动员是实现“平时少养兵、战时多出兵”的基本途径。

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哪怕是经济极为发达的国家,在平时要保持战时需要的那么庞大的军队显然是不可取的。

这在经济上负担太大,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

所以,一个国家,在平时一般只保持一支比较精干的常备军,以应急需,并把它作为战时动员扩编的基础和骨干。

这样就产生了平时养兵少、战时用兵多的矛盾。

解决这个矛盾的唯一途径,就是依靠国防动员。

通过国防动员,在平时建立的强大后备力量,在战时就可以便常备军成倍地增长,并可为战争提供源源不断的兵员补充。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战前只有兵力130万人,到1944年迅速扩大到1700万人,比战前增长13倍多;美国战前只有兵力33万人,到1944年迅速扩大到1200万人,比战前增长36倍;日本战前只有兵力63万人,到1945年扩大到720万人,比战前增长11.4倍。

他们的兵力所以能够得到迅速扩大,主要是在战前实行了现役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制度,大量储备和训练了后备兵员,在战时实施了有效的国防动员。

  4.国防动员是遏制战争的战略威慑力量。

国防动员外向功能主要有两大项,一个是实战功能,一个是威慑功能。

威慑,是当代不可忽视的重要战略手段之一。

就威慑本质属性来讲,它是非实战的,而就实际效果来讲,又可以说是实战功能的变相表现形式。

一个国家的国防动员潜力大,动员能力强,动员准备程度高,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威慑力量。

比如: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瑞典、瑞士是长期处于两大对立集团之间的小国,平时只保持几万人的常备军,但由于非常重视做好动员准备和提高动员能力,一有情况可迅速征召兵员,扩充起一支占全国人口总数10%的军队,使潜在的入侵者感受到入侵将付出得不偿失的代价,这是使其达到武装中立目的的重要因素。

现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