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8599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阅读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阅读教案.docx

《小学语文阅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阅读教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语文阅读教案.docx

小学语文阅读教案

品冰心作品

教学目的:

1、学生汇报在阅读冰心作品的活动中的阅读情况,启发引导学生在课外利用多种途径收集、整理学习资料,促使学生更广泛地感受、了解冰心其人的特点,尤其是冰心作品的风格。

2、通过交流、展示、朗读、品味冰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巩固和丰富学生的积累,指导学生感悟、欣赏冰心作品鲜活的神韵,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以冰心为代表的优秀儿童文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

交流在活动中阅读的作品,并通过诵读、研讨等形式来感悟、品味冰心其人其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老师利用课件和语言创设情境。

用优美音乐作背景,及教师深情的语言,营造出学习氛围,将学生引进冰心作品爱的意境使师生很快受到感染。

二、汇报展示所了解的冰心其人及作品。

1、简要介绍所了解的冰心。

2、读了多少篇冰心的作品?

记住了哪些?

了解两个问题:

(1)简要介绍你所了解的冰心。

(引导学生了解冰心作品中体现的童心、母爱、对大自然之爱的主题。

(2)你读了多少篇冰心的作品?

记住了哪些?

是从哪儿读到的?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意在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质和量,问题

(1)通过汇报交流对冰心其人其作品的认识和了解,给学生勾画出冰心其人其作品的大致轮廓,弥补个人课外阅读的片面性;问题

(2)则重在了解学生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整理、阅读资料的方法,增进交流,引导学生“取长补短”,启发学生学习运用更多、更好的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三、回顾学习方法

回顾在学习《海伦凯特》时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的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抓住冰心作品清新秀丽,语句优美,同时又抒发作者某种思想感情的特点,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的学习方法去品读。

四、欣赏、品味作品

1、学生寻找自己的阅读伙伴,组成阅读小组,在小组内用“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用心品味”的学习方法去品读最喜爱的作品。

并请推荐同学,参加集体汇报。

2、自主合作,集体赏析。

1、引导学生按自己的阅读兴趣自行分组朗读、品味。

请各小组将交流成果向全班同学展示,我们共同来品味冰心的作品,教师适时点拨。

为了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除各小组推荐的人选外,鼓励学生自荐。

展示朗读的形式不限,展示的作品多篇。

引导学生按自己的阅读兴趣自行分组朗读、品味。

通过各种朗读形式展示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促使学生以更大的热情主动投入整理、赏析同类作品。

让学生充分谈出自己的品味理由,展示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

五、推荐名句段

学生用情去读,用心品味冰心作品中的名段。

老师推荐名段。

(课件展示)

通过配乐朗诵、调动学生头脑中贮存的知识积累,激活学生思维。

让学生充分的品味到冰心作品中“爱”的主题。

旨在促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拓展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通过今天的“品冰心作品”活动,我们对冰心其人、其作品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位伟大的儿童文学家冰心,深深打动了在场的你们、我们、他们以及天下所有爱好她作品的人们。

希望同学们在课外再继续去品味冰心作品。

师生的情感都融入冰心作品的“爱”中。

冰心的名篇佳句,将久久地停留在学生心中。

阅读指导课教案

课内得法课外活用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一、指导目的

1、让学生在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向学生推荐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文章,通过对这些课外阅读,学生从中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

二、指导重点:

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三、课前准备:

1、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

2、要求每位同学都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记熟。

四、指导课时:

一课时

五、指导过程:

一、推荐文章引入指导

1、引入语:

我们曾收集过不少的名人名言,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

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向大家推荐,和大家分享!

2、请1~2位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推荐给大家。

3、同位互相推荐好文章。

二、引导学生总结读书方法

1、教师向学生推荐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老师会推荐一组这样的文章。

[因为我们在学习的第五组刻纹饰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

2、提问:

没有老师的帮忙你准备怎样读懂它呢?

[随机板贴]

3、过渡:

其实读书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语文课内也学过不少,同学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板贴:

课内得法]

4、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与文书38、67、68、71、75、82页的黄泡泡里分别藏着什么样的读书方法。

5、生汇报讨论所得。

[随机板贴]

6、小结。

[板贴:

课外活用]

三、运用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

1、学生运用读书方法阅读教师推荐的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

2、学生汇报读书所得。

3、小结:

真高兴!

同学们能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更多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

最后让我们共勉一句:

课内得法,课外活用。

好文章向大家推荐。

 

种下一份意外的惊喜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与人为善,真诚友好的良好品质.

2,反复阅读文章,理清脉络,把握内容(教学重点).

3,理解文章表达的深刻含义(教学难点).

教学设想:

1,反复阅读文章,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什么是意外的惊喜.

2,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确“意外的惊喜”与“种下”的关系.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高手云集的舞台上,你的才艺展示搏得了阵阵掌声;上学路上,同学主动与你打招呼,给你一个会心的微笑,在你的耐心帮助下,同学的学习进步了,不好的行为习惯完全改掉了,这些,都是你得到的一份意外的惊喜,这份意外的惊喜,或许是你努力的结果,或许是你根本就没有想到的。

二,解题:

我们先琢磨琢磨题目,这对理解文章是有帮助的.1,看看题目的语法结构;2,题目中的重点词是什么?

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既是“种下”,就是有意而为之,那为什么叫“意外”呢?

“惊喜”能种下吗?

带着这样的问题,大家默读课文.

2,①指名朗读1—5段.

②指名朗读6—10段.

3,概括1—5段的主要内容:

“我”曾经得到的意外惊喜.

4,概括6—10段的主要内容:

别人曾经得到的意外惊喜.

1,1—5段写的是“我”得到的意外惊喜,说说“我”得到了那些惊喜?

2,这些惊喜是“我”曾预想或期望得到的吗?

明确:

⑴①不知来自何方的问候与馈赠;②素不相识的人给“我”讲述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③向“我”介绍富有生气、值得写的人物;④寄来新书,新书带“我”领略异地绝美的风光.⑵这些惊喜“我”并未预想或期望得到,因为写出好的、感人的作品,在“我”看来,是创作者的本分之事,一个人应该认真地、真诚地去对待自己的职业.

3,为什么叫“意外”呢?

“我”的作品得到别人的认可,无意中给了别人美好的精神享受或审美愉悦,在“我”根本没想到的情况下,别人给“我”回报.

4,6—10段写的是德拉夫妇、托尔斯泰、女友得到的惊喜,他们得到了什么惊喜?

他们得到的惊喜也是意外的吗?

明确:

⑴①德拉夫妇得到的是他们彼此真切的爱;②托尔斯泰得到的是他自己种下的树苗已长大了,已枝繁叶茂,绿荫如盖了;③女友得到的是和男友志趣相投的情缘。

⑵德拉夫妇一方为另一方种下爱、种下真诚,相互都得到了对方的温暖、尊重,他们有真正的爱情和幸福;小时侯出于好奇所做的游戏,没想到现在给了托尔斯泰巨大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男女双方对知识的渴求,种下了互相倾慕的种子,才有了爱情的萌芽。

6,第八段中说“饱经忧患的老人获得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你认为是什么启示?

明确:

一个人只要以一颗不求回报的平常心来对待这个世界,真诚对待别人,把快乐送给别人,为别人无私地奉献,他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五,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在你的生活、学习中,你种下过什么意外的惊喜吗?

和大家交流一下。

我和童话手拉手

                       -----阅读指导课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课外阅读的交流、推荐,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带领学生走进图书馆重温童话故事,通过阅读了解、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

课前准备:

1、学生阅读《小红帽》等童话故事;

2、要求同学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童话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喜欢的这本书。

教学过程:

 一、叩击童话大门 

1、同学们,又到了星期二——我们每周一次的图书馆阅读时间,让我们一起相约在图书馆!

2、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搜集读书的名人名言,谁找到了,给同学们展示一下!

(找四名同学展示,简单易懂的要求带同学读一读,稍复杂的要求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3、是啊,书使我们变得更加聪明。

今天我们要从哪一类图书里来吸取知识的营养呢?

听图书馆的小主人图书小精灵来告诉我们吧!

(课件出示图书小精灵动画及配音: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欢迎你们又来到我家做客!

听老师说,同学们刚刚读了一篇童话故事《小红帽》,同学们都被五彩斑斓的童话吸引住了。

今天,我为同学们准备了更多的童话故事。

你们喜欢吗?

4、这节课就让我们和童话手拉手,更亲密的接触,进一步感受童话的美丽。

今天我们阅读活动的主题就是——我和童话手拉手!

(课件出示课题,生齐读。

二、总结读书方法

1、我们应该怎样读一篇童话故事呢?

这里有一篇老师非常喜欢的童话,想不想和老师一起读读?

1)看封面

说说你从封面看到什么?

想到了什么?

(找3—4名学生回答。

2)看目录

我们要从一本书里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应该从哪里来选?

(生答:

目录。

从目录里选选,你想读哪个童话故事,它在哪一页,你为什么想读这个童话?

(找3—4名学生回答。

老师喜欢的童话是《青蛙王子》,同学们快帮老师找找,它在哪一页?

3)共读《青蛙王子》

(老师有感情的读故事的前两段)

故事读完了,你有什么问题吗?

你喜欢这个故事吗?

为什么?

你想摘抄哪些好词?

你了解这个词的意思吗?

能用它说一句话吗?

4、细心的孩子们,通过和老师一起读了这篇童话,你知道怎样读一篇童话了吗?

(3—4名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

怎样读一篇童话故事?

1、先把故事读通、读懂;2、一边读一边思考;3、好词佳句要积累。

指定一名学生将方法朗读一遍。

三、拓宽阅读书目

1、最后,我们听听图书小精灵还有什么话要对同学们说吗?

2、同学们,童话很多,经典的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当代著名作家郑渊洁、金波写的童话。

老师希望同学们好好地读一读,你们一定会采到更多知识的花蜜,吸收到更多知识的营养!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教材分析

《夏天的晚霞》《迷人的小河》是《课外阅读》上的两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字优美生动,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之中体会到晚霞的美丽和小河的迷人,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感受到世界的美好、生命的精彩。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2.学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语言文字之中。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拟人、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

2.通过阅读这样的文章,学会作者的写作手法,为下一次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具准备:

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几天校园的景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夏天怎样?

秋天又是怎样?

现在呢?

)冬天给你们的感觉是怎样的?

(指名)

2.看来同学们对季节的感悟还是比较丰富的,你还记得我们学的第四单元——韵味吗?

韵味是什么,是啊,我们可以在语言文字之中细细体会。

你能背诵一下你喜欢的句段吗?

让我们感受到其中的韵味。

(指名背诵)

3.同学们真是热爱生活啊,通过你们的背诵,让我们跟随袁鹰感受了枫叶如丹,在张晓风的笔下感受到她对生活的喜欢与热爱,那你们想不想再来读一读这样的文章啊?

4.老师就给你推荐《课外阅读》上的两篇文章,请你来用心读读,用心感悟。

二、指导阅读

1.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夏日的晚霞》,利用工具书自己学会生字生词,看看文章是如何来写夏天的晚霞。

①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书中有一些词语非常的美,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

(课件出示)

②看来大家能够利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真不错!

那么作者是如何来写夏天的晚霞,你发现了吗?

(指名回答:

写作手法——三个拟人、生动、形象,动静结合……)

③这么美的文章,除了了解它的写作手法,还要积累其中的优美句段、词语,你准备积累哪些词语呢?

在书上标注出来。

谁来说说你画的词语或是句段?

④同学们积累了这么多,老师也想积累几句,(课件出示)

谁想读读?

(指名读)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2.其实《迷人的小河》也同样运用了刚才我们提到的这些写作手法,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篇文章。

①请你自己读读,看看《迷人的小河》哪些地方用到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做出标记。

②指名回答

③(课件出示)请你自己读读这几句,你有什么感受?

(指名回答)

④你能带着这种恬静、欢乐再来读读这两句吗?

⑤这篇文章你想积累哪些词语?

⑥你愿不愿意把我们积累的词语和写作手法用到你的文字之中?

那就让我们来试一试吧!

老师给你准备了美丽的景物,请你用心体悟,然后选择一个景物,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3.生练笔,老师巡视指导。

4.交流:

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同学们的大作。

三、总结

同学们,我还记得张晓风说过:

“我喜欢看书,特别是在夜晚。

在书籍里面,我不能自抑地要喜爱那些泛黄的线装书,握着它就觉得握着一脉优美的传统,那涩黯的纸面蕴含着一种古典的美。

历史的兴亡、人物的迭代本是这样虚幻,唯有书中的智慧永远长存。

热爱读书吧!

四、拓展推荐

老舍《济南的冬天》

朱自清《春》

何其芳《秋天》

宗璞《紫藤萝瀑布》

阅读指导课教案-走进童话世界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指导学生学会读懂童话。

2、掌握读懂童话人物和道理的方法。

3、通过阅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揭示专题

1.课件展示:

先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画,仔细看。

2、你认识他们吗?

(白雪公主、美人鱼、丑小鸭、灰姑娘、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拇指姑娘)同学们真是过目不忘啊,你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他们的?

(真是见多识广,知道这么多的故事,真了不起。

这些都是美丽的童话人物,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世界,去认识他们吧!

板书课题:

走进童话世界

二、呼唤旧知、指导文本

1.“课前,同学们都已经读过老师发给你们的童话故事了吗?

你知道这些童话都是谁写的吗?

(郑渊洁)。

郑渊洁是著名的童话大王,他写了很多小朋友们喜欢的童话故事,现在老师想来考考大家,(出示图片)这是谁?

”(郑渊洁童话中的人物)

皮皮鲁:

喜欢他吗?

你为什么喜欢他?

鲁西西:

知道她吗?

她是鲁西西,是皮皮鲁的妹妹,等会我们就去认识她。

舒克、贝塔:

大家都看过动画片。

罗克:

五个苹果:

这就是那能折腾地球的五个苹果,读了我发给你的《五个苹果折腾地球》以后,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今天老师把剩下的几个苹果的故事也带来了,同学样有没有兴趣看?

这就要看同学们等会的表现了,谁表现的最棒就让谁先睹为快。

怎么样,对自己有信心吗?

就看你的表现喽!

2、通过读书同学们认识了皮皮鲁、舒克、贝塔等这么多可爱的童话人物,看来读书可以让你收获很多,那么你是怎样去读这些童话故事的呢?

谁能介绍一下你读书的方法?

学生介绍。

(这样简单的泛读只是让你们对童话有一个大致了解,要想读懂童话就必须静下心来细细品读,走进童话故事的情境当中,像人吃东西那样,要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

有的好文章要反复地读几遍,甚至熟读成诵。

现在我们就一起静心细读郑渊洁的另一篇童话《鲁西西系列----女明星和图钉公主》。

(你的读书方法真是太好了,让你收获这么多,今天就把你的方法教给同学们,用你的方法来读一个新的童话故事《鲁西西系列----女明星和图钉公主》。

3、出示问题:

童话中一共出现了几个人物?

你觉得哪个人物最有特点,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请同学们抓住展现这个人物形象的段落、句子、词语多读几遍,用笔划一划,也可以在旁边写下你对这个人物的理解。

请同学们(用这位同学教给我们的方法)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把这篇童话读一遍。

学生自由阅读后提问:

童话中一共出现了几个人物?

你觉得哪个人物最有特点,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说得很好,很全面,我觉得这第二个苹果的故事可以让你先读,课下的时候读一读,不要忘了同学们,有空讲给同学听听。

(五个人物全说:

老师觉得   也挺有特点的,有没有同学能起来说一说。

说得也不错,而且是独特的视角,有创意,第三个苹果的故事你可以先睹为快了。

其他同学可要加把劲了!

(看来同学们真正的把这篇童话中的人物读活了,对,就是这样,读懂童话首先要读懂人物。

板书:

读懂童话要读懂人物)

4、但是我们仅仅读懂人物是不够的,还要知道这篇童话要留给我们什么,作者写下这篇童话是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的?

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在小组内学习,把你的体会在小组内交流探讨。

学生自由交流。

小组汇报。

(同学们讨论这么热烈,收获一定不少吧)哪个小组的同学能起来说一说。

读了这篇童话,你有什么体会?

这一点你从哪个人物身上体会最深?

说得真好,你们小组合作学习可真有效率,奖给你们第四个苹果的故事。

还有没有同学有不同的观点?

从另外的几个人物身上你又能体会到什么呢?

(也就是说读懂童话还要读懂道理。

三、小结方法,鼓励读书

1、到了现在,我发现同学们已经真正的把这篇童话读懂了,那现在再来回顾一下我们到底是怎么读童话的?

思考一下我们用什么方式去读懂人物的呢?

(如果给我们一本新书,或者去学校图书室借一本书,我们能在上面圈圈画画吗?

不能,要爱护书籍。

那我们碰到好词好句又该怎么办呢?

对,摘录,做读书笔记。

真是好办法。

)然后又是用什么方式去读懂道理的呢?

(对,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获得知识,集思广益。

当你在家里或别的地方读书碰到问题时,也可以拿到学校和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读一篇童话是这样,读一本童话书也是这样,读更多的课外书也可以用这种方法理解人物形象,感悟世间真理。

2、童话是一扇窗子,展现美好辽阔的视野。

童话是一弯清流,洗涤疲惫尘垢的心灵。

迷人的童话永远不会过时,它以其永久的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希望大家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读更多的童话,更多的课外书。

好吗?

同学们给了老师一个读书的承诺。

四、拓展延伸

1、为了让更多的同学感受到读书的乐趣,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吧,每人写一句倡导同学多读书、读好书的宣传口号,把我们的读书方法宣传出去,让我们的校园到处都是朗朗书声。

拿起你的纸和笔,现在就行动!

出示图片。

你的口号非常棒,可以拿出去做宣传了,看来这五个苹果折腾地球的结果得让你公布给大家。

一定有宣传效果。

同学们的口号都非常好,非常有号召力,我们可以就此开展一个宣传活动,也可以把你的口号加上说明的文字发到网上去,让全国各地的学生都加入到读书的行列中来。

2、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在读书苦思的刹那;

世界上最舒展的一刻是在读书时那会心的微笑。

让我们拿起书,以书为伴,畅游在多姿多彩的课外阅读中,让阅读成为我们终生的承诺。

五、板书设计:

走进童话世界

要读懂人物

读童话

要读懂道

课内得法课外活用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一、指导目的

1、让学生在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向学生推荐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文章,通过对这些课外阅读,学生从中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

二、指导重点:

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三、课前准备:

1、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

2、要求每位同学都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记熟。

四、指导课时:

一课时

五、指导过程:

一、推荐文章引入指导

1、引入语:

我们曾收集过不少的名人名言,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

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向大家推荐,和大家分享!

2、请1~2位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推荐给大家。

3、同位互相推荐好文章。

二、引导学生总结读书方法

1、教师向学生推荐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老师会推荐一组这样的文章。

[因为我们在学习的第五组刻纹饰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

2、提问:

没有老师的帮忙你准备怎样读懂它呢?

[随机板贴]

3、过渡:

其实读书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语文课内也学过不少,同学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板贴:

课内得法]

4、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与文书38、67、68、71、75、82页的黄泡泡里分别藏着什么样的读书方法。

5、生汇报讨论所得。

[随机板贴]

6、小结。

[板贴:

课外活用]

三、运用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

1、学生运用读书方法阅读教师推荐的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

2、学生汇报读书所得。

3、小结:

真高兴!

同学们能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更多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

最后让我们共勉一句:

课内得法,课外活用。

好文章向大家推荐。

种下一份意外的惊喜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与人为善,真诚友好的良好品质.

2,反复阅读文章,理清脉络,把握内容(教学重点).

3,理解文章表达的深刻含义(教学难点).

教学设想:

1,反复阅读文章,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什么是意外的惊喜.

2,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确“意外的惊喜”与“种下”的关系.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高手云集的舞台上,你的才艺展示搏得了阵阵掌声;上学路上,同学主动与你打招呼,给你一个会心的微笑,在你的耐心帮助下,同学的学习进步了,不好的行为习惯完全改掉了,这些,都是你得到的一份意外的惊喜,这份意外的惊喜,或许是你努力的结果,或许是你根本就没有想到的。

二,解题:

我们先琢磨琢磨题目,这对理解文章是有帮助的.1,看看题目的语法结构;2,题目中的重点词是什么?

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既是“种下”,就是有意而为之,那为什么叫“意外”呢?

“惊喜”能种下吗?

带着这样的问题,大家默读课文.

2,①指名朗读1—5段.

②指名朗读6—10段.

3,概括1—5段的主要内容:

“我”曾经得到的意外惊喜.

4,概括6—10段的主要内容:

别人曾经得到的意外惊喜.

1,1—5段写的是“我”得到的意外惊喜,说说“我”得到了那些惊喜?

2,这些惊喜是“我”曾预想或期望得到的吗?

明确:

⑴①不知来自何方的问候与馈赠;②素不相识的人给“我”讲述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③向“我”介绍富有生气、值得写的人物;④寄来新书,新书带“我”领略异地绝美的风光.⑵这些惊喜“我”并未预想或期望得到,因为写出好的、感人的作品,在“我”看来,是创作者的本分之事,一个人应该认真地、真诚地去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