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章贡区水南南桥小学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586309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8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赣州市章贡区水南南桥小学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赣州市章贡区水南南桥小学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赣州市章贡区水南南桥小学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赣州市章贡区水南南桥小学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赣州市章贡区水南南桥小学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赣州市章贡区水南南桥小学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0页
赣州市章贡区水南南桥小学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0页
赣州市章贡区水南南桥小学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0页
赣州市章贡区水南南桥小学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0页
赣州市章贡区水南南桥小学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0页
赣州市章贡区水南南桥小学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0页
赣州市章贡区水南南桥小学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0页
赣州市章贡区水南南桥小学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0页
赣州市章贡区水南南桥小学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0页
赣州市章贡区水南南桥小学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0页
赣州市章贡区水南南桥小学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0页
赣州市章贡区水南南桥小学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0页
赣州市章贡区水南南桥小学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0页
赣州市章贡区水南南桥小学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0页
赣州市章贡区水南南桥小学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赣州市章贡区水南南桥小学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赣州市章贡区水南南桥小学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赣州市章贡区水南南桥小学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赣州市章贡区水南南桥小学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13、《章贡区水南南桥小学新建工程建筑方案设计》;

14、项目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三、项目提出的理由与编制过程

1、项目提出的理由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的急速提高,章江新区已成为赣州市城市未来发展的核心区域,是集行政办公、商务金融、文化博览、休闲娱乐、居住生活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生态文明新区。

按照《赣州市章江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章江新区规划区人口发展规模为30万人,总用地面积为1833.27公顷(其中居住用地703.93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240万平方米,其中居住建筑面积约1540万平方米(其中现状已建成的建筑面积164万平方米,规划新增居住用地建筑面积约1376万平方米)。

近几年来,赣州市按照《章江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了城市建设步伐,城区面积不断扩大,中心城区人口也在迅速增加,特别是章江新区作为赣州城市未来发展的核心区域发展迅速,人口迅速集聚、增加。

但是中心城区在迅速拓展过程中,中小学规划没有及时跟上,相应的学校建设也未能及时跟进,中心城区学校建设重维修改造,轻新建、扩建,特别是学校新建工作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造成中心城区中小学规划布局不合理,学位供需不足,教育资源严重紧缺。

为加快章江新区教育现代化进程,建设和谐章江新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平优质、高效、和谐的发展目标,早在2007年,章贡区就提出中小义务教育新、扩建项目,增加必要的教学、生活设施,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学位的需求,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2009年3月,赣州市人民政府批准了《赣州市中心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2007-2020)》,该规划的出台将有利地促进中心城区中小学合理规划和布局,优化整合城市基础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满足章江新区适龄人口就近入学的需求,预留基础教育的发展用地,促进基础教育全面健康发展。

为加快章江新区小学网点优化布局,缓解章江新区小学生的入学压力,逐步解决城市快速发展和教育资源紧缺的矛盾,根据规划建设的要求和学校未来发展的需要,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在章江新区H27地块新建水南南桥小学。

2、项目编制的过程

受水南中心小学的委托,赣州市中韵工程咨询监理公司组织专家成立专家组,对章贡区水南南桥小学新建工程进行了可行性研究。

本项目可研报告编写专家组按照国家、省有关产业政策,依据对章贡区全区教育资源的调配和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了充分论证,结合中心城区建设整体规划基础上,进行了可行性研究,并进行了实地考察,就目前已确定的校址的生态环境,水、电资源及环境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项目研究的范围

1、在调查分析章江新区小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充分论证建设新小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对项目的建设规模、办学规模进行论证,并设计出可行的方案;

3、分析评价项目建设对环境的有利影响与不利影响,提出环保与节能措施;

4、提出项目组织与质量保证体系,项目实施计划;

5、对项目进行投资估算分析,提出资金筹措和招投标方案,对项目投资效益进行分析与评价。

第二节项目概况

一、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址位于赣州市章江新区H27地块内(详见地块位置图)。

二、建设规模与目标

1、建设规模

新建一所完全小学,设计规模为36班,容纳学生1620人,教职工人数90人。

学校规划占地面积18308m2,约27.5亩,总建筑面积8319m2。

本项目拟建一栋教学综合楼(含教学楼、行政办公楼、辅助教学楼),建筑面积为7630m2,一栋服务楼建筑面积为650m2,配建值班室,建筑面积为39m2,以及校园道路硬化、供水、供电、绿化工程等。

2、建设目标

解决赣州市章江新区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有效扩充章江新区小学容量,同时,加快章江新区中小学建设步伐,释放河套老城区中小学容量不足的压力。

计划用1年的时间,完成对水南南桥小学的新建任务,力求将该小学体现出现代化、网络化、园林化、生态化的特点、在创建有形校园的同时,营造无形的校园特有气氛。

三、主要建设条件

1、符合章贡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求。

本项目拟建在章江新区H27地块内,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扩大章江新城区学生容量,加快章江新城区小学网点布局调整,缓解城区小学的入学压力,优化章贡区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2、区政府鼓励和支持水南南桥小学新建工程建设项目。

区政府各级领导非常关心支持南桥小学新建项目,项目的建设将享受重点服务、重点调度,享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有利于该项目的实施。

3、新建校区的建设条件优越。

学校建设场地平坦,校区二面与道路相连,交通便利安全,基建造价低,便于整体规划;

供水供电十分便利;

地理位置优越,周边环境良好。

四、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总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估算3303元。

其中:

建安工程1902万元、教学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350万元,其他费用894万元(含土地征用费用770万元),预备费157万元。

具体详见“总投资估算表”。

2、资金筹措方案:

本项目投资全部由区财政予以统筹安排解决。

五、效益预测

项目建成后,在校学生总数可达到1620人,有利于章江新区区域范围内学校布局的进一步优化。

本项目体现的主要是社会效益,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出生率的控制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及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使用率,缩小收入分配差距都具有积极的重要作用,是一项积极的公益性事业。

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建设地址

章江新区H27地块

用地性质

学校用地

总用地面积

18308m2

总建筑面积

8319m2

计算容积率面积

8030m2

不计算容积率面积

289

容积率

0.44

建筑密度

13.8%

绿地率

40%

建筑高度(层数)

教学楼≤4F

建筑间距

教学楼满足冬至日不小于2h的日照标准

主要出入口方向

章江路

机动车停车位

56个

建筑后退用地红线距离

≥5米(寻乌路)

--

西

≥5米

第三节结论与建议

一、本可行性研究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基于学校的建设场地已完成相应的工程地质勘察,并能满足所拟建项目的要求,其次,是所必须的大部分基础设施由市政公用设施提供,包括供电、供气、通信、污水处理、交通等外部公用设施的条件。

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会对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土建施工中,会造成一定的植被破坏,形成局部的水土流失。

一方面要求建筑施工单位采取切实可行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另一方面学校负责施工的人员(或者校方委托的监理代理)也应重视这个问题。

三、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根本事业,关乎人才培养、科技进步、民族振兴,是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章贡区水南南桥小学新建工程,是落实江西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以发展教育来引领和支撑章贡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项目建设符合章贡区大力发展义务教育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

项目建设符合《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符合《江西赣州市章江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赣州市中心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2007-2020)》。

本项目建设有利于扩大章江新区的学生容量,加快章江新区小学网点布局调整步伐,合理配置教学资源,缓解章江新城区小学入学压力,提高章贡区总体教育水平,在完善扩大教学规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项目效益显著,建议有关各方共同努力,抓紧建设,使项目能按计划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采用必要有效的措施,控制和规避风险,以期达到预期效益。

本报告认为,章贡区水南南桥小学新建工程的建设是完全必要和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一节项目建设地区基本情况

一、章贡区概况

章贡区是赣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信息中心,为赣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

全区国土总面积425.5平方公里,辖6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64个行政村、4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

2011年底,全区总人口48.2万。

章贡区属低山丘陵区,地势由东南、西北向中部倾斜,略呈马鞍形,东南、西北高。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

城区三面环水,一面临山,景色秀丽,章江和贡江在宋代古城墙下汇流成赣江,为“千里赣江第一城”。

章贡区历史悠久,自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1年)设置县治以来,至今已有2200年历史,自古以来就是沟通赣、湘、闽、粤的江南重镇,历代为郡、州、路、道、府的治所。

宋、元、明、清时期,这里“商贾如云,货物如雨”,是全国36大城市和44大经济中心之一。

章贡区境内拥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有84个旅游资源分布点和230余处名胜、古遗址、古建筑和纪念地,尤其是荟萃了众多以宋代文化为特征的文物古迹,其中有开城市“八景文化”之先河的八境台、名闻遐迩的郁孤台,有迄今为止我国仅存的保护最好的宋城墙和古代城市排水系统福寿沟,有被誉为“江南第一石窟”的艺术宝库通天岩和我国仅存的有绝对年限可考的宋代慈云塔等。

被专家誉为“宋城博物馆”。

章贡区先后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城市、全国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全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田径之乡、全省首批园林城市等称号。

近年来,章贡区紧紧围绕“依托主城区,建设新章贡”发展战略,全面贯彻落实“一条主线、三个重点、六大工程”工作部署,抢抓机遇、科学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呈现又好又快发展态势。

2011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4.27亿元,增长13.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5亿元,增长28%;

财政总收入13.84亿元,增长34.2%;

地方财政收入7.58亿元,增长28.2%;

财政支出17.4亿元,实现“三年翻番”,增长49.5%;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9亿元,增长18%;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57元,增长13.1%;

农民人均纯收入6448元,增长16.9%。

二、章江新区概况

章江新区位于赣州市河套老城区南部,范围为由赞贤西路、长征大道、赣江源大道和章江围合的区域,总面积约为12.57平方公里。

其中以兴国西路、兴国中路、长征大道、新赣州大道和橙乡大道围合的区域为核心区域,是城市重点发展范围,总面积约3.67平方公里。

根据新城市规划,赣州城区将分成六大片区(河套老城区、章江新区、开发区片区、水东片区、峰山片区、赣南大道片区)。

其中,章江新区是赣州城市未来发展的核心区,将规划建设成为集行政、商务、文化、博览、居住等多功能高档综合区,成为新赣州的行政、文化、体育、娱乐、商业、金融、贸易和居住中心,成为赣州中央商务区。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该项目的建设是优化章江新区教育布局,扩大基础教育资源,满足当地学龄人口就近入学接受优质教育的需要。

章江新区区位独特,是城市中心所在,对赣州城市未来发展作用明显,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和空间框架。

但章江新城区教育布局不合理,教学设施紧缺,基础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向前发展步伐。

因此,加快基础教育设施的建设,促进基础教育科学发展,是章江新区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

水南南桥小学新建工程的建设,不仅有利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缓解章江新区教育资源紧缺矛盾,提升新区教育规模和档次,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而且有利于满足因城市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新增学龄人口就近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对优化章江新区教育布局,提升章江新区教育的辐射功能,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推动城市科学向前快速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该项目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需要。

提供公平的教育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实现教育公平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

教育公平包括了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质量公平。

当前,章贡区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在城乡之间、校区之间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不合理差距。

本项目有利于增加当地学位提供,改善学校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学位的需求,实现教育的公平化和优质化,推进当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基础。

第三节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有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党和政府更加重视教育。

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反复强调“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投入,加快发展。

章贡区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对教育工作高度关注,做出了章贡区水南南桥小学新建工程的决定,并专门成立了项目筹建工作领导小组。

并对项目规划、土地、资金等做出安排,给予优惠政策措施,对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这充分体现章贡区对教育工作的重视,为该小学的创办和长远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和发展环境。

二、有当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随着赣州市中心城区规模的不断扩大,章江新区已成为赣州市城市未来发展的核心区域,城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外来新增人口的不断涌入,将带来更多的适龄儿童需要教学资源,使得当地人民群众都急切能就近享有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该项目的实施,凝聚党心、民意,饱含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关爱和期盼,是一项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当地人民群众对项目建设将会给以大力支持。

三、项目符合赣州市和章贡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章贡区把教育优先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根据城市化进城的要求,科学做好城镇教育规划和建设工作,推进教育事业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项目符合赣州市、章贡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

四、项目土地、资金等建设条件已经落实到位。

本项目土地属政府划拨土地,区财政将安排足额建设资金用于该项目建设的征地拆迁及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经费,项目土地、资金等建设条件已基本落实到位。

五、具有较强的项目建设和管理能力。

章贡区教育局、水南中心小学具有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良好的素质,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组建项目建设筹建小组对本项目实行规范运作管理,完全能够确保项目的进度和质量要求。

第三章市场预测与建设规模

一、市场预测

按照《赣州市章江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章江新区规划区人口发展规模为30万人,总用地面积为1833.27公顷(其中居住用地703.93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240万平方米,其中居住建筑面积约1540万平方米(其中现状已建成的建筑面积164万平方米,规划新增居住用地建筑面积约1376万平方米),规划有幼儿园15所,小学9所,中学5所。

近几年来,赣州市按照《章江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了城市建设步伐,城区面积不断扩大,中心城区人口也在迅速增加,特别是章江新区作为赣州城市未来发展的核心区域发展迅速,外来人口迅速集聚、增加,加之新市民公寓、返迁房农民的加入,预测学校将在5年后达到拟建办学规模。

根据章江新区城市发展规划,30万的人口发展规模仅有9所小学,所以学校生源市场前景广阔。

只要学校能实现其既定的办学条件,达到预期的办学水平,生源是不成问题的。

二、项目建设标准与规模分析

1、项目建设规模的依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版)

(2)《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

(3)《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4)《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50099-2008)

2、建设的目标

(1)建设基本思路:

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标准,结合章江新区中小学布局调整方案和学校建设规划,本着严把标准、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填平补齐、合理布局、提高效益的原则。

(2)建设总体目标:

项目建成后,使项目学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将得到全面改善,满足正常教学需要和学习生活需要,义务教育学校班额达到国家标准。

(3)建筑原则: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整合资源、统筹安排;

分类指导、促进均衡;

协调发展、节约资源。

3、建设规模的确定

根据《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50099-2008)第2.2.2条学校建筑用地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学校的建筑容积率可根据其性质、建筑用地和建筑面积的多少确定。

小学不宜大于0.8;

中学不宜大于0.9;

中师、幼师不宜大于0.7。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筑面积指标表1

单位:

项目名称

基本指标

12班

18班

24班

27班

30班

36班

45班

完全小学

面积合计

3670

4773

5903

7002

生均面积

6.8

5.9

5.5

5.2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筑面积指标表2

规划指标

5382

6714

8464

9689

10

8.3

7.9

7.2

根据以上国家规范和学校未来发展需要,章贡区水南南桥小学新建工程按全日制完全小学,建设规模在校学生1620人规模设计,共设36个班,每班学生45人。

项目总用地面积27.5亩(约18308.1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315.13平方米。

本项目拟建一栋教学综合楼,建筑面积为7624.23m2,一栋服务楼建筑面积为652.28m2,配建值班室,建筑面积为38.62m2,以及校园道路硬化、供水、供电、绿化工程等。

第四章场址选址

第一节选址原则

根据《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GB50099-2008),学校选址应符合以下规定:

1、校址应选择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地势较高的地段。

校内应有布置运动场的场地和提供设置给排水及供电设施的条件。

2、节约和效益原则,尽力做到降低建设投资,节省运行费用。

3、安全的原则,防洪、防震、防地质灾害、战争危害。

4、注意环境保护,以人为本,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

学校宜设在无污染的地段。

学校与各类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

5、主要教学用房的外墙面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与机动车流量超过每小时270辆的道路同侧路边的距离不应小于80m,当小于80m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音措施。

6、学校不宜与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太平间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毗邻。

7、满足发展要求,留有发展余地。

选址方案比较:

根据章江新区城市建设控制性详细规划,在章江新区H27地块新建水南南桥小学,新校址已经过多方领导和专家论证,且能满足上述选址要求,故此研究报告对选址方案不作方案比较。

第二节场址现状

一、地点与地理位置

该小学的建设用地位于赣州市章江新区H27地块,学校建设用地二面与道路相连,北临三明路,东临寻乌路,校区场地现状地势平坦,周边环境适合做为小学校用地。

二、校区土地权属类别、占地面积

本项目建设用地为国有土地,总用地面积18308平方米,约27.5亩,用地呈方形。

第三节建设基本条件

一、地形、地貌条件

本项目建设场地属赣州盆地、Ⅱ级阶地。

拟建场地A—A、剖面西部地势较为平坦,属耕地宅基地,A—A、剖面东部地势较低为鱼塘、耕地。

以拟建场地旁A点(104.00m)作基准点,用水准仪导测各孔口高程,现场地地面高程为100.10—104.00m,最大高差约3.95m。

二、工程地质、水文条件

1、地层岩性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据27个钻孔的地质资料,勘察场地的岩土层自上而下可分为八个工程岩土层:

(1)第一工程岩土层:

素填土(Qml),褐色,黄红色,主要由粘性土夹含少许砖块等杂物组成,稍湿,松散状。

厚度0.60~1.80m。

根据经验,该土层物质组成不均,承载力低,压缩性高。

(2)第二工程岩土层:

淤泥质土(Qal-pl),浅褐色,灰褐色,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无光泽,湿。

厚度2.00~6.50,层面高程99.10~102.35m,仅在ZK2、ZK3、ZK5、ZK6、ZK12、ZK13、ZK15、ZK16、ZK20、ZK21、ZK25、号孔钻遇该土层。

根据标惯和土工试验,该土层呈软塑状,Es=2.09~3.81MPa,压缩性高。

(3)第三工程岩土层:

粉质粘土(Q3al-pl),棕红夹黄色,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泽,稍湿。

厚度1.9~2.60m,层面高程93.7~97.10m,仅在ZK1、ZK4、ZK7、ZK8、ZK9、ZK10、ZK11、ZK14、ZK17、ZK18、ZK19、ZK22、ZK23、ZK24、ZK26、ZK27号孔钻遇该土层。

根据标惯和土工试验,该土层呈可塑状,Es=9.88~11.27MPa,压缩性中等。

(4)第四工程岩土层:

粉土(Q3al-pl),黄色,干强度低,韧性低,摇震反应慢,无光泽反应,稍湿。

厚度0.30~1.40m,层面高程99.32~100.45m,钻孔ZK2、ZK3、ZK5、ZK6、ZK12、ZK13、ZK15、ZK16、ZK20、ZK21、ZK25缺失该土层。

根据标惯和土工试验,该土层呈稍密状,Es=7.62~9.41MPa,压缩性中等。

(5)第五工程岩土层:

细砂(Q3al),黄色,粒径大于0.075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85%,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