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思想政治必修①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58732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①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①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①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①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①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①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①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①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①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①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①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①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①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①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①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①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①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思想政治必修①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思想政治必修①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教学难点是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GDP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以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很难归纳和概括。

但理论框架内的具体问题,学生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已有所了解。

因此,是有一定知识基础的。

现在的高中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关注社会生活,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教学资源与策略

教学资源:

1.国内生产总值

2.“小康”概念的由来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16项指标

4.两个“三步走”之间的关系

教学策略:

教师讲解为主,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宏观和微观上的表现,

2.理解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知道全面小康社会化的经济方面的新要求

4.知道小康社会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理解和认识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

通过调查,对比

年前的生活状况与现今的生活状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展示小康社会的目标和经济建设的成就,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充分体会社会主义优越性。

树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和平发展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理解全面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教学难点: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三大区别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提问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有哪些?

学生思考、回答

复习旧课

引入

教师引导:

多媒体展示并讲解下列材料

“我国三步走经济建设的发展战略。

引出课题,为学习新课做铺垫

讲授新课

第十课第一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板书)

探究活动:

(课本85页)

结合你个人的感受以及和同学们的交流,你认为我们的家乡近几年有什么变化?

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

教结合探究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85页内容,并联系图片思考现阶段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处于什么状态?

表现在哪些方面?

教师点拨:

到2020世纪末,我国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1)微观表现:

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温饱问题得到解决。

消费结构从温饱型消费过渡到小康型消费,部分向富裕型服务类消费迈进。

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

2007年中国的GDP世界排名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86页“名词点击:

GDP的含义”

提问:

结合课本P86第一段内容,说明图片反映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2)宏观表现:

国家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告别了商品短缺时代,国民生产总值和主要工农业产品总量居世界前列。

1.我国总体小康的表现:

(板书)

①微观表现,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②宏观表现,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多媒体课件展示:

材料一:

2007年我国的人均GDP世界排名

图片:

①水污染、环境破坏

②山区的失学儿童

③贫困儿童

材料二:

东南部地区经济与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探究活动:

以上材料说明了小康社会建设中存在什么问题?

教师归纳总结:

这说明总体小康社会的第三个表现:

从总体上看,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1.我国总体小康的表现(板书)

③从总体上看,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因此,本世纪初20年,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为此,我们必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共同富裕。

2.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远景(板书)

党在十七大对全面小康社会经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二、经济建设的新要求(板书)

1.新要求的具体内容(板书)

①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板书)

亮点一:

国内生产总值人均翻两番

 

十六大报告表述:

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

十七大报告新要求:

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算一算:

2000年,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为800

美元,如果翻两番,是多少?

想一想:

要实现202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翻,关键是做好哪方面的工作?

亮点二:

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由学生课收集资料,说明自主创新的重要性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

人大代表谈技术创新

亮点三:

新农村建设 

华西村图片

②全面改善人民生活(板书)

亮点四:

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亮点五:

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由学生课收集资料,谈对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的认识

③建设生态文明(板书)

亮点六:

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

由学生课收集资料,说明建设生态文明重要性

2.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板书)

辨一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否等同于全面同步建设小康社会呢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板书)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得更快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现代化;

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

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有哪些方面?

区别

总体小康

全面小康

标准

低标准,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

较高标准,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

全面程度

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

不全面

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外,还特别注重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民主权利、生活环境改善等,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发展程度

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工农差距较大

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惠及十几亿人口

学生讨论,发表感受。

学生阅读课本,积极思考

学生阅读课本、回答

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发言

学生计算、思考回答

学生积极思考,讨论

学生思考回答

从本探究活动切入新课,让学生从家乡的变化,谈自己的亲身感受,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当前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了解总体小康社会的微观表现,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使学生了解GDP的含义,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运用图片、说明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引导学生了解总体小康的宏观表现。

运用材料、图片说明小康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

了解我国所处总体小康社会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从而引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

对比十六大表述与十七大的新要求。

首先引导学生明白翻两番后,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二是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三是让学生更深刻感受我国经济发展的美好未来,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播放视频材料,引述代表评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新要求。

引导学生了解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探究活动比较总体小康与全面小康的区别,加深学生对全面小康社会经济建设新要求的理解。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小康社会的有关知识,知道了我国小康社会的现状和发展的前景与目标,通过学习明确了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全面小康则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更注重精神、文化、环境质量等全面的小康,一个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大为缩小的小康。

小结本课内容,加深印象,巩固知识

七、教学评价

课堂练习:

①(单项)十六大报告指出:

“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A、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

B、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C、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

D、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要求答案:

A

②(多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新要求是:

A、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B、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C、建设生态文明

D、人民生活同步富裕答案:

ABC

八、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在学习中应该多引导学生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和人民生活发生的重大变化,从实践中理解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事实,展望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

九、板书设计

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

⒈.我国总体小康的表现:

⒉.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远景

二、经济建设的新要求

⒈.新要求的具体内容

①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②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③建设生态文明

⒉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

专家点评

本教学设计对学情的分析比较透彻,对教学内容的分析比较准确,建议结合课程标准来设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以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很难归纳和概括。

教师没有大胆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而是采取了中规中矩的传统教授法,运用了电教媒体展示了理论框架内的具体问题,有利于增加教学内容的说服力;

其实,在分析学情时教师已经认识到“学生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已有所了解,是有一定知识基础的”。

认识到“现在的高中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关注社会生活,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但遗憾的是没有在教学过程中放手发动学生参与教学。

建议,可增加学生课前自己收集相关资料,课堂交流研讨,可能会改变整个课堂教学只是知识的简单告知,而缺少能力的和思想的有效引导的困局。

有规范的教学评价练习题,和必要的反思和板书设计,建议多点创新的理念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