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备课 全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587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2.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备课 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备课 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备课 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备课 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备课 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备课 全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备课 全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备课 全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备课 全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备课 全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备课 全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备课 全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备课 全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备课 全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备课 全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备课 全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备课 全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备课 全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备课 全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备课 全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备课 全册.docx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备课 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备课 全册.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备课 全册.docx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备课全册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单元备课 全册

人教实验版数学第一册第一单元《数一数》备课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多数学生已有数数基础,教学时在这基础上,运用一些图片等直观教具,学学习数数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的兴趣。

二、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通过数学校的花草树木,教育学生要保护学校的花草树木.

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先学习数数,在数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比多少、比长短和比高矮。

四、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五、单元评价要点

数数。

六、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

1节

第一册第二单元《比一比》

朱艳香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在入学前,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的感性经验。

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引导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引导学生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3、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4、通过比较教室花草的数量,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学生在入学前对各种物体的已经感知,对“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有了初步的感性经验。

本单元学生在数数的基础上学习“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为进一步学习比大小和以后数学的应用打下基础。

四、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五、教学重点剖析

课题一:

比多少

1、教学重点:

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要素:

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掌握比较的方法.

3、与其它教学重点的联系:

学生在入学前对“比多少”的感性经验。

4、突出重点的策略:

1、引出“同样多”和“多”、“少”的概念,使学生直观地看到:

一只小兔搬一块砖,砖没有剩余,小兔和砖就是“同样多”;一只小猪搬一根木头,还多余一根,就是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

2、设置“小猪给小兔盖房子”的童话故事情为教学知识提供背景,引出学习内容。

3、通过比较小兔和砖、小猪和木头比较,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出“图中还可以比什么?

”还可以进行动物之间的比较,也可以将桌上的水果与猪和兔等进行比较……

4、让学生用三角形、正方形或苹果、雪梨等学具摆一摆同样多和谁比多、谁比谁少,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巩固比较的方法。

课题二:

比长短、比高矮.

1、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长”、“短、”“高”、“矮”的含义,学会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2、要素:

“长”、“短、”“高”、“矮”的概念和比较物体长短、高矮的方法.

3、与其它教学重点的联系:

学生在入学前对“比长短”、“比高矮”的感性经验。

4、突出重点的策略:

(1)、教师给每组提供一种物品,可以是几根纸条、几根绳、几枝铅笔,也可以是几把尺子等,每种物品最好是长短不一的.让学生观察这些物品,看能发现什么,把观察到的情况在组内交流,再在全班汇报,使学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短,从而引出“长”、“短”的概念.

(2)、通过比较这些物品,探索比长短的方法,如有的学生是把纸

平放在桌上一端对齐进行比较,有的是把铅笔戳在桌上进行比较,有的还可能是看出来的。

(3)、通过“做一做”的各种活动,如比手掌、比两臂伸平后的长度、比绳子等,启发学生自由选取物体进行比较。

(4)、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探讨比高矮的不同方法。

如直接比的方法,作记号比身高的方法等。

(5)、通过排队,看谁最高,让学生体会比身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用数学的乐趣。

练习一

1、教学重点:

进一步加深对“长”、“短”、“高”、“矮”概念的理解,巩固比较多少、长短、高矮的方法。

2、要素:

“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的练习。

3、与其它教学重点的联系:

对前面刚学完的知识进行巩固。

4、突出重点的策略:

(1)、让学生认识“多”、“少”、“长”、“短”、“高”、“矮”等字,学会读题。

(2)、让学生找出关键字和词。

因为学生第一次做这样的练习,教师应教会学生审题。

如:

“在多的后面画√”,就只在多的后面画√,少的后面就不要画符号。

(3)、组织学生讨论比较的方法。

(4)、在教学中渗透比较数字大小的知识,为今后学习“大于”、“小于”作好铺垫。

(5)、说明比较长短、高矮时相差较多的可用观察法;相差不多的要用一端对齐的方法,也可以用尺子量.

(6)、比较高矮要站在同一平面上.

六、教学难点剖析

第一课时:

比多少

教学难点:

1、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的语言表述.

原因分析:

一年级的孩子,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在比较时,“谁多”“谁少”他们能说出来,但当问到“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时,有好多孩子就糊涂了.

解决策略:

1、弄清谁和谁比?

谁多?

谁少?

2、弄清谁比谁多?

谁比谁少?

3、语言规范:

多的比少的多,少的比多的少.

4让学生动手用摆一摆“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加深概念的理解.

第二课时:

比长短比高矮

教学难点:

1、谁比谁长(或短),谁比谁高(或矮)的语言表述.

2、多种物体进行比较.

原因分析:

1、学生对“谁比谁长(或短)”,“谁比谁高(或矮)”不理解,语言表述不清.

2、多种物体进行比较时,没找准比较对象.

解决策略:

1、弄清:

谁和谁比?

谁长(或短)?

谁高(或矮)?

2、弄清:

谁比谁长(或短)?

谁比谁高(或矮)?

3、语言规范:

长的比短的长,短的比长的短;高的比矮的高,矮的比高的矮.

4、让学生动手操作:

(1)把学具横着平放在桌面上,一头对齐或竖着戳在桌面上,比出物体的长短.

(2)两头都不对齐.用观察法比出物体的长短…...

5、比高矮时要站在同一平面上.

第三课时练习一

教学难点:

学会读题、审题。

原因分析:

1、刚入学的孩子认字少,对“多”、“少”、“长”、“短”、“高”、“矮”、“最高”、“最矮”等重点字或词不认得,不能很好地理解题目的意思.

2、学生第一次做练习,审题困难.

解决策略:

1、教学生认读“多”、“少”、“长”、“短”、“高”、“矮”、“最”等重要的字或词.

2、领着学生读题.

3、对各类题目的要求规范化.如:

在长的后面画√,短的后面就不要填了。

4、强调比长短时,物体要伸直,比高矮时要站在同一平面上。

5、讲清现实生活中许多东西的长度不能直接进行比较或直接比较有困难,这时就需要间接的进行比较。

七、基本课型的教学策略

低年级儿童在入学前,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有关“比多少”、“比长短”、“比高矮”的感性经验,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儿童的特点和认识规律,提供生动有趣的情境,创造观察、操作的机会,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尝试。

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做他们想做的,在做中理解知识,在已有的感性经验基础上,充分体验“同样多”、“多”、“少”以及“长”、“短”、“高”、“矮”的含义,并通过合作交流,体会互相学习的乐趣.

八、单元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主讲稿

罗庄区第三实验小学寇淑娜

 一、教学内容

1.1~5各数的认识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3.0的认识和加减法。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小于、大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的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三、编排特点

1.1~5的认识相对集中编排。

(1)“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太长,现拆分为两部分。

原通用教材是一个数一个数地从数概念的各方面认识;在教学加减法的含义后,每认识完一个数就练习相应的加减法。

这样小步子地进行教学,很扎实,符合当时的实际。

现在如再一个数一个数认识,学生会没兴趣。

所以,现在先集中认识1~5,再教学加、减法。

(2)继承了重视数概念教学的做法,从数概念的各个方面进行认识。

2.尊重学生个性,体现算法多样化。

四、具体编排

(一)1~5的认识主要内容:

1~5的基数含义、认读写、数的顺序、比大小、序数、组成。

1.1~5各数的基数含义及认、读。

数数(两种以上的事物)—⇢抽象出数—⇢摆相应数量的实物(从3开始摆几何图形,增加兴趣,为学习几何知识打基础。

2.1~5的排列顺序。

两个层次:

(1)计数器:

从2开始,每个数都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再拔一颗出示的。

(感知相邻两个数的关系)

(2)点子图:

从整体上把握1~5各数的顺序。

3.1~5的写法。

(1)这部分教学可能存在的问题:

集中教学写数,确实有困难。

造成困难的原因:

①对数字的结构、笔顺掌握很难(3写成m,0、6、8也很难,要花较长时间才能写好)。

②儿童手指小肌肉群还很不发达,易疲劳,写字时间长了对身心发育有害。

③原通用教材1个1个地认及加减法,教学时间较长,很自然地分散了这个难点。

(2)解决的办法。

写数集中编排,不一定集中教写数。

因为一节课全用来写,枯燥,对身心发展不利。

教学时可根据本班具体情况灵活处理,调整每节课内容。

可把写数分散在认数的每节课中(数的认识会用一段时间教学),每节课利用十分钟练习写数,这样就分散了教学难点。

4.比大小。

(1)具体编排:

 

(2)与原通用教材的不同:

创设小猴吃水果情境。

好做法:

①编故事,提问题,自然比较。

②制成多媒体动态呈现知识形成过程。

原通用教材:

分步出

①2的认识出“>”;

②3的认识出“<”;

③6的认识教学写法。

实验教材:

①先整体认识;

②通过练习逐步掌握用法。

(3)好的做法:

 

5.第几。

(1)通过生活情境引入,在具体情境中区分几个和第几,感受数的顺序。

(2)好的做法:

将静态教材动态化:

观察情境图常规提问——第一位阿姨买票走了后,小朋友排第几?

课件:

动态呈现买票过程。

好处:

①符合生活实际。

②使教材更活、更生动,利用得更充分。

   ③使学生直观地通过人物位置的变化,体会顺序变化

6.几和几(数的组成)。

(1)组成的重要性:

①数概念的重要方面。

②计算的重要基础。

(2)两个层次:

①以4的组成为例,借助操作帮助学生认识4以内的组成。

②小组合作,摆小棒探索5的组成。

通过操作学习组成,把数的各种组成摆出来,帮助学生记忆。

(二)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主要内容:

加、减法的含义、1~5的加减法。

1.加法的含义。

(1)原通用教材:

强调合并(小孩合气球,形象、直观),手势表示。

(2)实验教材:

仍重视含义。

分为三个层次:

①情境引入、直观演示,体会含义。

②通过过程图进一步说明含义。

③通过操作逐步感悟理解含义。

主题图:

①有故事情节,素材更加丰富。

②情节具有连续性。

2.加法的计算。

(1)原通用教材:

借助数的组成来计算。

习题、计算前复习。

(2)实验教材:

突出算法多样化,允许喜欢的算法。

呈现了三种不同水平的算法。

表明解决同一问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不要急于评价、暗示,保护自主发现的积极性,重自主选择。

3.减法的含义、计算编排同加法。

(1)减法含义:

①强调含义:

去掉。

②情境与加法呼应,是延续的:

主题图、小丑图。

目的:

提高兴趣,在连续的故事情节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自然而然学数学。

(2)减法的计算:

与加法编排相似。

(三)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与原通用教材相比,变化不大。

1.0的认识。

(1)0表示没有:

小猴逐次吃桃。

0表示起点:

尺子的0刻度。

(2)情境图:

原通用教材:

杯子、静态。

实验教材:

小猴吃桃、动态。

(3)好的做法:

编故事、逐次贴卡片或课件动态展示。

①生动、有趣的情节,体会从有到无动态过程

②更好理解0表示没有的含义。

③教材显得生动活泼。

2.0的加减法。

五、教学建议

1.教学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2.提倡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算法,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较高水平的算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主讲稿

 

一、教学内容

两部分内容:

目的:

加强立体与平面的结合,更全面、更好地认识几何形体。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

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

4.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三、教材说明

1.教学立体图形。

(1)编排思路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举出了许多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实物━━进行简单的分类,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抽象出其一般的几何形体,给出几何名称━━举例身边哪些物体是这些形状的━━做一做,通过大量操作活动帮助感受、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在头脑里形成清晰的表象。

(2)做一做

 第1题:

推一推、滚一滚、转一转、搭一搭等活动,调动多种感官感知特征。

圆柱、球容易滚动,球可任意滚动。

长方体、正方体不易滚动,只能推动。

搭物体时,两个平平的面搭在一起不容易发生倒塌。

 第2题:

一个游戏,根据建立的几何形体清晰表象,通过触摸找指定的物体。

教、学具的选择、位置要注意:

大小要合适。

太小特征不明显,太大只能摸到局部,无法整体感知放到能够得着的地方。

2.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

(1)利用立体图形的某个面引出平面图形

按形状分类—⇢分成四类—⇢给出每类的名称

(2)通过画画、涂色、拼摆等活动充分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

四、教学建议

1.通过操作、游戏等活动充分感知立体图形的特征。

小学阶段教学的几何是实验几何,很直观,不是严密的几何证明。

只要通过活动、操作直观感受几何形体的特点就可以了,不必要求过多的形式逻辑的推理。

实际上,在小学的几何教学中应在同一层次上增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在面上进行扩展,让学生充分感受几何形体的特征,而不是加深难度。

①让学生通过大量的不同形式的活动体会感受物体的形状。

②描述特点的语言直观、形象就可以,不必要求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来描述。

2.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1)从生活实际引入。

(2)举出生活中的实例

(3)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体会数学的应用。

如“足球做成圆柱状的好踢吗?

 

五单元分类

孙培霞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充实了原义务教材“准备课”中按单一标准分类的内容,增加了按不同标准分类,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建立分类的思想,掌握分类的方法。

在这里,把分类单列一单元进行教学,是为了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初步的分类方法。

(二)教学目标

1.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3.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三)教材分析

1.单一标准的分类。

首先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介绍分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分类的意义。

然后通过大量的操作使学生掌握分类的方法,能够按某一给定的或选择某个单一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能够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老师们可以看一下教科书第38页,在本单元的开始呈现了超市一角的文具柜台,相同的文具都是摆放在一起的。

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情境引入,介绍分类的思想,使学生体会分类的意义。

然后通过学生动手分学具盒中的学(有小棒、数字卡片、小立方体、圆片、三角形等,让学生分一分,将相同的物品摆放在一起)来教学按单一标准分类,并使学生体会单一标准下分类结果的一致性。

2.不同标准的分类:

小组活动按不同标准分类。

教科书第39页,通过分铅笔的活动(非常易在课堂中实施的活动)教学按不同标准分类。

可以提供15枝铅笔,有削过的有没削过的;有带橡皮头的有不带橡皮头的;有红色的有绿色的有花色的;有圆柱形的有六棱柱形的。

下面给出了三种分法,第1个学生是可以按颜色分的,第2个学生是按削过没削过分的,第3个学生是按带不带橡皮头分的。

下面还提了一个问题“还可以怎样分?

”使学生能够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并使学生体会在不同标准下分类结果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灵活性。

(四)教学重难点

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五)教学措施

1.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

教学中应加强操作,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操作和活动体会分类的思想,掌握选择分类标准及正确的分类方法。

比如,可以让学生分学具,还可以设计让学生分农作物(如豆类)、设计柜台等多种形式的分类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做”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体验分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2.要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设计学习素材。

⑴在引入这一单元内容的时候,老师们应注意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例如,安排学生在课前到商场、超市去调查;也可以将超市里分类摆放物品的情景录成录像带在课堂上播放;还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将教学环境移到图书室。

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建立分类的思想,体会分类的意义。

⑵在选择学具和教具时,老师们可以因地制宜,根据本地特点选择教具学具。

例如,让学生回家准备红豆、绿豆、玉米粒、大豆等让学生进行分类,由于学生对农产品非常熟悉,在课堂上学生分的很熟练,不仅使学生感到很亲切,而且又体会到数学的工具性,从而培养起应用数学的意识。

⑶还应注意结合学生自己的日常生活让学生体会分类的意义。

例如在教学了分类内容之后,还可以让学生整理一下自己的书包,或者回家整理自己的生活用品(冰箱、衣柜、玩具)等等,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意义。

3.至于是先讲按单一标准分类,后讲按不同标准分类,还是将两种分类标准一起讲,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在将两种分类标准结合进行教学时,要想层次清楚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教具、学具。

由于一年级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较差,要他们一下子按物体的用途、性质分类较难,他们最容易按照颜色、形状、大小这些明显的外部特征及数量多少对物体进行分类。

在教学中,老师在选择学具时应注意这个问题,这样就可以避免给教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我认为可以选择课本上出现的铅笔。

4.由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也千差万别。

在对物品进行分类时,往往会有许多标准。

比如教科书第40页,第3题“每行中不同的是什么?

”第1行一般学生都会圈鱼,但也不能否认有的学生就不会选择圈狮子,他有可能解释解释说因为只有狮子是吃别的动物的动物。

还有的学生也可能圈鹿,他也可能认为鹿的头上长角,其它三种动物不长角。

这时老师可以适当的进行点播说:

“你们说的也有道理”,并引导说:

“你们想一想鱼是生活在哪里的?

其它三个动物都是生活在哪里的?

”对于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所做的解释,老师应给与充分的肯定,不要挫伤学生,应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但也要注意不要过多引导学生找它们的不同,不能任意夸大,否则每一个都是不同的,老师将很难驾驭课堂,也失去了分类教学的意义。

第六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孙培霞

(一)教学内容

三部分内容: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

6.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7.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对6~10各数,会读、会写,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难点:

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6~10各数的过程。

此外,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这部分内容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四)教材分析

1.相对集中安排6~10的认识。

①这一单元是由义务教材第一册中的“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拆分得来的。

教材的知识顺序和结构与义务教材相似,只是不再采用一个数一个数认识的方式,而是合并为三个部分。

把6、7结合教学,8、9结合教学,10由于较特殊仍单独教学。

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邻两个数之间的联系和比较大小。

②而且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重视数概念教学的做法,从数概念(数的基数、序数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数的大小的比较,数的组成)的各个不同方面一起进行认识。

③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的思想,在教学了一组数的认识之后,教学相应的加减法,将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结合起来教学,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掌握计算。

2.内容生动有趣,富有思考性。

本单元在内容的选择和呈现上比较注意现实性。

①首先,选择学生喜欢的素材作为数学知识原载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②其次,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生动有趣。

如第72页用小鸡觅食的生动画面引出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既有现实性和趣味性,又能直观地展示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及算理。

③再次,教材除了在和计算的过程中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外,还在教科书的第46和57页两次集中安排了“生活中的数”,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3.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和用数学的乐趣。

例如在教科书的第47页、第51页、第58页、第62页安排大量“用数学”的内容,还在练习中安排了一些充分体现数学价值的习题。

一方面帮助学生认识到我们所学的数学都是有用的,它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另一方面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各小节教材说明

6、7的认识及加减法。

1. 6、7的认识。

(1)数数和认数6和7。

教科书第42页,与1~5的认识相同,由打扫教室卫生的主题图引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