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复核实施计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8815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复核实施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测量复核实施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测量复核实施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测量复核实施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测量复核实施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测量复核实施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测量复核实施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复核实施计划.docx

《测量复核实施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复核实施计划.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测量复核实施计划.docx

测量复核实施计划

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标轨道工程

 

测量复核实施计划

 

中铁济南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标轨道工程监理项目部

2012年3月

一编制依据…………………………………………………………………3

二设计单位接桩控制基标测量………………………………3

三施工单位对交接控制基标的加密测量……………………4

四施工过程中的复核测量……………………………………5

五竣工测量……………………………………………………6

六监理测量复核内容…………………………………………6

七桩橛保护……………………………………………………7

八测量成果交接………………………………………………7

九测量资料管理………………………………………………8

十测量仪器设备………………………………………………9

 

一编制依据

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4、《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5、《关于上海轨道交通测量工作实施管理办法(2011)》

6、设计文件;

 

二设计单位交桩控制基标测量

1、控制基标的测量精度要求

控制基标在线路直线段宜每120m设置一个,曲线段除在曲线要素点上设置控制基标外,曲线要素点间距较大时还宜每60m设置一个。

直线段控制基标间的夹角与180度较差应小于8”,实测距离与设计距离较差应小于10mm;曲线段控制基标间的夹角与设计值较差计算出的线路横向偏差应小于2mm,弦长测量值与设计值较差应小于5mm。

在施工控制水准点间,应布设附合水准路线测定每个控制基标高程,其实测值与设计值较差应小于2mm。

满足各项限差要求后,基标桩进行永久性固定。

2、控制基标的测量方法

控制基标的测量,利用调整后的中线控制点测量控制基标,控制基标分为初测、串线测量和调线三个步骤。

初测:

根据事先计算的控制基标测量数据,用坐标法测至地面,并精确测定其位置。

串线测量:

对施工单位中的控制基标进行串线测量,检测控制基标间角度、边长等几何关系是否满足设计精度要求。

当控制基标间几何关系超限,并与线路存在较大偏差应进行调线工作。

调线测量:

调线前,先在室内计算控制基标间夹角实测值与理论值较差Δβ,Δβ值超过6″时,可根据Δβ和控制基标间距计算出控制基标在垂直于线路方向的改正值δ,然后在现场对Δβ超过6″时所满足的控制基标进行规划改正。

规划改正时要照顾相邻基标改正值的相互影响,往往仅改正一个点就可以使相邻点几何关系满足要求。

控制基标测量往往进行多次,控制基标高程和其之间的角度与边长不能满足限差要求时,则应重新进行调线测量,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控制基标埋设好以后,还应定期对控制基标进行复测,控制基标应每六个月复测一次,复测时测量监理工程师应全程进行旁站,复测精度不低于交桩时测量精度。

复测成果报测量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

在对复测成果审核过程中,测量数据必须保证在误差范围以内,并符合规范。

如发现测量结果与设计不符情况,设计院应重新复测。

复测完成后重新报审,审核通过后方可应用与工程建设施工中。

三施工单位对交接控制基标的加密测量

施工单位在接到设计单位的控制基标时,还应对控制基标进行加密来满足施工过程中的细部测量放样工作。

加密基标测量限差要求

1、加密基标在线路直线段应每6m、曲线段应每5m设置一个。

直线段加密基标限差要求:

依据相邻控制基标采用量距法和水准测量方法,逐一测定加密基标的位置和高程;加密基标平面位置和高程测定的限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纵向:

相邻基标间纵向距离误差为±5mm;

(2)横向:

加密基标偏离两控制基标间的方向线距离为±2mm;

(3)高程:

相邻加密基标实测高差与设计高差较差不应大于1mm,每个加密基标的实测高程与设计高程较差不应大于2mm。

2、曲线段加密基标测限差要求如下:

依据曲线上的控制基标,采用偏角法和水准测量方法,逐一测设曲线加密基标的位置和高程。

曲线加密基标平面位置和高程测定的限差应符合下列要求:

(1)纵向:

相邻基标间纵误差为±5mm;

(2)横向:

加密基标相对于控制基标的横向偏差应为±2mm;

(3)高程:

相邻加密基标实测高差与设计高差较差不应大于1mm,每个加密基标的实测高程与设计高程较差不应大于2mm。

加密基标的测量

在曲线段依据控制基标方向,按加密基标的间距,在控制基标间埋设加密基标。

埋设时全站仪定向、测距或控制基标间张拉直线,以钢尺量距等方法确定各加密基标位置。

在曲线段仪器安置在控制基标或曲线要素点上用偏角量距等方法设置加密基标,加密基标高程依控制基标高程测量方法测定。

施工单位应依据以上加密基标的测量精度和测量方法,会同测量监理工程师,对加密控制基标的位置、数量进行现场确认,报检控制基标加密测量报告,测量成果资料。

测量监理还应对加密基标进行现场复核,主要复核加密基标的高程、坐标、线路位置,保证实测值与理论值误差在允许范围以内。

加密基标在使用过程中人为或自然等因素会导致测量标志损坏或发生位移,还应定期对加密基标进行复测,加密基标应每两个月复测一次,测量精度不应低于加密时原测精度。

如有加密基标遭到破坏时,应重新埋设,复测时统一观测。

复测完成后报检测量监理工程师测量成果。

四施工过程中的复核测量

施工过程中的其他非测量专业监理工程师的职责:

负责本标段结构施工细部放样,审批细部放样测量成果,必要时旁站施工放样,检查施工放样点是否准确。

施工过程中测量放样检验检测方法,平面上轨道中心线与基标中心线允许偏差为2mm,轨道方向在直线上要远视直顺,用10m弦量允许偏差1mm,在曲线上远视圆顺,用20m弦量正矢,根据曲线半径圆曲线,允许偏差1mm—3mm,缓和曲线允许偏差为2mm—5mm,高程上轨顶标高允许偏差2mm,左、右钢轨顶面水平允许偏差为1mm,在延长18m的距离范围内无大于1mm的三角坑,轨顶高低差目视平顺,用10m弦量不大于2mm;

道岔精度除满足上述要求外,还要满足里程位置允许偏差2mm,导线及附带曲线允许偏差1mm,附带曲线用10m弦量,连续正矢允许偏差为1mm,轨顶高允许偏差为2mm,全长范围高低不大于3mm。

施工测量放样满足上述要求后,应报检监理工程师测量放样资料,待审批签字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五竣工测量

线路轨道竣工测量

线路轨道竣工测量应包括铺轨基标和轨道铺设竣工测量。

在隧道内应以控制基标为起始数据,在地面应以地面控制点或控制基标为起始数据,进行线路轨道竣工测量。

控制基标或地面控制点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进行控制测量,并以新的控制测量成果作为起始数据。

铺轨基标竣工测量应在道床铺设之后进行,宜主要检测控制基标间的夹角、距离和高程,其测量方法和精度应按照本计划第一项有关技术要求执行。

线路轨道竣工测量应在线路轨道锁定后,采用轨道尺对轨道与铺轨基标的几何关系和轨距进场测量。

直线段应测量右股钢轨至铺轨基标间的距离和高程以及两股钢轨间的轨距和水平,曲线段还应加测轨距加宽量和外轨对内轨的超高量。

轨道距铺轨基标或线路中心线的允许偏差为±2mm,轨道高程允许偏差为±1mm,轨距允许偏差为-1mm~+2mm,左、右轨的水平允许偏差为±1mm。

测量中误差应为允许偏差的1∕2。

道岔区的线路轨道竣工测量,应以道岔铺轨基标为依据,分别测量基标与对应道岔轨道的位置、距离、高程以及轨距。

道岔岔心里程位置允许偏差为±15mm,轨顶全长范围内高低差应小于2mm,道岔轨道的高程、水平、轨距以及距铺轨基标距离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上述相关技术要求。

六监理测量复核内容

根据业主要求,对施工单位的测量要进行全数独立、复核测量,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精度要求进行测设,整理好复核测量数据,保存好原始资料;所有的控制测量均应在监理旁站的情况下进行,并与相邻标段闭合。

对施工放样、竣工测量、轨道铺设测量按规定进行监理旁站。

资料审查:

对施工单位控制桩导线的复测资料,施工放线资料,平面控制测量设计应进行严格的审核、复查,对控制基标的坐标及高程放样数据进行全部验算,正确无误后方能签认,允许进行施工。

七桩橛保护

1各种测量标志,是测量成果的具体体现,每个职工都应有保护测量标志的意识。

2永久性或重要控制测量标志,应尽量埋设在施工干扰范围之外,不易被破坏的基岩或稳定地层上,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损毁或擅自移动。

3严禁在测量标志上架设电线,搭建帐篷,堆放材料或者进行其它有可能损毁或影响测量标志正常使用的活动。

4施工中必须迁移或破坏我部加密的测量标志,事先必须征得我部测量负责人同意,经过妥善处理后方可进行。

施工中必须迁移或破坏国家和地方各级测量部门设立的测量标志,事先应征得原测设单位或委托保管单位的同意,经过妥善外理后方可进行。

5凡发现有人为损毁各种测量标志的,应进行规劝、阻止或报告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6为确保工程测量精度,避免造成重大工程事故。

特别是地震地区、沉降地区或受扰动地区的三角点、水准点,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下沉和位移。

因此,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对各控制点进行复测。

八测量成果交接

本工程的测量成果包括测量原始记录资料、各种内业成果、测绘最终产品、测量桩橛、点之记录和各种精度分析、评定资料等,并要做好交接工作。

1设计单位测量成果交接

项目经理部在收到设计文件后,必须于开工前办理测绘资料移交手续,并会同设计单位到现场点交测量桩橛,办理相应的手续。

交接桩手续办理完毕,进行全线复测,复测过程中,完成测量桩橛的点交和补齐工作。

2内部测量成果的交接

在完成控制测量后,向下一级办理测量资料称交手续。

我部备存一份内部测量成果资料,并和接方到现场复核数据资料和相应桩橛的实际情况。

3竣工测量成果移交

工程竣工验收时,先完成各种竣工测量桩橛、标志桩、测量标志和永久水准基点的点验工作。

参与办理工程验交手续。

工程竣工资料移交,先办理竣工资料的移交,再办理工程竣工资料的移交手续。

4交接范围

本工程各种平面、高程控制测量资料和所有控制成果及精度评定、可靠性分析资料。

5交接要求

桩橛交接,按成果资料和交接桩表在现场逐点点交。

点交时,必须置镜核实无误且点记,桩橛标志均正确无误后方可接收。

对于重要桩橛,如发现桩橛松动或被破坏、丢失,应由交方负责补齐。

交接要做好详细记录。

交接的桩橛应向管区外延伸至少两个重要桩橛。

控制测量成果中要有精度评定、可靠性分析资料及最终控制效果的精度估算资料。

最终控制效果的估计精度应高于设计要求。

交接桩手续应齐全,签署完善;各种数据要反复核准;记录内容准确、字迹清晰,文字简明。

桩橛标志明显,符合规定,刻画工整,标准统一。

自行制订的标准和标准式样,交接时必说明。

6资料保存

工程竣工后,按各行业“竣工文件编制办法”要求备齐有关资料,必要时与接管单位协商具体内容。

测量成果资料由测量部门负责移交并归档保存。

九测量资料管理

1原始测量资料管理

外业测量必须填写《测量日志》,《测量日志》必须记注清晰,无涂改。

各种草图、示意图清楚准确,项目齐全,签署完善。

(1)一切原始测量记录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记注,根据测量规范的要求进行测量和记录,不得事后凭回忆补记。

测量数据记录前,记录员应将观测员读出的数据“回读”,以资核实。

(2)测量记录宜使用固定页码的专用手簿或国家测绘出版社出版的各种测量手簿记录,并要填列页码,注明观测者、记录者、天气、使用的仪器名称、编号、观测日期、观测时间等。

因超限划去的观测记录应注明原因,不得涂改和撕毁。

(3)测量工作完成后,原始测量资料应收集齐全,并按测量项目分类,并指定专人负责保管。

2内业资料管理

测量的内业资料,必须收集齐全,及时整理,并按用途、工程项目分类登记,并按月交资料室保管。

3施工单位报检资料

(1)控制基标复测方案/报告

(2)加密基标测量方案

(3)施工测量放样资料

(4)竣工测量资料

(5)测量仪器校检合格证书

(6)测量人员资质证书

十测量仪器设备

我监理站配有以下测量仪器设备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技术状况

进场日期

编号

1

拓普康全站仪

GTS-722

1

已鉴定

340727

2

水准仪

A-132

1

已鉴定

101657

3

钢卷尺

5M

1

已鉴定

LS-5-01

4

钢卷尺

30M

1

已鉴定

LS-30-01

5

铝合金塔尺

5M

1

符合要求

注:

配套设备;拓普康棱镜、对中杆、三脚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