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竹篙中学学年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单招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59114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竹篙中学学年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单招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竹篙中学学年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单招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竹篙中学学年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单招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竹篙中学学年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单招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竹篙中学学年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单招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竹篙中学学年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单招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竹篙中学学年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单招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竹篙中学学年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单招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竹篙中学学年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单招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竹篙中学学年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单招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竹篙中学学年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单招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竹篙中学学年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单招解析版.docx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竹篙中学学年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单招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竹篙中学学年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单招解析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竹篙中学学年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单招解析版.docx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竹篙中学学年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单招解析版

竹篙中学高2021届1月单招考试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1.下列词语中字形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欢谑(xuè)炫耀贮藏期(chǜ)残羹冷炙

B.几绺(liǔ)娇嗔黑黢黢(qū)其乐溶溶

C.岑寂(chén)刮痧渣滓洞(zǐ)撰文著书

D.半晌(shǎng)裨益三苏祠(cí)强弩之末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A.“贮藏期”的“chǜ”错误,读作“zhù”。

B.“其乐溶溶”的“溶溶”错误,应写作“其乐融融”。

C.“岑寂”的“chén”错误,读作“cén”。

故选D。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一进这个家,没用多长时间就看出来,在对付姚梦白这点上,姚梦红和他是心照不宣

B.唐代文化出现了很多新东西,文人的眼界逐渐开阔,思想也有所发展,传奇小说便应运而生。

C.雨过天晴,盛文走出房间,深深吸了一口新鲜空气,抬头看,天上的白云如行云流水,煞是好看!

D.六年前的初秋,我和张王孟在县城的初中相识;今天,我俩又在金桂飘香的大学校园里不期而遇。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心照不宣”指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

语境是说在对付姚梦白这件事上,二人意见一致,内心明白,使用正确。

B.“应运而生”,旧指应天命而产生。

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

语境是说传奇小说顺应前面的形势而产生,使用正确。

C.“行云流水”,比喻文章的布局和发展,不加雕琢,就像云的运行,水的流动,非常自然。

语境说的是“天上的白云”,对象不当,望文生义。

D.“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

语境说“我俩”意外相遇,使用正确。

故选C。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00年以来,全球绿化面积增加了5%,相当于多出了一块亚马逊热带雨林,而中国对全球植被增量的贡献比例居世界首位。

B.培养孩子的科技兴趣和特长,其目的在于为了激发孩子的好奇心,点燃孩子心中探寻科学之火,帮助他们寻找并解决问题。

C.每年上千万左右高级技工的缺口提醒我们:

职业教育必须改革,要对准市场加速补齐短板,把提高培养质量放在重中之重。

D.在高薪诱惑面前,“中国诗词大会”2018年度冠军雷海为选择了一份薪水并不算最高的成都一所学校,担任诗词教研老师。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B.结构混乱。

“其目的在于为了”句式杂糅,可以改为“其目的在于……”或“是为了……”。

C.滥用表约数或估量的词语。

“上”和“左右”都表约数,应该删除其中一个。

D.多重定语语序不当。

“一份薪水并不算最高的成都一所学校”语序不当,应该改为“成都一所薪水并不算最高的学校”。

故选A。

二、文言文阅读

邹忌讽齐王纳谏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之妻私臣私:

偏爱。

B.皆以美于徐公美:

认为……美。

C.王之蔽甚矣蔽:

受蒙蔽。

D.皆朝于齐朝:

朝见。

5.请把文言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答案】4.B5.

(1)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的人,得上等奖赏。

(2)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人,得下等奖赏。

【解析】

【分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美:

认为……美”错误。

“皆以美于徐公”的意思是“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以:

认为。

于:

比。

美:

形容词,美丽。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赋分点: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

面:

名词作状语,当面。

刺:

批评。

(2)能谤讥于市朝:

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能于市朝谤讥”。

谤讥:

指责议论。

闻:

使……听到。

翻译:

因此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

“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

(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及身边的侍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人不惧怕您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

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深了!

”  

齐威王说:

“好!

”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

“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的人,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人,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人,得下等奖赏。

”政令刚一下达,许多官员都来进言规劝,宫庭就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来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想说,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

这就是内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战胜敌国。

三、名句默写

6.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___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

(1).樯橹灰飞烟灭

(2).同是天涯沦落人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樯”“橹”“涯”“沦”。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耳上有茧

张丽钧

①手上有茧,那是辛苦劳作的明证;脚上有茧,那是艰难跋涉的印痕;耳上有茧,茧从何来?

②美国著名的励志大师莱斯·布朗的左耳上就结有厚厚的茧子。

布朗不是个幸运儿,他一出生就遭父母遗弃,稍大又被列为“尚可接受教育的智障儿童”。

他实在有太多太多理由自暴自弃。

然而,他在中学阶段遇到了一生中的“贵人”——一位爱他的老师。

老师告诉他说:

“你不要因为人家说你怎样,你就以为自己真的怎样。

”这句看似平常的话彻底改变了布朗的命运。

③布朗咬定青山,发奋图强,他决定加入演讲业,为每一个像他一祥被“瞎了眼的命运女神”无情捉弄的不幸者呐喊助阵,让每一颗怯懦的心都滋生出进取的勇气,让每一个平凡的生命都迸发出向上的力量。

④布朗深知,自己选择的是一条多么难走的路,他说:

“我没有过人的资历,没有个人的魅力,也没有经验,因此,只好一天到晚给人打电话。

我每天打100多个电话,请求别人给我机会到他们那里去演讲。

”就这样,日久天长,布朗的左耳硬是被话筒磨出了茧子。

⑤我想,那茧子本身就是一篇撼人心魄的励志演说啊!

把粗暴的拒绝记下来,把冷漠的推挡记下来,把所有泼进生命的冷水都记下来,然后,让它们沉积,凝结,轻轻开出一朵离“聪明"最近的惊世的茧花。

⑥一切都如期而至。

掌声,鲜花,荣誉,金钱。

布朗成了美国当今最受欢迎的励志演说家,他的演讲酬金高达每小时2万美元。

⑦布朗笑了。

他摸着左耳上的茧子不无得意地说:

“这个老茧值几百万美元呢!

⑧手上有茧,那是辛苦劳作的明证;脚上有茧,那是艰难跋涉的印痕;耳上有茧,那是征服生命的戳记啊!

7.文章第①段和第⑧段中的画线句子,各有什么作用?

8.文章第⑤段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这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9.布朗为什么会成为著名的励志演说家?

文章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7.第①段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引起下文。

第⑧段划线句回答开头的问题,点明耳上有茧的含义,卒章显志;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8.主要使用比喻、排比。

把“茧子”比喻为演讲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布朗耳上茧子撼人心魄

力量,把耳上茧子比喻成开放的花朵,突出这种成功所展现的美丽;排比是为了强调布朗遭受的种种磨难,说明他的成功是多么不容易。

(2)排比,句式整齐,展现布朗遭受的打击之大,进一步凸显布朗展现出的征服生命的力量。

9.布朗之所以成为著名的励志演说家,首先是发奋图强,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其次是不怕挫折,敢于坚持;再次是老师对他的爱和鼓励。

文章表达的主题是:

一个人不管自身条件有多么不足,只要肯发奋、不放弃、能坚持,就会取得成功。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本题是考查开头和结尾的作用。

作为开头段落,一般要考虑与标题和下文的关系;作为结尾段,一般要考虑与标题和开头的关系。

第①段“耳上有茧,茧从何来”是一个疑问句,疑问句开头一般是设置悬念,可以引发读者的思考,而下文是对“茧从何来”做出的回答,所以引出下文布朗的故事。

第⑧段“耳上有茧,那是征服生命的戳记啊”是对第一段“茧从何来”这一问题做出的回答,所以首尾呼应,让文章浑然一体;同时“征服生命”点明主旨,卒章显志,“耳上有茧”篇末点题。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题干问的是“文章第⑤段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这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首先回顾常考修辞,如比喻、比拟、排比、夸张、借代等。

然后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所用手法。

如“那茧子本身就是一篇撼人心魄的励志演说”使用比喻,本体是“茧子”,喻体是“励志演说”;“让它们沉积,凝结,轻轻开出一朵离‘聪明’最近的惊世的茧花”也使用比喻,喻体是“花”,本体是布朗的茧子,生动形象凸显布朗这种成功的动人,以“惊世”展现成就之惊人。

“把粗暴的拒绝记下来,把冷漠的推挡记下来,把所有泼进生命的冷水都记下来”,连用三个句式结构相似,语气一致,句意相关的句子,这是排比,“拒绝”“推挡”“冷水”展现了布朗遭遇到的挫折,而“都记下来”则是布朗征服生命战胜挫折的具体表现。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人物形象,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

第一个问题,“布朗为什么会成为著名的励志演说家”。

先从布朗的角度分析。

如第三段“布朗咬定青山,发奋图强,他决定加入演讲业,为每一个……呐喊助阵,让每一颗怯懦的心都滋生出进取的勇气,让每一个平凡的生命都迸发出向上的力量”,布朗的成功与他的发奋图强有关,他对自己的人生有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奋斗。

如“只好一天到晚给人打电话。

我每天打100多个电话,请求别人给我机会到他们那里去演讲……日久天长,布朗的左耳硬是被话筒磨出了茧子”,布朗的成功与他的坚持有关,他不怕挫折,持之以恒。

再从布朗的支持者角度分析。

如第二段“他在中学阶段遇到了一生中的‘贵人’——一位爱他的老师。

老师告诉他说:

‘你不要因为人家说你怎样,你就以为自己真的怎样’”,是这位老师的这句话改变了布朗的命运。

第二个问题,“文章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从文中来看,布朗的自身条件不足,“一出生就遭父母遗弃,稍大又被列为‘尚可接受教育的智障儿童’”,但他没有放弃,而是为自己的目标发奋图强,不怕挫折,持之以恒,最终获得了成功,成为“著名的励志大师”。

由此可知,本文要表达的主题是:

一个人不管自身条件有多么不足,只要肯发奋、不放弃、能坚持,就会取得成功。

五、写作

10.应用文写作。

兴川职业中学学生社团播音主持协会,准备在2019年“五四”青年节当天,举办全校首届“金话筒”主持人大赛。

该活动须得到校团委的批准方可举行。

为此,需要向校团委提交一份申请书。

请你代该协会拟写这份申请书。

要求:

申请理由充分,申请事项清楚,格式正确。

【答案】例文

申请书

尊敬的校团委老师: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潜力,培育优秀校园主持人,展现同学们创新、热情、富有活力的青春风采,我们社团准备举办我校首届“金话筒”主持人大赛。

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扬起梦之风帆,寻觅理想彼岸

二、主办单位

兴川职业中学

三、承办单位

学生社团播音主持协会

四、活动对象

兴川职业中学全体学生

五、活动时间

初赛:

即日起至2021年3月5日(星期五)

决赛:

2021年3月9日(星期二)18:

00

六、活动地点

报告厅(决赛)

七、比赛规则

(一)初赛

1、各年级在3月5日前开展主持人大赛初赛,初赛时间、地点和方式由各年级自行安排,要求比赛内容积极向上,具有考察意义,能够展现参赛选手的主持能力。

2、各年级初赛结束后取前5名的主持人参与校级决赛,并于3月8日前将入选校决赛的主持人信息汇总发送至学生社团播音主持协会秦同学:

2645504417@。

(二)决赛

赛制环节设置分自我介绍、能说会道、情景模拟共计3个环节。

净比赛时间48分钟。

1、自我介绍(共1分钟)

该环节每位参赛选手有1分钟的时间进行自我介绍,介绍形式可以自由设计(包括朗诵、个人才艺等)本环节将从个人形象和介绍内容进行评分,基本要求:

仪态大方,介绍完整有特色,普通话标准,形式不拘。

2、能说会道(共2分钟)

该环节每位参赛选手将根据比赛承办方给出的题目进行现场的创作,并在2分钟内进行表达,基本要求:

给予每位选手不同的物品名称(如漫画书,棒棒糖,废报纸……),拿到题目后每位参赛选手有30秒钟的时间进行思考,思考时间到后要求选手描述所拿题目中物品的优点,将之推销出去。

本环节将从流畅度与句子结构2个方面进行评分。

3、情景模拟(共3分钟)

该环节参赛选手随机抽取情景内容,进行三分钟模拟主持。

如新闻节目、谈话节目、娱乐节目等。

此环节主要考验选手的应变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

基本要求:

新颖大胆,带有丰富的表情和自然大方的肢体动作。

本环节将从创意、思路、表达三个方面进行评分。

八、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1学分+奖品+奖状

二等奖2名0.5学分+奖品+奖状

三等奖3名0.5学分+奖品+奖状

优秀奖4名0.25学分+奖状

恳请校团委老师批准这次活动!

学生社团播音主持协会

2021.2.24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能力。

首先把握文体要求,从题干来看,要求写作“申请书”,考生需要把握申请书的格式、内容。

格式上,作为申请书,要有标题“申请书”,“申请书”三字要居中,开头要有称呼语,如本题是向校团委发出申请,所以开头的称呼语可以是“尊敬的校团委老师”;结尾要表明申请之意,如“恳请校团委老师批准这次活动!

”“特此报告,请批复”;要有落款,先是申请者,即“学生社团播音主持协会”,再是时间。

内容上,一般包括活动

目的或意义,活动的主题,活动主办单位和参与者,举办的时间,活动的地点,比赛的规则等等。

然后审清楚题干具体的要求,如“兴川职业中学学生社团播音主持协会,准备在2019年‘五四’青年节当天,举办全校首届‘金话筒’主持人大赛。

该活动须得到校团委的批准方可举行。

为此,需要向校团委提交一份申请书”,作为“金话筒”主持人大赛,活动的目的是培育优秀的校园主持人,展现学生的才能,营造校园的文化氛围,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具体的内容设置要结合这一活动。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篇文章。

其美多吉是康定到德格线路的邮政驾驶员。

他从小就有开车梦,18岁自学修车和开车,后竞聘为邮政驾驶员。

29年来,为了及时安全送达邮件,他克服了天寒路险等困难,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把“艰辛之路”变成了藏区的“幸福之路”。

他被评为2018“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要求:

①角度自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明确;②不少于500字;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用规范汉字书写。

【答案】例文

追求,让梦想花开

从幼时的开车梦,到18岁自学修车开车;从竞聘为邮政驾驶员,到克服天险把“艰辛之路”变为“幸福之路”,其美多吉最终成为2018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他的不懈追求让自己的梦想悄然盛开。

追求是什么?

追求是努力去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是完成自己的梦想。

有了追求,才会有努力;有了努力,才会有奋斗;有了奋斗,才会有希望;有了希望,才会有未来。

所以,我们应该早早在心头埋下一颗追求梦想的种子。

中国古代的先贤都有自己的梦想追求。

杜甫追求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所以才有“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满足与欣慰;苏轼追求的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所以才会在仕途不顺、一贬再贬之下,依然有着美好的精神寄托,“食芋饮水,著书以为乐”;文天祥追求的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所以才做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为国而捐躯”。

他们的追求不同,也都有自己的人生坎坷,却同样有梦想花开!

其实,普通人也有自己的梦想追求。

一个人不能没有追求,没有追求的人的生活是毫无生气的,追求是一个人前进的力量。

生活中,很多人没有远期规划,也没有近期目标,只知道及时行乐,得过且过。

这样的生活又有何意义呢?

美国科罗拉多州机械师范·麦凯乐在67岁时毅然放弃安逸的生活,追求自己昔日的梦想——完成大学学业。

经过5年的大学学习,这位老者毕业于丹佛都市州立学院,并获得双学位。

看看这位老人的励志故事,我们一代青年学子又该做何感想呢?

一个人有追求,才有生活动力,要想实现梦想,就要努力追求,一路勇往直前,才能接近梦想,进而实现梦想花开,彰显人生的价值!

有道是: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愚人只知道追求功名利禄,追求虚无缥缈的虚荣心,而对于科研的探索、真理的实践、社会的贡献却是一点没有。

我们不能做愚者,要做智者,做明智的追求。

天边划过一道耀眼的轨迹,那是流星在述说它追求梦想的努力;昙花暗自飘香,那是它在追求梦想成功后的炫示;萤火虫不时低飞,那是它在倾诉追求梦想的艰辛……

是啊!

追梦的路途上困难重重,饶是危机四伏,只要有追求,有努力,有奋斗,你就会发现,梦想之花已在悄然绽放!

我们矢志追求,披荆斩棘,定能踏平坎坷,让梦想之花盛开!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要点:

概述中心事件:

这则材料讲述了其美多吉追逐梦想的故事。

明确主要对象:

其美多吉。

主要对象的行为:

从小有开车梦——18岁自学修车开车——后竞聘为邮政驾驶员——29年克服困难把“艰辛之路”变成了藏区的“幸福之路”。

行为的结果:

被评为2018“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审题】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的对象是其美多吉,考生应抓住人物所做的事情、人物的表现、获得的成就以及获得成就的原因等分析立意。

材料中的其美多吉是康定到德格线路的邮政驾驶员,这个地方天寒路险,他克服了这些困难,把“艰辛之路”变成“幸福之路”,被评为2018“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从材料来看,“开车”是其美多吉从小的梦想,为了这一梦想,他从自学开车修车到竞聘邮政驾驶员,始终不懈追求,克服困难,为梦想付出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

由此可知,本次作为可以围绕其美多吉的“追求梦想”“努力奋斗”“拼搏不息”“坚持不止”“肩负责任”等进行立意作文。

【立意】1.追求让梦想开出绚丽的花;

2.努力奋斗让梦想开出绚丽的花朵;

3.坚持不止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素材】1.李时珍跋山涉水尝遍世间草药,几十年的采摘收集,最终创作出《本草纲目》的巨作;陈景润痴情硬干,十来年如一日的计算与推理,努力奋进,最终发明“陈氏定理”;司马迁在桌前研究了几十年的史学,最终做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流传至今。

他们对梦想的执着,不放弃是我们后人所敬佩的,更是学习的。

2.人生路上,我们一直在奔跑,我的眼前总是会浮现落在身后的起跑线,每当看见力量如梦想在我眼帘,不用语言也会明白赛场上要努力拼搏,坚持到底,只要有梦想这唯一的信仰,到哪里都是人生前线,充满力量。

力量的光,抚摸着笑脸,梦想随我把千山万水走遍;力量的歌,嘹亮了天边,梦想在不经意间发现终点。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讲述着心酸甘甜,梦想的力量转动每一天。

内心的力量无穷,我们的梦想无止境,向梦想出发,它总会有一天会开花,发出夺目的光彩。

3.我敬佩上古的夸父,它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惜道路的遥远和艰辛,去与太阳赛跑,最后渴死在山谷中。

生命是可贵的,但碌碌无为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

虽然有的人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在经历无数次坎坎坷坷之后并没有成功,但是只要你去追求了,总会有收获,而这个过程是值得去回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