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集团榆神能源公司矿井生产岗位熟练工补招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59236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能源集团榆神能源公司矿井生产岗位熟练工补招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国家能源集团榆神能源公司矿井生产岗位熟练工补招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国家能源集团榆神能源公司矿井生产岗位熟练工补招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国家能源集团榆神能源公司矿井生产岗位熟练工补招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国家能源集团榆神能源公司矿井生产岗位熟练工补招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能源集团榆神能源公司矿井生产岗位熟练工补招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Word格式.docx

《国家能源集团榆神能源公司矿井生产岗位熟练工补招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能源集团榆神能源公司矿井生产岗位熟练工补招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能源集团榆神能源公司矿井生产岗位熟练工补招招聘试题及答案网络整理版Word格式.docx

  B.经常刷牙的人也可能患口腔癌

  C.预防口腔癌的方案因人而异

  D.口腔自检的可靠性不如在医院所做的专门检查

答案A。

上述小册子的目的是帮助经常不刷牙的人进行口腔自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效果,而A项断定经常不刷牙的人不大可能做每周一次的口腔自检,如果根本不检查,小册子显然没有用。

故选A。

  (本。

由王雪芹提供)第4题:

研究发现,大多数杰出的美工,都有在纸上乱涂乱画的习惯。

他们大多数最有价值的作品,都直接与这种习惯有关。

而现在很多美工都用电脑作图,在纸上乱涂乱画不再是一种普遍的习惯。

一些专家担心,这会影响美工获取灵感,建议在电脑中匹配模拟的便条纸,能让使用者在上面涂鸦。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建议所假设的?

  A.在纸上乱涂乱画,只可能产生美术方面的灵感

  B.电脑中匹配模拟的便条纸,只能用于乱涂乱画

  C.美工在纸上的涂鸦,大多数都有应用价值

  D.乱涂乱画所产生的灵感,并不一定通过在纸上的操作获得

  “乱涂乱画所产生的灵感,并不一定通过在纸上的操作获得”,如果不做这样的假设,也就是说一定要通过纸上操作来获得,那么在电脑中匹配模拟的便条纸就没有任何意义。

本题正确答案为D。

  第5题:

生态入侵是指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人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使得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不断稳定地扩展,从而危害当地的生产和生活,改变当地生态环境的过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生态入侵的是()。

  A.某地发生大面积放射性核素泄漏,使某种植物发生变异,其繁殖力超强,逐渐取代了该地域内的其他植物

  B.某实验室由于管理不当将试验用的致病性结核菌株散播了出去,造成结核病在周围居民中流行

  C.产于南美洲的凤眼莲花朵艳丽,曾经作为观赏植物被我国引进,致使云南滇池因为凤眼莲的疯狂蔓延而鱼虾绝迹

  D.美国科学家将从我国引进的野生大豆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抗大豆萎黄病的优良品种,该品种现已彻底取代了美国传统大豆

分析定义可知,要归类于“生态入侵”,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

  

(2)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

  (3)使得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不断稳定地扩展,

  (4)危害当地的生产和生活,改变当地生态环境。

  A项中的某种植物是因为放射性核素泄漏而发生变异的(隐含:

不是人们带入的),不符合定义条件

  

(2),排除。

B项中的“试验用结核菌株”

  (隐含:

D项中的“美国科学家将从我国引进的野生大豆与当地品种杂交,培育出优良品种”

没有危害当地的生产和生活),不符合定义条件

  (4),排除。

只有C项中凤眼莲是被我国从南美洲引进的,并且给云南滇池造成了严重危害,完全符合定义条件,属于“生态入侵”。

  第6题: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是指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若美国黄金储备不足,则布雷顿森林体系难以维持

  B.该制度限制了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

  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存在基础是美元的中心地位

  D.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际黄金的流动完全自由

国际金本位下,黄金的流动是完全自由的;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黄金的流动受到一定的限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美、法三国都允许居民兑换黄金;

实行金汇兑本位的国家也允许居民用外汇(英镑、法郎或美元)向英、美、法三国兑换黄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只同意外国政府在一定条件下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不允许外国居民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

故本题答案为D。

  第7题:

让奥运圣火到达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是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的一大__________。

奥运火炬登顶珠峰主要面临三个关键的__________,一是登山技术,二是火炬能不能在如此高的海拔正常燃烧,还有一个是能否顺利实现电视直播。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亮点、难点

  B.亮点、挑战

  C.特点、挑战

  D.特点、难点

答案B。

  “亮点”比“特点”更能突出给人以惊喜的感觉,比“特点”程度更深,排除

  C.D。

  “挑战”比“难点”的程度更深,更能突出难度之大,且“面临”与“挑战”为习惯搭配,所以选B项。

  第8题:

____________。

与世界其他国家的青铜制品以武器和工具为主不同,西周的青铜器主要是各种生活(包括祭祀用的)器皿。

武器与工具虽然为数不少,但并不显眼。

西周青铜器根据用途的不同可分为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生产工具等几大类。

以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四类最为重要,它们大都用在祭天祀祖、朝会宴飨等礼仪场合,故称礼器。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西周青铜器的数量极多

  B.西周青铜器基本以礼器为主

  C.西周青铜器的种类很多

  D.西周青铜器主要用于礼仪场合

C。

  第9题:

儒家学说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美德,就不可能获得幸福,人生的幸福体现在个人的善行之中,人们不断提升个人美德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

而为了修炼美德,就不能执著于物质生活的享乐,即便是“一箪食,一瓢饮”,只要能够修得高上的品德,这样的苦行也是幸福的。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人们如何提升个人美德

  B.拥有美德是幸福的前提

  C.幸福如何在善行中体现

  D.美德与幸福的相互关系

材料指出没有美德就不可能获得幸福,即拥有美德是幸福的前提。

故选B。

  第10题:

中国古代历时最长的选官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革是:

世卿世禄制——军功授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世袭制亦称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

  军功授爵出现于秦朝。

汉朝建立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其中,察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出身。

隋朝时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1905年,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中历时最长的。

  第11题:

古典诗歌的译者不是古人,他无需为古人翻译,无论是原诗所属的古人,还是译诗所属的古人。

事实上,采用英诗传统格律,当代英语读者并不买账。

自新诗运动以来,英诗的创作已彻底摆脱了传统格律的束缚,翻译也是如此。

美国新诗运动的主帅庞德以自由体译中国古典诗歌18首,大受欢迎,掀起了一个翻译中国诗的热潮,同时也为刚刚起步的新一代诗人输送了外来营养。

英国汉学家韦利紧随其后,一反传统汉学家固守英诗格律的观念,采用自由的“弹跳律”翻译汉诗。

在本段文字中,“原诗”事实上所指的是()。

  A.传统格律英诗

  B.具体原创诗歌

  C.中国古代诗歌

  D.所有古典诗歌

词语理解题。

本段文字理解起来较难。

通过前两句我们并不能判断“原诗”的具体所指,只能笼统地推断其应该是古典诗歌。

第三句过渡,把话题引向了古典诗歌的翻译,接下来作者举例着重介绍了将中国古典诗歌译成英新诗,并表明了对这一做法的支持。

因此前面所提到的“原诗”则可推定其侧重指中国古代诗歌而并非指具体的原创诗歌或者泛泛的所有古典诗歌,B项和D项排除。

英诗传统格律和新诗都只是翻译中国古代诗歌的工具或者形式,A项排除。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第12题:

这些在今天看起来新奇、鲜活的历史,在当时却是__________的事情,并不被社会重视,大多是作为逸闻而散见于外地来京人士的私人笔记或清末以来出现的报章之中,资料的极端__________,成为社会史研究者和爱好者进入这个领域的重重难关。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街谈巷议晦涩

  B.耳熟能详隐秘

  C.司空见惯分散

  D.妇孺皆知匮乏

本题考查成语与实词辨析。

此题的关键在于第二个室,第一个空在语境中应当注意“缺”,体现出在当时应不是“新奇”的,而是有很大的普遍性,四个选项都符合,根据第二句话中的“散见于”

  “私人笔记”

  “报章”,可以得知第二空最恰当的阐述是“分散”一词。

故选C。

  第13题:

挂职锻炼是一种公务员交流的形式,指机关有计划地选派公务员在一定时间内到下级机关或者上级机关、其他地区机关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担任一定职务,经受锻炼,丰富经验,增长才干。

公务员在挂职锻炼期间不改变与原机关的人事隶属关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挂职锻炼的是()。

  A.王某原是一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后因工作变动被调到国家机关担任副调研员

  B.张某原是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后被调到工商局去担任科级干部

  C.赵某原为检察院的检察员,后因工作突出,升为检察长

  D.李某原是某行政机关的公务员,后被委派到另外一个国有企业担任副总经理,但并没有脱离与原行政机关的人事关系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挂职锻炼的一个特征是不改变与原机关的人事关系,由此可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A项属于调任;

B项属于转任;

C项属于内部的职务升迁。

  第14题:

以德为先,首要的是提高干部的党性修养,____是要解决党员干部的信仰问题,而关键之处在于通过积极有效的载体化虚为实,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重中之重有目共睹

  B.首当其冲雷厉风行

  C.归根结底立竿见影

  D.千方百计有的放矢

句中是对“以德为先”的解读,由“首要的是”,“关键之处”可知,第一空中所填的词语也应与此类似,据此首先排除D。

A项的“重中之重”与“关键之处”含义相同,如果填入则意思重复,排除A。

B项的“首当其冲”与“首要的是”含义相同,同理可排除B。

故本题答案为C。

  第15题:

已知一内直径为1250px,内高2500px的圆柱形木桶,灌满了浓度为20%的盐水溶液,使其倾斜45度倒出部分溶液后放平,再加满清水,问此时木桶内盐水溶液的浓度是多少?

  A.10%

  B.12.5%

  C.13.3%

  D.15%

D。

该圆柱形容器倾斜45°

后如图所示:

能够看出溢出的液体的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1/4,剩余3/4,加满水后浓度为原来的3/4,即20%×

3/4=15%。

  答案选择D选项。

  第16题:

旷达,是人生的一种生命意识、人生态度和胸襟格调,即人在面对人生诸多困境时,以开阔豁达的胸襟态度超越之,进入一种审美化的人生。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表现了旷达的诗句是:

  A.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B.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A。

根据定义,A项体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以豁达的胸襟去超越的态度,符合定义;

B项描写的是诗人寂寞的心情,不符合定义;

C项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不符合定义;

D项体现了诗人的清高和孤傲,不符合定义。

故答案选A。

  第17题:

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机制,要求每个人应该拥有同等的竞争和选择权利,反映到公共领域,就是确立以投票表决为中心的民主程序。

因为公共事务的决策会影响到每个人的利益消长,所以民主的作用就是保障每个人拥有平等的经济权益和交易地位。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

  A.市场经济与民主的关系

  B.公共事务应该怎样决策

  C.民主与个人经济权益的关系

  D.民主如何保障平等权利

文段首句是主旨句,后一句对其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故文段意在说明市场机制要求在公共领域确立民主程序,即市场经济与民主的关系,A项当选。

  第18题:

新中国成立后.国防与军队建设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其中一个阶段为全面建设时期,在这一时期成功爆炸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其时间是()。

  A.1949年底~1953年

  B.1966年5月~1978年

  C.1953年底~1966年

  D.1978年12月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大致经历了四阶段:

第一阶段:

初创时期(1949年底~1953年)。

这一时期新中国的主要任务是外御侵略,内治创伤,振兴民族经济;

第二阶段:

全面建设时期(1953年底~1966年),这一时期我国的国防建设突飞猛进,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防体系,并且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第三阶段:

曲折中发展时期(1966年5月~1978年)。

  “文化大革命”中,国防和军队建设遭到了严重干扰和破坏,军队正常的教育训练受到严重冲击。

但军队基本保持稳定,顶住了国际霸权主义的压力;

第四阶段: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12月至今)。

  第19题:

Word中,当同时打开多个文档窗口时,那么活动窗口()。

  A.可以有多个窗口

  B.只能是固定的窗口

  C.是没有被其他窗口盖住的窗口

  D.是一个标题栏颜色与其他不同的窗口

  【参考答案】D

  【名师点睛】Word中可以同时打开多个文档,但只有一个文档窗口处于活动状态,这个窗口是一个标题颜色与其他不同的窗口,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

  第20题: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许多社区空巢老人越来越多,他们生活小事不能自理,需要社会特殊照顾。

目前,社会对一些独居老人的关照仍显欠缺。

逢年过节,虽然有关部门上门送粮油、衣物、金钱等进行慰问,但对于空巢老人来说,关心还不到位,措施还不得力。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成立一些传统的养老院、敬老院、社区互助会等更加适合空巢老人欢度晚年的场所,既可以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要,还解除子女的后顾之忧,同时也加强了社区群众之间的交流与互助。

使越来越多的老人晚年生活得丰富多彩。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空巢老人的出现并非仅来自于老龄化

  B.社区是解决空巢老人现象的最佳途径

  C.在解决空巢问题时子女应发挥更大作用

  D.空巢老人需要生活与精神上的多方帮助

文段前半部分指出社会对空巢老人的关心仅仅局限于物质方面,这显然是不到位的;

后半部分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即不仅要在物质上也要在精神上对空巢老人进行帮助。

  第21题:

那天夜晚,他抱着吉他即兴演唱了几支歌,脸上是____________的表情,像孩子那样快乐,像农夫那样淳朴。

我____________一次感受到,好的男子汉本质上都是农夫,朴实,宁静,沉湎于自己的园地,____________那是音乐、绘画____________书籍。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迷醉不止不管还是

  B.陶醉不只不管还是

  C.迷醉不只如果或者

  D.陶醉不止如果或者

分析本题可以从虚词入手,“如果……或者……”是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而“不管……还是…”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感受“好的男子汉本质”可以从“音乐、绘画”中得到,还可以从“书籍”得到,表示一种条件关系。

因此选择“不管……还是……”,排除

  C.D两项。

不止:

继续不停止,或者是超出某个数目或范畴。

  “不只”相当于不但、不仅。

所以第二空应选择“不止”。

  “迷醉”和“陶醉”都有沉醉的意思。

  “迷”强调的是迷恋,深深地被吸引了。

  “陶”则是熏陶,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中。

文段中,他“像孩子那样快乐,像农夫那样淳朴”,显然是被深深地吸引而不能自拔的样子。

所以用“迷醉”要比“陶醉”好。

因此正确答案为A。

  第22题:

在第三十四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的()被列入文化和自然遗产。

  A.登封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和中国丹霞地貌

  B.福建土楼和江西三清山

  C.河南安阳殷墟和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D.开平碉楼与村落和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

第三十四届世界遗产大会于2020年8月1日在巴西举行;

  B.C.D三项分别是2020年、2020年、2020年人选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第23题:

下列关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教育事业的产业性,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

  B.

  “十一五”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普九”人口覆盖率接近100%

  C.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0~2020年)》提出了2020年教育投入占GDP4%的战略目标

  D.从2020年秋季学期起,中央与地方共同设立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普通高中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约占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20%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加大财政投入,坚决反对教育产业化。

  第24题:

萧某对李某作出承诺:

只要李某把邻居家的小狗偷来,就付给酬金200元。

该行为属于()。

  A.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

  B.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

  C.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D.犯罪行为

本题是考查民法的题。

根据《民通意见》

  (修改稿)第七十五条,附条件的民事行为,如果所附的条件是违背法律规定或者不可能发生的,应当认定该民事行为无效。

萧某要求李某偷小狗的行为明显违背法律相关规定,因此李某的承诺行为无效,所以选择B选项。

  第25题:

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就士大夫和渔工水师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时指出: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包括()。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认识正确与否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

  D.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答案B,D。

此题的题干表明,认识来源于实践,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正确地把握事物。

因此,BD两项的表述符合题意。

AC两项的表述并无错误,但并非题目本身所包含的意思,题干中只是指出了士大夫和渔工水师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并没有做出进一步的评价。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