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永忠习 题 选.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5992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5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曾永忠习 题 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曾永忠习 题 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曾永忠习 题 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曾永忠习 题 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曾永忠习 题 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曾永忠习 题 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曾永忠习 题 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曾永忠习 题 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曾永忠习 题 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曾永忠习 题 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曾永忠习 题 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曾永忠习 题 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曾永忠习 题 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曾永忠习 题 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曾永忠习 题 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曾永忠习 题 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曾永忠习 题 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曾永忠习 题 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曾永忠习 题 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曾永忠习 题 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曾永忠习 题 选.docx

《曾永忠习 题 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曾永忠习 题 选.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曾永忠习 题 选.docx

曾永忠习题选

习题选(1-3)

一、填空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研究___教育现象____,揭示教育规律。

2.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___学记__。

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___社会现象___,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4.教育经历了原始社会教育、__古代社会教育___、现代教育的发展过程。

5.___遗传___、环境、教育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

6.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顺序性、阶段性、___不均衡性___和个别差异性。

7.生产力的发展___制约___教育的发展。

8.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__决定___教育。

9.2000年前实现基本___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__,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是全国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10.到2010年,在全面实现“两基”目标的基础上,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有步骤地___普及高中__阶段教育。

11.2000年前后,实行教师聘任制和__全员聘用制___,加强考核,竞争上岗,优化教师队伍。

12.__现代远程教育工程___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

她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

13.___全面推进素质教育___,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

14.要继续巩固和完善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和___持证上岗制度___,试行校长职级制,逐步完善校长选拔和任用制。

15.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____教育活动_____的各个环节中。

16.我国中小学教育具有___基础性___、全面性、义务性的特点。

17.1995年3月,我国正式颁布了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__。

18.中小学生是处于___迅速发展时期__的人,是未完成的人,是可教育的人。

19.学生是教育的__客体____,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0.人的智力因素主要指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___想象力___等五个方面。

21.推进素质教育,要开展以培训___全体教师_____为目标,骨干教师为重点的继续教育,使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二、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填入空格中):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诞生了夸美纽斯的《___________》。

A.教育论B.大教学论C.普通教育学D.师论E.理想国

2.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_________。

A.杜威B.赫尔巴特C.梅伊曼D.桑代克E.赖依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涌现出来的世界著名教学理论有_________。

A.《学科结构理论》B.《教育与发展》C.《雄辩术原理》

D.《范例教学理论》E.《新教育》

4.生产力发展决定教育的_______。

A.性质B.机会C.规模D.管理体制E.速度

5.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______。

A.幼儿教育B.中小学教育C.职业教育D.成人教育E.高等教育

6.______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A.1985年B.1986年C.1990年D.1993年E.1988年

7.“人是一个未完成的动物,并且只有通过经常的学习才能完善自己”。

这句话出自_____书。

A.《教学与发展》B.《学会生存》C.《教育过程》D.《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

展望》E.《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8.在教育发展过程中,__________是主张“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

A.布鲁纳B.凯洛夫C.杜威D.陶行知E.康德

 

三、名词解释:

1.教育(P2)2.教育学(P28)3.人的身心发展(P78)4.义务教育(P99)

5.教育方针(P109)6.素质教育(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的决定》)7.素质(P115)8.年龄特征(P139)9.个别差异(P151)10.非智力因素(P153)。

四、简答题:

1.教育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这里指的要素是教育最基本的要素,四个基本要素在教育活动中缺一不可。

基本要素是: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

四者关系为:

他们共同存在于一个系统之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由理解走向实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的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思潮;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

3.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p72

答:

起促进作用,具体表现:

第一,为社会科技进步培养人才,社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靠人才,

第二,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最佳途径

第三,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第四,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4.教育现代化的内容p76

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师素质现代化。

在学习这一内容时,请认真地观看录像教材,会受到重要启发的。

5.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范围、内容

目标:

“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的第一条p458

范围:

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方面。

内容:

即“文件”中的第三、四、五、六、七条。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能等方面。

6.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p467)p117

7.当代国外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特点p122

答:

1)教育改革的重点已转向基础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

2)提高教育质量成为改革的重点。

3)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

4)重视个性教育,注重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改革的重点方面

5)加强改革道德教育——体现改革这一重要特点

8.教师为什么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

教育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学生是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的体现者。

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认真研究、掌握学生的一般特点及其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把握学生的共性和个性,才能使教育工作有的放矢。

9.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既是客体,又是主体。

学生是主体、客体的辩证统一;对于教师而言,学生是客体,他接受来自教师的教育;对于学习而言,学生是主体,他是学习任务的承担者,是学习的主人。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教育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过程;教育的最终成果固然离不开教师,但同时也取决于学生的学;学生积极参与教育过程还可以促进其发展,教学相长。

10.小学生心理特点p141

答:

一,小学生认识发展特点:

1)感知觉发展特点:

感知觉不精确,时、空知觉较为模糊

2)注意发展特点:

有意注意开始发展,但无意注意任占优势。

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极受到外界干扰。

3)记忆发展特点:

发展快,由无意记忆向有意识记忆过渡机械记忆占优势。

4)思维发展特点:

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抽象逻辑思维较差

5)想象发展特点:

想象发展是向正确和完整的反映现象过。

二,小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情感内容日丰,情感的深刻性,稳定性不断增强。

高级的情感——荣誉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逐步发展情感不稳定,

制特点同样突出,当前的不良情感产生——嫉妒、冷漠缺少爱心、无责任感。

三,小学生意志发展特点:

存在教多,尤其是独生子女,意志薄弱,主动性,独立性,坚韧性差,依赖性强。

四,自我意识发展特点:

独立认识,评价别人和自己的行为几调节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有发展,但水平教低。

五、论述题:

1.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p43

解释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推动教育改革

2.简述教育基本规律p30

答:

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这是贯穿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规律。

3.试论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关系。

P85-86

答:

教育与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关系是辨证的。

一方面,教育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儿童青少年的发展依赖于教育,另一方面,教育作用的发挥又受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状况的制约。

要使教育真正发挥其主导作用,就必须根据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去进行。

1)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

2)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必须针对不同年龄段选择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

3)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决定了教育活动要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最佳期给予合适的教育,以促进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4)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为个别差异性,决定了教育活动要因材施教。

4.联系教学实际,试论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

P142

答:

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小学生的想象能力不是培养起来的,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心理特质,但教育时对此也并不是不可为

,我以为在孩子想象能力的培养中,教师与家长只需作到四点即可。

一是鼓励:

让给孩子大胆想,不怕错,哪怕荒唐也要鼓励

二是放手:

不给孩子束缚,任其所思,任其所为,孩子的破坏性总是有限的。

三是配合:

教师与家长要时时发现孩子思想的火花,顺势导引。

四是支持:

给孩子买书,讲故事,捉小虫,看星星,玩游戏,对话对歌

给孩子自由天地,保护启蒙,开发孩子的潜能,也许你没什么好策略,只要做到上述四点,孩子的想象能力定会得到大的发展。

5.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差生所采取的教育策略。

P160-161

答:

1)所谓差等生就是指那些不能达到基本教育要求,德、智、体、美整体发展水平较差或发展暂时落后且不均衡的学生

2)具体教育策略:

A,公平,公正地对待他们,要求他,重建其字尊心克服自卑心理。

B,用放大镜找他身上的亮点,以此为契机对其进行教育。

C,施与高尚的教育爱,激励为主,多提醒,少批评。

D,予以尊重,信任,理解,宽容,消除师生隔阂,促进其主动接受教育。

3.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p54

一方面:

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

如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目的的制定;影响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影响着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专业设置;影响着教学方法、教学设备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另一方面:

教育又通过其功能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教育的经济功能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是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能把了解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主要手段之一;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生产力。

4.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p58

一方面: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如政治经济性质决定教育性质、目的、领导权、受教育权及教育的结构、类型、管理体制。

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是影响教育目标、教学内容、人的教育观念。

另一方面:

教育的政治功能是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才;通过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制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社会服务;组织学生直接参加社会政治活动,把学生作为现实的政治力量使用;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或者加速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系。

5.教育的人口功能p64

教育的文化功能表现在对社会文化的传承、选择、传播、创造。

教育的人口功能表现为可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

6.论教育现代化p75

7.试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p458-471

8.为什么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P113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人类长期培养人的教育实践经验的抽象和概括;五育各有自己的特殊任务、内容和方法,对个人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同时,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它们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的共同作用,就是使受教育者形成合理素质结构。

9.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党和国家对教师队伍提出了什么要求。

P467-十七条

答: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为此,党和国家对教师提出了下列要求:

1)教师要热爱党,热爱,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学生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3)要不段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

4)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生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

5)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创新;

6)要与学生平等相处;

7)尊重学生人格,因材实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10.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谈谈正确认识学生的意义。

P132-

 习题选(4-6

一、填空

1.19世纪,____赫尔巴特___以发展人的多种兴趣为理论依据,奠定了系统的学科课程理论。

2.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了要探索儿童的____最近发展区____,即判断儿童的现实水平和潜在水平。

3.20世纪,美国教育心理学家_____布鲁纳____提出了以学科的基本结构构建课程的理论。

4.我国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中增设了___活动课程___。

5.综合课程是打破了____分科课程_____的框架,把若干有关的学科内容合并起来编订的课程。

6.____教学大纲___是国家对某门学科的教学所提出的统一要求和具体规格,是国家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直接领导的主要工具。

7.教材编写的原则是:

__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_______,逻辑性与教学的统一。

8.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贯彻国家的___教育方针_______,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9.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____全面发展_____。

10.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要对学生进行_____思想品德教育____。

11.任何知识都是来自直接经验,____直接经验______是掌握间接经验的桥梁。

12.智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而____知识____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的发展。

13.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经验的过程,既有智力因素的活动,又有____非智力因素____的活动。

14.非智力因素主要是由兴趣、情感、动机、___意志______、信念、性格等要素组成。

15.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___主动性_____是教师有效地进行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16.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和____教学的基本规律_____提出的,是进行教学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17.教学原则具有____指导性功能____、整体性功能。

18.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科学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和_____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利____进行。

19.因材施教原则是依据学生____身心发展____规律提出的。

20.教学方法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_____.师生双方_____在共同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

21.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是实行____启发式____,反对注入式。

22.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说话法、____讨论法__、读书指导法。

23.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主要表现在_____提高教学质量____、提高教学效率、扩大教育规模。

24.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___学习方法____,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25.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学过程的结构和组织,是联系教师的教和__学生的学__的方式。

26.美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发展趋势是加强基础、____更新课程内容____、加强课程现代化。

27.日本中小学课程改革发展趋势是重视基础、强调个性化____培养能力____、民族化和国际化并立(重)。

二、选择题:

1.课程发展至今,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影响和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

A.传统思想因素B.人的身心发展因素C.科学文化因素D.生产力因素E.社会因素

2.课程的基本类型有__________。

A.国家课程B.学科课程C.综合课程D.活动课程E.问题课程

3.我国中小学课程的基本表现形式是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________。

A.教材B.教学辅导书C.综合练习册D.教学目标E.教学指导书

4.课程计划的主要内容及顺序________。

A.课程设置B.课时分配C.规定培养目标D.学科顺序E.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5.“拔苗助长”违背了什么教学原则__________。

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E.尽力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

6.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有__________。

A.讲授法B.谈话法C.演示法D.讨论法E.实验法

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________。

A.复式教学B.班级授课制C.问题教学D.个别教学E.分组教学

8.目前中小学教学中普遍运用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主要有______。

A.投影器B.录音机C.模型D.录像机E.挂图

 

三、名词解释:

1.课程(广义、狭义)(P167)答:

①广义的课程指:

课业及进程。

是学校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灌输的思想和观点,培养的习惯和行为的总和。

它包括学校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种活动,以及对内容的安排,进程和时限。

②狭义的课程指一门学科。

2.学科课程(P169)答:

它是根据学校的教育任务和学生一定年龄阶段的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出最基本的原理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

3.活动课程(P170)答:

活动课程是指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和课程4.潜在课程(P175)5.课程计划(P176)6.教学大纲(P183)答:

教学大纲是对单科课程的总体设计,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以纲要的形式规定各学科的目的,任务、内容、范围、体系、教学进度、时间和教学法上的要求。

7.教科书(P184)

8.教学(P199)答:

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与体力,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

9.教学原则(P213)答: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和教学的基本规律提出的,进行教学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10.直观性原则(P218)11.循序渐进原则(P219)答: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科学知识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进行12.巩固性原则(P220)13.教学方法(P227)1414.启发式(P228)答:

启发式是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5.注入式(P228)答:

注放式也叫“填鸭式”或“满堂灌”,是指教师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考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接受能力,把学生看作消极、被动的客体,向学生灌输知识,要求死记硬背。

16.讲授法(P230)17.谈话法(P232)18.讨论法(P233)19.演示法(P235)20.练习法(P237)21.实验法(P238)22.个别教学(P252)23.分组教学(P253)24.班级授课制(P254)25.教学组织形式(P252)

四、简答题

1.影响和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p167

社会因素:

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对课程的要求和提供的可能。

科学文化因素:

教育的功能在于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但现代社会科学文化迅猛发展,因而影响和制约课程内容滞后。

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

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是制约课程的内部因素。

2.活动课和课外活动的主要区别p172

答:

①在学校教育中所处地位不同。

②对教育效果的要求程度不同。

③管理力度不同。

④对参加者的要求不同。

3.制定课程计划的基本原则p180

①保证实现培养目标。

②相对完整性和衔接性。

③稳定性和灵活性。

④全面性。

4.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p187

答:

①课程结构日趋合理。

②课程内容综合化。

③课程形式多样化。

④重视智力开发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⑤重视个别差异。

5.教学与教育、智育的关系p199

答:

教学与教育这两个概念间的关系是部分与集体的关系,教学只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途径,除教学外,还有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等多种途径。

教学与智力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不能把两者等同。

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途径之一,它与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等相并列。

6.教学实质和任务是什么p200-p202

答:

教学实质:

①教学是由教师教和学生学组成的共同活动。

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是辨证统一的。

③教学是以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

任务是:

①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②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

③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5.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P207

答:

①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②学习知识与提高思想觉悟相统一的规律。

③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④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统一的规律。

⑤教师主导与调动学生积极性相结合的规律。

7.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p204

①引起动机。

②感知知识。

③理解知识。

④巩固知识。

⑤运用知识。

8.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关系p213

答:

教学原则的规定必须依据教学规律,是教学规律的体现。

它们的区别是:

教学规律是教学过程中各因素客观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教学原则是人们主观制度的,并反映人们对教学工作的要求。

9.教学原则制定的依据是什么p213

10.全面发展方向性原则及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p215

答:

全面发展方向性原则就是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必须使学生全面发展。

既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品德、体质等方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11.循序渐进原则及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p219

答: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科学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顺序进行。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要了解学科知识和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顺序。

②要坚持由近到远,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地进行教学工作。

③要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系统学习的良好习惯。

12.教学方法优选的标准是什么p239

答:

①与教学目的和任务相适应。

②与教学内容相符合。

③与学生心理特征、知识水平相适应。

④与教师特点相符合。

⑤教学条件。

13.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p243

①提高教学质量。

②提高教学效率③扩大教育规模

14.学法指导的内涵、意义与作用p246

①学法指导主要指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了解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学会独立学习。

②意义:

a.提高学习质量;b.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5.课内外学法指导的内容p248

课内学法的指导内容:

①预习②听课③复习

课外学法指导的内容:

①课外阅读②学科活动③社会调查

16.班级授课的优缺点p254

答:

优点:

①能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②能够系统地传授知识。

③以课为单位教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④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⑤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

17.备课的意义、内容p256

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