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学笔记全(吕大吉)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606282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宗教学笔记全(吕大吉)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宗教学笔记全(吕大吉)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宗教学笔记全(吕大吉)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宗教学笔记全(吕大吉)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宗教学笔记全(吕大吉)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宗教学笔记全(吕大吉)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宗教学笔记全(吕大吉)Word文件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宗教学笔记全(吕大吉)Word文件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宗教学笔记全(吕大吉)Word文件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宗教学笔记全(吕大吉)Word文件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宗教学笔记全(吕大吉)Word文件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宗教学笔记全(吕大吉)Word文件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宗教学笔记全(吕大吉)Word文件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宗教学笔记全(吕大吉)Word文件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宗教学笔记全(吕大吉)Word文件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宗教学笔记全(吕大吉)Word文件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宗教学笔记全(吕大吉)Word文件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宗教学笔记全(吕大吉)Word文件下载.doc

《宗教学笔记全(吕大吉)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宗教学笔记全(吕大吉)Word文件下载.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宗教学笔记全(吕大吉)Word文件下载.doc

天命,宗教赋予神的基本特性之一。

本质上是人类本质特性的宗教异化,它是把人的行为所具有的意志、智慧和权能转移给神灵的结果。

当人类把支配自己日常生活的力量视为异己的神秘力量的时候,就会把自己生存所系的客观环境视为神灵的有意安排,把幸福与苦难以及自己没有把握的未来都说成是天道的表现和神圣天命的显示。

11、图腾观念:

是原始人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

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和原始民族对自然的无知是图腾产生的基础。

运用图腾解释神话、古典记载及民俗民风,往往可获得举一反三之功。

图腾就是原始人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

12、祖灵观念:

祖灵祭在原住民各地区都有,原住民对祖灵的信仰,只是泛灵崇拜的一种表现,而未达到人格化的个别祖先的灵魂观念。

祖灵是泰雅族一切祭仪的主要对象,有时甚至把猎首携归的敌人的灵魂也包含在内。

13、宗教禁忌:

由于人们对神秘力量和神圣对象在观念上有所意识,在体验上有所感受,一般就会在情绪上产生惊奇、恐惧、畏怖以及尊敬。

爱戴等宗教感情。

这种敬畏感往往在行为上表现出来,在人与神秘力量和神圣对象的关系上,体现为对自己行为上的限制和禁戒规定,这就是宗教禁忌。

14、忏悔:

原是宗教名词,信教者向神或神的代表以神旨、神律为标准衡量自己的行为,检查自己的罪过,表示悔改的决心,忏悔的外在形式就是自我批评甚至赎罪。

现表示良心谴责和自我批评的道德术语。

15、宗教修行:

是把修行者组织起来,把修行生活制度化,形成一定的修行体制,通过种种修行最终实现其所追求的善果,达到该宗教追求的理想境界,宗教修行是达到和实现其理想境界的桥梁和手段。

16、宗教礼仪:

所谓宗教礼仪,在此是指宗教信仰者为对其崇拜对象表示崇拜与恭敬所举行的各种例行的仪式、活动,以及与宗教密切相关的禁忌与讲究。

17、宗教组织:

众多的信徒在共同的信念或共同的信仰旗帜下组织起来,采用一定的组合形式,建立共同的遵守的教义体系、行为规范和宗教生活制度,结成为一个有共同信仰的团体和组织。

18、政教合一:

政教合一制度是政治和宗教结合最密切的形式。

其基本特点是:

君权与神权、政权与教权合二而一。

国家元首和宗教领袖同为一人,政权和教权由一人执掌;

国家法律以宗教教义为依据,宗教教义是处理一切国家事务的准则。

19、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或敬祖,是指一种宗教习惯,基于死去的祖先的灵魂仍然存在,仍然会影响到现世,并且对子孙的生存状态有影响的信仰。

一般崇拜的目的是相信去世的祖先会继续保佑自己的后代。

在大部分不同文化中,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不太一样,对神灵崇拜是希望祈求一些好处,但对祖先的崇拜一般只是表达亲情,但有些文化如儒家和大乘佛教是将祖先当作神灵一样的崇拜。

20、天帝崇拜:

夏商周三代天帝崇拜已经形成并发展成为制度化宗教,天帝作为至上神的至上性与王族的祖先崇拜结合起来形成君权神授观念。

自此以后历代王朝都承袭了这种至上神观念,成为上下几千年一以贯之的正统宗教思想。

21、社稷崇拜:

社稷是土谷之神,社是从土地产生农业稼穑的职能而来,所以自天子以至庶民,皆各有其大小尊卑不同的社。

在民间以二十五家建立一社,百家为里社,二千五百家为州社;

并以最适宜其土质之树,种于各社之旁,当作社神崇拜。

稷是谷神,以稷为五谷中主宰的代表。

社稷是由自然力的崇拜而起。

民以社土为居住,又以食谷为生活。

到后来的政治上,把社稷的祭祀看得极重要,它关系着国家(领土主权)的存亡,故将其祭坛设在王宫之右,与宗庙相对。

22、祭天之仪:

祭天的主要目的是因为君主自认为受天之命,祭天所以报天之恩。

天、上帝作为国家宗教的至上神,万民皆须敬拜,但祭祀天帝的圣事,则是君主垄断的特权,只有天子才有祭天之权。

23、政教分离:

是针对政教合一制度的落后性和专制性而提出的,其基本内涵是国家政权与宗教组织所主观的事务分属不同性质的领域。

这种政治体制是针对政教合一的落后性和专制性提出来的。

最为典型的政教分离运动是1921年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把伊斯兰教分离出国家政权。

24、国教:

是国家的执政当局定为国家的全民信仰的宗教,它是这些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是维护统治秩序的最重要的精神支柱。

25、祖先崇拜体制:

祖先崇拜是几千年来中国人信仰系统中最重要的内容。

祖先崇拜体制指的是一套完整而系统化的祖先崇拜仪式。

商代规定,同一氏族的人在宗庙祭祀,同一宗族的人在祖庙祭祀,同一家族的人在称庙祭祀。

祭祖范围的差别,表示血统上的亲疏。

周代则确定了严格的宗法制度。

秦汉以后,祭祖更多地局限为宗族家族的内部行为。

但皇族内部宗法与祭祖更加细密、系统,民众的家祭礼仪也更加烦琐。

祖先崇拜体制是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

26.宗族:

指同宗同族的人。

宗族,人类学术语,一种社会单位,为了生存和安全的目的,由几个核心家庭(总人数一般不超过30~50人)松散地组成。

宗族可以并入更大的称为部落的社区,也可以由于部落性庆典、狩猎活动或战争而偶尔结合起来。

指拥有共同祖先的人群集合,通常在同一聚居地,形成大的聚落,属于现代意义上模糊的族群概念。

一个宗族通常表现为一个姓氏,并构成的居住聚落;

一个宗族可以包括很多家族。

27.塔木德:

塔木德是犹太人的口传律法总集,是犹太教第二部最重要的经典,仅次于《圣经》,该书确立了犹太人生活的伦理规范百科,它记录了犹太人长达1700多年的历史进程。

《塔木德》大约成书于5世纪,内容包括犹太教有关律法条例、教法、传统习俗、祭祀礼仪、著名犹太教学者的生平传略等。

《塔木德》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大类:

密什拿(以摩西教导的律法为中心,收纳历代拉比根据摩西律法而对社会事件所作的口传解答)和革马拉(是密什拿的注解,并附加各种传说)。

后世往往称《革马拉》为《塔木德》。

28.摩西十诫:

第一条:

“我是耶和华——你的上帝,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除了我之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第二条:

“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

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上帝是忌邪的上帝。

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爱我、守我戒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

第三条:

“不可妄称耶和华——你上帝的名;

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

”第四条:

“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

六日要劳碌做你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上帝当守的安息日。

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做;

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

第五条:

“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土地上得以长久。

”第六条:

“不可杀人。

”第七条:

“不可奸淫。

”第八条:

“不可偷盗。

”第九条:

“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

”第十条:

“不可贪恋他人的房屋;

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

”.

29.哈里发:

是伊斯兰教职称谓。

原意为“代理人”或“继位人”。

《古兰经》中有“我必定在大地上设置一个代理人”的经文。

穆罕默德及其以前的众先知即被认为是安拉在大地上的代理人、代治者。

后该词被用于指称穆罕默德逝世后继任伊斯兰教国家政教合一领袖的人。

30.安拉:

是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中宇宙最高的独一实在、应受崇拜的主宰名称。

真主是全世界穆斯林崇拜的唯一主宰,被认为是创造宇宙万物并且是养育全世界的,今世派遣众多先知向人类传达真理、后世进行公平清算的主宰。

.穆斯林:

意思是顺服伊斯兰教的神安拉的人。

一般提到的穆斯林都是泛指伊斯兰教徒。

此外,穆斯林也可以指穆斯林世界,可以指现今的伊斯兰国家或中世纪的阿拉伯帝国。

31.弥赛亚:

是耶和华神所拣选,受圣灵所感,具有大能的救主。

儒教

1、儒学的创始人:

孔子

2、创立时间:

东汉时期

3、孔子的思想主张:

天命观、“仁者爱人”的伦理观、“为政以德”、中庸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

4、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天人感应、阴阳五行说、人性论(教化使之向善)、君权神授

5、儒教教义:

天论、仁论、礼论

佛教

创始人:

释迦牟尼创立

释迦牟尼创立时间:

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

佛教的基本教义:

佛教的教义有所谓的四圣谛、四法印和八正道之说。

四圣谛:

世间的苦(称作苦谛)、苦的原因(称作因谛或集谛)、说苦的消灭(称作灭谛)、灭苦的方法(称作道谛)

四法印:

1、“诸行无常”:

宇宙的一切事物和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相待相持的相互关系,没有恒常不变的存在。

2、“诸法无我”:

世界上一切事物和一切现象并无本体论的所谓我的存在

3、“有漏皆苦”:

“漏”是烦恼的意思。

佛教认为众生不明白一切法“缘生缘灭”、“无常无我”的道理,而在无常的法上贪爱追求,在无我的法上执著为呼“我”,或为“我所有”,这叫惑。

惑使人烦恼。

烦恼种类极多。

贪(贪欲)、愤(仇恨)、痴(不知无常无我之理叫做痴)是三毒,加上慢(傲慢)、疑(犹疑)恶见(不正确的见解),合在一起为六大根本烦恼。

世间有无量的苦,这苦不是孤立的、偶然地自己生起来的,也不是造物主给予的,而是有因缘的。

困惑所造的烦恼就是业,因业而有生死苦,就是“有漏皆苦”。

4、“涅槃寂静”:

涅槃(梵文Nirvana)这个词的原意是“熄灭”,意译“圆寂”,它是佛教全部修习所要达到的最高理想,一般指熄灭生死轮回后的一种精神境界。

佛教认为,人生有着重重烦恼和痛苦,涅槃即是对“生死”诸苦及其根源“烦恼”的最彻底的断灭。

三、八正道

人生痛苦的根源在于烦恼,那么如何使人摆脱这个痛苦的根源,达到理想境界呢?

佛教在这方面的论述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所谓“八正道”,意谓通向涅槃解脱的正确方法或途径。

八正道的具体内容是:

①正见,对佛教真理“四谛”等的正确见解;

②正思,对四谛等佛教教义的正确思维;

③正语,纯净语言,说合乎佛法的言论,不妄语、不慢语、不恶语、不谤语、不统语、不暴语、远离一切戏语。

④业,从事清净之身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做一切恶事;

⑤命,过符合佛教规定的正当生活,远离一切不正当的职业;

⑥精进,勤修涅槃之道法;

⑦正念,铭记,“四谛”等佛教真理;

⑧正定,修习佛教禅定,心专注于一境,观察“四谛”之理。

佛教认为,按此修行可由凡入圣,从迷界此岸达到悟界的彼岸。

道教

一、概念:

道派组织出现在汉代,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古老宗教,它是一种综合性的宗教,是由各种教派组合而成的。

在东汉时代,最大的道派组织为太平道和五斗米道。

二、教义:

以“道”为核心,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而派生,即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

四、道教中的生态智慧:

1、天人合一:

是指人与自然的融会贯通,尤其指人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一种崇高境界,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2、道法自然:

认为世界处在一个永恒的循环往复运动之中,万物以及包括人在内的所有生命,都是在道的循环演化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它们也必须在这种周期性的动态平衡的节律中维持其生存。

3、爱物寡欲:

人欲积德累功,修道求仙,不独爱人,也当爱物。

道教不仅慈爱万物,还善于向它们学习,从万物中悟出生命长生的道理。

4、贵生戒杀:

早期道教的主要经典《太平经》说:

“要当重生,生为第一。

”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不仅人与人之间的生命是平等的,而且人与动植物的生命以及天地的生命,也都是平等的。

基督教

一、创始人:

耶稣

二、创立时间:

约在1世纪中期,成为一个独立的新宗教

三、基督教的经典:

基督教各派都以圣经为其经典,圣经也称新旧约全书,由《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大部分组成。

四、基督教各派有不少共同信仰:

1、都信奉“三位一体”的上帝,即相信上帝是唯一的真神,而它有三个位格—圣父、圣子和圣灵,这三个位格互不混淆,但其本质相同、本体相通、神性相通,由此联结成一体,世界万物都由这一上帝所创造和主牢;

2、都相信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因偷食“禁果”而犯了罪,这种罪世代相传,被称为“原罪”从基督教各派教义种学奏本内容都大体相协,包括上帝论、基督论、圣灵论、人论、教会论、圣事论、终极论等。

五、基督教各派在礼仪方面不同之处:

新教只有洗礼和圣餐两件、而天主教和东正教除了这两件外,还有其他圣礼。

在教会建制方面也有很大不同。

伊斯兰教

穆罕墨德创立时间:

7世纪初

创立地点:

创建于阿拉伯半岛

基本信条、教义:

1、坚持严格的唯一神论,认为安拉是唯一应受人们崇拜的神;

2、造化论,教导信徒要信仰先知、相信安拉的启示;

3、先知论:

认为安拉为引导与劝诫世人摆脱苦难与邪恶,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对不同的民族,派遣一些受其恩宠的人作为先知在本民族中传达安拉的启示,并引导人们弃恶从善、遵循正道、信仰一神安拉。

4、启示论:

是指安拉以特殊而隐微的方式教给他所选择的先知以宗教原则和治世济人的知识。

5、两世论:

存在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今世)和现世终结后的彼岸世界(后世)。

两世论以相信后世存在为前提,并认为今世与后世有必然联系,提倡“两世兼顾”(或“两世并重”),以达到“两世吉庆”的目的。

6、前定论:

认为“安拉在万象未显之前预定了万事万物的有,并预定这些事物在一定时间、从一定形式、按一定数量而发生”,并相信这是由安拉意志决定的必然,人类的意志无法改变。

五、伊斯兰教对每一个穆斯林规定的基本功修称之为“五功”:

简称“念、礼、斋、课、朝”,此五功为“主命”功课,是每个穆斯林都必须履行的义务。

六、伊斯兰教的经典:

《古兰经》和圣训。

《古兰经》既是一部宗教经典,又是伊斯兰立法的首要依据。

圣训是先知穆罕致德在23

年传教期间发表的言论和示范行为,以及他默认的门弟子的重要言行的总称。

印度教

一、时间:

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中

二、种性制度:

是印度教社会特有的等级制度。

这一制度把人划分成四个等级,即婆罗门(神职人员和知识分子)、刹帝利(武士和国家管理者)、吠舍(工商业者)、首陀罗(工匠和奴隶)。

除了这四个等级外还有一个“贱民”阶层,即不可接触者,实际上是第五个等级。

三、印度教的教义、信仰:

敬神、梵我同一、业报轮回、灵魂的彻底解脱——瑜伽修炼、承认吠陀的权威等

犹太教

摩西

二、时间:

希伯来民族是现代犹太人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

摩西十戒:

①除了我以外,不可有别的神;

②不可雕刻偶像;

③不可妄称上帝的名字;

④要守安息日;

⑤要孝敬父母;

⑥不可杀人;

⑦不可奸淫;

⑧不可偷盗;

⑨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

⑩不可贪婪别人的一切。

三、犹太教经典:

最重要的是《旧约圣经》、《塔木德》和《米德拉什》三部。

四、犹太教教义:

1、世界上只有唯一的上帝,这个唯一的上帝就是犹太教的耶华,这唯一的上帝是永恒的,是无所不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

2、上帝拣选的子民。

犹太教认为犹太人是与上帝耶和华订立契约的特殊选民石这一契约是犹太人先祖亚伯拉罕与上帝订立的,它就像日月星辰的运行一样,永远不能废除。

因为这一契约,上帝一直以慈父般的关怀照顾着他的子民,同时犹太人必须遵守契约,履行上帝赋予的职责。

3、应许之地,意思就是上帝赐给犹太人永远居住的乐土,这块乐土就是迦南。

4、弥赛亚理想,是耶和华神所拣选,受圣灵所感,具有大能的救主。

五、犹太教的节日:

1、节日:

赎罪日、犹太新年(接受审判的日子)、安息日、逾越节等

2、习俗:

祈祷、割礼、婚礼

二、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1、宗教本质论的三种类型:

(1)以信仰对象(神)为中心。

(2)以信仰主体的个人体验为核心。

(3)以宗教的社会功能为基础。

2、灵魂观念产生的原因:

(1)生和死之间的肉体差别,是什么引起清醒、梦、失神、疾病和死亡?

(2)梦幻中的人的形象究竟是怎么回事?

3、简述围绕灵魂观念的宗教行为有哪些?

对于灵魂的崇拜活动的全部表现形式基本上都是围绕生、老、病、死等生命过程进行的。

⑪婴儿的降生,在不少少数民族中被认为是灵魂附于胎儿的结果。

⑫人生过程中的疾病与衰老被认为是“灵魂”的活动,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把疾病说成是病人的“灵魂”离开了他的肉体,为病人招魂成了许多民族的巫师和祭司们的专门技能。

⑬在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利害冲突和敌对关系,也会相应地投射到幽灵世界。

⑭生命的终结或是死亡,被认为是灵魂永久的脱离肉体,而不是灵魂的死亡,因之产生的丧葬礼仪和丧葬制度是古代人灵魂不灭观念最生动、最集中的体现。

4、为什么说宗教的神是社会和人的投影?

在各个宗教体系中,人性是通过两种方式被神格化的:

一是把人的本性附加到一个本来不具人性的对象之上,使人变成人格化的神;

而是把人的本性抽象出来,变成为独立的实体,这种神灵具有全知、全能的绝对唯一性。

第一种方式在自然宗教和古代宗教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第二种方式以基督教最为典型。

无论哪种方式,都是人性的对象化或“异化”。

5、神灵观念的性质:

神作为超自然实体,并不总是具有人的躯体的。

但它的价值观念、意向、知觉、思维方式都具有人性和社会性,换言之,它具有与社会成员相同的“人格”,其根据如下:

(1)神总是注意着人的行为。

(2)总的来说,神的行为目的在于不断满足人类的要求,这种要求与社会需求联系紧密。

(3)神渴望赢得人们的关注和尊重,人们对神的忽视也会使之不快。

(4)神经常惩罚现世那些违背社会准则而行事的人。

(5)神并不总是大发“慈悲”的,它们也会喜怒无常,滥施神威,从而产生破坏性作用。

(6)神与人的关系以及诸神内部的相互关系具有社会特征,因为这些关系包含着相互交流、承诺、暗示、认可,甚至互相威胁等情况。

6、神灵的种类:

(1)自然神;

(2)氏族神;

(3)职能神;

(4)高位神或至上神;

(5)绝对惟一神。

7、创造神迹的神圣主体种种:

(1)神和神圣力量;

(2)宗教创建人;

(3)圣人(萨满、高僧、高道、圣徒);

(4)圣物;

(5)圣地。

8、宗教经验的种种表现形式:

(1)在神圣物面前的敬畏感。

由于宗教信仰者把其所信仰和崇奉的神灵奉为超人间、超自然的神圣,自然而然会在内心产生某种尊敬、景仰、爱慕、畏惧和恐惧的感受和相应的感情流露。

(2)对神圣物的依赖感。

依赖感和敬畏感一样,是在宗教信仰者的宗教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宗教感情和宗教体验。

依赖感产生神灵和宗教,神灵和宗教又会反过来加强对它的依赖感。

当人类生存所系的自然物和自然力被表象为神物的时候,人对其宗教崇拜对象的依赖感便必然变形为具有神秘色彩的宗教体验。

(3)对神圣力量之神奇和无限的惊异感。

对自然事物和天体现象的惊奇感是否就是宗教神话的最初原因。

自然力量的巨大、自然景象的壮观、自然结构的精巧等,都可以激起人们的惊奇感。

一旦这种种自然力量、自然规律被神话化,想象为神灵活动的结果或神圣天意的表现,作为人类自然感情的惊异感就会笼罩上一层神秘主义的云雾。

宗教神学家和宗教者体验到惊奇感之余,会把自然的规律性说成是神灵和上帝对世界的理性统治和对人的恩惠,而把反乎常规的自然秩序的事件,想象为神灵和上帝创造的奇迹。

(4)相信神对自己行为的审判而产生的罪恶感和羞耻感,

信仰神的仁爱与宽恕而产生的安宁感和获救感。

当宗教信仰的对象被赋予道德属性,成为道德规范的立法者和人们行为的审判者的时候,信仰者就会把自己的一言一行和上帝的惩罚联系起来,产生相应的宗教感受和感情反应。

基督教的“原罪”教义是其整个信仰体系的基础之一。

基督教虔诚信仰者的罪恶意识可以非常强烈。

祈祷忏悔等宗教仪式构成了基督教宗教生活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即在于使教徒获得上帝仁慈和宽恕,使心灵得到安宁、平静之类宗教体验。

(5)自觉与神遭遇或与神合一的神秘感。

宗教经验中最神秘的部分,就是宗教信仰者自觉与神遭遇或与神合一的体验,所以,一些宗教学者特别把这一部分宗教经验叫做“神秘主义”。

9、举例论证获得宗教经验的途径有哪些?

(1)理论的引导。

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证明神的存在;

或用理论上的分析,把信仰者引导到教义规定的修行目标上去,使信徒在理智上坚定对神的信仰,引导信徒产生感情上的反应,产生宗教体验。

这种引导主要通过讲经、说法、布道和理论修习等方法来完成。

(2)道德的净化。

旨在使心灵洁净,行为纯正来邀取神佛的恩宠和悦纳。

(3)药物的使用。

许多宗教神秘主义者都使用兴奋性和麻醉性药物,以激发神秘的宗教体验。

(4)宗教的修习。

各种宗教的神秘主义者为获得神秘的宗教体验,都有一套修习方法。

通过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排除外物的刺激和肉欲的干扰,把思想集中到宗教目标上来。

10、宗教禁忌的性质和特征

性质:

本质上是人们的信仰和崇拜神秘异己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