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三复习指导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608844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3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邓三复习指导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毛邓三复习指导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毛邓三复习指导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毛邓三复习指导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毛邓三复习指导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毛邓三复习指导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5页
毛邓三复习指导Word文件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65页
毛邓三复习指导Word文件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65页
毛邓三复习指导Word文件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65页
毛邓三复习指导Word文件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65页
毛邓三复习指导Word文件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65页
毛邓三复习指导Word文件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65页
毛邓三复习指导Word文件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65页
毛邓三复习指导Word文件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65页
毛邓三复习指导Word文件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65页
毛邓三复习指导Word文件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65页
毛邓三复习指导Word文件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65页
毛邓三复习指导Word文件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65页
毛邓三复习指导Word文件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65页
毛邓三复习指导Word文件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邓三复习指导Word文件下载.doc

《毛邓三复习指导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邓三复习指导Word文件下载.doc(6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毛邓三复习指导Word文件下载.doc

3.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意义,它(ABC)。

A、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B、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C、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D、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E、进一步指明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4.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ADE)。

A、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B、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时代要求

C、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D、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E、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三、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P7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P3?

3.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是什么P13?

4.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P14

5、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那几个阶段?

答:

第一阶段,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是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的时期。

这一时期找准了改革的两个突破口,即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农村改革和兴办经济特区,从而使改革开放迅猛发展。

第二阶段,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的时期。

十三大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

第三阶段,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的时期。

十四大报告指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6.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意义是什么?

P26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是什么?

P31

8.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P36

9.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是什么?

P38

四、辨析题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

2.毛泽东思想是完整的科学体系。

3.“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

五、论述题

1.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

2.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P9

3.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什么重大意义?

P3,P7

4.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是什么?

第一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四、辨析

1.正确。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和改革开放新实践而创立的理论。

党的十四大概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载入党作为指导思想。

十五大将其命名为“邓小平理论”。

2.正确。

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是完整的科学体系。

要把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同毛泽东思想区别开来,把毛泽东某些个别论断同毛泽东思想整个体系区别开来。

3.正确。

“三个代表”是统一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

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

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坚持实事求是,主要是反对(A)。

A、教条主义B、经验主义C、保守主义D、形式主义

2.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B)。

A、提出实事求是B、提出解放思想

C、提出理论联系实际D、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思想路线又称为(D)。

A、政治路线B、组织路线C、群众路线D、认识路线

4.毛泽东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的概念,是在(B)。

A、1927年B、1929年C、1930年D、1931年

5.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界定的文章是(D)。

A、《实践论》B、《矛盾论》C、《论新阶段》D、《改造我们的学习》

6.江泽民提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C)。

A、实事求是B、解放思想C、与时俱进D、求真务实

7.一切从实际出发,当今中国最大的实际是(C)。

A、人口多,资源少B、整体发展水平低C、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中国已成为世界强国

8.在四个创新中,处于前提基础的是(A)。

A、理论创新B、制度创新C、科技创新D、文化创新

1.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包括(ABCE)。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

D、与时俱进E、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ABCE)。

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B、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实事求是

C、解放思想目的是为了实事求是D、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没有关联

E、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统一的

3.邓小平在恢复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ABCD)。

A、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倡导的最根本的作风B、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C、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D、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

E、实事求是要做到求真务实

4.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这些理论成果包括(ABCDE)。

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E、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党的思想路线如何表述?

P61

2.什么是实事求是?

P50

3.什么是解放思想?

P55

4.在理论与实际的关系上,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存在过哪两种错误倾向?

P49

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有什么重要意义?

P52

6.毛泽东为什么要提出实事求是?

P43

7.理论创新要注意什么?

P58

8.为什么中国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

P59

9.毛泽东怎样论述理论联系实际?

10.为什么说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1.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与时俱进。

2.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没有任何关系?

3.理论联系实际,强调理论的作用是至为重要的。

4.实事求是必须求真务实。

1.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P54

2.为什么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P57

3.怎样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P60

4.怎样理解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辨证关系?

P63

5.邓小平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都作了哪些重要论述?

P46

第二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四、辨析

1.错误。

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等内容。

所以通常把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

2.错误。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解放思想,就不能做到实事求是。

3.错误。

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既重视用理论指导实践,又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二者不能偏度。

4.正确。

胡锦涛强调,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坚持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就是为了更好地把握规律性,增加主动性,减少盲目性,克服片面性。

5.错误。

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我们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将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消化、改造,使之适合中国国情,根据自己的特点,走自己的路。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单选题

1、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在于(B)。

A、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B、帝国主义的侵略

C、清政府的腐败无能D、人民的愚昧不觉悟

2、系统地、科学地解决了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著作是(D)。

A、《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B、《反对本本主义》

C、《新民主主义论》D、《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3、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是(A)。

A、革命的领导权B、革命的对象C、革命的动力D、革命的任务

4、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的著作是(B)

A、《〈共产党人〉发刊词》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新民主主义论》D、《论联合政府》

5、毛泽东完整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总政策的著作是(C)。

A、《新民主主义论》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D、《论人民民主专政》

6、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B)。

A、反帝反封建B、无产阶级领导C、农民同盟军D、非资本主义前途

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B)。

A、民族资产阶级B、无产阶级C、小资产阶级D、农民阶级

8、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是(C)。

A、工人阶级B、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

C、农民阶级D、青年学生和上层小资产阶级

9、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讲话中,首次列为中国革命对象的是(C)。

A、小资产阶级B、旧式富农C、官僚资本主义D、民族资本主义

10、毛泽东批评“城市中心论”,首次明确提出“以乡村为中心”的文章是(B)。

A、《井冈山的斗争》B、《星星之火、可以僚原》

C、《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D、《反对本本主义》

11、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中提出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C)。

A、无产阶级专政B、资产阶级专政

C、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D、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12、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是(C)。

A、分清敌我友B、建设人民军队

C、统一战线D、群众运动

13、在革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A)。

A、工农联盟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联盟

C、劳动者同非劳动者的联盟D、被剥削者同剥削者的联系

14、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规定,对民族工商业采取的政策是(D)。

A、打击B、限制C、赎买D、保护

15、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C)。

A、议会斗争B、合法斗争C、武装斗争D、地下斗争

16、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是(A)。

A、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B、实行民主制度

C、官兵一致,军民一致D、实行民主集中制

17、下列事件既具有民主革命性质,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的是(A)。

A、没收官僚资本B、抗美援朝C、土地改革D、镇压反革命

18、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是在(B)。

A、中共四大B、“八七会议”C、古田会议D、遵义会议

19、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理论最核心的内容和最主要的特点是(C)。

A、着重从组织上建党B、着重从作风上建设

C、着重从思想上建党D、着重从政治上建设

20、在民主革命中,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B)

A、土地革命、党的建设、武装斗争B、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C、统一战线、土地革命、武装斗争D、武装斗争、统一战线、革命根据地

二、多选题

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B)。

A、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B、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之间的矛盾

C、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D、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内部矛盾

E、无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

2、近代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是(AC)。

A、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B、推翻军阀官僚的反动统治

C、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D、建立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E、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3、近代中国社会阶级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中间阶级是(ABD)。

A、农民阶级B、城市小资产阶级C、地主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E、大资产阶级

4、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DE)。

A、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

B、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C、两个革命之间需要有一个资本主义的过渡阶段

D、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E、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5、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包括(ACD)。

A、没收封建的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B、节制资本C、保护民族工商业

D、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E、剥夺中农和富农的私有财产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有(ABC)。

A、帝国主义B、封建主义C、官僚资本主义D、民族资产阶级E、小资产阶级

7、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中,将中国资产阶级区分为(AD)。

A、买办资产阶级B、亲英美派大资产阶级C、亲日派大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E、小资产阶级

8、中国无产阶级的特殊优点是(CDE)。

A、同先进的生产力结合在一起B、组织性、纪律性强

C、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革命最坚决彻底

D、人数虽少,但比较集中,便于组织E、与农民有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9、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中的“人民大众”是指(ABCD)。

A、无产阶级B、农民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E、地方实力派

10、毛泽东认为,新民主主义文化是(ACD)。

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B、单纯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文化

C、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D、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文化

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ACE)。

A、统一战线B、土地革命C、武装斗争D、根据地建设E、党的建设

12、“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在中共领导下(CDE)。

A、以党的建设为中心B、以农村政权为根本

C、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D、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E、以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

13、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ACD)。

A、批评与自我批评B、谦虚谨慎、戒骄式躁

C、理论联系实际D、密切联系群众

E、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三、辨析题

1、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所以中国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3、民主革命时期,反对官僚资本主义是因为它是资本主义。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既可以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也可以走城市武装起义的道路。

四、简答

2、为什么说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P71

3、中国无产阶级有哪些特点和优点?

P73

4、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P76

5、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

P75

6、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P82

五、分析题

2、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P74

3、论述建立广泛的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并阐述中国共产党在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中的历史经验及其现实启示。

4、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中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思想。

请运用有关知识,结合中国国情阐明中国走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说明这条道路的提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启示。

P80

第三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1、错误。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经济政治发展极端不平衡,这一基本国情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发展的根本原因。

良好的群众基础和中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

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主观条件,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发生错误,是保证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最紧要的主观条件。

2、错误。

(1)革命的性质不是有领导阶级决定的,而是由社会的性质和革命的任务决定的。

由于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革命的敌人主要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中国革命的基本任务是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虽然是无产阶级领导,但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其前途是社会主义。

3、错误。

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因为官僚资本主义是一种垄断资本和反动国家政权结合在一起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这个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产物,同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地主阶级和旧式富农密切地结合着,成为蒋介石反动政权的经济基础。

这个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但压迫工人、农民,而且压迫城市小资产阶级,损害民族资产阶级。

它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它的存在和发展不但不会带来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相反,由于其对人民掠夺使中国民族工商业陷入破产的境地,因而严重地阻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所以,没收官僚资本,消灭官僚资产阶级,便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容之一。

5、错误。

中国革命只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这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第一,在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

中国的无产阶级不可能像在资本主义国家那样,先在城市经过长期的,公开的合法斗争,然后再组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

第二,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

第三,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反革命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农村则是其统治薄弱环节。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是(A)

A、新民主主义B、社会主义C、共产主义D、资本主义

2、我国建国初期属于(C)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资本主义社会C、新民主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

3、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B)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D)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5、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C)

A、新民主主义性质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D、社会主义性质

6、在社会主义改造中,中共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所采取的政策是(D)。

A、限制B、征用C、没收D、赎买

7、我国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B)。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全国大陆的解放和统一D、土地改革的完成

8、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是(C)。

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B、没收民族资本主义财产

C、没收官僚资本D、没收地主阶级的财产

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形式是(C)。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