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三总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896234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邓三总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毛邓三总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毛邓三总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毛邓三总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毛邓三总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毛邓三总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毛邓三总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毛邓三总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毛邓三总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毛邓三总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毛邓三总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毛邓三总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毛邓三总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毛邓三总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毛邓三总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毛邓三总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毛邓三总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毛邓三总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毛邓三总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毛邓三总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邓三总复习资料.docx

《毛邓三总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邓三总复习资料.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毛邓三总复习资料.docx

毛邓三总复习资料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单选题

1.毛泽东在全党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在( )

A.中共七大()B.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C.八七会议()D.遵义会议()

2.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是( )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

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 )

A.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社会主义本质理论()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4.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是中共( )

A.十四大()B.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C.十三大()D.十五大(√)

5.邓小平理论是( )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B.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D.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

A.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B.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

C.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7.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党的领导()D.坚持执政为民(√)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 )

A.发展先进生产力()B.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C.发展先进文化()D.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9.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

A.全面()B.以人为本()C.协调()D.发展(√)

10.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党的文件是( )

A.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B.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的决定》()

C.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D.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二、多选题

1.邓小平说:

“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这句话的含义是()

A.离开中国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

B.必须以实用化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C.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

D.社会主义必须具有中国特色(√)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 )

A.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B.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时代要求()

C.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D.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期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这是因为( )

A.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

B.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C.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D.马克思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

4.毛泽东思想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它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是( )

A.中国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阶级基础(√)

B.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思想理论渊源(√)

C.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的人民革命运动,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D.俄国十月革命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

5.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主要表现在( )

A.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立和发展(√)B.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

C.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D.为人类的进步事业(√)

6.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毛泽东所论述的观点是( )

A.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B.知识分子要同工农相结合(√)

C.确立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文化方针(√)

D.要实行政治和经济的统一(√)

7.邓小平理论之所以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是因为它们( )

A.在思想基础上是一致的(√)B.在基本立场上是一致的(√)

C.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D.对根本任务的认识是一致的()

8.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是指( )

A.理论依据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历史依据是我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

C.时代背景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现实依据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9.党的十五大强调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是因为( )

A.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B.邓小平理论高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理论(√)

D.邓小平是独立于马克思主义之外的科学体系()

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表现在( )

A.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B.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明确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表现在( )

A.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B.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C.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D.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2.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大战略。

这个战略的基本思想是( )

A.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相协调(√)

B.把发展问题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实现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相结合(√)

C.正确处理速度、比例、效益的关系,走出一条速度较快、效益较好、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

D.切实实行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13.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具体地说,就是( )

A.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

B.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

C.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D.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14.科学发展观( )

A.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B.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

C.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D.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

15.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就是要做到“五个统筹”。

这“五个统筹”是( )

A.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B.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C.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D.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单选题

1.1984年10月,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概念,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重大突破的文件是()

A.《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D.《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这一论断()

A.阐述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各自特点()

B.说明了计划和市场是覆盖全社会的()

C.强调了资本主义也可以搞计划经济()

D.否定了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

3.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体制()

C.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D.建立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商品经济体制()

4.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

A.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B.扩大对外开放决定的()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的()

D.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决定的()

5.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属于()

A.公有制经济(√)B.合作经济()

C.私营经济()D.全民所有制经济()

6.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

A.更要注重质的提高(√)B.更要注重领域的广泛()

C.更要注重结构的优化()D.更要注重比重的扩大()

7.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

A.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形式()B.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

8.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资产的具体组织形式和()

A.运行方式()B.调控方式()C.经营方式(√)D.管理方式()

9.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

A.股份合作制()B.股份制(√)C.集体所有制()D.全民所有制()

10.按劳分配是()

A.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B.共产主义的分配原则()

C.计划经济的分配原则()D.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

A.以个体劳动收入分配为主体,其他收入分配方式为辅()

B.以按资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辅()

C.以劳动力价值收入分配为主体,其他收入分配方式为辅()

D.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2.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

A.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B.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13.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

A.集体企业的职工工资收入(√)B.股份制企业职工的分红收入()

C.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D.外资企业的职工工资收入()

14.社会保障的根本目标是()

A.达到人们的小康生活需要()B.满足人们的富裕生活需要()

C.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D.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

15.按照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大局”思想,在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上,中央做出了一项重大决策,即()

A.实施依法治国方略()B.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16.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要求中,“生活富裕”是()

A.新农村建设的条件()B.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障()

C.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D.新农村建设的目的(√)

二、多选题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A.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B.计划与市场都反映社会基本制度的属性()

C.计划与市场可以在同一社会中共同发挥作用(√)

D.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是()

A.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

B.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C.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D.政企职责不分,权力过于集中(√)

3.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

A.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B.国有经济(√)

C.合资和合作经济()D.集体经济(√)

4.公有制经济是()

A.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物质基础(√)B.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根本体现(√)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支柱(√)D.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在社会总资产中,公有资产在数量、规模和比重上占优势()

B.国有经济采取多样化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C.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D.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6.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有()

A.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B.自然垄断的行业(√)

C.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

D.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7.非公有制经济包括()

A.集体经济()B.私营经济(√)C.个体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8.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

A.按劳分配是非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B.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原则(√)

C.按劳分配是混合所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D.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9.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出现富裕程度的差别是()

A.科技发展水平低的结果()

B.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必然结果(√)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D.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

10.针对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进一步()

A.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B.理顺分配关系(√)C.完善分配制度(√)D.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11.我国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有()

A.失业保险制度(√)B.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C.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D.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12.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道路而言的。

所谓“新”,就在于它()

A.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B.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C.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D.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

13.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A.管理民主(√)B.分配公平()C.村容整洁(√)D.乡风文明(√)

14.建设创新型国家()

A.科技是关键(√)B.经济是保障()C.人才是核心(√)D.教育是基础(√)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单选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政体)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专政(国体)是()

A.工农联合专政()B.无产阶级专政()

C.资产阶级专政()D.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3.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实行的方针是()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B.民主协商、科学决策()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如果出多选的话选(AD)P228

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

A.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B.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C.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D.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多选

2.共产党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这种领导是政治领导,即()

A.组织关系的领导()B.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C.政治原则的领导(√)D.政治方向的领导(√)

3.在多党合作制度下,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是()

A.组织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B.执政党与在野党或反对党的关系()

C.执政党与参政党或合作党的关系(√)D.政治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10.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是()

A.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惟一标志()

B.民主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手段(√)

C.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D.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

我国政党制度的特征P230:

第一,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

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

第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目标,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

第三,个民族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第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具有重要作用。

辨析题

3.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答案:

这种说法正确。

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主要表现在:

第一,人民民主专政同无产阶级专政一样,都是以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都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新型民主、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

第二,人民民主专政同无产阶级专政一样,都承担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扩大人民民主,镇压敌对势力反抗,保卫和巩固革命成果,领导和组织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

第三,人民民主专政同无产阶级专政一样,都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和社会不平等,为未来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简答

2.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3.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简答或选择题)

答案:

社会主义法制是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政权所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和执法原则,是人民当家作主和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

法制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法制的健全。

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可以用16个字来概括,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

我国确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确立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政体;确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为特征的政党制度;确立了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中心任务。

 

PS:

一、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

P236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也就是党领导人民实行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依法治国就是要保证对所有这些事业、事务的管理工作都要依法进行。

依法治国所依之法,最重要的是宪法和法律。

我国的宪法和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利益、人民意志的统一。

二、我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有什么不同?

P225

第一,人民代表大会与西方议会制有着本质区别。

第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一府两院”的关系与西方国家国家机关的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

第三,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与西方议会议员有着本质区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问答题)

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二、人民民主专政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六、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单选

多选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A.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B.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坚持体接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D.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E.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A.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B.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C.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D.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论述题

1.试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答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坚持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培育和弘扬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