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百校联盟全国卷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6123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7.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百校联盟全国卷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届百校联盟全国卷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届百校联盟全国卷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届百校联盟全国卷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届百校联盟全国卷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届百校联盟全国卷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届百校联盟全国卷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届百校联盟全国卷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届百校联盟全国卷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届百校联盟全国卷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届百校联盟全国卷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届百校联盟全国卷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届百校联盟全国卷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届百校联盟全国卷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届百校联盟全国卷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届百校联盟全国卷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届百校联盟全国卷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届百校联盟全国卷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届百校联盟全国卷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届百校联盟全国卷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百校联盟全国卷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届百校联盟全国卷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百校联盟全国卷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百校联盟全国卷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 语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是以青年为突破口来建设“五四”青春型文化的。

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在其发刊词《敬告青年》中竭力赞美青年。

《新青年》杂志将“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作为自己的天职;

1916年李大钊在《新青年》2卷1号上发表《青春》一文,认为中国以前之历史为白首之历史,而中国以后之历史应成为“青春之历史,活青年之历史”。

“五四”新文化运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一场青年文化运动,它标志着中国传统的长老型文化的终结和中国现代青春型文化的诞生。

由此“五四”文学运动在这一背景中是与整个“五四”文化运动的青春型转向相应和的。

“五四”新文学作家主体是青年,从新文学的创作主体这一角度来说,将“五四”文学说成是青年的文学是完全不过分的。

以1918年时“五四”作家的年龄为例,陈独秀、鲁迅两人算是比较大一些,其余李大钊29岁,周作人33岁,钱玄同31岁,刘半农28岁,沈伊默35岁,胡适27岁,都是很年轻的,至于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陶晶孙、冯沅君、庐隐、石评梅、冰心、丁玲等冲上“五四”文坛时许多人只20出头。

他们的出现给现代文坛带来一股青春风,一扫中国文坛的暮年气。

以哪些作家为主体往往会决定一种文学的性质,中国古代文学以士大夫为主体,他们写作常常是从载道或消闲的角度出发。

“五四”文学则是情感的自燃,青春的激情和幻想,青春的骚动和焦虑,青春的忧郁和苦闷,青春的直露和率真……“五四”文学是青春性的文学,“五四”文学的审美是一种青春心态的审美。

“五四”文学的青春型审关心理特征不是空穴来风。

梁启超的“新文体”可算是它的精神先兆,梁氏文章“雷鸣怒吼、恣肆淋漓、叱咤风云、震骇心魄”,一扫四平八稳,老态龙钟之气。

1900年他的《少年中国说》表达了希望变老大中国为少年中国的憧憬,前文提到的李大钊《青春》一文与之有着气脉上的承续关系。

郭沫若也说,“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位葱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是“年轻的祖国”,“五四”作家的青春气息是如此地富有感染力量,主体的气息投掷于对象的身上,使得对象也变成青春勃发的了。

祖国在更生,是年轻的祖国;

时代在变化,是年轻的时代。

这种整体的青春气息在“五四”时代的文学杂志的名称上也可以明确地看出,《新青年》《新潮流》《少年中国》《猛进》《创造》《狂飙》等等都是一种青春风格的命名。

“五四”文学审美心理上的青春气息几乎是不证自明的。

(摘编自葛红兵《正午的诗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五四”作家的宗教是青春、欢乐与光明三位一体的“青春教”,由于他们将欢乐与光明融合在个体的生命形态之中,所以“五四”作家的青春教又是光明教和欢乐教。

B.“五四”文学运动的转向是指以自虐、黑暗、老年心态为特征的封建文学向以欢乐、光明、青春心态为宗旨的“五四”青春型文学的转向。

C.“五四”新文化运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一场青年文化运动,它宣告着中国传统的长老型文化的终结和中国现代青春型文化的诞生。

D.“五四”文学的青春型审美心理特征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具有历史基础和时代气息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引用徐志摩《默境》中的诗句,为论述“五四”文学的鲜明特征奠定了昂扬、欢乐的基调。

B.第二段中的“宗教”其实是指“五四”作家的追求和向往,这里运用了比喻的论证方式。

C.第三段以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李大钊发表文章为例,集中论述了青年在“五四”时的作用。

D.四、五两段论证思路是相同的,首先提出论点,然后列举事实加以佐证,很有逻辑力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开篇引述徐志摩的诗句,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出青春、欢乐与光明这个话题,为论述“五四”文学的审美是一种青春心态的审美这一主旨服务。

B.中国封建时代的作家群以士大夫为主体,体现出一种老年心态,因此李大钊认为中国以前之历史为白首之历史。

C.“五四”新文学运动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两个平等并列的不同的概念,二者是相应和的。

D.“五四”新文学的创作主体是青年,“五四”文学是青年的文学,那么,“五四”新文学的读者群自然是青年。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个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天下太平莫言

小奥,大名马迎奥,但除了学校里的老师叫他的大名,村子里的人都叫他小奥。

星期天上午,因为下雨,没法放羊,爷爷让小奥在家学习。

他趴在炕沿上,翻了几页课本,心中感到厌烦。

又看了一遍那几本看过很多遍的儿童绘本,更烦。

他的目光盯着墙上一只壁虎看,突然,那壁虎向一只蚊子扑去。

蚊子到嘴时,壁虎的尾巴一声微响,断裂了。

另一只壁虎从黑暗中蹿出来,把那条在炕席上跳动着的小尾巴吞了下去。

小奥大吃一惊,蹦了起来。

他很想把奇迹告诉爷爷,却听到了爷爷响亮的鼾声。

他悄悄地从爷爷身边绕过去,顺手从门后抓起一个破斗笠扣在头上,然后轻轻地穿过院子,蹿出大门。

雨下得不大不小,新用水泥铺成的大街上汪着明晃晃的雨水。

他一边跳踩着水洼,一边念叨着同学们篡改过的诗句:

“小鳖他老姐,最爱把气生。

哭了一整夜,天明不住声。

圈里母猪黑,窗上玻璃明。

养猪发大财,全家进了城。

村街上没有人,一只麻雀叼着一只知了从很高的空中飞过。

那知了尖利地鸣叫,拼命地挣扎。

小奥听出了知了的愤怒和不服气,这么大的知了被小麻雀儿擒住,它怎么能够服气?

果然,那知了挣脱了麻雀的嘴;

尖叫着钻到天上去了。

那只失去了猎物的麻雀,筋疲力尽地落在张二昆家的门楼上。

张二昆家的大门是村子里最气派的大门,在大门两侧白色的墙上,右边写着“改建新式厕所”,左边写着“享受文明生活”。

张二昆当村支书,是村子里最大的官。

村里人都不乐意把改建厕所的宣传口号写到自家墙上,二昆说那就写到我家墙上。

张二昆当村支书两年就把这个乱得出名的村子治理得服服帖帖。

张二昆让村子里的人都坐上了马桶。

张二昆说农民坐着拉屎是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

小奥想到刚开始爷爷蹲到马桶上骂二昆,过了几天爷爷坐到马桶上夸二昆。

张二昆当官前是村子里最大的刺儿头,他曾经将他的前任拖到村西头那个大湾里。

小奥记得那天的场面,真像过节一样。

那个官不会游泳,在湾里挣扎,喝湾水把肚子都喝大了。

那个官刚爬到湾沿上就被张二昆踢下去。

爬上来又踢下去。

后来那个官哭着说:

“二昆,爷爷,我承认了还不行?

”张二昆说:

“你大点声说,让大家伙都听到,你承认了什么?

”那个官说:

“乡亲们,我承认,我将黑青铁路占咱们村的公留地的赔偿款挪用了一点点。

张二昆说:

“大家伙儿都把手机拿出来录视频,你大点声,当着大家的面说清,说你贪污了多少,怎么贪污的。

说不说?

不说你今天就在湾里泡着吧。

”小奥记得那是前年二月里的事儿,湾里的冰刚刚融化,水很凉,小北风一吹,站在湾边的人都忍不住打哆嗉。

大家都开了手机录视频,那个官站在湾沿,浑身流着水,嘴唇发青,哆嗦着交代罪行。

“乡亲们,把证据保存好,千万别删了。

我去投案了。

”乡亲们说:

“二昆,我们联名保你。

小奥路过张二昆家大门口时,一扇大门嘎嘎响着打开了。

张二昆跟随着一个五大三粗的黑汉子走出来。

张二昆与那黑汉子握手,脸上挂着笑,嘴里连声说:

“您尽管放心,袁武的工作我去做,不整改就关闭他的!

”小奥不认识黑汉子,但他知道袁武是他的同学袁小鳖的爹,是养猪场的场长,这几年发了,但也让大湾渐渐地成了一个污水坑,井里的水,也散发着刺鼻的臭气,不能吃了。

黑汉子钻进黑色轿车,张二昆对着车招手,目送着车沿着湾边的公路右拐北去。

这时,他才像突然发现了似的,惊讶地问:

“小奥,你在这里干什么?

”小奥指一指门楼上的麻雀,说:

“知了飞了。

”张二昆道:

“什么乱七八糟,回家写作业去。

”小奥站得笔直,盯着张二昆看。

张二昆虎着脸说:

“看什么?

回家让你爷爷给你爹娘打电话,让他们赶快滚回来,我们太平村要干大事,不用出去打工了。

 

(节选自莫言《天下太平》,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小奥的大名叫“马迎奥”,乡亲们在大湾围观前任村支书被打时用手机录视频,这些情节展现了人物生活的背景,凸显了故事的时代特征。

B.小说开头关于小奥看两只壁虎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小奥厌烦无聊的心理以及对世界的好奇,塑造了小奥这一质朴的农村少年形象,真实而鲜明。

C.小奥蹿出大门后念叨着同学们篡改过的诗句,这看似随意的念叨,暗示袁武养猪发财的同时给家人及当地人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影响,构思巧妙。

D.前任村支书贪污挪用村里公款的丑恶行径,“五大三粗的黑汉子”钻进轿车扬长而去的官僚作派,对塑造张二昆的形象起到了对比衬托的作用。

5.张二昆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6.小说始终以小奥的视角行文,这种行文方式有哪些好处?

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43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何敬容,字国礼,庐江人也,以名家子,弱冠选尚齐武帝女长城公主。

天监四年,出为招远将军、吴郡太守,为政勤恤民隐,辨讼如神。

视事四年,治为天下第一,吏民诣阙请树碑,诏许之。

敬容身长八尺,白皙美须眉。

性矜庄,衣冠尤事鲜丽,每公庭就列,容止出人。

三年,选尚书右仆射,时仆射徐勉参掌机密,以疾陈解,因举敬容自代。

大同三年正月,朱雀门灾,高祖谓群臣曰:

“此门制卑狭,我始欲构,遂遭天火。

”举相顾未有答。

敬容独曰:

“此所谓陛下‘先天而天不违’。

”时以为名对。

敬容久处台阁,详悉旧事,且聪明识治,勤于簿领,诘朝理事,日旰不休。

自晋、宋以来,宰相皆文义自逸,敬容独勤庶务,为世所嗤鄙。

时萧琛子巡者,颇有轻薄才,因制卦名离合等诗以嘲之,敬容处之如初,亦不屑也。

十一年,坐妾弟费慧明为导仓丞,夜盗官米,为禁司所执,送领军府。

时河东王誉为领军将军,敬容以书解慧明,誉即封书以奏。

高祖大怒,付南司推劾。

御史中丞张绾奏敬容挟私罔上,合弃市刑,诏特免职。

太清元年,迁太子詹事,侍中如故。

二年,侯景袭京师,敬容自府移家台内。

初,景于涡阳退败,未得审实,传者乃云其将暴显反,景身与众并没,朝廷以为忧。

敬容寻见东宫,太宗谓曰:

“淮北始更有信,侯景定得身免,不如所传。

”敬容对曰:

“得景遂死,深是朝廷之福。

”太宗失色,问其故。

敬容曰:

“景翻覆叛臣,终当乱国。

”是年,太宗频于玄圃自讲《老》《庄》二书,学士吴孜时寄詹事府,每日入听。

敬容谓孜曰昔晋代丧乱颇由祖尚玄虚胡贼殄覆中夏今东宫复袭此殆非人事其将为戎乎俄而侯景难作其言有征也三年正月,敬容卒于围内,诏赠仁威将军。

(节选自《梁书·

何敬容传》)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敬容谓孜曰/昔晋代丧乱/颇由祖尚玄虚/胡贼殄覆中夏/今东宫复袭此/殆非人事/其将为戎乎/俄而侯景难作/其言有征也/

B.敬容谓孜/曰/昔晋代丧乱/颇由祖尚玄虚胡贼/殄覆中夏/今东宫复袭/此殆非人事/其将为戎乎/俄而侯景难/作其言/有征也

C.敬容谓孜曰/昔晋代丧乱/颇由祖尚/玄虚胡贼/殄覆中夏/今东宫复袭此/殆非人事/其将为戎乎/俄而侯景难/作其言/有征也/

D.敬容谓孜/曰/昔晋代/丧乱颇由祖尚/玄虚胡贼/殄覆中夏/今东宫复袭/此殆非人/事其将/为戎乎/俄而侯景难作/其言有征也/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尚”本指仰攀婚姻,后来专指娶公主为妻。

古代表示婚嫁的词还有“适”“归”“嫁”“娶”“聘”“妻”等。

B.“台阁”在汉代指尚书台,后泛指中央政府机构。

《孔雀东南飞》中有“仕宦于台阁”,即指在宫府里任职。

C.“东宫”,因方位得名,后借指居住东宫的储君。

古人有东为尊、东为君的说法。

文中的东宫指的是君主。

D.“玄圃”又称县圃、元圃,原指神话传说中的“黄帝之园”;

魏晋南北朝时指建在洛阳、建康的宫中的讲经之处。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3分)())

A.敬容身份显贵,仪表非凡。

他刚成年时就娶了公主,身形貌美,持重端庄,衣冠鲜丽,在朝堂上仪容超出其他人。

B.敬容颇有政绩,得信于人。

为政体察民情,深受百姓敬重;

徐勉因病辞官,推举何敬容接替他的职务,担任仆射。

C.敬容勤于政务,无畏讥讽。

他聪明干练,熟悉政务,清晨就办理公事,与其他宰相爱好不同,不在意萧巡的嘲讽。

D.敬容善于应对,料事如神。

朱雀门火灾,群臣推举他作答,化险为夷;

他认为侯景是乱国叛臣,若死是国之大福。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视事四年,治为天下第一,吏民诣阙请树碑,诏许之。

(5分)

(2)敬容以书解慧明,誉即封书以奏。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

阴雨①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②。

【注】①元和十四年(819年),白居易由江州司马诏投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

本诗即作于赴任途中。

②北窗琴:

晋陶渊明曾置无弦琴一张,又喜卧北窗下。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描写此时此地景象:

清晨,山岚雾霭十分浓重;

江山辽阔,此地却非常偏僻遥远。

B.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突出峡中滩急声响、秋意扑面,雾气弥漫、多阴少晴的特点。

C.诗歌前四句寓情于景,在描写沿途所见美丽而险峻的景色中蕴含了诗人的复杂心情。

D.尾联运用典故,流露出诗人欲效法渊明,归隐田园而享受幽独而自由的生活的愿望。

12.颈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13~14题。

(9分)

菩萨蛮纳兰性德

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西畔啼乌起。

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

笳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

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

1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笔两句以如椽之笔描绘景物,黄云、紫塞、女墙、乌啼,边塞苍凉之感油然而生。

B.“落日”两句,有远有近,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场面宏阔,呈现一片苍茫萧索之景。

C.这首词意境雄浑,黄云浩渺,紫塞绵延,万山横亘,猎马驰骋,抒发了戍边的豪情。

D.词作上片遒劲豪迈,下片韵致绵长,从浩荡塞歌转为低回离歌,格调豪迈而幽婉。

14.词人在下阕是如何抒发自己深沉的思乡之情的?

请具体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中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抒写自己毕生之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不见人面的物是人非之感;

李煜《虞美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写出了这样的感受,由此勾起作者无穷的亡国伤感之情。

(3)在《己亥杂诗》中,龚自珍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下称《哪吒》)炒热了冷寂的暑期档,成为了全网吹爆的“国漫之光”。

《哪吒》的成功,除了精良的制作,关键还是胜在“新瓶装旧酒”。

它将________的传统神话故事进行了创造性改编,让观众喜欢上了这个画着“烟熏妆”的丑哪吒。

中国神话传说,一直是国产动漫取之不尽的巨大素材库。

那些神话故事,历经千年而流传不衰,是超越时空、经得起考验的经典,而动漫,是最适合表现神话故事的艺术形式,可以使它直观地体现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和奇幻瑰丽的场景。

从这个角度看,或许不是动漫选择了神话,而是神话需要动漫。

源于道教神仙谱系、“封神榜”传说的《哪吒》的成功,让人看到了另一种可能:

中国动漫或许不需要________,而是在千百年一次次讲述的基础上,打造具有中国文化内核的“封神宇宙”。

当然,构建一个“封神宇宙”,必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为()。

这不但要有对原著的情怀式“守护”,而且要有________的创新性“再造”。

但唯其艰难,才更显出其意义和价值。

“不信命是哪吒的命”,也是中国动漫人的命。

中国动漫能否以中国的故事改变世界的文化生产版图?

让我们________。

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耳熟能详另起炉灶孜孜不倦拭目以待

B.耳熟能详另辟蹊径谆谆不倦拭目以待

C.耳濡目染另起炉灶谆谆不倦翘足而待

D.耳濡目染另辟蹊径孜孜不倦翘足而待

17.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是最适合表现神话故事的艺术形式,可以直观地体现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和奇幻瑰丽的场景。

B.是最适合表现神话故事的艺术形式,可以使它直观地展现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和奇幻瑰丽的场景。

C.可以使它直观地体现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和奇幻瑰丽的场景,是最适合表现神话故事的艺术形式。

D.可以直观地展现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和奇幻瑰丽的场景,是最适合表现神话故事的艺术形式。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它不只是需要臻于至善的美术与技术,更是需要对人物和故事再挖掘

B.它不光是免费“拿来”,还是一种创造性转化

C.它既需要臻于至善的美术与技术,还需要对人物和故事再挖掘

D.它不是免费“拿来”,而是一种创造性转化

19.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明清科举制度的等级由低到高是乡试、院试、会试、殿试,考中者分别被称为“秀才”、“举人”、“贡士”、“进士”。

B.古者五十岁知天命,称为“艾”;

六十岁花甲,称为“耆”;

七十岁为“古稀”;

八九十岁为“耄耋”;

百岁之寿称为“期颐”。

C.官职的升迁一般可用拔、擢、迁,官职的调动一般可用改、转、徙,官职的降级一般可用陟、贬、谪、左迁,官职的罢免一般可用罢、黜、免、废。

D.古人的名为幼年时父母命名,供长辈称呼。

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十六岁许嫁行笄礼,不得取字。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但若使用不当, 

① 

以口服药为例,药物进入胃肠道后逐渐被吸收进血液,随着时间推移, 

② 

,当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就开始发挥疗效。

然而, 

③ 

,超过一定限度就可能产生毒性,危害身体健康。

21.请把下面的一则材料压缩成一句话新闻,字数不超过30个字。

己亥年正月十五,入夜后的紫禁城灯烛辉煌,游人惊叹声不断,自从94年前化身为故宫博物院,这是它第一次在夜间开放。

故宫宫墙被红灯笼装点得熠熠生辉,伴随着中央民族乐团的演奏和京剧的演出,伴随着名画《千里江山图》被投影到宫殿屋顶上,紫禁城古建筑群首次在晚间被大规模点亮。

故宫博物院票务系统也开通了预约免费参观抢票活动,预约门票几分钟内就被抢光,这是故宫首次在晚间免费对预约观众开放。

此举让600岁的故宫变得更加年轻,也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公众的距离。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珍爱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近日,一网友发布了一条千字长微博,表示自己和妈妈在某超市目睹了大规模丢弃临期食物的场面:

熟食、海鲜、甜品、饮料、点心,一批批从货架上撤下,丢到小推车里拉走扔掉……此事引发网友热议:

有人痛斥浪费;

有人表示理解,企业绝对不能销售过期食品,这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底线;

也有人说,尽量在管理上下功夫,要避免浪费。

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广大食品经营者写一封公开信(落款统称“李华”),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建议。

要求:

自选角度,确定立意;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不少于800字。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1.(3分)D【解析】“历史基础”于文无据,无中生有。

2.(3分)C【解析】第三段论述的中心是首句的分论点。

3.(3分)A【解析】B项,强加因果;

C项,混淆二者关系,不是“平等并列”,而是从属关系;

D项,“五四新文学的读者群自然是青年”说法绝对。

4.(3分)D【解析】无中生有,“黑汉子扬长而去的官僚作派”于文无据。

5.(6分)①带头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基层干部形象。

②强逼前任支书交代罪行,决心整改袁武的养猪场,表现了他敢于斗争、敢做敢当的性格。

③改建厕所,号召外出村民回乡干大事,表现了他身上新时代的文明意识(改革精神)和实干精神。

(每点2分,如答“有农民粗鲁莽撞的一面”并分析,也给2分)

6.(6分)①以小奥的视角行文,能将一些零散的情节统一起来,使叙述散而不乱。

(2分)②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写张二昆,使人物形象更真实更接地气。

(2分)③从一个小孩的眼光和心理出发,能将一些很平常的事物写得饶有趣味。

(2分)

7.(3分)A【解析】主要依据句意理解及对断句标志的把握进行比较分析,注意“曰”“昔”“今”“殆”“其”“俄而”等标志词。

正确标点如下:

“敬容谓孜曰:

‘昔晋代丧乱,颇由祖尚玄虚,胡贼殄覆中夏,今东宫复袭此,殆非人事,其将为戎乎?

’俄而侯景难作,其言有征也。

8.(3分)C【解析】“指的是君主”错。

东宫,中国古代宫殿指称,因方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