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集团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613297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能源集团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国家能源集团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国家能源集团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国家能源集团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国家能源集团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能源集团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国家能源集团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能源集团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能源集团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试题及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下列水灾自救逃生方法中,不能采取的措施是:

  A.发生水灾要第一时间游泳逃生,不能等待救援

  B.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等转移

  C.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讯设备

  D.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A项中,不到万不得已切忌游泳逃生,要积极等待救援。

B项中,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

  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故B项可以采取。

C项中,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讯设备可以与救援人员取得联系。

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故C项可以采取。

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故D项可以采取。

故本题答案选A。

  第5题:

依次与下列别号正确配对的一组作家是()。

  六一居士北江先生白石道人四明狂客

  A.王勃魏学洢姜夔彭端淑

  B.欧阳修洪亮吉姜夔贺知章

  C.王勃洪亮吉白居易彭端淑

  D.欧阳修魏学洢白居易贺知章

B。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

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

姜夔(1154—1208),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县)人。

贺知章(字季真),会稽永兴人,性放旷,善谈说;

开元中迁太子宾客,兼秘书监;

晚年尤加纵诞,自号“四明狂客”。

因此,本题选B。

第6题:

据报载,著名物理学家、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斯蒂芬·

霍金宣布他已放弃对“万有理论”

  (TheoryofEverything)的追求,过去他认为人们很快就能找到一个至少能在原则上描述、预测宇宙中所有事物的终极“万有理论”,而现在他认为,人们永远都获得不了这样的理论;

因为根据数学中的“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这样的理论根本就不可能有。

根据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A.任何一种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其他学科的支持

  B.

  “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比“万有理论”更加接近事物的真相

  C.追求真理的道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

  D.霍金过往对“万有理论”的追求显示了人们不竭的探索精神

  【解析】根据文中“因为根据数学中的‘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这样的理论根本就不可能有”可以推出“万有理论”是不可能存在的。

文中亦没有就接近事物真相这一点对“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和“万有理论”进行比较,因此B项错误。

  第7题:

一般来说,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有着相当数量的军事爱好者或发烧友.这是一种无可非议的常态。

但如果这种对军事的热情,从军事发烧友较大规模地到民间.并在民间形成一股对军事的热情,人们就需要对待了。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感染认真

  B.弥漫积极

  C.蔓延谨慎

  D.扩散郑重.

答案C。

第一空中,“感染”后不能接“到”,排除A。

第二空中,军事发烧友保持对军事的热情是一种常态,但扩散到民间就不正常了,选“谨慎”更能表现出对此种变化保持警惕的意思,故比“积极”、“郑重”贴切。

本题答案为

  C.第8题:

盖瑞·

斯莫尔教授做过一个实验,研究经常上网的人和从未上网的人的大脑在使用搜索引擎和读书时的不同反应。

结果发现,当阅读书面文字时,上网高手与上网生手没有表现出任何区别。

而当在Google上搜索时,两组实验对象的大脑神经激活表现则明显不同——上网高手在大脑左前区的一个特定网络,即被称为背外侧前额叶皮层的区域(其功能是控制我们的决策和整合复杂信息的能力)很活跃,而上网生手的大脑在这一区域的活动甚微。

但是,在互联网上仅活动5天之后(每天l小时),Googgle就在他们的大脑中激活了这一区域。

斯莫尔所进行的实验说明()。

  A.不同的人在进行相同的活动时,大脑的活跃性不同

  B.使用网络搜索越熟练,大脑神经激活表现越明显

  C.网络搜索会影响人大脑背外侧前额叶皮层的功能

  D.与传统的书本阅读相比,网络搜索能引起更积极的大脑活动

文段首句指出斯莫尔教授进行实验的内容和目的,后面的内容是介绍实验之后得出的结果,也就是题干所提到的问题。

第二句首先说明上网高手和生手在阅读书面文字时大脑的反应是相同的,接着用转折词“而”指出,使用网络搜索的大脑背外侧前额叶皮层的区域很活跃。

综合起来,D项正确。

A项扩大了范围,文段主要是针对读书和网络搜索这两种活动进行的,实验的时象是上网高手和生手;

B项,文段并没有说明大脑神经激活表现与使用网络搜索熟练与否的关系,只是说网络搜索这项活动能让大脑活动更积极;

C项,文段是说网络搜索会引起大脑活动,并不是说会影响大脑背外侧前额皮层的功能。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第9题:

地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

  A.城市∶居民区∶商业区

  B.卫星∶遥感∶雷达

  C.糖果∶水果糖∶芝麻糖

  D.单位∶千米∶公里

地理:

自然地理:

经济地理本题考查包含以及并列关系。

  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为并列关系,同属地理,水果糖与芝麻糖为并列关系,同属糖果。

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第10题:

在一条路上走,如果你停下来,你足下就清晰地呈现出一个句号。

这条路可不是做一件事时那短短的距离,它是人生追求的路、艺术探索的路和事业奋斗的路。

这路原本无止无休,你在任何一处都可以起步,踏上征程;

你也可以在任何一处画个句号,退了出来。

无论什么都可以成为句号的缘故,那精疲力竭的放弃、自寻清闲的逃逸、江郎才尽的低头认输,乃至收获后的自满自足,甚至在目标达到之后,辉煌的目标也会划为一个句号,尽管这句话闪闪发光。

这句号,就是停止,就是终结,就是事物最终变为有限的、死去的符号。

这段文字意在告诫我们()。

  A.只有坚持到底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情

  B.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

  C.要警惕人生中不知不觉出现的“句号”

  D.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人生之路原本无休无止,遇到困难不能放弃,成功之后不能自满,目标达成后还要继续新的奋斗,这才是文段的主旨。

D项是对主旨的同义替换。

A项和B项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即对自己的目标要坚持、不放弃,只是对主旨的片面理解;

  C项不是本段文字要表达的意思。

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

  第11题:

以下节气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立春、惊蛰、雨水、春分

  B.小暑、大暑、处暑、立秋

  C.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D.立冬、小雪、小寒、冬至

二十四节气按时间顺序排列: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故选C。

  第12题:

学校运动会4×

400米比赛,甲班最后一名选手起跑时,乙班最后一名选手已经跑出20米。

已知甲班选手跑8步的路程乙班选手只需要跑5步,但乙班选手跑2步的时间甲班选手能跑4步,则当甲班选手跑到终点时,乙班选手距离终点()米。

  A.30

  B.40

  C.50

  D.60

D。

根据题意,甲班选手跑8步等于乙班选手跑5步,但乙班选手跑2步的时间甲班选手跑4步,可以甲与乙的速度之比为

  5:

4,又由于每个人都跑400米,当甲跑完400米的时候乙只跑了320米,最开始乙班的选手比甲班多跑20米,乙班选手距离终点400-320-20=60米。

  第13题:

  “狮身人面像”这一古代建筑奇迹出自()。

  A.古希腊

  B.古印度

  C.古罗马

  D.古埃及

世界古代七大建筑奇迹之一的金字塔,是古埃及的代表性建筑。

在最大的胡夫金字塔东侧,便是狮身人面像,它以诱人的魔力,吸引了各地的游客。

  第14题:

下列关于力学知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牛顿第一定律是不能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

  B.力是产生并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如何改变都无关

  D.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牛顿第一定律表述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因为地球上不存在不受外力的物体,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不能通过实验直接得出。

事实上,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基础上通过推理概括出来的,A项说法正确。

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只与质量有关,C项说法正确。

具有相互作用力的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而平衡力只有一个受力物体,这两个概念是完全不同的,D项正确。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产生并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项说法错误,故选之。

  第15题:

鼻翼耳屏线与眶耳平面的交角是

  A.20°

  B.25°

  C.10°

  D.15°

  E、30°

  第16题:

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再接再厉

  B.瞠目接舌

  C.大相泾庭

  D.挺而走险

A。

  第17题: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辐合思维

  B.概括思维

  C.逻辑思维

  D.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三个:

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

  (本。

由张恩凯提供)第18题:

英语:

日语:

汉语

  A.油画:

国画:

水彩画

  B.小说:

诗歌:

文学

  C.耳机:

麦克:

音乐

  D.市场部:

调查人员:

销售人员

英语、日语和汉语都是一种语言,油画、国画和水彩画都是绘画的一种。

  第19题:

今后,技术的交叉与融合会越来越明显。

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方向不会仅仅依赖于一两类学科或某种单一技术,而是多学科、多技术领域的高度交叉和深度融合。

  技术融合趋势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可能也不应该孤立地发展,而是既要有利于推动传统产业的创新,又要有利于未来新兴产业的崛起。

而且,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之间的融合也是大势所趋,这将使得行业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综合竞争力越来越强。

这段文字主要说的是()。

  A.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顺应技术融合的新趋势

  B.未来行业的界限会变模糊但综合竞争力会增强

  C.提高综合竞争力将是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D.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促进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主力军

主旨概括题。

文段的主体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强调技术融合趋势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与其他产业相融合,这种融合是大势所趋。

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第20题:

长江中下游地区虽然降水丰富,但也有旱灾,其主要是()o

  A.春旱

  B.伏旱

  C.秋旱

  D.冬旱

中国大部分属于亚洲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受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影响,在区域间、季节间和多年间分布很不均衡,因此旱灾发生的时期和程度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点。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春旱突出,有十年九春旱之说。

黄淮海地区经常出现春夏连旱,甚至春夏秋连旱,是全国受旱面积最大的区域。

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是伏旱和伏秋连旱,有的年份虽在梅雨季节,还会因梅雨期缩短或少雨而形成干旱。

所以,答案选B。

  第21题:

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以上。

  A.40%

  B.50%

  C.60%

  D.70%

我国55个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

  第22题:

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人中国共产党史册的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七千人大会

  D.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是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的。

这次大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重要、最成功的一次代表大会,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这次大会,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实现了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空前团结和统一,它在总结了中国民主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正确的纲领和策略,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证。

  第23题:

历史文化名城中的“文化”二字绝不仅仅体现在建筑的__________、老树的参天上,它还体现在创造并__________文化的城市居民身上。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独特传承

  B.古韵传播

  C.悠久发扬

  D.特色革新

并列成分通常含有共同点,第一空“建筑的…”与“老树的参天”并列,对应句中的“历史文化名城”,“老树的参天”表达的是古、旧的历史感,故第一空形容建筑的也是这种历史感。

  “古韵”、“悠久”与此相符,故答案在

  B.C间选择。

  “发扬”常与“风格”、“精神”搭配,与“文化”不搭配,由此排除C。

故答案选B。

  第24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日,美国宇航局的探测器有史以来第一次直接探测到的来自太阳系之外的粒子,这一发现首次让我们有机会一窥所谓的“恒星际介质”

  B.今年,北京将新增20万亩林地,主要种植在受污染物影响较大的地方,如高速路或主干道的路边,对尾气削减和扬尘会有很好的作用

  C.

  “1·

28”中国公民被劫持事件发生后,苏丹政府全力解救,并表态将采取切实措施确保所有在苏中资企业的安全,避免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D.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学习多年后回乡参加高考,很难适应家乡的考试要求,据悉,我国将出台允许这类考生在流人地参加高考的政策

A项结构残缺,应将“直接探测到的”中的“的”改为“了”。

B项存在多处语病:

  “林地”

  “种植在”主谓搭配不当,应将“种植”改为“分布”;

成分赘余,“高速路或主干道的路边”中,将“路边”改为“旁边”;

成分残缺,“扬尘”后应加“抑制”。

C项不合逻辑,应为“避免……再次发生”。

本题答案为D。

  第25题:

如果说《清明上河图》集中反映了宋朝生活“俗”的一面,“西园雅集”则是“雅”的象征。

在北宋被传为佳话的“西园雅集”,表现了当年众多文雅士的宴游场景,苏轼、李公麟、米芾等聚集一堂,或吟诗赋词,或抚琴唱和,或打坐问样,形成了以苏轼为中心的文人圈。

身在其中的画家李公麟以写实手法将雅集描绘下来,米芾作序,“水石潺湲,风竹相吞,炉烟方袅,草木自馨,人间清旷之乐,不过如此”。

  “西园雅集”是古代绘画史中的一个经典母题,后代画家多有摹本或仿作,这也是宋人精神的一种延续。

  这段文字主要意在:

  A.比较“西园雅集”和《清明上河图》的不同风格

  B.介绍“西园雅集”的创作者和所描摹的文化名人

  C.阐释“西园雅集”所呈现的文人趣味和精神价值

  D.评价“西园雅集”对中国古代绘画史的独特贡献

C。

  第26题:

优秀的理工大学生必须具有持续而活跃的创新能力,这种能力的一个智能基础就是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几乎概括了这个世界的一切,他推动技术进步,它甚至是知识的源泉。

”而文学艺术恰恰是靠想象而存在,文艺提供给我们无尽的想象空间,无尽的角度去观察和感悟宇宙天地和社会人生。

  文艺的这种对心灵世界的深化作用和开拓意念想象的作用,完全可以平移和借用到科学思维中,扩展科学发现的视角,激发科学思考的灵感,提升创新意识与智能。

对本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能力的一个智能基础就是想象力

  B.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C.文学艺术可以提供给我们无尽的想象空间

  D.文学艺术有助于提升创新意识与智能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文段的主体即创新能力、想象力、文学艺术,其关系可以概括为文学艺术可以激发想象力,可以提升创新意识与智能。

文章的关键词在于表转折的“而”字,其后面所述内容的主体为“文学艺术”,是文段的重心,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第27题:

随着“谁主张,谁举证”这一司法原则的强化,能否搜集到有力的证据,成为民事诉讼胜败的关键。

目前,虽然人们的调查取证意识增强了,但搜集、保存和运用证据的能力还较弱,许多当事人往往只好委托律师或其他人员进行调查取证,因此民事类调查取证的需求越来越大。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民事诉讼中调查取证的主要途径

  B.民事诉讼调查取证需求增大的原因

  C.当事人取证意识与取证能力之间的差距

  D.搜集证据成为诉讼胜败关键的法律依据

阅读可知,题干材料是论证型结构。

先提出两条论据:

  “证据是民事诉讼胜败的关键”

  “由于人们搜集、保存和运用证据的能力还较弱,许多当事人只好委托律师或其他人员进行调查取证”,最后得出结论“因此,民事类调查取证的需求越来越大”。

由此可知,题干想要说明的是B项“民事诉讼调查取证需求增大的原因”。

  第28题:

有网友发帖称,8月28日从湖北襄樊到陕西安康的某次列车,其有效座位为978个,实际售票数却高达3633张。

铁道部要求,普快列车超员率不得超过50%,这次列车却超过了370%。

属于严重超员。

如果以下陈述为真,哪一项对该网友的论断构成严重置疑?

  A.每年春运期间是铁路客流量的高峰期,但8月底并不是春运期间

  B.从湖北襄樊到陕西安康的这次列车是慢车。

不是普快列车

  C.该次列车途经20多个车站,每站都有许多旅客上下车

  D.大多数网友不了解铁路系统的售票机制,

削弱型题目。

题干由某次列车的售票数大大超过有效座位数推出结论:

该次列车属于严重超员。

如果C项为真,说明列车的售票数超过有效座位数是“另有他因”,有可能该次列车并未超员,削弱了题干结论。

A项的时间与列车是否超员无关;

题于并未给出慢车的超员率,即使B项为真,也无法否定这次列车确实严重超员;

  D项不了解售票机制并不代表论断就是错的。

故答案选C。

  第29题:

孙某共用24000元买进甲、乙股票若干,在甲股票升值15%、乙股票下跌10%时全部抛出,共赚到1350元,则孙某最初购买甲、乙两支股票的投资比例是()

  A.5∶3

  B.8∶5

  C.8∶3

  D.3∶5

设甲股票买了X元,乙股票买了Y元,列方程组:

解得:

  X=15000,Y=9000,故X∶Y=15∶9=5∶3。

因此,本题答案选择A选项。

  第30题:

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

  A.中等教育

  B.幼儿教育

  C.高等教育

  D.义务教育

  第31题:

汇率变动会对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假如某国货币升值,则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不利于出口贸易

  B.有利于公民出境旅游

  C.会导致热钱流入

  D.有利于消除贸易逆差

货币升值则国内生产成本增高,不利出口,A项正确。

货币升值使同额度国内货币可兑换更多外国货币,购买更多外国商品,因此有利于出境旅游,B项正确。

同理,货币升值于进口有利,不利于出口,所以会促进贸易逆差增长,D项错误。

货币升值会使得投机资本对该货币投资增加,因此会有热钱流入,C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