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期末复习资料大全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617398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期末复习资料大全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毛概期末复习资料大全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毛概期末复习资料大全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毛概期末复习资料大全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毛概期末复习资料大全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毛概期末复习资料大全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毛概期末复习资料大全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毛概期末复习资料大全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毛概期末复习资料大全Word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毛概期末复习资料大全Word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毛概期末复习资料大全Word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毛概期末复习资料大全Word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毛概期末复习资料大全Word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毛概期末复习资料大全Word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毛概期末复习资料大全Word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毛概期末复习资料大全Word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毛概期末复习资料大全Word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毛概期末复习资料大全Word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毛概期末复习资料大全Word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毛概期末复习资料大全Word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期末复习资料大全Word下载.doc

《毛概期末复习资料大全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期末复习资料大全Word下载.doc(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毛概期末复习资料大全Word下载.doc

22.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3.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24.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25.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26.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27.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28.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2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30.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31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32.为什么要强调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如何理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33.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34.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35.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36.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7.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8.为什么要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

39.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

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何在?

40.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4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

42.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4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44.如何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45.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46.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47.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4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4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5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51.怎样认识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52.如何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5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5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55.如何理解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56.新世纪新阶段如何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57.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58.如何正确认识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

59.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60.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61.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6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

63.如何理解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64.如何理解“四个尊重”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

65.如何理解新时期爱国主义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

66.如何认识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意义?

67.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68.坚持党的领导为什么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69.怎样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70.为什么说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71.如何理解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

72.如何理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

73.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74.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5.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大意义?

76.如何认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作出的巨大贡献?

77.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关系?

78.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79.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

80.如何认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81.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82.如何认识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83.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

辨析题:

1.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的全部思想的总和

2.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与时俱进

5、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

6、官僚资本主义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之一,是因为它是资本主义

7、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唯一的斗争形式。

8、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9、和平赎买就是由国家支付私营企业一笔巨额补偿资金。

10、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共同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1、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富裕才是社会主义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程度的统一

1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

14、改革是一场革命

15、我国现阶段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应拒绝和否定一切资本主义的经济成分和因素。

16、市场经济是一种反映社会制度性质的经济形态

17、判断一种所有制是否有它存在的合理性,是否具有优越性,应当以公有化程度的高低作为标准

18、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之中,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19、在我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在野党

20、民主、自由、人权是不分国界的

21、“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22、在文化对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作用问题上,有一种说法:

“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

23、和谐社会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

2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党

25、和谐社会是没有矛盾的社会

26、“一国两制”中“两种制度”的地位和作用是等同的

27、“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又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8、恐怖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29、多极化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基础

30、新时期的统一战线要求我们实现最广泛的团结,就是无条件地团结一切阶级、阶层、党派和团体

32、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根本上决定着党的前途和命运

31、劳动力市场的出现,改变了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32.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根本上决定着党的前途和命运

3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

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

实践证明,如果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懈探索,离开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引,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只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来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凝聚力量,中华民族才能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之林。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它不但以新的形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展示了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强大的生命力。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2)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

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

(3)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历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3.毛泽东是怎样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

(1)毛泽东在1929年6月写的一封信中分析红四军党内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想的原因时第一次使用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

 

(2)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指出:

本本主义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从而初步界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

(3)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借用“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

(4)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5)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4.邓小平、江泽民和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哪些贡献?

(1)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

以这一讲话精神为指导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邓小平还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的报告中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保证我们党永葆蓬勃生机的法宝;

他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

(3)2004年1月,胡锦涛在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继续坚持事实就是思想路线,进一步深化了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章程》把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完整地表述为: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

理论联系实际,是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

(2)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内容。

党的领导人在不同时期对思想路线阐述和发展过程中,分别强调或解放思想,或与时俱进,或求真务实,都是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所提出的重点要求,其目的和归宿,都是实事求是。

(1)一方面,由于把握和运用了实事求是,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和发展,才有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

另一方面,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始终,体现在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2)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提出的理论,都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实事求是思想,构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提出“三个代表”要求并把它同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贯彻这个精髓,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继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紧密联系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1)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在地包含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把握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党在不同时期分别强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等,其目的和归宿都是事实就是。

(2)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前提和条件。

只有解放了思想,克服了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避免主观主义、片面性和绝对化等“左”和“右”的错误,也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3)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必然结果,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不竭动力。

客观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这决定了我们的思想认识必须与时俱进。

同时,与时俱进过程中我们遇到的各种新问题、新情况又推动人们大胆的去冲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4)求真务实是实事求是的直接体现,是解放思想、与时具进的必然要求。

求真务实揭示了人类认识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回到实践的发展过程和规律,进一步指明了认识的目的和方向,是实事求是深刻内涵的直接体现,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

(1)解放思想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

面对中国特殊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国情,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根据中国的实际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内在要求和首要条件,是改革创新的基本动力。

改革开放30年伟大历史进程,其起点就始于思想解放,其过程也一直伴随着思想解放。

只有解放思想,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才有可能被激发出来,我们才有可能自觉地在改革开放中探索发展的新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

(3)解放思想是常提常新的事情,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在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我国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把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才能激发和凝聚广大党员和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共同应对各种各样的新挑战。

(4)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

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科学分析我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正确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方针政策,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5)实现理论创新,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在理论创新问题上,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

(1)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

  

(2)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这三个统一,都意味着对不合时宜的传统观念和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主观偏见的突破,因而走自己的路,同时意味着开拓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也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同总结第一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经验教训相联系的,也是同如何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相联系的。

苏共二十大以后,毛泽东认为它对我们最重要的教益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提出要“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道路。

他明确指出,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到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相结合的过程中,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这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邓小平指出: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概括,它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一个十分明显和突出的特点。

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中的地位,是邓小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内在统一的基础上认识社会主义的一个创造。

邓小平之所以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中,不是简单的出于对社会主义历史使命和根本任务的逻辑推演,而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科学的把握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看,过去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之所以没有搞清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离开生产力水平抽象的谈论社会主义,同时也没有认识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标,并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明了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邓小平从中国具体的国情出发,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结合。

实现共同富裕,是走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所必经的阶段。

要实现共同富裕,除了要解决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加社会物质财富的问题外,还有一个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使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成果为全体人民所享有的问题。

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一个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步实现的比较长的动态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反复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

1992年他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

这是因为: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的较量中,能否不断地巩固和发展自己,能否体现出其优越性,最根本的是生产力能否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好。

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社会安定,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创造物质条件,从根本上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中国在改革开放前的20多年的时间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不尽如人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能切实将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决不能长期建立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和贫穷的基础上。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第三,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中国是维护和平和稳定的力量,是世界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发展起来了,制约战争的和平力量将会大大的加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条件下,中国的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量。

第四,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党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一是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是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的选择,只有把发展作为主题,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不断巩固和发展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二是党实现其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不论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都要靠发展。

三是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一条主要经验。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无论国内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只要正确坚持和贯彻发展的思想,我们就能够从容应对挑战,克服困难。

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该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科学技术关系的学说的重大发展。

马克思根据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

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以后,邓小平根据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进一步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第一,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变革作用。

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经济活动中,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科学技术不只是使经济在量上迅速增长,同时,也实现了经济质的飞跃。

第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

它不但直接体现为生产力,而且它作用于其它诸因素,从而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第三,现代科学使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

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要使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进行有机结合,管理是关键。

科学技术与经济广泛结合,使得管理成为生产力的重要范畴。

第四,高科技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仅指发展生产力的途径是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更重要的是指出本世纪是高科技的世纪。

发展高科技并使其产业化,是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好的捷径。

党必须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