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楼地下室土方回填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1954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层住宅楼地下室土方回填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层住宅楼地下室土方回填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层住宅楼地下室土方回填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层住宅楼地下室土方回填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层住宅楼地下室土方回填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高层住宅楼地下室土方回填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高层住宅楼地下室土方回填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高层住宅楼地下室土方回填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高层住宅楼地下室土方回填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高层住宅楼地下室土方回填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高层住宅楼地下室土方回填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高层住宅楼地下室土方回填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高层住宅楼地下室土方回填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层住宅楼地下室土方回填施工方案.docx

《高层住宅楼地下室土方回填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住宅楼地下室土方回填施工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层住宅楼地下室土方回填施工方案.docx

高层住宅楼地下室土方回填施工方案

第一节工程概况

1.设计情况

本工程为江门市江海区江海花园南区11-1、11-2(含商铺S-6)、11-6、地下室H,位于江门市江海区五邑路北侧,本工程包括一层地下室、主楼11-1、11-2、11-6栋几大部分,总建筑面积为76237m2,其中地下室部分10344m2,11-1主楼共22层,高77.8m,11-2栋主楼共18层,高65.4m,11-6主楼共18层,高65.4m。

地下室1层,战时为人防,平时用作机动车库。

该项目是由江门市东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住宅楼。

由广东新豪斯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进行设计,由广东省城规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进行监理,基坑支护设计由江门市建筑设计院进行设计。

安监单位是江门市江海区安监站,质监单位是江门市江海区质监站。

本工程土方回填主要是:

(1)地下室H部分的土方在基础承台砖胎模施工完后,就分层回填至底板垫层底,再施工地下室底板。

(2)地下室修建完成后顶部及侧墙的覆土回填,再绿化、美观。

2.现场情况

本基坑平面大致呈长方形,东西向长约225m,南北向宽约60m;场地现地面标高2.57-4.62m;基坑底标高为-1.2m,基坑周边开挖深度为4.70-5.70m。

本工程建设场地原为耕地、鱼塘,经人工填土整平;北侧为1-3F民居,距地下室边界线约为36m,其间有流向为自西向东的河涌,河涌与地下室边界线的最小距离为11m,河涌南侧为已建3F板房办公区、生活区,板房与地下室边界线的距离约7m;东侧为已建市政道路,水泥路面宽30m,路边线与地下室边界线的距离为10.1m;东南侧为在建江海花园4-10栋商住楼,采用预制桩基础,设有一层地下室,两地下室边界线距离为13.84m南侧为已建的江海花园C28、C29栋商住楼,采用预制桩基础,设有一层地下室,两地下室边界线最小距离为20.72m;西侧为在建江海花园10-2栋商住楼,采用预制桩基础,设有一层地下室,两地下室边界线距离为11.02m。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及兴建单位的使用要求,本工程基坑开挖范围控制在地下室边界线外3.0m以内。

3.地质情况

根据江门市建筑设计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测的地面标高为2.57-4.62m,其情况如下:

素填土(Qml)灰黄、褐黄色,主要由粉质粘土回填而成,含中粗砂、碎石、砖块等,松散。

该层分布广,厚底为1.00-3.20m。

淤泥质土(Qmc):

灰黑色,主要有粘粒组成,含粉细组成,含粉细砂及腐植质,部分夹薄层粉细砂及淤泥,流塑。

该层分布广,厚度为2.20-5.40m

细砂(Qal):

灰黑、灰黄、浅黄色,主要由细砂组成,含中砂、粉砂、粗砂,松散,饱和。

该层分布较广,厚度为0.30-1.00m。

粉质粘土(Qel):

褐黄、褐红、灰黄、紫红色,主要由粘粒组成,含粉细砂,为混合岩风化残积土,可塑。

该层分布广,厚底为1.10-8.40m。

粉质粘土(Qel):

褐黄、褐红、灰黄、紫红色,主要由粘粒组成,含粉细砂,为混合岩风化残积土,硬塑。

该层分布广,厚底为2.10-8.20m。

全风化混合岩():

褐黄、紫红、褐灰色,残留条带状构造,岩石已完全风化成粉质粘土,坚硬。

该层分布广,厚度为1.50-7.50m。

强风化混合岩:

褐黄、褐灰、紫红、灰黄色,残余条带状构造,岩石强烈风化成土状—半土半岩状,节理裂隙发育。

岩芯破碎,易掰碎,遇水软化。

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V级。

该层分布较广,厚度为1.2-10.6m。

中风化混合岩:

灰褐、浅灰、灰青色,条带状构造,岩石较新鲜、致密,节理面见铁锰质侵染。

岩芯呈短柱状,锤击声不清脆,不易击碎。

属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IV级。

该层厚度1.60-5.90m。

地基岩、土层分布、厚度及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见下表:

岩土层名称

层厚(m)

重度γ

(KN/m3)

粘聚力cq(KPa)

内摩擦角ψq(°)①

素填土(松散)

1.00-3.20

18.5

15.0

12.0

淤泥质土(流塑)

2.20-5.40

16.9

7.7

7.5

细砂(松散)

0.30-1.00

18.5

00

28.0

粉质粘土(可塑)

1.10-8.40

18.5

21.0

19.4

粉质粘土(硬塑)

2.10-8.20

19.1

27.3

23.9

全风化混合岩

1.50-7.50

19.6

29.3

33.9

强风化混合岩

1.20-10.60

20.1

32.9

36.5

4.水文状况据钻孔观测,场地地基分布有地下水,属孔隙—裂隙水,勘察期间地下水埋深为

0.60-2.50m(从孔算起),水位标高为0.57-3.44m。

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冲积土层、

残积土层的孔隙及下部全、强、中风化混合岩的节理裂隙中,其中,③细砂富水性较好,透水性较强,属于强透水层。

地下水动态随季节变化。

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侧向地下径流的补给,消耗于蒸发并向邻近低洼处排泄。

钻探过程中未见严重漏水和突然涌水等不良现象。

经11、12号孔地下水水质检测(祥见水质检测报告),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判定,场地环境类型为II类,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

 

第二节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3

2、《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301-2001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6、本工程地基勘察报告

第三节施工准备

1.作业条件

(1)回填前,对地下室外墙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办理隐检手续。

(2)将基坑内的杂物、积水等清理干净。

(3)房心、管沟的回填应在上下水道的安装完成以后进行。

(4)施工前,做好水平高程的设置。

在基槽边上钉水平撅,在基础墙表面划分层线。

(5)做好技术交底,由技术部向作业班组质检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将回填区域的划分、根据碾压试验确定的压实参数、施工方法等问题交代清楚。

2.施工机具

自卸汽车、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铁锹、3~5m钢尺,尖、平头铁锹、手锤、梯子、铁镐、撬棍、坡度尺、小线等。

3.回填料的确定本工程回填料主要采用外运土方,运距以实际为主,土质基本为粘质土壤、粉土及

中粗砂,土质情况比较好,已基本能满足回填土的要求。

监理方认为不合格的填筑料一

律不得使用。

4.标准击实试验土方回填料确定后,项目部质检员、抽样员邀请监理工程师共同在回填料场进行取

样,抽取的土样应具有代表性,各个土层和性状的土都应包括。

土样抽取后送工地实验

室做标准击实试验,确定最优含水率下的最大干密度。

通过实验作出土方回填料的最优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

根据地下室结构施工图回填土密实度D≥93%的要求,确定出施工中控制的最小干密度,确定合格干密度下的含水率区间。

5.现场碾压试验标准击实试验完成后,即在施工现场安排碾压试验,碾压试验的目的:

(1)、核查土料压实后是否能够达到设计压实干密度值;

(2)、核查压实机具的性能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3)、选定合理的施工压实参数:

铺土厚度、土块限制粒径、含水量的适宜范围、压实方法和压实遍数;

(4)、确定有关质量控制的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碾压试验对不同的回填土方分别进行试验。

已确定蛙式打夯机合适的打夯及碾压遍

数、铺土厚度、土块限制粒径等参数。

6.砖胎膜侧土体回填

本工程按设计要求对砖胎模后边土的回填质量要求:

a、少量空间用C15素砼填塞。

b、大面积要求级配砂石夯填,或换砂处理并注意安全。

6.1.填土方法

1)用手推车送土,以人工用铁锹、耙、锄等工具进行回填土。

2)从场地最低部分开始,由一端向另一端自上而下分层铺填。

每层虚铺厚度300mm,夯实至200mm。

3)深浅坑(槽)相连时,应先填深坑(槽),相平后与浅坑全面分层填夯。

4)较大面积人工回填用打夯机夯实。

6.2.施工工艺

(1)人力打夯前应将填土初步整平,打夯要按一定方向进行,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行行相连,两遍纵横交叉,分层夯打。

夯实基槽及地坪时,行夯路线应由四边开始,然后再夯向中间。

(2)用蛙式打夯机夯实时,一般填土厚度不宜大于250㎜,打夯前对填土应初步平整,打夯机依次打夯,均匀分布,不留间隙。

(3)基坑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回填与夯实。

6.3.回填保护措施

砖胎膜高度超过3米必须在中部增加一道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大小为厚度同墙厚,高度为240㎜,内配4Φ10钢筋,箍筋设置为Φ6@250,混凝土等级为C20,以加大砖模侧向抗压能力。

开挖后承台底土质较差,如淤泥、流砂,需进行换填后再进入下一道工序,换填完成后在承台底部增加一道地圈梁,圈梁大小为厚度同墙厚,高度为240㎜,内配4Φ12钢筋,箍筋设置为Φ6@250,混凝土等级为C20。

墙长超过3米必须在中部设置一道砖柱,在塔楼电梯井砖胎模砌筑时先砌筑1800

㎜高500㎜厚墙,然后在墙体上浇筑一道370㎜×300㎜的圈梁,后在圈梁上砌筑1500

㎜高370㎜厚墙,然后砌筑240㎜厚墙到顶,砖模砌筑完成必须增加斜撑回顶后方可进行回填。

砖模砌筑砂浆采用M5砂浆、Mu10砖砌筑。

24小时后方才可填土打夯。

砖模高度超过1800mm,必须增加斜撑回顶后方可进行回填。

 

7.地下室顶板及侧墙土体回填在本工程结构封顶以及完成地下室顶板防水后,须对地下室顶板及侧墙进行土方回

填至覆土设计标高。

第四节施工方法

1.工艺流程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耙平→夯打密实→检验密实度→修

整找平验收

2.操作工艺

1)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垃圾、树根等杂物,抽除坑穴积水、淤泥,验收基底标高。

如在耕植土或松土上填方,应在基底压实后在进行。

2)待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经检验符合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方可进行回填作业,回填土严格按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

3)回填土应用粘土或中粗砂震动分层夯实,回填采用人工夯填,分层厚度20cm,

密实度要求≥93%。

严禁采用建筑垃圾或淤泥土、膨胀土回填。

顶部1000~1500范围采用不透水粘土回填夯实封闭。

4)基坑回填土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在上部结构施工时提供一个平整稳定的施工平台,承台、剪力墙施工过程中不致因地基变形、失稳而影响下一步的施工。

5)当地下室顶板面有填土时,顶板停止养护后应及时施工防水层及回填绿化土,后浇带两侧可采用砖砌挡土或放坡等措施防止土污染后浇带钢筋。

如填土时砼强度等级没达到设计要求或地下室顶板施工荷载超过设计荷载,应采取对梁板加撑回顶等措施。

6)基坑、承台周围回填土应分层夯实,先用小挖机挖土回填,再人工填平、夯实。

回填土采用粉质粘土、粉土等作填料,填土的最优含水量、分层厚度和夯实遍数通过实验确定,压实系数≥0.94,严禁回填建筑垃圾及淤泥,以防止地面开裂。

7)、回填房心及管沟时,人工先将管子周围填土夯实,直到管顶0.5m以上时,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用蛙式打夯机夯实。

管道下方若夯填不实,易造成管道受力不匀而折断、渗漏。

8)、雨期施工时,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内,导致边坡塌方或浸泡基土。

9)、注意事项

(1)施工时须注意安全,特别是高空坠物。

(2)挡土墙的沙浆强度达到三天后方可进行第二次土方回填,并在距挡土墙1米范围内采用人工回填,严禁采用汽车直接倾倒土方的方式对挡土墙产生冲击力。

 

第五节质量控制

1)土方填筑时,对填筑段选派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在现场填筑中进行监督并密切配合监理人员的工作。

2)在土方填筑过程中,根据土方填筑检测计划对每步土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才进行下步土的回填。

3)在堆土料场,不定期对土料的含水量进行检查,对于含水量较高的土料必须翻晒,待其含水量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回填。

4)对检查后对不合格的回填土,彻底按监理方的指示进行返工、修理和补强。

5)土方填筑完工后,首先对工程全部填筑部位按国家有关规范规程规定的有关内容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方进行验收。

6)填土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

柱基、基

坑、基槽

挖方场地平整

管沟

地(路)

面基层

人工

机械

主控

项目

1

标高

-50

±30

±50

-50

-50

2

分层压实系数

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

1

回填土料

设计要求

2

分层厚度及含水量

设计要求

3

表面平整度

20

20

30

20

20

 

第六节安全文明保障措施

1)坑边周围用钢管设置的防护栏杆及警示牌标志等,严禁私自拆除,待土方回填到位后,由专人拆除。

2)基坑外施工人员不得向基坑内乱扔杂物,向基坑下传递工具时要接稳后再松手。

3)坑下人员休息要远离基坑边及放坡处,以防不慎。

4)施工机械一切服从指挥,人员尽量远离施工机械,如有必要,先通知操作人员,待回应后方可接近。

5)装载土方的自卸汽车不超过槽帮上沿,禁止沿途遗洒。

6)在现场两侧各设一根洒水临时水管,并设置洒水员,配齐洒水设备,根据现场情况每天派人洒水清扫施工道路防止扬尘。

自制洒水车

第七节环境保护

1)土方回填施工时,应加强对噪声污染的控制,昼间<70dB,夜间<55dB,夜间10

点以后车辆禁止鸣笛。

2)合理利用挖掘机、自卸汽车、推土机及压路机,对运土车辆要加强防止遗撒的管理,要求所有运土车辆卸料后,必须清理干净方准离开现场。

3)在出大门前,设专人对车辆进行清扫,严防车辆携带泥沙出场造成道路的污染,并设专人沿路途巡视,发现遗漏及时清扫。

4)对于施工机械、油料应予以控制,减少资源浪费。

定期对施工机械进行保养,减少油料泄漏事件的发生。

5)现场洗车处设置沉淀池,并将排水沟排入业主指定的排污通道内。

6)每天配备专人清扫道路,洒水降尘。

 

第八节土方施工应急救援预案

深基础土方施工,由于支护措施不当或因雨水、不明水源和地表面超负荷成压等客观原因,会造成支护结构变形过大,以致坍塌事故,如来不及进行抢险补救,极有可能危及相邻建筑物和周围地下煤气、上下水、电讯、电缆等管线,或其他地下设施,使事故继续扩大,因此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抢救预案,控制事故的发展,排除险情。

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组长:

瞿伟副组长:

王洪辉刘平

组员:

聂培张维李江华黄志麟安佳雄王松亭朱志鹏张作为李智

2.应急救援机构组织人员职责

2.1.组长职责:

1、事故发生后,立即赶赴施工地点,了解现场状况,初步判断事故原因及可能产生的后果,组织人员实施救援。

2、召集救援小组人员,明确救援目的、救援步骤,统一协调开展救援。

3、按照救援预案中的人员分工,确认失事对外联络、人员疏散、伤员抢救、划定区域、保护现场等的人员及职责。

4、协调应急救援过程中出现的其他情况。

5、救援完成、事故现场处理完后,与现场相关人员确认恢复生产的条件及时恢复生产。

6、根据应急实施情况及效果,完善应救援预案。

2.2.副组长职责:

1、协助应急救援机构组长根据深基础土方工程基本情况,拟定采取的救援措施及预期效果,为正确实施救援提出可行的建议。

2、组织深基坑土方工程等相关人员,依旧补救措施方案,拍出意外险情及实施救援。

3、发生伤亡事故后,安排人员联络医院、消防机构、应急机械设备、派人接车等事宜。

4、组织人员落实封闭事故现场、划出特定区域等工作。

5、依据现场状况,判断仍存在的不安全状态,采取处理措施,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及财产损失,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6、判断拟采取的救援措施可能带来的其他不安全因素,根据专业知识及经验,选择最佳方案并向应急救援机构组长提出自己的建议。

7、应急救援、事故处理结束后,组织人员安排恢复生产。

2.3.组员职责:

1、事故发生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了解情况,参与事故救援。

2、听从指挥,明确各自职责。

3、统一步骤,有条不紊的按照分工实施救援。

3.生产安全事故应救援程序

3.1.应急救援机构组长立即召集应急小组成员,分析现场事故情况,明确救援步骤、所需设备、设施及人员,按照策划、分工,实施救援。

在救援过程中必须对险情进行妥善处理,防止二次坍塌造成事故扩大。

3.2.需要救援车辆时,应急救援机构组长安排专人接车,引领救援车辆迅速施救。

3.3.深基坑土方工程出现事故征兆时的应急救援措施:

3.3.1.悬臂式支护结构过大内倾变位可采用坡顶卸载,桩后适当挖土或人工降水、坑内桩前堆筑砂石袋或增设撑、锚结

构等方法处理。

为了减少桩后的地面荷载,基坑周边应严禁搭设施工临时用房,不得堆放建筑材料和弃土,不得停放大型施工机具和车辆,施工机具不得反向挖土,不得向基坑周边倾倒生活及生产用水。

坑周边地面需进行防水处理。

3.3.2.有内撑或锚杆支护的桩墙发生较大的内凸变形要在坡顶或桩墙后卸载,坑内停止挖土作业,适当增加内撑或锚杆,桩前堆筑砂石

袋,严防锚杆失效或拔出。

3.3.3.基坑发生整体或局部土体坍塌施工应再有可能条件下降低土中水位和进行坡顶卸载,加强未滑塌区段的监测和保护,

严防事故继续扩大。

3.3.4.未设止水幕墙或止水墙漏水、流土,坑内降水开挖,造成坑周边地面或路面下陷和周边建筑物倾斜、地下管线断裂等。

应立刻停止坑内降水和施工开挖,迅速用堵漏材料处理止水墙的渗漏,坑外新设置若干口回灌井,高水位回灌,抢救断裂或渗漏管线,或重新设置止水墙,对已倾斜建筑物进行纠倾扶正和加固,防止其继续恶化,同时要加强对坑周边地面和建筑物的观测,以便继续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方可开挖,坑外也可设回灌井、观察井,保护相邻建筑物。

3.3.5.桩间距过大,发生流砂、流土,坑周地面开裂塌陷。

立即停止挖土,采取补桩、桩间加挡土板,利用桩后土体已形成的拱状断面,用水

泥砂浆抹面(或挂铁丝网),或桩顶卸载、降水等措施。

3.3.6.设计安全储备不足,桩入土深度不够,发生桩墙内倾或踢脚失稳。

应停止基坑开挖,在已开挖而尚未发生踢脚失稳段,在坑底桩前堆筑砂石袋或土料

反压,同时对桩顶适当卸载,再根据失稳原因进行被动区土体加固(采用注浆、旋喷桩等),也可在原挡土桩内侧补打短桩。

3.3.7.基坑内外水位差较大,桩墙未进入不透水层或嵌固深度不足,坑内降水引起土体失稳。

停止基坑开挖、降水,必要时进行灌水反压或堆料反压。

管涌、流砂停止后,应通过桩后压浆、补桩、堵漏,被动区土体加固等措施加固处理。

3.3.8.基坑开挖后超出固结土层反弹、或地下水浮力作用使基础底板,上凸、开裂,甚至使整个基础上浮,工程桩随底板上拔而断裂以及柱子标高发生错位。

在基坑内或周边进行深层降水,由于土体失水固结,桩周边产生负摩擦下拉力,迫使桩下沉,同时降低底板下的浮力,并将抽出的地下水回灌基础内,对箱基底反压使其回落,首层地面以上主体结构要继续施工加载,待建筑物全部稳定后再从基础内抽水,处理开裂的底板后方可停止基坑降水。

3.3.9.在有效高度地下水的场地,采用喷锚、土钉墙等护坡加固措施不力,基坑开挖后加固边坡大量滑塌破坏。

停止基坑开挖,有条件时,应进行坑外降水。

无条件坑外时,应重新设计、施工支护结构(包括止水墙),然后方可进行基坑开挖施工。

3.3.10.因基坑土方施工超挖引起支护结构破坏。

应暂时停止施工,回填土或在桩前堆载,保持支护结构稳定,再根据实际情况,采

取有效措施处理。

3.3.11.人工挖孔桩,护壁养护时间不够(未按规定时间拆模),或未按规定做支护,造成坍塌事故。

由于坍塌时护壁可相互支撑,孔下人员有生还的一线希望,应紧急向孔下送养。

将钢套筒下到孔内,人员下去掏挖,大块的砼护壁用吊车吊上来,如塌孔较浅,可用挖掘机将塌孔四周挖开,为人工挖掘提供作业面。

第九节附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