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考点专项训练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6197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考点专项训练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考点专项训练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考点专项训练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考点专项训练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考点专项训练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考点专项训练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考点专项训练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考点专项训练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考点专项训练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考点专项训练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考点专项训练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考点专项训练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考点专项训练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考点专项训练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考点专项训练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考点专项训练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考点专项训练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考点专项训练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高考生物考点专项训练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考点专项训练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

《高考生物考点专项训练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考点专项训练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生物考点专项训练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docx

高考生物考点专项训练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能量可以流向植物,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B.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

的形式进行的

D.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数量越多,次级消费者能够获得的能量就越少

2、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四川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

B.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植物是主要成分

C.该生态系统的建立,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沼气池的建造和植树造林,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如图是近年在某县试验成功并大范围推广的生态农业模式,有关此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螺主要以植物为食)(  )

A.图中位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螺、昆虫、鸭

B.鸭和螺之间是捕食与竞争关系

C.该生态系统中鸭所固定的能量来自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饲料中的化学能

D.图中微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鸭的粪便,各种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都是分解者

4、狒狒种群中存在等级,经个体间的战斗较量之后,体格最强壮、最凶猛的雄狒狒成为“首领”,它在选择食物、与雌性交配中都处于优先地位。

“首领”也负责指挥整个种群,与其他雄狒狒共同保卫种群。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狒狒种群通过种间竞争建立了等级制度

B.狒狒种群内个体的分工合作需要信息交流

C.“首领”优先享有配偶有利于优良基因的传递

D.战斗较量对战败个体不利,对种群的延续有利

5、某农场面积约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

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植物

鹰这条食物链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

6、下表是人工饲养的肉用太白鸡生长过程中体重的变化情况,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

周龄

1

2

3

9

17

18

19

体重

57

92

138

610

1231

1253

1255

周增重

24

35

46

92

57

22

2

A.每周体重的测量值即为生物量

B.周增重可反映周次级生产量的变化

C.词养周期内净增的有机物总量与呼吸量之和即为次级生产量

D.生物量一直在增加,尽量延长饲养时间可提高效益

7、图1是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A、B、C、D是生态系统内各生物成分,1、2、3、4、5表示有关的生理过程,图2为该生态系统中某一食物链及部分能量流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B位于食物链的第四营养级

B.图1中过程1只代表光合作用,2、3、4、5过程是呼吸作用

C.在图2中③和④是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D.在图2中,兔子和狼的数量都能维持相对稳定,是通过负反馈调节实现的

8、在单一农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建立生态农场,获得了鱼、猪、蚕和粮食的全面丰收。

下图是该生态农场的物质循环利用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比单一农田生态系统强

B.蚕粪便喂鱼、鱼粉喂猪均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C.粪便、塘泥做肥料又归田,实现了物质循环再生

D.丰收的主要原因是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高

9、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蝙蝠利用声波的回声对目标进行定位,可以保证取食和飞行等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B.在田间施放人工合成的有害昆虫性外激素类似物,可吸引异性前来交尾,提高生育率

C.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的信息有调节种间关系的作用

D.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对种群的繁衍有重要意义

10、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B.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中,未利用的能量保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

D.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态系统各种成分之间,而且都是双向的

1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的升高而逐级递减

B.一般来说,生态体统的营养级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越高

C.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只能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当狼捕食兔子并转化为自身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12、由于人类的活动,云南滇池多次在夏季出现蓝藻暴发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滇池蓝藻暴发时湖面漂浮着一层绿膜,有人认为这是绿藻而不是蓝藻。

对此,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具有        来判断。

如果比较滇池水体的

则早上比傍晚要        。

(2)夏季气温偏高是滇池蓝藻暴发的原因之一,从本质上看这是人为污染超过了滇池生态系统的        ,而温度是通过影响细胞内        来影响蓝藻的生长的。

(3)环保部门怀疑某工厂是污染源之一,并对其排污口进行了检测。

检验员沿河顺流每隔100

取水样一次,依次编号为①~⑨(已知⑤号水样正对工厂排水口),对各水样进行了如下处理:

首先,检测水样中的蓝藻数量(A组);然后,滤除水样中全部蓝藻后,每份水样分为三等份,编号B、C、D,其中B、C组分别添加适量的

D组不添加;再在各组中加入等量的蓝藻,放置在阳光下若干天,最后检测水样中的蓝藻量,统计数据如下表(蓝藻数量,单位:

百万细胞

)。

水样编号

A组(原始水样)

0.2

0.3

0.3

1

10

10

7

7

6.5

B组(添加

1

(1)5

2

(2)5

20

19

18

17

18

C组(添加

8

9

9.5

10

11

9.5

7.5

7.5

7

D组(无添加)

0.2

0.2

0.3

0

10

9

7

7

6.5

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通过A组数据可以判断该工厂是污染源,依据是        。

②进行B、C、D分组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

含量超标还是

含量超标,其中D组起        作用,从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

13、某地大力发展农家乐,构建旅游与生态并举的生态农业。

池塘养鱼垂钓,水稻长势喜人,农民正忙着进行除草、治虫、施肥等生产活动。

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池塘中的藻类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        ,它们在群落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具有分层现象,这种现象与不同水域深度的        密切相关。

(2)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农民除草、治虫的目的是        。

(3)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分析,稻田生态系统中要不断施加氮肥,主要原因是        。

(4)假定某种群当年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图2为该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

J/(m2·d)],

请分析回答图1中该种群数量在ad段的增长曲线呈        型,e点种群数量比d点        。

图2中由草食动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除包含其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外,还包含        中的能量。

该生态系统中第二、三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

(5)随着规模扩大,游客增多,有些废弃物和垃圾扔进池塘,但并未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原因是        。

14、当今全球出现的诸多环境问题与生态系统稳定性遭到破坏有关。

请回答下列有关生态方面的问题。

(1)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动物种群自动调控模型,该动物的数量常常随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

①该自动调控模型中右侧的调节机制为        ,出生率和死亡率对于        变化起决定作用。

②若此模型表示老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可看出,灭鼠时若只采用直接杀死的办法,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请你依据此模型提出更有效的灭鼠策略        。

(2)下表是五个种群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域生态系统中所含有的总能量和含高残留污染物X的平均浓度。

已知水中X的质量分数为0.003mg/L,请分析说明:

能量/kJ

(1)6109

(1)2109

(1)1108

9.8107

(2)9107

X含量/mg.L-1

0.037

0.036

0.35

0.39

(3)40

①处于本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种群有        。

②若每一种生物都可被相邻的下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生物捕食,请你绘出该生态系统最可能的食物网。

15、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农业生产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我国的农业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和环境污染等。

某校研究性小组和对某农业生态系统的各种生态因子进行了认真调查分析,并绘出了右图所示的食物网。

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含有        条食物链,写出能量损失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

图中所列生物是生态系统成分的一部分,与        一起,构成了生物群落。

(2)图中的次级消费者是        ,蜘蛛和食虫鸟的关系是        ,假如一只1

的青蛙,4/5的食物来自食草昆虫,1/5的食物来自蜘蛛。

按能量流动的最高效率计算,此青蛙间接消耗的植物为        

(3)夏季农民经常在农田里除草、灭虫。

请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角度,说明这样做的目的        .

(4)收获季节,人们往往在农田里焚烧农作物秸秆,这样做很不科学。

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向有关部门建议,要遵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进行无废料生产,该生产模式应该是        .

16、微塑料被列为海洋生物的“温柔杀手”。

微塑料常进入海洋食物链,它会导致动物营养不良。

现今,陆地上也发现微塑料进入了食物链。

下表是科研人员对某海洋生态系统中四个种群微塑料的含量检测结果,请分析回答。

生物群落

A

B

C

D

含量mg/kg

0..04

0.39

0.35

(3)4

(1)科研人员为研究微塑料对动物体的危害,在短时间内给实验小鼠饲喂大量的含微塑料饲料,一段时间后小鼠全身组织水肿,其水肿的机理是        。

(2)海洋生态系统受到轻微污染后,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这种能力的基础是        。

(3)已知微塑料被生物体吸收后,难以通过代谢排出体外,根据表格数据,用类似食物链或食物网的形式写出A、B、C、D四个种群之间的食物关系        。

(4)若微塑料污染导致B种群年龄组成发生如上图改变,则D种群数量        (增加、减少或基本不变),C种群数量        (增加、减少或者基本不变)。

17、下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乙为其中部分营养结构。

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过程①表示        ,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哪些成分        (用字母表示)。

(2)图甲②③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        、        。

(3)乙图中的猫头鹰与蛇的关系是        ,猫头鹰占有        个营养级。

(4)若草固定的总能量为6.8109kJ,食草昆虫和鼠同化的总能量是

(1)3108kJ,则人最多能获得能量        kJ。

18、某科研小组对薇甘菊入侵红树林的有关状况进行研究,选取未受入侵的红树林群落、轻度入侵的“红树林—薇甘菊”群落、重度入侵的薇甘菊为主的群落和无植被覆盖的光滩(分别编号为

)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

该小组还研究了红树林植被的碳转移途径,结果如下图。

请作答。

(1)薇甘菊与某种红树之间存在的种间关系是        。

从红树林群落到重度入侵的薇甘菊群落,群落进行了        演替。

(2)据图分析,途径①是指        ,一年内植被碳储量的净增加量是        吨/公顷。

(3)薇甘菊入侵使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        。

(4)为避免人类活动对红树林的影响,国家建立了深圳湾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这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中的        。

(5)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维持生态系统稳态不可缺少的成分,两者的功能不同可概括为两个方面:

从物质的角度看是        ;从能量的角度看是        。

19、为探究菖蒲(一种湿地植物)对污水的净化作用,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从4个不同地点采集生活污水(1#)、工业污水(2#)、混合污水(3#)、人工池塘水(4#);

②分别测定4种水样的

(即水中有机污染物经微生物分解所需要的氧气量)和总氮含量;

③取等量的上述4种水样,分别加入到4个相同的透明玻璃容器中,再将等量的4份菖蒲分别在4个容器中水培15天,定期观察、记录,结果表明菖蒲在各种水样中生长良好;

④取经过菖蒲处理的4种水样,再次测定其

(单位:

)和总氮含量(单位:

)。

数据整理后,如下图所示。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4种水样中,有机污染物浓度最高的是        。

4#在实验中起        作用。

(2)该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菖蒲的        、        等生理指标来比较其在各种水样中的生长态势。

(3)

和总氮含量的测定表明,菖蒲对污水的净化作用明显,但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来了解其对水质净化的程度。

现有金鱼若干条、鱼缸4个、各种水样及其他需要的材料用具,请你完成以下实验步骤,就菖蒲对生活污水的净化程度进行定性对比实验。

①取4个相同的鱼缸,编号为

②                                                                      。

③                                                                     。

④                                                                      。

(4)其他研究发现,水浮莲、水花生、金鱼藻等湿地植物对污水的净化效果与菖蒲相似。

由此看来,利用人工湿地来净化污水是可以取得良好效果的。

但在实际操作中,对水浮莲、水花生这类外来物种的应用必须谨慎,以防止它们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原因是这些物种        。

(5)从安全角度考虑,用于净化污水的湿地植物收获以后,不适宜作为        。

20、将某稻田等分为互不干扰的若干小区,均种上水稻苗(28株

)和3种杂草(均为1株

),随机向不同小区引入不同密度的福寿螺(取食水生植物)。

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种日均密度增长率如下图所示。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用样方法调查水花生种群密度时,常用的取样方法有        。

(2)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福寿螺属于        ,它和鸭舌草之间构成        关系。

(3)实验期间,中密度处理小区福寿螺种群的出生率        死亡率,高密度处理小区的水花生种群数量呈        型增长。

(4)若实验结束后停止人工管理,低密度处理小区将经历        演替,时间足够长,最可能演替为以        为主的水生植物群落。

(5)若实验结束后除去福寿螺和杂草,该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将降低。

参考答案

1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有关内容。

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被微生物分解产生的物质可以被植物,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再生,但能量散失到大气中,A错;生态系统的能量是单向流动,不可循环利用的,B错;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

的形式进行的,C正确;次级消费者能够获得的能量多少与初级消费者数量无关,D错。

故本题选C。

2C

解析:

该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人的作用非常关键,其生产者主要是农作物和林地的植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图中的食物网含有两条食物链:

农作物→人,农作物→家禽家畜→人,所以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为人和家禽家畜。

该生态系统的建立,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沼气池的建造和植树造林,使废物资源化,并增加了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助于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D

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分析与理解能力。

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有的是生产者、有的是消费者、有的是分解者,D选项错误。

4A

5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特征与数置变化、生态系统的功能等相关知识。

鹰的迁入率增加,被捕食的黑线姬鼠增加,则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降低,A项正确;经标志重捕法调查后,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数量约为

只,所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为14000/140hm2=100只/hm2,B正确;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黑线姬鼠的种群数量下降,但该农场群落的物种数目不变,C项错误;能量在沿食物链的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所以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D项正确。

6.B

解析:

生物量、初级生产量、次级生产量都指干重,即有机物的量。

每周体重测量值为鲜重,所以不是生物量,A错误;周增重指一周内,动物增加的体重,可以反映周次级生产量的变化,B正确;动物次级生产量为同化量减呼吸消耗量,即只包含周期内净增的有机物总量,C错误;从表中可以看出动物的体重(鲜重)一直在增加,从而可反映出动物的生物量(干重)一直在增加,但是到最后三周时,体重(鲜重)增加的量已经很少了,从而反应出生物量(干重)的增加也很少了,所以延长饲养时间不能提高效益,D错误。

7.D

8.D

9.B

10.B

11B

12

(1)成形的细胞核;低;

(2)自我调节能力;酶的活性;(3)工厂排水口和下游河水中的蓝藻数量明显多于上游;对照;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P含量超标

解析:

(1)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水生生态系统中

过多引起蓝藻等生物快速生长,增加水体有机物,使好氧微生物迅速繁殖,利用了大量的氧气,使水体缺氧,导致鱼类等动物死亡,同时厌氧微生物繁殖,产生大量有害物质使水域环境进一步恶化。

蓝藻是原核生物。

(2)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限,当外力作用超过其自动调节能力时,生态系统受破坏就难以恢复。

(3)实验设计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在探究蓝藻增长是否与

有关时,通过分别添加

的水样与原水样和不添加

的水样进行对照,观察各组蓝藻数量,比较得出结论。

13

(1)生产者;光照强度;

(2)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水稻;(3)稻田中的氮元素随农产品输出不断减少,需及时补充

(4)“S”;少;肉食动物粪便;11.4%

(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14

(1)负反馈;种群密度(种群数量);使老鼠生存的环境阻力增加,降低环境容纳量

(2)甲和乙;

15

(1)5;农作物→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分解者

(2)蜘蛛、青蛙、蛇、食虫鸟;捕食和竞争;45

(3)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更多的流向农作物

(4)将秸杆中做饲料喂牲畜,把牲畜粪便送入沼气池,以沼气做燃料,再以沼渣做肥料(其它合理答案也可得分)

16.

(1)微塑料会导致小鼠营养不良,从而使血浆蛋白含量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浆内水分大量进入组织液,从而导致组织水肿

(2)一定的自我调节;负反馈调节;(3)

(4)基本不变;减少

17.

(1)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D、B;

(2)(含碳)有机物;

CO2

(3)捕食与竞争;3;(4)

(2)46108

18.

(1)竞争;次生;

(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10.8;(3)薇甘菊可以增加土壤(微生物)分解者总量,促进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4)就地保护;(5)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能量的储存与释放

解析:

(1)薇甘菊与某种红树都是植物,它们之间存在的种间关系是竞争,从红树林群落到薇甘菊为主的群落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2)大气中二氧化破进入植物体中通过光合作用实现,一年内植被碳储量的净增加量

(吨/公顷)。

(3)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减少,可能是因为薇甘菊可以增加土壤中分解者总量,促进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5)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维持生态系统稳态不可缺少的成分,生产者合成物质、贮存能量,分解者分解物质、释放能量。

19.

(1)1#;对照;

(2)根数;根长(节长或叶数等其他可测量的指标,要求写出两项)

(3)②向

中各加入等量未处理的生活污水、池塘水,向

中各加入与

等量的经处理的生活污水、池塘水

③向

4个鱼缸中分别放入5条同种、长势相同的金鱼,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饲养

④每天定时观察,记录每个鱼缸中金鱼的生存时间(天数),取平均值,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4)适应性强,繁殖率高,如当地缺乏天敌和强有力的竞争者,则容易泛滥成灾

(5)动物饲料

解析:

由题可知,容器中的

越高,说明有机污染物的浓度越大,而菖蒲通过代谢过程能够消耗水中的无机氮,使

明显下降,说明菖蒲对有机污染物具有净化作用。

实验中一定要注意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观察指标的选取要注意易于观察、测量、记录。

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污染物种类,4#没有用污染物处理,应为对照组。

引进外来物种一定要慎重,否则就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用于净化污水的湿地植物含有较多的有害物质,不适合作为动物饲料。

20.

(1)福寿螺的密度;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2)消费者;捕食;(3)大于;S;(4)次生;狐尾草;(5)抵抗力

解析:

(1)题中是随机向不同小区引入不同密度的福寿螺,测各物种日均密度增长率,所以自变量为不同密度的福寿螺;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取样方法常用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2)福寿螺取食水生植物,属于初级消费者,它与鸭舌草之间构成捕食关系。

(3)中密度处理小区的福寿螺日均密度增长率(出生率一死亡率)大于0,因此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高密度处理小区的水花生在自然环境中,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种群数量呈现“

”型增长。

(4)低密度处理小区本身存在生物,故演替为次生演替;分析题图,可以看出狐尾草在各小区中的日均密度增长率都是最大且相同,由此可推测自然状态下可演替为以狐尾草为主的群落。

(5)除去福寿螺和杂草,生态系统成分减少,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