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2204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6.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南理工大学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华南理工大学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华南理工大学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华南理工大学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华南理工大学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华南理工大学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华南理工大学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华南理工大学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南理工大学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试题.docx

《华南理工大学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南理工大学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试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华南理工大学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试题.docx

华南理工大学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物理化学试题

华南理工大学

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452)参考答案

科目名称:

物理化学

适用专业:

材料物理与化学、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工业催化、生物医学工程、应用化学、环境工程

1.始态为25℃常压下的10克固体萘(C10H8)置于含足够氧的弹式量热计中燃烧,最终产物为25℃的CO2及液体水,过程放热400.911kJ。

试求此过程的焓变ΔH.(10分)

解:

弹式量热计燃烧过程

C10H8(s)+12O2(g)=10CO2(g)+4H2O(l)

是恒容过程,故∆U=QV=-400.911kJ

∆H=∆U+∆pV=∆U+∆n(g)RT

=-400.911kJ+[(-2)×(10g/128g)×8.315×298.15]×10-3kJ

=-404.785kJ

2.在绝热系统中将273K、1mol的水和373K、lmol的水混合,试计算此过程的熵变ΔS。

设在此温度范围水的等压摩尔热容量为75J·K-1·mol-1。

(10分)

解:

整个系统过程为恒压绝热过程,设终态温度为T,则

Qp=∆H=1mol×Cp(T-273K)+1mol×Cp(T-373K)=0

解得

T=323K

过程熵变

∆S=∆S(冷水)+∆S(热水)

=1mol×75J·K-1·mol-1×ln(323/273)+1mol×75J·K-1·mol-1×ln(323/373)

=1.819J·K-1

3.已知反应A(g)=2B(g)在298K时△rGmθ=4.75kJ•mol-1,试求:

(1)反应开始只有A,在298K、100kPa下A(g)的离解度?

(2)当温度不变,总压增至1000kPa,A(g)的离解度?

(3)反应开始时原料气中A(g)与惰性气体的摩尔比为1:

2,在298K、100kPa下A(g)的离解度?

(4)解释

(2)、(3)的计算结果。

(15分)

解:

(1)Kθ=exp(-△rGmθ/RT)=exp[-4.75×1000/(8.315×298)]=0.1471

A(g)=2B(g)

t=01mol0mol

平衡(1-a)mol2amoln总=(1+a)mol

pA=(1-a)pθ/(1+a),pB=2apθ/(1+a)

Kθ=[(pB)2/(pθpA)]=[2a/(1+a)]2/[(1-a)/(1+a)]=4a2/(1-a2)=0.1471

a=0.1883

(2)pA=(1-a)10pθ/(1+a),pB=2a×10pθ/(1+a)

Kθ=[(pB)2/(pθpA)]==40a2/(1-a2)=0.1471

a=0.06053

(3)A(g)=2B(g)惰性气体

t=01mol0mol2mol

平衡(1-a)mol2amol2moln总=(3+a)mol

pA=(1-a)pθ/(3+a),pB=2apθ/(3+a)

Kθ=[(pB)2/(pθpA)]=[2a/(3+a)]2/[(1-a)/(3+a)]=4a2/(3-2a-a2)=0.1471

4a2=(1+a-2a2)0.1471

a=0.3636

(4)反应是气相分子数增加的反应,从

(2)计算可知,恒温时,增加总压不利于反应;而加入惰性气体相当于降低总压,故(3)情况有利于反应。

4.对于汞—铊二组分系统,已知汞和铊的熔点分别为–39℃和303℃,它们可形成化合物Tl2Hg5,熔点为15℃;形成的低共熔点的组成分别为8%、41%Tl(质量分数),相对应的温度分别为–60℃、0℃;汞和铊的摩尔质量分别为200.5g•mol-1、204.3g•mol-1。

(1)画出汞—铊二组分系统的相图(示意图)。

(2)分析各区域和三相线对应的相态和自由度。

(15分)

解:

(1)示意图见右。

(2)各区相态如下:

I.Hg(s)+Tl2Hg5(s)

II.Tl2Hg5(s)+Tl(s)

III.Hg(s)+L

IV,V.L+Tl2Hg5(s)

VI.L+Tl(s)

VII.L

三相线ABC:

Hg(s)+L+Tl2Hg5(s)

DEF:

Tl(s)+L+Tl2Hg5(s)

自由度F=C+1-P=3-P:

单相区,F=2;两相区,F=1;三相线,F=0。

5.已知25℃时,反应:

Zn(s)+Hg2Cl2(s)→ZnCl2(b)+Hg(l)

的△rGmθ=–198.8kJ•mol-1。

将该反应设计为电池。

(1)写出电池图式和电极反应。

(2)求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θ。

(3)若ZnCl2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b=0.005mol•kg-1。

求该电池的电动势E。

已知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中常数A=0.509kg1/2·mol-1/2,法拉第常数F=96500C•mol-1。

(15分)

解:

(1)电极反应:

Zn(s)→Zn2++2e—

Hg2Cl2(s)+2e—→2Hg(l)+2Cl—

电池图示:

Zn(s)|ZnCl2(b)|Hg2Cl2(s)|Hg(l)

(2)Eθ=-∆rGmθ/zF=-198800J·mol—1/(2×96500C·mol-1)=

V

(3)

,而

离子强度

=0.015mol·kg—1

所以

—0.125

=0.750

=1.227V

6.电池Pt|H2(p)|HCl(ɑ)|AgCl(s)|Ag在某指定条件下的电动势与温度t的关系为:

E/V=0.23659–4.8564×10-4t/℃–3.4205×10-6(t/℃)2

求上述电池在25℃、可逆放电193C的电量时,反应过程的电功Wr’、熵变ΔrS、焓变ΔrH及可逆热Qr。

(15分)

解:

E/V=0.23659–4.8564×10-4×25–3.4205×10-6×252=0.2223

q=ξzF=193C

Wr’=-qE=-193C×0.2223V=-42.90J

∆S=ξzF(

E/T)p=193C×(–4.8564×10-4–3.4205×10-6×25)V·K-1

=-0.1102J·K-1

Qr=T∆S=298.15K×(-0.1102J·K-1)=-32.86J

∆H=∆G+T∆S=Wr’+Qr=-42.90J-32.87J=-75.77J

注意:

通常算的是1摩尔反应过程的有关量变化,但本题并不是1摩尔反应。

7.273K时,用木炭吸附CO气体,当CO平衡分压分别为24.0kPa、41.2kPa时,对应的平衡吸附量为5.567×10-3dm3•kg-1、8.668×10-3dm3•kg-1,设该吸附服从兰格缪尔吸附等温式,计算当固体表面覆盖率达0.9时,CO的平衡分压是多少?

(10分)

解:

兰格缪尔吸附等温式Va/Va∞=bp/(1+bp)

取倒数Va∞/Va=1+1/(bp)

代入数据Va∞/5.567×10-3dm3•kg-1=1+1/(b×24.0kPa)

Va∞/8.668×10-3dm3•kg-1=1+1/(b×41.2kPa)

解得:

b=0.006956kPa-1,Va∞=38.91×10-3dm3•kg-1

当Va/Va∞=0.9时,

p=1/b(Va∞/Va-1)=1/[0.006956kPa-1×(1/0.9-1)=1294kPa

8.在101325Pa外压,100℃的某液体产生一个半径为1×10-5m的小气泡。

(1)计算小气泡所承受的压力。

(2)判断该气泡能否逸出液面?

说明理由。

已知此温度下该液体的表面张力为58.5×10-3N•m-1,密度为1000kg•m-3,饱和蒸气压为102000Pa,该液体的摩尔质量为30×10-3kg•mol-1。

忽略液体静压的作用。

(10分)

解:

(1)∆p=2γ/r=2×58.5×10-3N•m-1/1×10-5m=11700Pa

承受压力=外压+∆p=101325Pa+11700Pa=113025Pa

(2)计算气泡上的饱和蒸气压pr,开尔文公式:

ln(pr/p)=2γM/RTρr

即pr=pexp(2γM/RTρr)

=102000Pa×exp{2×58.5×10-3×30×10-3/[8.315×373.15×1000×(-10-5)]}

=101989Pa<承受压力=113025Pa

故气泡无法逸出液面。

9.已知反应A(g)+B(g)C(g),20℃时k1=0.3dm3•mol-1•s-1,k-1=4.010-3s-1,30℃时,k1=0.6dm3•mol-1•s-1。

(1)求20℃时反应的△rGmθ。

(2)求正向反应活化能。

(3)若忽略逆反应,设30℃时反应物A和B起始浓度均为0.1mol•dm-3,求反应级数、半衰期及2分钟后反应物A的转化率。

(15分)

解:

(1)Kc=k1/k-1=0.3dm3•mol-1•s-1/4.010-3s-1=75×10-3m3•mol-1

Kθ=Kc(pθ/RT)-∑vB=75×10-3×[105/(8.315×293.15)]1=3.077

△rGmθ=-RTlnKθ=-[8.315×293.15×ln(3.077)]J•mol-1=-2740J•mol-1

(2)Ea=RT1T2ln(k2/k1)/(T2-T1)=[8.315×293.15×303.15ln(0.6/0.3)/(30-20)]J•mol-1

=51219J•mol-1

(3)忽略逆反应时,反应级数为2,两种反应物的初浓度相同时,

-dcA/dt=k1cA2

半衰期t1/2=1/k1cA0=1/(0.6dm3•mol-1•s-1×0.1mol•dm-3)=16.67s

当t=2min=120s时,

cA=1/(k1t+1/cA0)=1/(0.6dm3•mol-1•s-1×120s+1/0.1mol•dm-3)=0.0122mol•dm-3

转化率xA=(cA0-cA)/cA0=(0.1-0.0122)/0.1=0.878

10.一氧化氮气相氧化反应2NO+O22NO2反应机理为:

2NON2O2①

O2+N2O22NO2②

(1)设N2O2是活泼不稳定物质,导出用生成物NO2表示的反应速率方程。

(2)设①式正逆反应活化能均很小,②式活化能大,导出用NO2表示的反应速率方程。

(15分)

解:

(1)用稳态法求中间物浓度

dc[N2O2]/dt=k1c[NO]2-k2c[N2O2]-k3c[N2O2]c[O2]=0

c[N2O2]=k1c[NO]2/(k2+k3c[O2])

dc[NO2]/dt=2k3c[N2O2]c[O2]=2k1k3c[NO]2c[O2]/(k2+k3c[O2])

(2)①式易达平衡,用平衡近似法

c[N2O2]/c[NO]2=k1/k2

即c[N2O2]=k1/k2c[NO]2

dc[NO2]/dt=2k3c[N2O2]c[O2]=(2k1k3/k2)c[NO]2c[O2]

注意:

用分压代替浓度亦可。

11.在三氧化二砷的饱和水溶液中,缓慢通入H2S可制备As2S3溶胶,H2S为稳定剂。

(1)写出胶团结构式,说明胶粒电泳方向。

(2)说明电势与表面电势的主要区别及电势的物理意义。

(3)NaCl,MgSO4,MgCl2何者聚沉能力最弱?

电解质引起聚沉是影响斯特恩双电层模型的哪个电势?

(15分)

解:

(1){[As2S3]mnS2-•2(n-x)H+}2x-•2xH+,胶粒带负电,电泳朝正极移动。

(2)根据Stern双电层模型,电势是滑动面与溶液本体间的电势差;而表面电势是固体表面与溶液本题的电势差,大于电势。

主要差别:

只有固液两相发生相对移动时,才呈现电势,并且电势与胶粒带电程度有关;而表面电势始终存在,与胶粒无关。

本题最好画出双电层模型。

(3)反离子价数越小,聚沉能力越小,故NaCl聚沉能力最弱。

电解质引起聚沉是影响斯特恩双电层模型电势或Stern电势。

12.根据能量零点的选择不同,给出粒子的两种不同形式的配分函数:

(1)在q和q0中,分别规定粒子基态能级的能量为何值?

(2)写出q和q0的定量关系。

(5分)

解:

(1)ε0和0

(2)q=q0exp(-ε0/k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