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山洪灾害防治监理实施细则.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62631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县山洪灾害防治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XX县山洪灾害防治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XX县山洪灾害防治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XX县山洪灾害防治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XX县山洪灾害防治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XX县山洪灾害防治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XX县山洪灾害防治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XX县山洪灾害防治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XX县山洪灾害防治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XX县山洪灾害防治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XX县山洪灾害防治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XX县山洪灾害防治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XX县山洪灾害防治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XX县山洪灾害防治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XX县山洪灾害防治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XX县山洪灾害防治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XX县山洪灾害防治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XX县山洪灾害防治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XX县山洪灾害防治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XX县山洪灾害防治监理实施细则.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县山洪灾害防治监理实施细则.doc

《XX县山洪灾害防治监理实施细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山洪灾害防治监理实施细则.doc(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县山洪灾害防治监理实施细则.doc

XX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监理实施细则

XX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

监理实施细则

XX监理公司

二○一一年三月

17

批准:

审核:

编写:

目录

1总则 1

2开工审批程序 1

3安装和埋设过程监理 2

4施工质量控制 3

5 验收 15

1总则

1.1本细则编制依据:

本细则依据工程施工承包合同,设计文件以及《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范》(SL223-200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水利部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规范SL61-2003》等有关规程规范要求编制。

1.2本细则适用于XX县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的建筑、安装工程。

2开工审批程序

2.1设备安装及机械埋件安装项目开工28d前,监理机构应督促承包人根据施工图样、设计要求、技术规范、施工条件、施工作业水平及预埋件情况,编制安装与埋设措施计划报监理部批准。

安装与埋设措施、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概述,包括安装项目、安装工程量及合同工期要求。

2)埋件的材料采购、制作或埋件制造商交货情况。

3)埋件安装与埋设的施工工序和工艺。

4)安装与埋设手段及设备配置。

5)劳动力组织、作业人员培训与技术力量配置计划。

6)进度计划安排。

7)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作业措施。

8)其他按合同规定应报告或说明的情况。

2.2上述安装与埋设措施、计划连同审签意见单一式四份,经承包人项目经理或其授权代表签署后递交监理部审阅后限时批复,原件不退回。

2.3除非承包人接到的审批意见为“修改后重新报送”,否则安装与埋设单位可及时向监理机构申请开工,监理机构在接受安装与埋设单位申请后24h内签发相应安装与埋设项目的开工通知。

2.4承包人未能按期向监理部报送开工申请所必需的文件资料,造成施工工期延误和其他损失,由承包人承担合同责任。

若承包人在限期内未收到监理机构的审批意见或批复文,可视为已报经审阅。

3安装和埋设过程监理

3.1安装与埋设作业开始14d前,监理机构应督促承包人按合同文件规定及监理机构指示,向监理部送交下列资料:

1)设备交接文件、装箱清单以及安装设备出厂合格证与相应的出厂验收资料。

2)安装用控制点位置图。

3)监理机构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3.2监理机构应督促承包人按照合同文件规定和设计技术指标要求,对购进的所有材料和制作的预埋件进行检查和试验检测,并报经监理部批准后,方可埋设。

3.3监理机构应督促承包人对发包人或安装件供应商提供的安装件质量进行验收,包括对重要部件尺寸进行复测,并在通过验收之后承担相应的保管责任。

3.4埋件埋入前,监理机构应督促承包人对预埋件埋设部位进行实地放样,并将放样成果报监理部审核。

为确保放样质量,避免造成重大失误,必要时监理工程师可直接监督承包人进行对照测量检查。

3.5埋件安装前,安装或埋设部位应具备以下安装条件:

与埋件相关的一期插筋数量、位置、长度、材质等应符合图样要求,并清除浮油、油漆、浮锈皮等污物。

3.6监理机构应督促承包人在埋件埋设施工前完成安装和埋设施工准备工作,并报监理机构检查。

施工准备工作检查主要内容包括:

1)埋件质量和数量应满足合同文件规定和设计技术指标要求。

2)埋件安装部位处理和放样测量完成,并报验合格。

3)预埋安装施工技术交底已经进行。

4)埋件安装和埋设工作所需设备、材料和劳力配备满足开工后施工质量和施工强度要求。

5)其他必须的辅助作业设施安排就绪。

6)质量保证措施落实,施工质检人员配置满足跟班监督要求。

7)安全措施落实并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3.7施工过程中,监理机构应督促承包人建立健全三级质检体系,实行跟班质量监督制度,按照报经批准的作业措施计划作业、文明施工。

操作工人应经技术培训合格、技术熟练,并挂牌上岗。

3.8施工过程中,不允许使用不合格的或未经批准使用的材料,也不允许不合格的埋件和安装件成品进场。

一旦发现本工程使用不合格材料和不合格成品时,监理工程师应予以制止,承包人应按监理工程师指示立即更换,并承担其合同责任。

3.9埋件与安装件,应按规定分别涂上醒目标记。

预埋件安装位置、安装材料与规格、安装数量与工程量及安装工序的检查与检验应在承包人质检部门三级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填写施工质量终检合格(开工、仓)证,报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并签证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和混凝土浇筑作业。

3.10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对承包人现场作业记录和原始资料进行检查。

监理工程师还将对重要作业工序进行巡视、跟踪和检查监督,发现违反技术规程规范作业,监理工程师有权采取口头违规警告、书面违规警告,直至指令返工、停工等方式予以制止。

由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与工期延误,由承包人承担合同责任。

3.11施工过程中,监理机构应督促承包人加强技术管理,做好原始资料的记录、整理和工程总结。

并按合同文件规定和监理部要求,于每月25日向监理部报送当月作业月报和下月的作业计划。

当作业计划发生变动时应说明变动原因。

4施工质量控制

4.1传感器

4.1.1雨量传感器应满足如下要求:

1、雨量传感器应适用于下列环境条件:

 

1)工作环境温度:

0℃~+50℃; 

2)工作环境湿度:

95%,RH40℃(凝露)。

 

2、雨量传感器的技术参数应符合下列要求:

 

1)承雨口内径:

Φ200;

2)分辨力:

当测站为基本雨量站时,应按SL2的规定选用设备;对于非基本雨量站,可选用0.5、1.0mm两种规格;

3)准确度:

当降雨强度在0.01mm/min~4mm/min范围内变化时,雨量传度测量感器准确度测量误差可按公式(4.1.1)计算,准确度等级见表(4.1.1)。

 

E(%) =Pi-Ps/Ps×100  公式(4.2.1)                       

式中 E——测量误差,%;

 Pi——仪器测定值,mm;

Ps——仪器自身排水量,mm。

 测试条件:

室内人工滴定。

 

表(4.2.1)  雨量传感器准确度等级测量误差 

准确度等级

测量误差E

≤±2%

≤±3%

≤±4%

3、雨量传感器通常为一组或多组接点通断信号输出。

其接点允许承受的最大电压应不小于15V;允许通过电流应不小于500mA;输出端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Ω;导通电阻应不大于10Ω;接点工作寿命应在50000次以上。

4、其他要求:

 

1)防堵塞:

雨量传感器应具有防堵、防虫、防尘措施。

在无人维护情况下,至少能正常工作30d不被堵塞;

2)防雷电抗干扰:

雨量传感器及输出信号传输线应具有防雷电和抗干扰措施;

3)可靠性指标:

在满足仪器正常维护条件下,MTBF应不小于40000h。

4.1.2水位传感器应满足如下要求:

 

1、水位传感器应适用于下列环境条件:

 

1)工作环境温度:

0℃~+50℃; 

2)工作环境湿度:

95%,RH40℃(凝露)。

 

3)被测水体没有结冰。

2、水位传感器的技术参数应符合下列要求:

 

1)分辨力:

0.1、1.0cm,应按系统要求选择;

2)测量范围:

一般为0~10m、0~20m、0~40m; 

3)水位变率:

能适应的水位变率一般情况下应不低于40cm/min,对有特殊要求的应不低于100cm/min;

4)准确度:

水位传感器的准确度按其测量误差的大小可分为4级(见表4.1.2),其置信水平应不小于95%,组建系统应选用3级以上的设备。

 

表4.1.2  水位传感器准确度等级允许误差

准确度等级

允许误差

水位变幅≤±10m

水位变幅>±10m

0.3

≤±0.3cm

/

1

≤±1cm

≤全量程的0.1%

2

≤±2cm

≤全量程的0.2%

3

≤±3cm

≤全量程的0.3%

测试条件:

水位试验台

3 输出特征应符合以下要求:

1)增量输出:

由一组或多组输出组成,可以用接点通断或电平输出。

接点通断输出其允许承受最大电压应不小于30V,电流应不小于10mA,输出端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MΩ,导通电阻应不大于0.5Ω。

电平输出其高低电平值应符合CMOS电平; 

2)全量输出:

分并行输出或串行输出两种,其误码率Pe 应小于1×10-5(以室内测试为准)。

并行输出对浮子式水位计推荐使用格雷码,电平输出的高电平为“1”码,低电平为“O”码。

接点通断输出特性同增量输出。

输出插头座一般采用19芯圆形防水插座(或经处理达到防水效果)。

水位计的输出码型也可使用二—十进制码,输出插头座采用26芯圆形防水插座;串行输出推荐采用RS-485接口,应装有抑制过压消涌装置,输出插头座采用7芯圆形防水插座(或经处理达到防水效果); 

3)也可以采用全量输出与增量输出相结合的输出方法; 

4)模拟量输出可为4~20mA或0~5v。

 

4其他要求:

1)电源适应性:

宜采用直流供电,电源电压在额定电压的-15%~+20%间波动时,仪器应正常工作;

2)防雷电抗干扰:

传感器及其输出信号线应有防雷电和抗干扰措施;

3)波浪抑制:

传感器的输出应稳定,必要时应采取波浪抑制措施; 

4)可靠性指标:

浮子式水位计MTBF应不小于25000h;其他类型水位计MTBF应不小8000h。

4.1.3闸位传感器参照SL/T209-1998标准执行。

 

4.1.4用于对蒸发、墒情、温度、湿度等水文气象参数以及水质参数进行测量的其他传感器应满足如下要求:

1、各传感器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2、工作环境条件应根据其实际使用环境按GB/T9359进行分类考核。

 

3、各传感器应按照自身特性选用以下输出特征:

1)增量输出:

由一组或多组输出组成,可以用接点通断或电平输出。

接点通断输出其允许承受最大电压应不小于30V,电流应不小于10mA,输出端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MΩ,导通电阻应不大于0.5Ω。

电平输出其高低电平值应符合CMOS电平; 

2)全量输出:

并行输出码型推荐采用二—十进制码。

串行输出速率在300、1200、2400、4800、9600pbs中选择。

3)模拟量输出:

模拟量输出可为4~20mA或0~5v。

4)频率量输出:

其输出电平应符合CMOS电平或TTL电平,输出频率应不大于32KHZ。

4、应优先采用直流供电,可对传感器单独供电,或由遥测终端机统一供电。

使用直流供电时,电压值允许为额定电压的-15%~+20%;使用交流供电时,电压值允许为额定电压的±20%。

 

5、机箱应具有防潮、防沙尘、防盐雾、防雨水的结构或措施。

6、传感器及其信号传输部件应具有防雷电和抗干扰措施。

7、在正常维护条件下,MTBF应不小于8000h。

4.2固态存贮器 

4.2.1 固态存贮器主要用于按时序记录所连接传感器采集的参数值,再通过不同途径读出所存贮的数据,供资料整编使用。

 

固态存贮器应满足下列要求:

1、固态存贮器和遥测终端机应使用同一个传感器,保证所采集数据的一致性。

2、固态存贮器必须定期调整时钟,保证时间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3、固态存贮器必须具有串行或并行等接口,满足现场显示和读取数据,以及调整时标等参数的需要。

4、固态存贮器的存贮介质,可采用非易失性的半导体内存。

采用静态RAM作为存贮部件时,必须配有后备电池,防止资料丢失。

 

4.2.2固态存贮器的存贮格式、存贮周期和容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按照编码可靠、直观、能有效利用存贮空间等要求,自定存贮格式,并将关于格式的规定与说明写入设计文件备查。

 

2、根据读取存贮装置所存数据的办法与时间间隔,从90、180、360d中选择存贮周期。

3、根据所连接传感器的编码格式和每次采集参数的数据量及频度,估算存贮周期内需存贮的数据量,据此选择存贮器的容量,并至少留有15~30d的富余量。

4.2.3根据系统的实际条件和需要,从固态存贮器取回数据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现场读取存贮数据,送回中心站; 

2、从固态存贮器取出数据存贮卡,送回中心站读取; 

3、通过遥测终端机定时或随机地按照中心站的指令或自动地将所存数据传输给中心站。

4.2.4固态存贮器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固态存贮器可由遥测终端机供电,直流电压在额定电压的-15%~+20%间波动时,设备应能正常工作;

2、设备的静态值守电流应小于1mA;

3、固态存贮器机箱应具有防潮、防沙尘、防盐雾的结构或措施,并具有防雷电和抗干扰能力;

4、固态存贮器和传感器间应设选通功能,避免传感器和终端机调试时试验数据进入存贮器;

5、正常维护条件下,MTBF不小于25000h。

4.3通信设备

4.3.1通信设备包括:

调制解调器、收发信机、专用数字通信机和天馈线等。

4.3.2不同通信信道应选用与其相匹配的调制解调器,并应遵守下列规定:

1、超短波传输数据通常采用FSK制式的调制解调器,其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1)误码率Pe应不大于1×10-4,数据传输速率为300、600、1200、2400bps时,解调器输入信杂比应优于20dB;

2)数据传输速率和副载波频率按规范选择副载波频率;

3)调制解调器和收发信机连接时,模拟接口输入和输出阻抗、电平应满足设备的接口要求。

外置式调制解调器的数字接口应符合RS-232C接口标准。

2、PSTN传输数据使用调制解调器的主要技术性能应满足入网需要,并符合下列要求:

1)数据传输标准速率、调制解调、接口标准及数据流控制应符合CCITT的V系列建议;

2)电话线路接口的避雷保护,额定放电电流应不小于10KA(8/20μs),响应时间应小于10μs,最大工作电压为145V(建议值),最大负载电压为200V(建议值),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0Ω;

3)联接时间要求很短时,应选用专用调制解调器,并根据线路信杂比情况选定传输速率以及差错控制方式。

3、调制解调器应采用低功耗设计。

4.3.3无线电收发信机可选用短波、超短波、GSM、卫星等收发信机,并应分别遵守以下规定:

1、短波、超短波收发信机的技术指标应不低于国家80系列短波、超短波收发信机的技术指标,并在以下几方面满足使用要求:

2)综合技术性能,包括工作方式、使用频率、频率稳定度、调制方式、天线连接端特性阻抗、适用的温度范围和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等;

2)发信机技术性能,包括输出功率、调制灵敏度、调制频偏和调制失真、杂波辐射功率及发射/接收建立时间;

3)接收机技术性能,包括灵敏度、接收带宽、相邻信道选择性、音频输出谐波失真、互调抗干扰性与寄生响应抗扰性、守候功耗和接收建立时间;

4)内置调制解调器的收发信机在指定输入信杂比下的误码率、信道数据传输速率、设备接口数据传输速率。

 

2、GSM收发模块的技术指标应符合我国GSM移动通信网技术规范的规定。

用于遥测站的GSM模块应符合下列要求:

1)灵敏度及发射功率:

GSMRX应不大于-100dBm,GSMTX应不小于30dBm;      

2)协议:

AT指令集,支持GSM07.07、GSM07.05(SMS); 

3)外接数字设备接口:

RS-232C、PCMCIA; 

4)功耗:

待机时电流宜低于30mA;

5)工作温度:

-10℃~+45℃。

3、用于遥测站的卫星通信设备的技术指标应符合与之对应的卫星通信系统的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并应符合下列使用要求:

1)每次开机与卫星信号同步锁定时间应小于5min;

2)设备接口:

RS-232C;

3)工作温度:

-10℃~+45℃。

4、天馈线的选择应根据其所使用的收发信机类型、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系统规模等因素综合考虑。

超短波天馈线可按下列要求选择:

1)增益:

全向天线为2~8dB,定向天线为单付6~7dB;

2)输入阻抗:

50Ω;

3)电压驻波比:

天线和50Ω阻抗电缆连接时,其电压驻波比(VSWR)应小于1.5;

4)带宽:

所用天线带宽(Δf)应覆盖所用收发信机工作频率范围。

应满足的要求是:

对单频收发信机,Δf/fo不小于2.0%,对异频收发信机,Δf/fo不小于4.2%(fo为收发信机的中心频率);

5)极化: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使用的天线,有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两种。

组网简单可使用单一极化方式。

组网复杂,可使用极化隔离,即相邻天线用不同极化形式的天线,减少相互影响;

6)方向性:

应根据中心站和中继站周围各遥测站所构成的扇形角大小,选择方向性不同的天线,通常采用全向天线,当扇形角较小时选用定向天线; 

7)天线应能防水、防腐蚀,能在当地恶劣气象条件下正常工作;

8)通常使用SYV-50系列电缆,也可选用SDV-50或其他型号的低损耗电缆,减少馈线损耗;

9)为抑制其他无线电频率干扰,可以选用附加的射频滤波器。

4.4遥测终端机 

4.4.1遥测终端机用于完成被测参数的数据采集、存贮(显示)和传输控制,并通过通信设备与信道完成数据传输。

 

4.4.2遥测终端机应具有低功耗的性能和高可靠性,并具有扩展传感器接口和通信接口。

4.4.3不带固态存贮功能的遥测终端机用于承担基本水文资料收集任务的测站时,应备有与固态存贮器进行通信的接口。

4.4.4各类遥测终端机应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1自报式终端机:

1)当被测参数值发生增减变化(如雨量增加1mm,水位变化1cm)或达到设定时间间隔时,自动采集、存贮和发送参数数据。

雨量发送累计值或时段值,水位发送实时值;

2)具有站址及前导时间任意设定和现场显示实时数据功能;

3)具有发送超时的强迫掉电功能; 

4)在正常维护条件下,MTBF应不小于25000h。

   

2、查询—应答式终端机:

1)当被测参数值发生增减变化(如雨量增加1mm,水位变化1cm)或达到设定时间间隔时,自动采集和存贮参数数据;

2)当中心站巡测或召测本站时,按照指令要求,向中心站发送数据;

3)具有站址和前导时间任意设定和现场显示实时数据功能;

4)在正常维护条件下,MTBF应不小于2500h。

3、兼容式终端机应兼有自报式和查询—应答式终端机的各项功能。

4、遥测终端机应能在被测参数超限时,主动增加报送频度,并取得确认。

 

5、需要配置人工置数装置的终端机,应具有发送人工置入数据并取得中心站确认的功能。

 

4.4.5遥测终端机应具有下列三类接口,并满足以下要求:

1、与传感器的接口:

对雨量站,只需设置一个增量输入接口。

对其他类型站,应根据所测参数的多少和传感器输出特征,分别配置增量输入接口、并行输入接口、模拟信号输入接口、串行输入接口、频率输入接口等。

各类接口机械电气性能应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1)增量计数型输入接口,可接翻斗雨量计、增量式水位计和闸位计、转子式流速仪等。

接插件可使用5芯圆形防水插头座。

2)并行输入接口,可接水位计、闸位计的并行编码输出,接插件可使用19芯圆形防水插头座。

3)模拟信号输入接口,输入为4~20mA或0~5V的电信号,可以接压力式、超声波式水位传感器和其他模拟量输出接口的传感器。

接插件可使用5芯圆形防水插头座。

4)串行输入接口通常采用标准的RS-232C、RS-422、RS-485、电流环或SDI-12总线串行接口,可以同时接多个串口水位计、闸位计、流量计等传感器。

接插件可使用9芯圆形防水插头座,其引脚定义应和DD形插座的引脚定义一一对应,对RS-232C也可采用9芯D形防水插头座;

5)接口信号,可以是触点的通和断,也可以是TTL或CMOS电平的数字信号;

6)接口保护应有消除抖动与抑制过压保护电路。

2、与短波、超短波通信设备的音频输入和输出接口应符合下列要求:

1)接插件型号建议使用5芯圆形防水插头座。

2)接口信号为副载波已调信号:

幅度大于0.5V(有效值)输入阻抗大于10KΩ(高,阻),600Ω(低阻),输出阻抗为600Ω。

3、太阳能电池接口的接插件可使用4芯圆形防水插头座。

4、接口应具有过压和过流保护电路。

4.5中继机

4.5.1中继机是中继站的核心设备,有模拟中继机和数字再生中继机两种,用直接或再生方式转发中心站的指令和遥测站的数据信号。

中继机应具有发送超时强迫掉电功能和值守功耗低、可靠性高的特点。

4.5.2中继机应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1、模拟(音频)中继机:

 

1)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避免受干扰而误开发信机;

2)在满足仪器正常维护条件下,MTBF应不小于2500h。

 

2、数字再生(存贮)中继机:

1)除具有模拟中继机的基本功能外,还应具有发送本站站号和识别应由该站转发信息的遥测站站号的功能; 

2)接收到下属遥测站数据,经译码、纠错后加上中继站信息再编码发送;

3)在正常维护条件下,MTBF应不小于2500h。

 

4.5.3中继机除上述基本功能外,还可增加下列功能:

1、可以在中心站控制下实现执行转发或禁止转发、主备中继机切换的功能。

 

2、增加内存、时钟和速率变换功能,实现批量数据的存贮转发和变换数传速率。

3、允许对下以自报式制式接收遥测站数据,对上以查询—应答式传输数据。

4.5.4中继机与其他设备的接口规定应按4.4.5规定执行。

4.6集合转发站设备

4.6.1集合转发站设备主要包括通信设备、数据处理设备和电源设备等。

4.6.2必须配备具有一定存贮容量的数据接收处理机,完成数据的接收、合并和转发。

4.6.3 正常维护条件下,集合转发站的MTBF应不小于16000h。

4.7中心站设备

4.7.1中心站设备主要包括通信设备、通信控制机、中心计算机、电源和网络设备五个部分。

中心站的数据处理任务各有不同,应按照系统设计进行设备选型和制定配置方案。

 

4.7.2通信控制机的组成和功能应符合下列要求:

 

1、通信控制机包括调制解调器和通信控制接口,应能接收通过有线信道、无线信道传来的数据,经预处理后再通过串行口送给中心计算机。

中心站应能通过通信控制机收集下属站的数据,并进行相应的控制。

 

2、通信控制机应具有对通信设备进行收发控制并对通信中的信息流程、流向和遥测站工作方式进行控制的基本功能。

 

3、可以使用低功耗多串口的通信控制机,也可以使用工控机或工作站承担通信管理任务。

当系统使用信道较多时,可由几台通信控制机分别管理不同信道的通信,并在网络环境下予以综合。

4.7.3中心站计算机设备应按照项目建议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要求进行选配,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中心站应能实现以下功能:

 

1)数据接收、处理和管理以及网络连接;

2)自动定时或随机召测系统中查询—应答式遥测站; 

3)管理系统下属遥测站、中继站的工作方式,并对系统遥测站及其他设备进行校时; 

4)读出固态存贮器的数据,供水文资料整编使用。

 

2、中心计算机应配有串行接口,用于和通信控制机连接,完成遥测数据的接收、召测和控制命令的发送以及与固态存贮器的双向通信。

3、中心计算机软件可按规范要求进行选配。

4、中心站应配置用于联网的网卡、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网络设备。

 

4.7.4应采取下列措施保证中心站设备可靠运行:

 

1、数据处理系统的各类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