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Z100(6015)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工艺.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62883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7.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QTZ100(6015)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QTZ100(6015)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QTZ100(6015)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QTZ100(6015)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QTZ100(6015)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QTZ100(6015)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工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QTZ100(6015)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工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QTZ100(6015)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工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QTZ100(6015)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工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QTZ100(6015)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工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QTZ100(6015)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工艺.docx

《QTZ100(6015)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TZ100(6015)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工艺.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QTZ100(6015)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工艺.docx

QTZ100(6015)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工艺

 

一.前言

QTZ6015塔式起重机为水平臂架,小车行走变幅,上旋转自升式塔式起重机,其臂长为60m,最大起重量为6t。

根据建筑施工的需要,可用不同的部件,构件组成行走式、内爬式、固定式和附着式等多种形式的塔机,具有一机多能的特点,最大起升高度可达167m。

塔身分第一节架、标准节架、套架、套架I节架,塔身的标准节架采用片状拼装,便于运输(每辆5t载重汽车可运4个标准节架),堆放占地面积小,可放在仓库里便于维修,延长使用寿命。

节架之间采用8.8级的铰制孔精制螺栓连接。

起升机构采用电磁离合器变速,涡流制动器调速的起升方案,起升速度快,慢就位准确可靠;回转机构采用涡流电动机和行星齿轮传动,传动比大,起制动平稳;行走机构采用行园弧齿园柱蜗杆减速器,传动比大,机构紧凑,起动平衡。

操作室设在塔机回转上支承载左侧,视野开阔,联动台操作方便、舒适。

操作室内应自备适当二硫化碳干粉灭火器。

二.起重机技术性能

主要技术参数表

起重力矩kN·m

1000

最大起重量t

6

最大臂长m

45

50

55

60

最大臂长端部起重量t

2.23

1.91

1.68

1.5

升高度

预埋螺栓固定式m

44

轨道式

44

附着式m

176

平衡重t

10.5

12

13.5

15

压重t

80(沿海地区100)

整机

机械

自重

预埋螺栓固定式m

44.5

轨道式t

51.5

预埋螺栓附着式t

101.5

供电电源

380V-50Hz

工作温度℃

-20℃~+40℃

速度

m/min

滑轮倍率

4

2

2

起重量t

6

2.93

1.5

额定起升速度

25

50

50

低速就位速度

≤5

电动机

型号:

YZRW255M-6功率:

30kW转速:

960r/min

减速器

圆柱齿轮电磁变档减速机i=14.72/7.277

制动器

RWZ-300/45

钢丝绳

37×7-14-1770

变幅速度m/min

40.5

电动机

型号:

YZRW132M2-6

功率:

3.7kW

转速:

908r/min

减速器

蜗轮蜗杆减速器WHC12-31.5-IF

钢丝绳

18×7+FC-8-1570

泵站型号

GBK1008-B1F

油缸型号

HSGK01-180/100E-1301-1250-1838

油缸行程mm

1250

顶升速度m/min

0.5

最大顶升力t

47

电动机

型号:

Y112M-4

功率:

4kW

转速:

440/min

额定工作压力Mpa

18

回转速度r/min

0.63

电动机

型号:

YZRW255M-6

功率:

2×3.7kW

转速:

08r/min

减速器

行星齿轮减速器速比:

180

制动器

直流制动器DZBII-8

行走速度r/min

18.5

电动机

型号:

ZRW132M1-6

功率:

2×5.5kW

转速:

933r/min

减速器

圆柱蜗杆减速器

变幅机构采用涡流调速时用

主要技术参数表

起重力矩kN·m

1000

最大起重量t

6

最大臂长m

45

50

55

60

最大臂长端部起重量t

2.23

1.91

1.68

1.5

升高度

预埋螺栓固定式m

44

轨道式

44

附着式m

176

平衡重t

10.5

12

13.5

15

压重t

80(沿海地区100)

整机

机械

自重

预埋螺栓固定式m

44.5

轨道式t

51.5

预埋螺栓附着式t

101.5

供电电源

380V-50Hz

工作温度℃

-20℃~+40℃

速度

m/min

滑轮倍率

4

2

2

起重量t

6

2.93

1.5

额定起升速度

25

50

50

低速就位速度

≤5

电动机

型号:

YZRW255M-6功率:

30kW转速:

960r/min

减速器

圆柱齿轮电磁变档减速机i=14.72/7.277

制动器

RWZ-300/45

钢丝绳

37×7-14-1770

变幅速度m/min

40.5

电动机

型号:

YZRW132M2-6

功率:

3.7kW

转速:

908r/min

减速器

蜗轮蜗杆减速器WHC12-31.5-IF

钢丝绳

18×7+FC-8-1570

泵站型号

GBK1008-B1F

油缸型号

HSGK01-180/100E-1301-1250-1838

油缸行程mm

1250

顶升速度m/min

0.5

最大顶升力t

47

电动机

型号:

Y112M-4

功率:

4kW

转速:

440/min

额定工作压力Mpa

18

回转速度r/min

0.63

电动机

型号:

YZRW255M-6

功率:

2×3.7kW

转速:

08r/min

减速器

行星齿轮减速器速比:

180

制动器

直流制动器DZBII-8

行走速度r/min

18.5

电动机

型号:

ZRW132M1-6

功率:

2×5.5kW

转速:

933r/min

减速器

圆柱蜗杆减速器

变幅机构采用变频调速时用

三.塔机的安装

(一)安装、顶升及附着的要求

1.安装和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说明及塔机有关的技术文件,熟悉安装、顶升以及操作程序,方可进行工作。

2.塔机安装工作应在风力小于6级(≤13.8m/s)时进行,顶升工作应在风力小于(≤7.9m/s)时进行。

3.安装塔机的混凝土基础,要求地耐力不小于200kN/m2.

4.顶升过程中,塔机除自身安装需要的吊装外,不得进行其它吊装工作。

5.当行走式塔机起升高度超过44m、预埋螺栓固定式起升高度超过44m时,塔身与建筑物之间必须安装附着架,各附着点的位置与现场结构形式及层高结合而确定。

(二)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了解现场布置及土质情况,清除周围障碍物,安装场地范围应满足汽车吊作业位置及运输车辆出入。

2.结合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塔机位置。

若塔机为固定式,按底座固定示意图,和基础节固定式示意图,及混凝土基础承载、预埋螺栓固定基础节的砼座,打混凝土基础,制作预埋螺栓、压板等。

行走式塔机分别按要求铺设轨道。

3.按起重高度16m,相应的起重量为6t,最大起升高度为22m,相应起重量为1.2t的要求准备起重机械,准备好枕木,木楔和铁丝、绳扣等常用安装工具。

4.配备好安装人员:

指挥1人,起重机及安装工4人~6人,电工2人,塔吊司机1人。

(三)安装工艺

工艺流程:

(行走式、固定式除1、2项外与其它相同)

1.安装主、被台车→2.安装底底座→3.第一节架→4.压重及电缆筒→5.自升平台→6.油缸→7.内套架→8.回转支承、上下回转支承架、回转机构平台、栏杆→9.塔顶节架→10.平衡臂拼装及就位→11.拼装起重臂及就位→12.操作室电器装配、就位→13.装所需平衡重→14.穿绳及固定→15.检查、紧固、接电→16.各安全装置调试、试运行→17.顶升加节至所需高度

1.当为行走式塔机时,先把主、被动行走台车安装在轨道上,并用小方木,木楔等稳定牢固。

2.安装底座:

将底座的对角梁和半对角梁用销轴联接成X型底座,并安装在主、被动台车上或安装在预制好的混凝土基础上。

3.第一节架安装在X型底座上。

为保证塔机安装后,无风时的侧向垂直度为4/1000,必须认真做好第一节架的校正工作。

可采用这样的方法:

将第一节的四个内侧面划上中心线,在节架顶部横腹杆中心吊垂直线,然后在混凝土基础和底座之间加调整铁板,使X型梁底座的四个支点调到水平,以校正垂直线和中心线之间的偏移量,使垂直度公差在1/1000以内。

安装好第一节架后,用销轴把四根塔身拉杆与第一节架和X型梁底座连接好。

4.将压重块和电缆筒安放在底座上,压重总重为83t。

5.自升平台安装在第一节架顶部,将四个活动挂钩在横腹杆上。

6.油缸顶升梁安装在第一节架内,使梁两端的活动脚搁在最底一块踏板上。

7.内套架按要求将套架及各部件组装好后,吊装到第一节架内,将活塞杆耳环与油缸顶升梁铰点用销轴联接好,再将内外塔连接件与第一节架用螺栓固定。

8.回转支承、上下回转支承架,回转机构平台,栏杆等部件,组装到套架I节架顶部。

9.塔顶节架用销轴与回转上支承架固定。

10.平衡臂在地面拼装好,装上起升机构、平衡臂拉杆、平台、挡风板、栏杆等部件,然后将平衡臂尾部抬高,直至臂上的拉杆与塔顶上的拉杆用销轴联接好后,放平平衡臂,装上部分平衡重(60m臂长时装2块5000kg,55m臂长时装2块5000kg,50m臂长时装2块4500kg,45m臂长时装1块2500kg

11.臂架可根据施工需要分别组装成45m、50m、55m、或60m的长度,不同臂长所需安装的拉杆和臂架节见图3-4。

装上变幅小车和小车牵引小车机构;连接和穿绕变幅小车的钢丝绳,再将起重臂拉杆装于臂架上。

用吊车将起重臂吊起,使臂根铰点与回转上支承架的铰点耳对正,用销轴连接起来,然后再将头部抬起,将已装好的起重臂拉杆的自由端销轴与塔顶节架连接。

臂架拉杆与塔顶节架连接的方法如下:

首先把起重卷扬机的起升钢丝绳经塔顶滑轮引出来,固定在臂架拉杆的自由端,慢慢起动起升机构,钢丝绳便缓慢地把拉杆拉向塔顶,直至把销轴穿上。

112.在地面上将操作室的一切电气设备装配好后,吊起安装在回转上支承架侧面,并用销子固定好。

13.吊装平衡量:

根据所用的臂架长度,按照规定,装上所需的平衡重。

14.穿绕钢丝绳:

将起升钢丝绳引出,穿绕,将绳端固定在臂杆头部。

15.检查一切安装就绪,联结紧因后,接通电源线。

16.进行试运转。

17.试运转一切顺利,方可开始顶升加节。

安装起重臂架的组合长度,用一台或两台汽车吊进行吊装。

如臂长为60m时,可选择一台25t的汽车吊,吊点设在距离臂架根部铰点约2/5处,两钢丝绳跨度约8m,吊索长度约12m/每条,依次吊装安装完毕。

如选用一台16t的汽车吊和一台8t汽车吊,大吊车可位于距离根部铰点7.5m,小吊车设在长拉杆吊点处端附近,这样吊起臂架与回转上支承架的铰点耳板连好销轴后,大吊车移动到长拉杆吊点处附近替换小吊车,继续将臂架抬高,以便连接拉杆双耳连接板,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采用大吊车还是使用两台小吊车同时起吊安装臂架,均不允许臂架根部连接好销轴后,将臂架端部搁在地面或其它支承物上,更换吊点或替换小吊车,大吊车替换小吊车必须保持吊重状态下进行。

四.顶升工艺及要求

1.顶升时应配配指挥2人(地面1人,自升平台1人),安装工8人(地面1人,自升平台上7人),塔吊司机2人(一人在液压系统平台,一人在操作室),电工2人(1人配合液压操作,1人在地面)。

2.将臂架转到位于自升平台活动栏杆的一边;准备顶升工作,不准再回转或进行其它吊装作业。

3.放下吊钩并拆去吊钩构件,在滑轮组架板上装上小吊钩,吊嘴朝前。

4顶升用平衡重中的规定,利用自升专用吊钩吊起平衡并开动变幅机构,将变幅小车开到离回转中心约L(m)处。

使大臂和平衡处于平衡状态。

5.地面人员将片状的标准节拼装成U形。

6.将下回转支承架上小吊臂的钢丝绳挂住自升平台。

7.自升平台上的指挥者,令司机将变幅小车开至离塔身中心线L(m)左右处。

使塔机前后保持平衡后,检查油缸下横梁是否搁在塔身内的顶升搭块上,其位置必须安全牢靠,然后操作液压系统,给活塞加力,再吩咐安装工拆除内外塔连接件上的所有螺栓。

令操作室停电,然后操作液压系统将内套架稍微顶高,抬下内外塔连接件,自升平台活动钩放在伸缩阶段的位置,然后操纵液压系统,将内套架以上部分顶高至能够套入标准节的位置。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绝不允许内套架的导向块脱离标准节架的主角钢;并且,在每次操作过程中,必须保证下横梁与搭块位置可靠才可以进行。

注意:

在拆卸内外塔连接件后,只准进行塔身标准节的加节的安装,不允许进行任何工作操作。

8.开动起升机构,将顶升平衡重放至地面,用专用吊钩按图5-4将标准节架的一片桁架吊起,用下回转架环形轨道下的小吊钩钩住,放松起升钢丝绳,并将桁架转到平衡臂一侧。

9.将U形标准节架吊起,用环行轨道下的吊钩钩住,放松起重吊钩,变幅小车仍开回L米左右处,吊起顶升平衡重,使塔身前后力矩调整至平衡。

U形标准节架罩在内套I节架外围,与预先就位的那一片节架相连,操作室停电,开动液压系统,油缸下降,使标准节架插入外塔身连接板内,打冲子,上螺栓拧紧。

若内套架与外塔身(第一节架或标准节架)四周间隙不均,标准节插不进,可停开液压系统,开动牵引小车作前后移动,使间隙调整至均匀。

10.标准节上的螺栓全部拧紧后,摘去环行轨道下钩挂标准节的小吊钩,开动液压系统,顶升机构上升的顺序顶升,又可按以上步骤进行第二节标准节架的安装,必须注意安全!

11.安装塔身第一节架内拉杆,注意把焊有圆钢的一杆拉杆安装在靠近第一标准架的拉杆耳板上;以后每个标准节架安装一条拉杆,挂上一节爬梯(可以用塔机自身安装)。

12.在塔身第一节架上安装一个休息平台,以后每隔两个标准节安装一个休息平台。

13.根据施工需要的塔身高度,若预定安装的标准节架装不完,下班前必须把内外塔连接件安装好,把自升平台活动钩放到工作位置,并解开吊臂悬挂自升平台的钢丝绳,以保证安全。

114.预定安装的标准节架全部装完后,将内外塔连接件固定好,拧紧全部螺栓,自升平台的活动钩板到工作位置,解开悬挂自升平台的钢丝绳和环行轨道上的小吊钩,将其缠绕到塔身腹杆上固定。

115.开动起升机构,将顶升平衡重卸至地面,用原配的起重吊钩换下吊具小吊钩。

顶升工作结束。

五.设置附着点的规定

1.在安装附着架以前,应对建筑物附着点的强度预先计算和确定。

2.塔身高度≥44m时,必须在≤32m处安装第一道附着架,以后每间距≤20m安装一道附着架,并保证最高附着架处至臂架铰点处(即悬臂段的高度)≤27.5m。

3.安装第二道及其以上附着架时,可根据工地的施工情况或安装人员的配备情况等制定较符合实际的附着方案,以下列出的三种方案仅供参考,但需用户注意无论选择哪一种方案,都必须遵守上述第二条的规定。

(1)在安装第二道及其附着架之前,先进行适当的顶升加节,并悬臂高度控制在≤30.5m以内,上好内外塔连接件固定好塔身,然后按≤20m的间距设置并安装好附着架后,再继续进行顶升加节,可尽量减少附着的次数和附着装置的数量,但顶升加节需分两个阶段进行。

(2)第一次要≤32m处附着之后,当塔身高度已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可适当的进行顶升加节,而后每10m处设置一道附着装置,而当第三道附着装置安装好后,可将第二道附着装置拆除,以备下一道附着时用。

依比类推,但多余的附着装置拆除,必须保证任意相邻两个附着装置间的距离≤20m。

优点在于每次顶升加节可以按照最大悬臂高度≤27.5m的要求一次顶升完毕,但增加了附着的次数和附着装置的数量。

(3)第一道附着装置设置于≤19m处,而后每间距<19m设置并安装附着装置。

优缺点与方案

(2)相同。

六.拆卸工作:

塔机的拆卸按安装、顶升的反过程进行,顺序是后装的先拆。

液压顶升机构在拆卸塔身时的下降动作略有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