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眼睛综合实践活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3895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护眼睛综合实践活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保护眼睛综合实践活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保护眼睛综合实践活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保护眼睛综合实践活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保护眼睛综合实践活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保护眼睛综合实践活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保护眼睛综合实践活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保护眼睛综合实践活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保护眼睛综合实践活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保护眼睛综合实践活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保护眼睛综合实践活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保护眼睛综合实践活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保护眼睛综合实践活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保护眼睛综合实践活动.docx

《保护眼睛综合实践活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护眼睛综合实践活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保护眼睛综合实践活动.docx

保护眼睛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们手中的零用钱也多了起来。

对零食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针对这种市场,学校周边的商店,卖小吃的摊位逐渐多了起来。

但是学生们真正了解这些视频的真实情况吗?

这些商家提供的食品真的安全吗?

对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中学生来说,有哪些危害呢?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选定了此次活动的内容;调查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

二、活动目标:

1、让同学们了解学校周边的食品安全问题,有选择性地购买食品,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2、通过整理活动资料,了解怎样让自己吃的更安全,并对周围的同学进行宣传,使学生们了解自己选择的零食的现状,并抵制不健康食品。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调查研究等综合实践能力,学生调查食品安全状况,有初步调查报告的能力,并以此指导为实践。

三、活动对象:

五年级全体学生

四、活动时间:

2016年10月—12月

五、活动流程: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

调查活动阶段

第三阶段:

整理收集材料阶段

第四阶段:

汇报了展示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活动目标: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食品,大家对食品安全也一定有很多的问题和想法,学生相互交流,对同一类型主题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组成活动小组开展研究,也可以先建立活动小组,在确定主题。

根据同学们的不同爱好,把同学们分为四个小组,负责问题的探究,指导教师给予指导。

指导重点:

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师生合作确立活动课以及内容,对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学生制定活动方案。

活动时间:

二课时

活动地点:

五年级教室

活动课时:

一、开课题:

1、创设情境,让学生认识到当下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激发从学生的探究的兴趣。

2、学生围绕“我身边的食品安全”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3、师生将问题进行归类总结,确立小课题主题。

4、学生根据兴趣组成小组,选出小组长,确定活动口号。

5、小组进行组内分工,讨论制定小组活动方案。

6、各小组交流制定的活动方案,其实小组提出修改建议,各小组进行完善。

二、方法指导课

1、问题发现的指导

2、访谈法教学的指导

第二阶段:

活动方案实施阶段

活动内容:

1、根据讨论分组,各小组进行实地调查

2、在活动中收集活动资料

3、交流调查资料并整理,确定展示方式

《我身边的食品安全》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记录表

小组名称

活动成员

组长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活动目的

(解决什么问题)

活动形式

(小组、访问、调查、考查、查阅资料)

组员分工

活动准备

过程简要说明

结果

不足与

反思

《我身边的食品安全》综合实践活动调查、考察情况记录表

小组名称

记录人

调查、考察员

调查、考察时间

调查考察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人数

调查考察目的

调查内容

调查考察结果

(对调查表进行分析后,将结果记录在这里)

具体活动方法:

1、一小组调查学校周边商店的经营活动,并对商店出售的食品进行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等调查。

2、二小组调查学校周边小摊贩卖的食品,调查其制作过程及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3、三小组调查学校食堂的卫生情况及午饭的制作过程。

4、四小组对全校学生进行调查,让学生填写《关于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问题的调查问卷》。

教师指导重点:

这一阶段教师要关注小组活动情况,根据情况亲自自带学生外出活动,并通过对活动记录的评价,指导学生的活动。

在校外活动要注意学生的安全。

活动准备:

1、由教师或学生及时与家长或相关社会人士取得联系,寻求帮助与支持。

2、照相机,摄像机等。

3、采访记录表、笔等。

活动过程:

一、利用课余时间,按照小组活动方案,针对自己选定的内容进行调查、考证活动,并按照要求调好调查记录表。

二、学生回到学校,及时整理资料。

1、学生交流实践活动中的趣闻、体会。

2、教师相机询问调查情况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对学生的调查进行总结,评价。

3、学生整理采访记录表,及时上交。

第三阶段:

整理收集材料阶段

活动目标:

1、各小组进一步整理、分析调查访问的记录和收集的材料,制作自编书、手抄报等,写出相关的文字简介,从而培养学生反思自己学习过程和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在小组活动中,让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协作精神。

教师指导重点:

指导学生整理、收集资料,注意与其他学科教师的联系沟通。

活动时间:

5月下旬课余时间

活动地点:

各小组自己安排。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对学生第二阶段的活动给予评价。

二、针对个人活动情况,进行反思评价。

第四阶段:

汇报展示阶段

(1)召开主题班会汇报研究成果。

(2)制作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宣传看报,在校园宣传展示,提醒全校师生关注食品安全,关注生命。

(3)写出《关于食品安全倡议书》,联系宣传人员在学校进行宣传

(4)撰写相关食品安全的调查研究报告和科学论文。

 

《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主题生成课

活动目标:

1、会围绕“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提出1-2个有意义的问题并能将问题归纳成有研究意义的课题。

2、通过制定小组活动方案明确小组活动任务和活动步骤。

3、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调查研究等综合实践能力

活动重难点:

学会分解、归纳、提炼有意义的小组活动主题

活动准备:

教师:

有关食品安全的课件,活动研究记录空白表、活动研究调查、考察记录表。

学生:

课题前收集有关食品安全的资料

活动过程

一、播放视频(食品安全宣传片)

师:

同学们欣赏完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留给学生足够的交流空间)

设计目的:

这样开放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有言有语;开放的问题导入符合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交流欲望;能启发学生对食品安全的思考。

师:

听过刚才同学们的交流我发现你们课前调查了很多关于食品安全的知识,你们谈的很好。

食品是否安全真的很重要,关乎到学生的身体健康。

在同学们刚才谈的知识中,我们再深入了解关于食品安全存在的那些问题呢?

二、交流话题,提炼活动主题

1、组内提出具体的研究问题。

要求:

你最想研究食品安全存在那些方面的问题?

具体的问题是什么?

请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交流,填写表格

最想研究的方面

具体的研究问题

1、

2、

3、

4、

出示要求:

(1)合理分工,选出记录人和汇报人

(2)全员参与,轻声交流。

2、展示交流,归纳问题

(1)学生交流,出示最想研究的问题:

例如:

这些商家提供的食品真的安全吗?

对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中学生来说,有哪些危害呢?

(2)指导怎样把一般问题转化成研究的主题。

师:

请大家将问题修饰一下,规范地表述我们的研究课题,一般来说课题表述包括三个方面: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你能将问题转化成课题吗?

谁来试一下?

(教师指导归纳)

板书:

学校及周边的食品安全吗?

存在那些危害?

·················

3、确定活动主题

师:

通过讨论交流,发现大家关注最多的就是学校及周边的食品安全吗?

存在那些危害?

所以我们的活动主题就确定为“学校及周边的食品安全”。

三、挖掘研究价值,确定小组研究的小课题

1、师:

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我们来筛选一下这些问题。

谁来说一说筛选、归纳的原则?

(学生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回答)

(1)问题表述是否准确。

(2)有没有研究价值(问题是否太过简单)

(3)把相近的或相似的问题合并

(4)根据自身能力是否具备研究的条件

2、根据上述原则,展开交流、修改问题。

3、根据兴趣确定小组研究小课题

四、制定小组活动方案

1、组内自主制定活动方案

2、展示、交流活动方案

重点指导:

活动目的叙述是否正确;活动步骤是否具体;任务分配是否遵循个人特长和实践能力进行分工,活动时间安排是否得当。

3、根据以上交流小组修改活动方案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呢?

六、作业:

课下在组长的带领下修改和完善小组活动方案

第二课时活动指导课

活动目标:

1、学会设计采访提纲、掌握采访的方法和技巧。

2、通过模拟采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活动重点、难点:

1、学会设计采访提纲

2、掌握采访技巧

活动准备:

一段采访视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老师:

上节课,我们围绕着《学校及周边的食品安全》分解出两个要研究的小主题,每个小组也制定了活动方案。

如果要知道学校周边环境的食品是否安全,要采用怎样的研究方法好呢?

请同学们说一下吧。

(学生可能会说:

上网查、问家长、访问专业人士等)

老师:

”采访相关人士”老师与同学们的想法一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访问课堂。

(板书课题)

二、谈论交流,明确方法

1.出示案例,抛砖引玉

师:

老师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采访视频)

请边看边思考:

通过采访他们想了解什么?

你认为他们的采访怎样?

为什么?

(设计目的:

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视频,通过交流以上问题让学生明白设计采访提纲是采访中的重要部分)

师:

要想成功采访必须制定好的访问提纲,一份采访提纲应该具备哪些要素呢?

(生可能回答:

访问问题、访问时间、地点、访问对象、设计的问题等)

老师总结:

访问提纲一般包括时间、地点、访问对象、参加人员、设计的问题、预期达到的效果等。

师:

要想采访达到目的,你觉得那一项的设计要精心考虑?

师:

很好,设计访问问题是最关键的环节,可以说问题设计好了,采访成功了一半。

2.生自主设计“采访提纲”

师:

现在请各组根据刚才学习的“访问提纲”设计方法,结合自己组的活动主题设计一份“采访提纲”吧!

(发放表格,分小组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3.讨论交流“采访提纲”

师:

刚才大家都在认真思考,设计“访问提纲”,到底哪一组的设计更贴近采访目的呢?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听,我们来诊断各组的设计!

采访目的:

学校及周边的食品安全吗?

采访对象:

在校学生、周围村民、食品安全部门、有关领导

采访人员:

全组人员

问题设计:

1、你觉得学校的食品安全吗?

2、你经常在学校买东西吗?

3、你觉得学校的食品存在那些危害?

师:

谁来诊断?

先说说优点·················

老师总结:

问题设计要紧扣目的;问题要简练;问题设计要层层深入。

(结合大家提出的建议目的自行完善本组的“访问提纲”)

4.学习访问技巧

师:

好了,各组“访问提纲”都设计好了,说明准备工作已经做好了,但是做起来还是要慎重。

在访问中,你认为还要注意什么呢?

(说话要有礼貌,举止要大方得体;首先做个自我介绍;记清每一个问题和想得到的结果;提问时要突出重点。

不要偏离访问的主题。

师:

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这些其实都是采访的技巧。

师小结:

会问。

提问的方法要有技巧,不能过于拘谨,更不能拿着提纲照读。

问题要简洁、清晰、围绕主题,设计的一些专业术语,概念,不懂不要装懂。

要尊重被访问者的隐私。

对于关键问题要有一些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如果对方不愿意和你谈,不要性急,要有一些锲而不舍的精神,对自己要充满信心而又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

三、实战演练,掌握技能

1、师:

大家修改了自己小组的访问提纲,也了解了采访技巧,不过那都是纸上谈兵,现在老师在课堂上为大家提供一个访问的机会,看看是否可行。

因为我们进行的是模拟访问,在组内先确定谁是访问者,谁是被访问者?

(现场进行模拟访问。

选一组进行)

师:

观看他们的采访,你们发现了什么?

(最好能让被访问的人自己多说一些。

交谈时,尽量少插嘴,有礼貌地听被访问的人说,不打断)

师:

说得好,这是访问中要注意的善听。

(生:

交谈中,应记下交谈内容,最好记录。

师:

采访记录是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因此在交谈中,应迅速记下交谈内容。

访谈记录也是有一定的技巧的,可以采用记关键词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小组的分工合作,实现较为全面完整的记录,为保记录的准确性,可以有多个人同时记录。

除了纸笔记录除外,还可以采用音像记录的方式。

利用录音或录像记录更为简洁,完整,应事先征求被访者的同意。

这就是巧记。

2、采访后问题指导

师:

老师这里为你们提供一份记录表:

(出示采访记录表)不论采用何种方式记录,都要在访谈后,对访谈记录进行及时的整理,去粗取精,从中采集到有价值的信息。

师归纳:

(1)作好记录,整理材料

(2)做好采访体验(采访后记趣事、收获)

四、评价总结

1、师:

在今天的活动课中,谁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谁是你心中的“活动小明星”?

为什么?

设计目的:

通过评价让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伴,同时在评价过程中重温采访的技巧。

2、师: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很好。

请同学们在课后的实践中按照设计的采访提纲尝试采访活动,祝大家成功,下课!

第三课时中期反馈课

活动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分享与交流,反思自己在前一阶段教学活动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获取解决困难的方法。

2、通过本节活动,学会借鉴和分享,形成团结合作的意识。

活动重难点:

知道从哪些方面总结和反思自己的实践活动。

活动准备:

教师:

了解各小组的活动情况。

学生:

前期活动记录、体会。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一阶段给大家根据活动方案进行初步研究,我知道有些小组的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也有一些小组遇到了一些困难,这节课,我们一起汇报交流一下各组的经验。

二、展示交流

1、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阶段性的资料整理和交流,然后汇报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为集中交流打基础。

使得学生在交流时有话可说。

2、小组分别展示问题。

一小组:

如何辨别是不是添加了食品添加剂?

二小组:

如何监控小摊食品的生产过程?

三小组:

学校食堂卫生要达到什么标准?

四小组:

如何采访食品安全部门的有关人员?

讨论交流:

如何解决各个小组的问题?

(学生交流、提出建议)

师:

同学们你有什么收获?

师总结:

我们只有亲自去尝试,去观察,把自己的体会写出来,才能了解学校及周围的食品是否安全。

3、总结前期成果。

4、教师进行方法的指导。

(1)资料整理方面、

(2)实践体验方面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额交流探讨,我们解决了本组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预祝大家顺利完成研究任务。

四、作业

1、继续进行实践活动。

2、各小组讨论展示交流方式

第四课时汇报展示课

活动目标:

1、学会如何分析食品安全。

2、通过汇报展示提高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展示交流找到安全食品的标准。

活动重点、难点:

分析食品是否安全,找到安全食品的标准。

活动准备:

教师:

评价表

学生:

汇报资料

活动过程:

一、回顾引入

1、播放前期学生活动的照片、视频,让学生回顾前期都进行了那些活动?

活动过程中都经历了那些事情?

谈谈活动的体会。

二、汇报展示

1、老师:

我们四个小组分别对学校及周围的食品进行了研究。

下面按组的顺序依次进行展示。

2、第一小组展示:

出示”垃圾”食品(初知危害)

(1)出示一袋爆米花(实物)

你们吃过爆米花吗?

好吃吗?

可是你们知道吗?

爆米花含铅量极高,由于爆米机的铁罐内涂有一层含铅的合金,当给爆米机加热时,其中的一部分铅会变成铅蒸气进入爆米花中,铅就会随着爆米花进入人体,进而损害人的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

尤其是儿童对铅的解毒功能弱,常吃爆米花极易发生慢性铅中毒,造成食欲下降、腹泻、烦躁、牙龈发紫以及生长发育缓慢等现象。

(2)出示一串美味烧烤(实物)

你们想吃吗?

可是它是老师在路边买的,它的危害可大了,一是未经卫生部门批准,暴露在马路边上,其卫生状况毫无保证;二是摊主无健康证不说,不讲究卫生是普遍现象;三是各类没有消毒环节;四是制作原料、调料等多为低劣产品。

(3)出示一瓶可口可乐(实物)

这瓶饮料可以喝吗?

这是老师从一个路边的小店里买的,可是,老师就是找不到它的生产日期,这样的饮料能喝吗?

3、第二小组展示:

出示食品安全视频(深入危害)

(一)学生观看《校园周边“五毛零食”》的视频。

(二)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4、第三、第四小组汇报

师:

我们已经知道了“垃圾”食品对大家身体的危害,下面请第三、第四组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一下。

(第三组、第四组代表上台讲解)

(一)同学们,俗话说:

“民以食为天,而食以安全为先”,可是看来,同学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却很淡薄,经常看到你们会到学校边上的小店买零食吃,吃路边的烧烤。

这样的做法对你们的危害可是很大的。

我们来看下面的三个案例(课件出示案例):

案例一:

“大头娃娃”事件:

2004年4月30日,安徽省阜阳市查处一家劣质奶粉厂。

该厂生产的劣质奶粉几乎完全没有营养,致使13名婴儿死亡,近200名婴儿患上严重营养不良症。

案例二:

海南21名小学生误吃野果中毒:

2008年12月26日下午,海南省调楼镇黄龙小学21名小学生误食野果后,相继出现呕吐、乏力等中毒症状,被送到临高县人民医院抢救。

医务人员告诉记者,经初步了解,是一个二年级的学生到山上采摘了一袋野果拿到班里分给其他同学吃。

过后不久,就有同学陆续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

案例三:

吃烧烤,24人中毒:

合肥晚报讯2010年5月5日晚间9点多钟,市民在该县一家路边摊点吃炸鸡翅后,出现多人呕吐、胸闷等中毒症状。

有24名中毒患者在当地医院接受紧急治疗。

其中11名儿童,最小的仅3岁。

师:

看了这三个案例你们明白了什么?

生1:

关注食品安全很重要。

生2:

我们应该有食品安全意识。

生3:

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

设计目的:

让同学们了解“垃圾”食品对我们的危害。

三、评价

填写评价表

四、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说什么?

对这四个小组的展示评价一下。

2、写一遍活动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