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4049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6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docx

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0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0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本卷共三大题16小题,满分60分。

化学与物理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S—32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答案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宣纸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其制作工艺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列关于宣纸的传统制作工序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2.科学家发现,在液晶电视等的制造过程中使用的三氟化氮(NF3)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1.7万倍,NF3中氟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3B.0C.+1D.+3

3.某方便食品的主要配料如下,其中糖类物质含量最丰富的是[]

A.小麦粉B.植物油C.牛肉D.食盐

4.大蒜具有一定的抗病功能和食疗价值,大蒜新素(C6H10S3)是其有效成分之一。

下列关于大蒜新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C、H、S元素质量比为6:

10:

3B.属于无机化合物

C.一个分子中含有三个硫原子D.相对分子质量为178g

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6.在一定环境中,常温常压下的水可以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热冰”是纯净物B.“热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熔化

C.“热冰”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D.结成“热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7.“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的生活方式。

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是[]

或“不能”)选用该装置。

(3)现有药品:

①稀硫酸②稀盐酸③大理石。

若用该装置制取CO2,选用的药品是(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一种方法:

13.(7分)我省具有较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制取乙二醇的产业化发展已被列入我国2009-2011年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煤制取乙二醇的流程示意图为:

(1)煤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合成气具有还原性,写出CO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3)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与乙醇同属于醇类,推测乙二醇的一个化学性质:

(4)合成气(CO和H2)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

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填字母序号)。

a.草酸(HOOCCOOH)b.甲醇(CH3OH)c.尿素[CO(NH2)2]

14.(7分)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了如下探究。

(Ⅰ)定性研究:

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s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碳化。

(1)写出碳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由上述现象得出结论:

外焰温度最高,你认为原因是。

(Ⅱ)定量研究:

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右表。

(3)由右表得出结论:

(填“焰心”、“内焰”、“外焰”)温度最高。

(4)结合定量研究结论,下列图示中加热方法(试管夹未画出)最合理的是(填字母序号)。

(Ⅲ)交流反思:

不仅酒精灯的各层火焰温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

(5)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两点即可)

①;②。

15.(7分)小明对铁的锈蚀进行如下探究。

室温时,将包有样品的滤纸包用大头针固定在橡胶塞上,迅速塞紧,装置如图。

观察到量筒内水沿导管慢慢进入广口瓶(净容积为146mL)。

当温度恢复至室温,且量筒内水面高度不变时读数(此时瓶内氧气含量近似为零)。

记录起始和最终量筒的读数以及所需时间如下表。

(1)实验①和②说明NaCl可以(填“加快”或“减慢”铁锈蚀的速率。

(2)实验开始后,广口瓶内温度有所上升,说明铁的锈蚀过程是(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3)实验结束后,取出滤纸包,观察到有红棕色物质生成,该物质的化学式是。

(4)实验①和③是探究碳对铁锈蚀速率的影响,请在表格空白处填写实验③的样品组成。

(5)该装置还可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根据上述数据计算氧气的体积含量是%(保留3位有效数字)。

注意:

若答对第(6)小题将奖励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6)现仅提供:

量筒、大烧杯、玻璃棒、水、滤纸包(内含1g铁粉、0.2g碳、10滴水和少量NaCl),请你帮助小明再设计一个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实验方案,在右框中画出实验装置示意图即可(注明滤纸包的位置)。

三、本大题共6分。

16.(6分)向50.0g8.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pH=7。

(1)求反应前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2)求反应后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

 

2010年安徽中考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