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竞赛资料初中元素与化合物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644476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0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竞赛资料初中元素与化合物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化学竞赛资料初中元素与化合物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化学竞赛资料初中元素与化合物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化学竞赛资料初中元素与化合物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化学竞赛资料初中元素与化合物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化学竞赛资料初中元素与化合物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化学竞赛资料初中元素与化合物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化学竞赛资料初中元素与化合物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化学竞赛资料初中元素与化合物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化学竞赛资料初中元素与化合物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化学竞赛资料初中元素与化合物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化学竞赛资料初中元素与化合物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化学竞赛资料初中元素与化合物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化学竞赛资料初中元素与化合物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化学竞赛资料初中元素与化合物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化学竞赛资料初中元素与化合物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化学竞赛资料初中元素与化合物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化学竞赛资料初中元素与化合物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化学竞赛资料初中元素与化合物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化学竞赛资料初中元素与化合物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竞赛资料初中元素与化合物Word下载.docx

《化学竞赛资料初中元素与化合物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竞赛资料初中元素与化合物Word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学竞赛资料初中元素与化合物Word下载.docx

A不溶物一定是铜

B不溶物中一定含有铜,但不一定含有铁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但不一定含有硫酸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一定不含有硫酸铜

.在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反应完成后锌有剩余,则溶液中有Zn2+,无Cu2+,可能有Fe2+

B若反应完成后锌有剩余,则溶液中有Zn2+,没有Cu2+和Fe2+

C若反应完成后锌无剩余,溶液中若有Cu2+,则一定有Fe2+

D若反应完成后锌无剩余,溶液中若无Cu2+,则可能有Zn2+和Fe2+

.固体物质A与盐酸反应生成物质B,B的溶液中加入火碱,生成物质C,C受热后得到固体A,则A可能是

AFe2O3BCO2CCuODNa2O

.有a、b、c、d、e、f六种不同的物质,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a+b

c+H2O②c+NaOH→d↓(蓝色絮状)+e③d+b→c+H2O

④e+BaCl2→f↓(白色絮状)+NaCl由此可确定

Aa是氢氧化铜Bb是硫酸Cc是硫酸铜Df是硝酸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可以像二氧化碳一样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

B干冰不是水,但是可用于保藏容易腐败的食品和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又易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D水中铁易生锈,因为铁易与水反应

.已知A、B、C、D、E、F六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

(1)A+H2O→B

(2)B+C→D+E↓(蓝色)

(3)D+AgNO3→Ca(NO3)2+F↓(乳白色,不溶于HNO3)

试推断A、B、C、D、E、F各是什么物质,并完成上述三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当孔雀石在树木燃烧的熊熊烈火中灼烧后,余烬里有一种红色光亮的金属显露出来。

用两个主要反应方程式说明这种变化的原因。

.铁是由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石灰石、焦炭冶炼而成,根据上述原料和加热(高温)的条件,试从理论上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炼铁过程:

.在牙膏、化妆品、涂料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作填充剂。

它通常由石灰石煅烧先制得氧化钙,再将氧化钙用水消化成消石灰悬浊液,然后使净化后的消石灰悬浊液与二氧化碳反应制碳酸钙,经干燥、粉碎后即得产品。

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反应原理:

.实验室现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根据实验室的记录,只知它们分别是KCl、K2SO4、K2CO3、AgNO3、BaCl2中的一种,为确定它们的成分,某学生将它们依次编为A、B、C、D、E,并设计了一组实验。

实验记录如下:

(1)将A和B混合,产生一种既不溶于盐酸也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2)将C和D混合,产生一种既不溶于盐酸也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3)将A和E混合,产生沉淀既溶于盐酸液溶于稀硝酸;

(4)将D和E混合,产生的沉淀仅在稀硝酸中消失;

(5)将B和C混合,没有沉淀产生。

由以上实验确定:

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C是__________,D是__________,E是__________。

.一瓶氢氧化钠溶液较长时间敞口放置,取出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氯化钡溶液,发现试管中出现白色沉淀,加入少量稀盐酸,白色沉淀溶解,并有气泡产生。

解释上述现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

(2)

(3)

B组

.十九世纪初,法国科学家库图瓦正在家中做实验,一只猫把盛装海藻灰溶液和硫酸溶液的瓶子都碰翻了,他看到了一个奇异的现象:

打翻在地的混合液里产生了一种紫色蒸气,气味十分难闻、呛鼻,而且紫色蒸气遇冷物体后变为紫黑色闪着金属光泽的晶体。

库图瓦又做了许多实验,终于弄明白这种气体是一种新发现的元素,这种元素是

A碘B碳C铜D汞

.表中列出几种物质的熔点,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名称

熔点/℃

-38.8

1064

1083

1535

3410

-218

A铜球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B在-200℃时,氧是液态

C水银温度计可测量-40℃的温度D用钨制成的灯丝不易熔化

.某些化学试剂可用于净水,水处理过程中常用到的一种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它的化学式为[Al2(OH)nClm·

yH2O]x,式中m等于

A3-mB6-mC6+mD3+m

.某电镀厂排出的酸性污水中,含有有毒的Cu2+,欲除去Cu2+并降低污水的酸性,加入下列适量的物质时,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纯碱B生石灰C食盐D氧化铁

.有CuO、Fe、H2、Ba(OH)2溶液、K2CO3溶液、NaOH溶液、稀硫酸等7种物质,在常温下两种物质间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最多有

A4个B5个C6个D7个

.La(镧)是一种活动性比锌还强的金属元素,它的氧化物为La2O3,其对应的碱La(OH)3难溶于水,而LaCl3、La(NO3)3都溶于水。

下列各组中的物质难以直接反应制得LaCl3的是

ALa+HClBLa2O3+HClCLa(OH)3+MgCl2DBaCl2+La(NO)3

.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其中酸是过量的)同时加入水中,最后能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的是

AFeCl3、KOH、H2SO4BBa(OH)2、H2SO4、HCl

CCuSO4、NaOH、HNO3DNa2CO3、Ca(OH)2、HNO3

.某溶液中仅含Mg2+、Na+、SO42-、NO3-四种离子,其中阳离子的个数比为Mg2+︰Na+=3︰4,则阴离子的个数比SO42-︰NO3-不可能是

A1︰3B1︰8C2︰3D3︰4

.工业上用甲烷(CH4,16),庚烷(C7H16,100),十五烷(C15H32,212)分别和水反应制备H2,(另一产物为CO2)。

若以等质量的以上三种烷为原料,得氢最多的是

A十五烷B庚烷C甲烷D一般多

.CO、O2、CO2混合气体9mL,点燃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状况时,体积减少1mL,通过NaOH溶液体积又减少5mL,则原混合气体中CO、O2、CO2的体积比可能是

A1︰3︰5B5︰1︰3C3︰1︰5D2︰4︰3

.某化合物R,其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R+3O2=2CO2+3H2O

下列化学式符合R的是

AC2H6BC2H6OCC2H4DC2H4O

.下列反应中能证明二氧化碳具有氧化性的是

A二氧化碳通过炽热炭层生成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

C含有二氧化碳的水跟碳酸钙反应

D镁带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Cu2+,其pH值小于7。

某校课外化学活动小组的4位同学,分别设计了除去Cu2+和酸性的方案,其中较为合理的是

A加入硫酸钠B加入氧化铜C加入石灰石D加入生石灰

.向Na2CO3溶液里滴加盐酸,开始时无气泡产生,后来才有气泡产生;

向盐酸里滴加Na2CO3溶液时,立即就有气泡产生。

这说明

ANa2CO3过量时,主要发生的反应是Na2CO3+HCl=NaHCO3+NaCl

BNa2CO3跟盐酸不反应

C盐酸过量时,主要发生的反应是Na2CO3+2HCl=2NaCl+H2O+CO2↑

D产生的气泡是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

.2004年,美国科学家通过“勇气”号太空车探测出火星大气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化学式为COS,羰音tang)的物质,已知硫化羰与二氧化碳的结构相似,但能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硫化羰是酸性氧化物B相同条件下,硫化羰的密度比空气大

C硫化羰可用作灭火剂D硫化羰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生成物是CO2和SO2

.为了使经济可持续发展,生产过程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作用。

有单质铜制取硫酸铜有下列几种步骤,其中可行且符合以上要求的是

ACu→CuSO4BCu→CuO→CuSO4

CCu→Cu2(OH)2CO3→CuSO4DCu→Cu(NO3)2→Cu(OH)2→CuSO4

.由以下两种途径制铜:

(1)CuO

CuSO4

Cu

(2)Zn

H2

Cu

假设每一步反应都完全,要制得等质量的铜,两个途径相比较,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消耗等质量的Zn、H2SO4、CuO

B消耗的只有CuO质量相同

C过程中产生的ZnSO4质量相同

D所有反应类型都相同

.在实验室里进行物质制备,下列从原料及有关试剂分别制取相应的最终产物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AC

CO

CO2

Na2CO3溶液

BCu

Cu(NO3)2溶液

Cu(OH)2

CFe

Fe2O3

Fe2(SO4)3溶液

DCaO

Ca(OH)2溶液

NaOH溶液

.某纯液体在0℃时是良导体,它不溶于水,常温下能与硫粉反应,则此物质为。

.用相同质量的铁和锌分别与足量的同一种稀盐酸反应如右图所示,试判断A是,B是,反应较剧烈的是,产生氢气较多的是。

.肥皂的主要成分为硬脂酸钠(C17H35COONa),它与水中的Ca2+、Mg2+起反应生成硬脂酸钙和硬脂酸镁沉淀而不能起泡。

现有肥皂水溶液和四种等体积的待测溶液:

①蒸馏水;

②0.1%CaCl2溶液;

③1%CaCl2溶液;

④1%MgCl2溶液。

试回答:

检验这四种溶液应选用的方法是。

.醋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其分子中各原子的连接顺序用“-”表示,为:

,其中的四个氢原子有一个跟其他三个的位置不同,醋酸分子电离时,这个氢原子可以电离成H+,所以醋酸是一元酸,它具有无机酸的通性。

(1)试写出醋酸根离子的符号。

(2)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C、D、E五种物质都是含二价金属元素X的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下列转化关系,图中H,G,F为另加的试剂。

根据以上关系回答:

(1)X元素是_______。

(2)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B_______,C________,D_______,

E_______,F________,G_______,H_______。

(3)写出D→A,E→D,A→E的化学方程式:

D→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A、B、C、D、E、F是不同类别的纯净物,已知C为MgSO4,且A跟B、D跟E、F跟B反应都能生成C(A跟B反应还能生成H2),它们的转变关系如下图:

试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A+B:

②.E→B:

③.D→F:

④.F+B:

.A为一种+2价金属化合物,溶于水溶液呈碱性,且有以下实验:

请写出下列物质名称:

A,B,C,D,E,F。

.A、B、C三种化合物通过分解反应均分别生成了两种物质(反应条件和各物质化学式前的系数均已略去):

A

M+NB

M+QC

M+P

N为一种盐,其水溶液可跟AgNO3溶液反应生成一种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

Q能置换出AgNO3中的银。

P为一种可燃性气体。

试推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M为,N为,Q为,P为。

..将碱溶液A、盐溶液B按如下程序进行实验,根据下述现象判断:

(1)A和B的化学式。

(2)完成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C→D:

②D→H+P:

③E→F+G:

.已知多种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化学上叫焰色反应。

如钾-紫色,钠-黄色,钙-砖红色,钡-黄绿色,铜-绿色。

现将A、B两种化合物的溶液混合后进行下列图示实验,写出A~F的化学式。

.现有A、B、C、D、E、F、G七种物质,其相互关系的实验设计和实验现象如下,试确定这七种物质的化学式(若是溶液,只写溶质的化学式)。

A,B,C,D,E,F,G。

.CaCO3放入稀H2SO4后,由于生成微溶于水的CaSO4覆盖在CaCO3表面而使反应终止,但实验中却发现CaCO3可溶于过量的浓H2SO4中,其原因是

.钡是一种银白色金属。

某同学取一小块钡放在氯化铜水溶液中,观察到有气泡剧烈放出(该气体燃烧呈淡蓝色火焰),且立即有蓝色沉淀生成。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所发生的变化。

.制造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碳酸钠、碳酸钙和石英(SiO2)。

反应中碳酸钠、碳酸钙在高温下分别跟石英反应生成了硅酸盐,并放出了CO2。

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

(2)。

.某地的湖泊里含有Na2CO3,因而可以生产出碱块(Na2CO3·

10H2O)。

该地的岩石的构成是石灰岩,用当地的产品和原料可以生产出供工业用的碳酸钙的轻质粉末和烧碱。

写出制备它们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

在空气中,次氯酸钙吸收CO2和水蒸气生成两种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次氯酸,有漂白、杀菌作用。

试写出次氯酸钙和二氧化碳、水蒸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将氯气溶于水时,有一部分氯气跟水发生以下反应:

Cl2+H2O=HCl+HClO(次氯酸)

写出氯气通入消石灰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某乡村民普遍患有一奇怪的疾病,脱发、失明甚至死亡。

经中国科学院地化所专家对该地区水源、植物进行了分析,确定引起疾病的原因是附近矿山乱挖滥采,使水源中含铊(Tl)元素过高所致。

(1)为使当地农民摆脱困境,当务之急应采取的措施是。

(2)高纯铊及其合金可做半导体材料,价格与黄金相当。

写出分三步使硫酸亚铊转化为纯铊的化学方程式:

Tl2SO4(溶液)→TlOH(溶液)→蒸干→Tl2O

Tl

.古代炼丹中经常使用到红丹,又称铅丹。

铅丹跟硝酸发生如下反应:

铅丹+4HNO3=PbO2+2Pb(NO3)2+2H2O

铅丹的化学式是。

.从含Cu2S的铜矿石中炼出铜的方法有多种。

其中一种是:

①先将该矿石通空气高温燃烧,生成两种氧化物。

②将焙烧过的矿石上加上适量的未经焙烧过的铜矿石,混合均匀后隔绝空气再进行高温煅烧,结果得到金属铜和一种有刺激性气昧的气体。

写出上述反应的方程式

(1),

(2)。

.冶炼技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矿(主要成分为Cu2O)和木炭粉混合加热至800℃左右,即可得到金光闪闪与黄金外观相似的“药金”。

(1)用上述方法不能制得黄金是因为。

(2)药金的主要成分是。

.我国古代的“药金”外观和金相似,常误认为是金子。

冶炼方法如下:

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混合加热至800℃,即得金光闪闪的“药金”,据此回答:

(1)写出上述过程中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2)用现代观点来看“药金”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写出五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的化学式,且这些物质的分子内只有10个电子。

C组

.已知Fe元素在化合物里通常显+2价或+3价,因此Fe3O4可写成氧化物形式FeO·

Fe2O3,或盐的形式Fe(FeO2)2,它属于偏铁酸盐。

Pb在化合物里显+2价或+4价,那么Pb3O4也可以写成________或________。

.已知含负一价的氢的化合物(如:

NaH)与水接触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试写出CaH2与Na2CO3水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某一些结晶水合物,在温度不太高时就有熔化现象,既溶于自身的结晶水中,又同时吸收热量。

它们在塑料袋中经日晒能熔化,在日落后又可缓慢凝结而释放热量,用以调节室温,称为潜热材料。

现有几种盐的水合晶体的有关数据如下:

Na2S2O3·

5H2O

CaCl2·

6H2O

Na2SO4·

10H2O

Na2HPO4·

12H2O

熔点(℃)

40~50

29.92

32.38

35.1

熔化热(千焦/摩)

49.3

37.3

77

100.1

(1)上述潜热材料中最适宜应用的两种盐是Na2SO4·

10H2O和Na2HPO4·

12H2O,其理由是:

(2)利用太阳能的方法之一,是将装有Na2SO4·

10H2O的密闭聚乙烯管安装在房屋的外墙内,当太阳照射时,它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达到蓄热作用,使室内保持较低温度;

晚上它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放出,使室内保持一定温度。

这种作用是利用了什么反应?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将黑色氧化铜粉末装于试管中加热,通入氨气(NH3)则生成红色的铜、水和一种气体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把某种金属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可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量,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圆球,浮在水面上。

根据以上叙述可推断该金属具有如下的一些物理性质:

(1)硬度,

(2)熔点,(3)密度,(4)颜色。

.用氯酸钾和红磷混合制成运动会用的发令响炮,一经撞击则发出响声,并产生白烟。

根据这两种物质的性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硫和氧的化学性质相似,在某些化合物中硫原子可以代替氧原子。

请完成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CS2溶于Na2S水溶液中。

(2)P2S5溶于Na2S水溶液中。

.CO与PdCl2溶液反应产生黑色金属钯粉末,反应中有水参加,利用此反应可用氯化钯(PdCl2)检测CO对大气的污染情况,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中CO具有_______性。

.金属镁主要是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制得的,海水中溶有少量的MgCl2,海边又盛产贝壳(主要成份是CaCO3),以它们为主要原料生产镁的大致程序是:

海水→Mg(OH)2

MgCl2溶液→无水MgCl2

Mg+Cl2。

(1)写出以海水、贝壳为原料制取Mg(OH)2所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2)电解MgCl2产物之一的Cl2可与空气、甲烷起反应(产物为HCl、CO)再制得盐酸,循环使用。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设计,自然界矿物中一种重晶石矿的主要成分是BaSO4,它不溶于任何酸、碱和水,纯净的硫酸钡可供医疗等方面应用,课外活动小组同学,用重晶石矿、焦炭为原料,制取纯净硫酸钡。

(设矿物中杂质不与焦炭反应,也不溶于水)部分流程如下:

按要求填空

(1)在步骤①中,哪些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了,哪些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

(2)写出步骤②中溶液A的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

(3)写出利用A溶液制取Ba(OH)2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同学指出,上述步骤②产生有毒气体H2S,应将方法加以改进,请你提出改进意见,使该实验既不产生H2S,又能获纯净BaSO4。

请写有关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称取一定量高锰酸钾(氧、钾、锰相对原子质量依次为16,39,55)。

(1)180℃加热,残留固体为原先质量的89.9%,写出反应方程式。

(2)240℃加热,残留固体为原先质量的84.8%,(已知240℃分解生成两种产物),写出反应方程式。

.碘化钾溶液与淀粉液混合时无变化,但遇到如:

氯气、二氧化氮、二氧化氯,均能因跟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I2)而使溶液变蓝色(该原溶液与O2却无作用)。

现用实验室制氧装置(KClO3与MnO2共热)发生氧,所得的气体通入碘化钾淀粉溶液后,发现有变蓝现象;

再将另一些气体通入有硝酸银的溶液里,有少量白色沉淀,这些沉淀难溶于稀硝酸。

这些实验有助于解释用KClO3与MnO2制得的氧气有异样气味。

(1)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热分解所制得的氧中可能杂有的气体是。

(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热分解反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中往往有酸雾出现。

由此估计,用该法收集氧气中还可能有杂质。

(3)若用高锰酸钾热分解反应制氧,得到的氧气很纯,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热分解相比,其原因主要是。

.氯酸钾晶体在单独加热时,先发生下列反应

4KClO3=3KClO4+KCl①

2KClO3=2KCl+3O2②

温度继续升高,又发生高氯酸钾分解反应

KClO4=KCl+3O2③

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分解温度明显下降。

又,化学变化和许多物理变化常伴随着吸热或放热现象(效应)。

现将以上两个热分解反应在不同温度下放热、吸热现象的实验结果列在下面:

(1)氯酸钾晶体单独加热:

360℃有一个吸热现象,500℃发生放热现象,580℃又是一个放热现象,770℃发生吸热现象。

(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匀加热:

350℃有一个放热反应,770℃则是吸热过程。

请回答:

氯酸钾晶体单独加热时,360℃的变化是;

500℃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580℃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770℃发生的变化是。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匀加热,350℃发生的变化是,770℃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