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4539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0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山东省德州市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山东省德州市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试卷类型、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中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中的N元素主要位于氨基中B.构成蓝藻遗传物质的碱基有5种

C.核糖体和细胞膜中都有含磷有机物D.等量的脂肪比糖类氧化分解产生的水少

2.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洋葱根尖细胞在适宜条件下都可以发生质壁分离

B.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时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C.能否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可作为细胞死活的判断依据

D.若细胞中存在叶绿体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3.头发主要是由角蛋白组成的,下图为烫发的原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角蛋白的S元素位于氨基酸的R基上B.烫发过程中角蛋白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C.角蛋白的S-S键在核糖体上形成D.烫发过程中角蛋白分子质量发生变化

4.某化学反应自然状态下进行到t1时加入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反应,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t2反应速率逐渐下降

B.t2后酶的活性丧失

C.若提高温度,则t2会变小

D.该过程体现了酶具有高效性

5.下列生理过程需要膜蛋白参与的是

A.葡萄糖氧化分解为酒精和CO2B.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键

C.[H]还原C3形成糖类化合物D.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

6.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主要用于摄取特殊大分子物质,其过程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网格蛋白参与细胞膜的内陷运动B.该过程需要细胞识别,不消耗能量

C.囊泡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D.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7.右图表示ATP的结构,A、B表示化学键,①②③表示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TP中的N元素存在于物质①中

B.①②③构成的物质可作为转录的原料

C.B中的能量可来自光能,也可转化为光能

D.人体在剧烈运动时,ATP的合成速率大于分解速率

8.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的凋亡速率与其功能有关B.衰老细胞的代谢减慢,酶的活性都降低

C.肝细胞与肌细胞中表达的基因均不相同D.癌细胞与正常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9.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兴趣小组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

分析正确的是

杂交组合

F1

A组

黄果×黄果

黄果

B组

红果×红果

红果∶黄果=3∶1

A.黄果对红果为显性

B.B组F1中纯合子与杂合子比例为1:

2

C.B组F1中红果自交,后代中黄果占1/8

D.B组F1随机交配,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

1

10.赫尔希和蔡斯将32S标记的T2噬菌体与无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搅拌、离

心。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说明了DNA的遗传性和变异性

B.搅拌的目的是将DNA和蛋白质分开

C.如不搅拌,会导致上清液有较强的放射性

D.离心后的沉淀物可能会出现一定强度的放射性

11.构建DNA模型的实验中,若有碱基塑料片A12个,G20个,脱氧核糖与磷酸的连接物70个,脱氧核糖塑料片50个,代表氢键的连接物、碱基与脱氧核糖连接物、磷酸塑料片、其它碱基塑料片均充足,则

A.最多能搭建出32个脱氧核苷酸

B.最多能搭建出425种DNA片段

C.最多能搭建出一个18个碱基对的DNA片段

D.组装出完整DNA最多能利用64个碱基塑料片

12.某研究者对非洲爪蟾的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绘制了以下示意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甲、丙和丁

B.甲、丙、丁为初级精母细胞,乙为次级精母细胞

C.丁细胞中染色体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不相同

D.如对卵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也能绘制出同样的示意图

13.某二倍体动物体内的某个细胞含10条染色体,10个核DNA分子,且细胞膜开始缢缩,则该细胞

A.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

C.核DNA分子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D.正在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14.某DNA分子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T):

(G+C)=2:

3,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添加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分子

A.1800个B.1200个C.900个D.600个

15.下列有关基因、性状和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白化病患者其双亲正常,说明该病受环境影响

B.身高由多个基因决定,同时也受环境影响

C.两只残翅(隐性性状)果蝇一定具有相同的基因型

D.B细胞分泌抗体与抗原刺激有关,不受基因的控制

16.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离定律不能用于分析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

B.人类性状的遗传都能用孟德尔遗传定律进行解释

C.基因分离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自由组合发生在受精过程

D.得到符合遗传定律的结果依赖于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17.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tRNA的合成无需基因的指导

B.每种氨基酸都由一种tRNA转运

C.RNA聚合酶可与mRNA的特定位点结合

D.一个基因的两条DNA链只能转录出一种RNA

18.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萨顿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B.科学家用密度梯度离心技术探究DNA的复制方式

C.沃森和克里克通过实验证实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D.在生物膜的探究历程中,罗伯特森认为膜是由亮一暗一亮三层构成

19.mRNA的某个碱基被氧化会导致核糖体在该碱基处的移动停止,受损的mRNA就会在细胞中累积,易引发神经退行性疾病。

而神经细胞中的质控因子能切碎mRNA,解救卡住的核糖体。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可根据合成的多肽链长度来判断mRNA是否被氧化

B.质控因子可能是RNA水解酶,其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C.控制质控因子合成的基因突变可能会引发神经退行性疾病

D.mRNA通常会结合多个核糖体,产生氨基酸序列相同的多条肽链

20.下列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染色体由基因组成,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B.复制形成的两个基因,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而分开

C.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种类越多

D.染色体上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在细胞内不同区室中进行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21.科研小组利用云南松幼苗、三七幼苗进行温室沙培,测定两植物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假设两种植物的呼吸速率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七的呼吸速率小于云南松

B.云南松比三七更适宜在弱光环境下生长

C.与D点相比,B点时云南松C3的消耗速率较低

D.D点表示三七和云南松的叶绿体产生的O2量相等

22.研究发现,肿瘤细胞中的蛋白质cyclinE含量比正常细胞高的多。

为研究cyclinE与肿瘤的关系,科学家用非洲爪蟾卵进行实验,将cyclinE从卵中去除,发现细胞不能进行DNA复制。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去除cyclinE细胞分裂会停止在分裂期B.肿瘤细胞中cyclinE基因表达异常

C.降低cyclinE活性可以使细胞周期延长D.cyclinE在细胞质中合成并发挥作用

23.为提高葡萄糖异构酶的热稳定性,通过基因改造,将原来第138号的甘氨酸密码子GGC改变为脯氨酸的密码子CCC,由此发生的变化包括

A.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B.酶的mRNA序列发生改变

C.编码酶的DNA热稳定性降低D.配对的tRNA的种类改变

24.已知豌豆种子黄色对绿色为显性,高秆对矮秆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用黄色高秆和绿色矮秆两亲本杂交得F1,F1有黄色高秆和绿色高秆两种表现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亲本中黄色高秆植株为杂合子B.若F1测交,后代黄色:

绿色为1:

3

C.若F1自交,后代中杂合子有5种D.若F1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9:

3:

15:

5

25.果蝇眼色红色素的产生必须有显性基因A,另一显性基因B使红色素呈紫色,不产生色素的个体眼睛为白色。

现有纯合红眼雌果蝇与纯合白眼雄果蝇杂交,结果如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子代

表现型及比例

F1

紫眼雌蝇:

红眼雄蝇=1:

1

F2

红眼:

紫眼:

白眼=3:

3:

2

A.基因A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

B.F2紫眼雌果蝇有两种基因型,且所占比例为3/16

C.F2中红眼雌蝇有四种基因型,其测交后代可出现紫眼果蝇

D.若亲本为纯合白眼雌果蝇与纯合紫眼雄果蝇,重复上述实验结果可能相同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三、非选择题(5个小题,共55分)

26.(11分)通过研究发现,分泌蛋白在内质网上合成是由蛋白质的信号肽、信号识别颗粒(SRP)、内质网上信号识别受体三种因子协助完成。

下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内分泌蛋白合成部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蛋白质的信号肽需借助和转移至内质网膜上,这一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

(2)科学家利用法,对蛋白质的合成及分泌过程进行示踪,结果显示蛋白质进入内质网腔后将进行初步加工,然后通过转运至高尔基体中进—步加工。

(3)若胰岛素基因中编码信号肽的序列发生突变,会导致胰岛素不能正常分泌,据图分析其原因是。

27.(10分)下图表示线粒体内膜上发生的部分代谢过程,载体蛋白A可以传递有机物分解产生的电子,同时又将H+运输到膜间隙,使膜两侧形成H+浓度差。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线粒体内膜上发生的是有氧呼吸的第阶段,其主要的生理意义是。

(2)由图可知,H+通过结构B以(填“主动运输”或“被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线粒体基质,并驱动ATP生成。

上图生理过程中发生的能量转换是(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3)某些早春开花植物的花器官能够自主产生热量,使花部温度明显高于周围环境温度,从而促使生殖发育顺利完成。

这些植物的花器官细胞线粒体内膜上存在UCP蛋白(H+通道蛋白)。

由图可知,UCP蛋白的存在能使线粒体内膜合成ATP减少,原因是。

试分析早春开花植物的花抵御低温冻伤的机理是。

28.(12分)下图1表示细胞周期,图中箭头长度表示各时期所占比例;图2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相关模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的Ⅱ时期,需要的酶主要有。

图2中,处于图1中Ⅳ期的有。

(2)图1中期染色体呈高度螺旋化状态,这种状态的生物学意义在于。

(3)图2中细胞B处于期,若图中D细胞中同时出现基因A、a,则可能的原因是,产生D细胞的精原细胞所形成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可能为(填序号)。

①Ab:

ab=1:

1②Ab:

ab=1:

3

③A:

a:

b=1:

1:

1④Ab:

ab=3:

1

29.(10分)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细胞对氧气的感应和适应机制的研究。

机体缺氧时,低氧诱导因子(HIF)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基因的低氧应答元件(非编码蛋白质序列)结合,使EPO基因表达加快,促进EPO的合成,过程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过程①需等物质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②过程中,除mRNA外,还需要的RNA有。

(2)HIF在(填“转录”或“翻译”)水平调控EPO基因的表达,HIF和EPO的空间结构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3)由于癌细胞迅速增殖会造成肿瘤附近局部供氧不足,因此癌细胞常常会(填“提高”或“降低”)HIF蛋白的表达,刺激机体产生红细胞,为肿瘤提供更多氧气和养分。

(4)上述图示过程反应了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共同调控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30.(12分)二倍体水稻的3对相对性状中宽叶(A)对窄叶(a)、不抗病(B)对抗病(b)、粒多(D)对粒少(d)为显性。

现有各种纯合水稻植株,某研究小组从中选取水稻进行了甲、乙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1)根据甲组实验可知,控制甲组每对性状的基因(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依据是。

(2)乙组F1宽叶粒多个体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若将乙组实验获得的F1进行自交,其后代表现为窄叶粒少的个体占。

(3)综合分析甲、乙两组实验,某同学作出推测:

若将纯合抗病粒多个体与不抗病粒少个体杂交,F1可产生四种配子,且比例为1:

1:

1:

1。

你是否支持该同学的观点?

理由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