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回顶方案(地下室顶板加固).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645520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室回顶方案(地下室顶板加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地下室回顶方案(地下室顶板加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地下室回顶方案(地下室顶板加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地下室回顶方案(地下室顶板加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地下室回顶方案(地下室顶板加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地下室回顶方案(地下室顶板加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地下室回顶方案(地下室顶板加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地下室回顶方案(地下室顶板加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地下室回顶方案(地下室顶板加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地下室回顶方案(地下室顶板加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地下室回顶方案(地下室顶板加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地下室回顶方案(地下室顶板加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地下室回顶方案(地下室顶板加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地下室回顶方案(地下室顶板加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地下室回顶方案(地下室顶板加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地下室回顶方案(地下室顶板加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下室回顶方案(地下室顶板加固).docx

《地下室回顶方案(地下室顶板加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室回顶方案(地下室顶板加固).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下室回顶方案(地下室顶板加固).docx

1 编制说明及依据 1

1.1 编制说明 1

1.2 编制依据 1

2 工程概况 1

2.1 工程简介 1

2.2 设计总体思路 2

2.3 荷载概况 2

3 施工准备 2

3.1 材料准备 2

4 加固支撑体系设计 2

4.1 板下支撑体系设计 2

4.2 梁下支撑体系 2

5 支撑体系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2

5.1 支撑体系施工方法 2

6 支撑架搭设质量要求 2

7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2

7.1 管理制度 2

7.2 施工措施 2

8 计算书 2

1编制说明及依据

1.1编制说明

本工程地下室施工完成后,因现场场地限制,后期工程主要材料的转运需要在地下室顶板上进行。

考虑结构安全,需对部分顶板进行加固,加固采用钢管扣件脚手架支撑。

为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现对其支撑体系布置、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质量安全措施方面加以阐述,特编制此加固专项施工方案。

1.2编制依据

1、广元卓新·欧锦城施工图纸;

2、《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8、《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4-2008

2工程概况

2.1工程简介

卓新·欧锦城是由广元卓新地产有限公司投资开发,泛华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四川江阳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监理,四川鹏翔建筑有限公司承建的一个中高档小区。

本工程为框架及剪力墙结构组合的工程,独立基础及筏板板底标高-9.35m~-10.65m。

本工程的±0.000高程488.5m。

4#楼地下两层,地上30层,由两个单元组成,建筑物总高度93.400米;5#、6#楼地下两层,地上25层,建筑物总高度78.400米。

2.2设计总体思路

结合本工程结构形式和实际施工特点,4栋、5栋、6栋人货梯安装在地下室结构顶板上,所以砌体及装修材料运输必须在地下室顶板上,结构顶板底采用钢管支撑传至地下室基础抗水板上。

材料堆放范围内,因设置在地下室顶板上,材料堆放量大,使用时间长,结构装修时使用频繁,地下室顶板有后浇带,不成为整体,所以该区域荷载全部由回顶系统传至地下室底板,车道通过后浇带处必须提前浇筑(如设计不同意提前浇筑,则采用20厚钢板覆盖),综合分析,决定在地下室材料堆场、车道部位进行加固。

加固采用采用钢管扣件式脚手架支撑体系,具体加固区域为主楼外20M范围内(见附图):

阴影区域为拟加固区域。

2.3荷载概况

本工程设计行车荷载为100T,钢筋运输车100T,预拌砂浆运输车75T。

计算取最大荷载100T。

3施工准备

3.1材料准备

(1)钢管

脚手架钢管应采用国家现行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 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规定的3号普通钢管,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F-A级钢管的规定。

弯曲变形及锈蚀的钢管不得使用。

根据广元建材市场实际情况,无壁厚3.5mm的钢管,脚手架钢管采用外径为48mm,壁厚3.0mm的钢管,其它杆最大长度不应超出6m,且每根钢管的最大质量控制在25kg。

脚手架钢管的表面质量及外形应符合下列要求:

1)新钢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及质量检验报告,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痕。

钢管壁厚及外径偏差不应大于-0.5mm,端面偏差不应大于1.7mm。

2)旧钢管表面锈蚀深度应小于0.5mm,弯曲变形各种杆件钢管的端部弯曲l≤1.5m时,不应大于5mm。

立杆钢管弯曲当3m

(2)扣件

1)扣件包括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及其附件、T型螺栓、螺母、垫圈等。

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采用可锻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其附件的制造材料应符合GB700-79中A3钢的规定,螺纹应符合GB196-81《普通螺纹》的规定,垫圈应符合GB95-76《垫圈》的规定。

扣件与钢管的贴合面必须完好不变形,扣件扣紧钢管时接触良好,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旋转面间小于1mm,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

3)脚手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4)扣件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动的螺栓必须更换;新旧扣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

(3)顶托

顶托螺杆直径不小于28mm。

4加固支撑体系设计

需进行加固的地下室顶板,存在不同板厚及配筋,此区域内地下室顶板需能承受100T运输车通行,考虑地下室顶板安全、按最小板厚及最小配筋进行加固设计,即按160板厚,配筋板面12@200双向通长钢筋,板底12@150双向通长钢筋。

由于地下室顶板荷载传至地下一层板,同时需要对地下一层板进行加固,因此加固体系为为两层,负一层与负二层的立杆竖向一一对应,偏差不得大于50mm。

4.1板下支撑体系设计

板下支撑体系采用钢管扣件式脚手架,具体设计参数如下:

楼层

支撑体系设计

立杆横距

立杆纵距

横杆步距

地下室-1F

0.5

0.5

1.5

地下-2F

0.5

0.5

1.5

1、离地200mm设置扫地杆。

2、立杆底部采用50mm厚通长木方作为垫木。

3、立杆上部采用可调顶托,顶托伸出长度不超过200mm。

4、顶托上采用两根50*100木方做主楞,直接顶在结构板面上。

5、在支撑体系外周搭设连续剪刀撑、内部纵横向每隔6米搭设剪刀撑。

4.2梁下支撑体系

扣件式脚手架在离地200mm高处设置扫地杆,步距不大于1500mm,满堂架应设置剪刀

撑,间距不大于6m,梁、板下主楞采用双木方,可调支撑托。

梁下支撑体系与板下支撑体系分开,各自搭设成独立支撑体系。

1、梁底支撑

截面宽度b(mm)

梁两侧立杆间距(mm)

沿梁跨度方向间距(mm)

梁底支撑(道)

200≤b<500

500

500

1

500≤b

500

500

2

1、离地200mm设置扫地杆。

2、立杆底部采用50mm厚通长木方作为垫木。

3、立杆上部采用可调顶托,顶托伸出长度不超过200mm。

4、顶托上采用双木方做主楞直接支撑在梁上。

5支撑体系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5.1支撑体系施工方法

(1)满堂架搭设

满堂架搭设应放线抄平,梁架立杆每排间距按上述设计排放,并采用纵横向横杆与满堂架拉结牢固。

且纵横向剪刀撑必须按要求搭设。

剪刀撑应纵横向搭设,每6m设置一道,由底到顶全高设置。

对于梁板下支架,采用可调顶托进行调节,可调顶托伸出不得超过200mm,模板安装前必须将顶托顶紧,不得留有未顶紧的顶托。

6支撑架搭设质量要求

支撑提下搭设完成后必须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脚手架质量要求

项目

技术要求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与工具

地基基础

表面

坚实平整

观察

排水

不积水

垫板

不晃动

底座

不滑动

不沉降

-10

立杆垂直度

H=5.2

±12

经纬仪

纵向水平杆高差

±20

水平仪

1±10

双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外伸长度偏差

外伸150mm

-20

钢板尺

主节点处各扣件中心点相互距离

a≤150mm

钢卷尺

同步立杆上两个相隔对接扣件的高差

A≥500mm

钢卷尺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置主节点的距离

a≤h/3

600mm

钢卷尺

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至主节点的距离

a≤la/3

500mm

钢卷尺

纵向水平杆相邻接头水平距离

a≥500mm

钢卷尺

螺栓拧紧扭力矩

40~65N·m

扭力扳手

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

45o~60o

角尺

7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7.1管理制度

(1)执行安全生产交底制度。

施工作业前,由工长向施工班组作书面的安全交底,施工班组长签字,并及时向全体操作人员交底。

(2)执行施工前安全检查制。

各班组在施工前对所施工的部位,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经有关人员处理解决后,方可进行施工操作。

(3)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进场前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以后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加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意识。

(4)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并建立安全生产评定制度。

根据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规定,进行评比,对安全生产优良的班组和个人给予奖励,对于不注意安全生产的班组和个人给予处罚。

7.2施工措施

(1)支架搭设及拆除工人必须是持有省级建设厅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

(2)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并应系牢。

安全带应高挂低用。

(3)经医生检查认为不适宜高空作业的人员,不得进行高空作业。

(4)工作前应先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板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钉子必须放在工具袋内,以免掉落伤人,工作时要思想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空中滑落。

(5)安装与拆除模板,应搭脚手架,并设防护栏杆,防止上下在同一垂直面操作。

(6)高空,复杂结构模板的安装与拆除,事先应有切实的安全措施。

(7)高空作业要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台,上、下要使用梯子,不许站立在墙上工作;不准站在大梁底模上行走。

操作人员严禁穿硬底鞋及高跟鞋作业。

8计算书

支撑架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等规范编制。

本工程回顶方案计算方法参照模板支架计算,地下室顶板为双向板,最大尺寸为8100×8100,地下室顶板上通过最大荷载为钢筋运输车(钢筋车100T)时,板上最不利荷载值为75T,顶板按刚性构件计算,板面上均布荷载为11.7KN/m²。

托梁材料为两根50×100方木合并在一起。

一、参数信息

1.模板支架参数

横向间距或排距(m):

0.50;纵距(m):

0.50;步距(m):

1.5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

0.20;钢管支架搭设高度(m):

5.00;

采用的钢管(mm):

Φ48×3.0;板底支撑连接方式:

方木支撑;

立杆承重连接方式:

可调托座;

2.荷载参数

木方自重(kN/m2):

0.50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

25.50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

1.000;

3.材料参数

底板支撑采用木方:

50×100mm;

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

1.400;

木方弹性模量E(N/mm2):

90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13.000;

木方的截面宽度(mm):

5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

100.00;

托梁材料为:

木方:

两根50×100mm;

二、最不利荷载计算

发生最不利荷载的情况为前三排车轮落在同一块板,最后一排落在另一块板。

如下图:

把后轮的三个轮胎简化为中间的一个轮胎,则简化的板反力作用方向与位置如下图

Fa=650KN

Fb=350KN

再把Fa简化为后三个轮子平均分担650KN的力如下

则Fa1=250KN

此时Fa2+Fa3+Fb=750KN

最不利荷载值为750KN÷64m²=11.7KN/m²

三、顶板支撑方木的计算

方木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b×h2/6=5×10×10/6=83.33cm3;

I=b×h3/12=5×10×10×10/12=416.67cm4;

方木楞计算简图

1.荷载的计算

(1)静荷载为钢筋运输车辆(500厚混凝土板)的自重(kN/m):

q1=25.5×0.25×0.5+0.5×0.25=3.312kN/m;

(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

q2=1×0.25=0.25kN/m;

2.强度验算

计算公式如下:

M=0.1ql2

均布荷载q=1.2×q1+1.4×q2=1.2×3.312+1.4×0.25=4.325kN/m;

最大弯矩M=0.1ql2=0.1×4.325×0.5²=0.108kN·m;

方木最大应力计算值σ=M/W=0.108×106/83333.33=1.298N/mm2;

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000N/mm2;

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1.298N/mm2小于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3N/mm2,满足要求!

3.抗剪验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τ=3V/2bhn<[τ]

其中最大剪力:

V=0.6×4.325×0.5=1.298kN;

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τ=3×1.298×10³/(2×50×100)=0.389N/mm2;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τ]=1.4N/mm2;

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0.389N/mm2小于方木的抗剪强度设计值1.4N/mm2,满足要求!

4.挠度验算

计算公式如下:

ν=0.677ql4/(100EI)≤[ν]=l/250

均布荷载q=q1=3.312kN/m;

最大挠度计算值ν=0.677×3.312×5004/(100×9000×4166666.667)=0.037mm;

最大允许挠度[ν]=500/250=2mm;

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0.037mm小于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2mm,满足要求!

四、托梁材料计算

托梁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托梁采用:

木方:

2根50×100mm;

W=166.667cm3;

I=833.333cm4;

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5.19kN;

托梁计算简图

托梁计算弯矩图(kN·m)

托梁计算变形图(mm)

托梁计算剪力图(kN)

最大弯矩Mmax=0.227kN·m;

最大变形Vmax=0.05mm;

最大支座力Qmax=5.58kN;

最大应力σ=1946561.369/166666.667=1.363N/mm2;

托梁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13N/mm2;

托梁的最大应力计算值1.363/mm2小于托梁的抗压强度设计值13N/mm2,满足要求!

托梁的最大挠度为0.05mm小于500/250,满足要求!

五、模板支架立杆荷载设计值(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和活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的自重(kN):

NG1=0.138×5=0.692kN;

(2)模板的自重(kN):

NG2=0.5×0.5×0.5=0.125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25.5×0.5×0.5×0.5=3.188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NG=NG1+NG2+NG3=4.004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NQ=(1+2)×0.5×0.5=0.75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

N=1.2NG+1.4NQ=5.855kN;

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σ=N/(φA)≤[f]

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

N=5.855kN;

φ----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o/i查表得到;

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

i=1.59cm;

A----立杆净截面面积(cm2):

A=4.24cm2;

W----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cm3):

W=4.49cm3;

σ--------钢管立杆最大应力计算值(N/mm2);

[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205N/mm2;

L0----计算长度(m);

按下式计算:

l0=h+2a=1.5+0.2×2=1.9m;

a----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2m;

l0/i=1900/15.9=119;

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0.458;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5855.4/(0.458×424)=30.153N/mm2;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30.153N/mm2小于钢管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

如果考虑到支撑架的安全因素,建议按下式计算

l0=k1k2(h+2a)=1.167×1.003×(1.5+0.2×2)=2.224m;

k1--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照表1取值1.167;

k2--计算长度附加系数,h+2a=1.9按照表2取值1.003;

Lo/i=2223.952/15.9=140;

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0.349;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5855.4/(0.349×424)=39.57N/mm2;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σ=39.57N/mm2小于钢管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