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64559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86.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Word文件下载.docx

本实验箱提供的低频信号源是基于本实验箱实验的需求而设计的。

可输出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信号,频率范围分别为:

1Hz~10MHz、1Hz~1MHz、1Hz~1MHz。

数码管LED900~LED907用于显示输出信号的频率,单位为Hz。

LED900~LED907依次为10MHz、MHz、100KHz、10KHz、KHz、100Hz、10Hz和Hz位。

若输出信号频率为Hz级,则LED900~LED906不显示。

若输出信号频率为10Hz级,则LED900~LED905不显示。

输出信号频率为其它情况时以此类推。

本低频信号源带简易扫频源的功能,可产生扫频信号用于定性检测外部网络的频率特性,共有两个扫频频段,分别为10KHz~100KHz和100KHz~1MHz。

Vout为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和扫频信号的输出端口,Vi和Vo分别为扫频源的检波输入端和检波输出端。

将Vout处扫频信号接到外部网络的输入端,再将外部网络的输出与Vi连接,就可用示波器在Vo处定性观察外部网络的频率特性曲线。

低频信号源的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1)开机

接通主机电源,按下开关Power1和Power2,则低频信号源的电源指示灯D100和D101亮。

数码管LED900~LED903不显示,LED904~LED907分别显示1、0、0、0,即开机默认输出1KHz的正弦波信号。

(2)波形选择

按键TYPE用于改变输出信号的波形,在正弦波输出情况下,按一次TYPE键,则输出信号变为三角波;

在三角波输出情况下,按一次TYPE键,则输出信号变为方波;

在方波输出的情况下,按一次TYPE键,则输出信号变为正弦波。

依此顺序按动TYPE键,则循环输出这三种波形。

(3)频率选择

按键RIGHT和LEFT用于选择当前需修改位,开机默认当前修改位为KHz位(LED904)。

在非扫频输出的状态下,按一次RIGHT键则修改位右移一位;

按一次LEFT键则修改位左移一位。

被选中的当前修改位会闪烁显示。

按键UP和DOWN用于修改当前修改位的数值。

在选中当前修改位的情况下,按一次UP键,则当前修改位的数值加1;

按一次DOWN键,则当前修改位的数值减1。

当当前修改位的数值为所需的数值时,按下ENTER键确定操作,当前修改位会停止闪烁,则Vout处输出所需频率的信号。

在当前修改位的数值为9的情况下,按一次UP键,则当前修改位数值为0,其左边显示数值加1且当前修改位不变。

如在显示频率为1999Hz且当前修改位为10Hz位时,按一次UP键,则显示频率变为2009Hz且当前修改位仍为10Hz位。

在当前修改位的数值为1,且当前修改为最高位、当前修改位右边第一位的数值不为0的情况下,按一次DOWN键,则当前修改位自动右移一位且原当前修改位不显示。

如在显示频率为1100Hz且当前修改位为KHz位时,按一次DOWN键,则显示频率变为100Hz且当前修改位为100Hz位。

在当前修改位的数值为1,且当前修改为最高位、当前修改位右边第一位的数值为0的情况下,按一次DOWN键,则当前修改位自动右移一位(且该位数值变为9)且原当前修改位不显示。

如在显示频率为1000Hz且当前修改位为KHz位时,按一次DOWN键,则显示频率变为900且当前修改位为100Hz位。

在当前修改位的数值为0的情况下,按一次DOWN键,则当前修改位的数值变为9且当前修改位左边显示的数值减1。

如在显示频率为100Hz且当前修改位为Hz时,按一次DOWN键,则显示频率变为99Hz且当前修改位不变。

(4)幅度调节

双刀三掷开关U70用于选择输出信号幅度的衰减量,U70拨到最上端、中间和最下端时,衰减量分别为0dB、20dB和40dB。

即U70用于输出信号幅度的粗调。

“幅度调节”电位器用于对输出信号的幅度进行细调,当衰减量为0dB时,调节“幅度调节”电位器,则输出信号的峰峰值范围为1.5V~15V;

当衰减量为20dB时,调节“幅度调节”电位器,则输出信号的峰峰值范围为150mV~1.5V;

当衰减量为40dB时,调节“幅度调节”电位器,则输出信号的峰峰值范围为80mV~150mV。

说明:

当输出信号的峰峰值较小时,由于噪声干扰相对较大,输出信号波形会有抖动,属于正常现象。

(5)占空比调节

在输出信号为方波的情况下,调节“占空比调节”电位器可改变方波的占空比。

严格地说,方波是指占空比为50%的矩形波,当占空比不为50%时,只能称为矩形波。

本实验指导书此处不做区别。

(6)直流电平调节

在任意波形输出或扫频输出的情况下,调节“电平调节”电位器,可改变输出信号的直流量。

(7)扫频输出

在点频输出的情况下,按一次SWEEP键,则Vout输出10KHz~100KHz的扫频信号;

连续按两次SWEEP键,则Vout输出100KHz~1MHz的扫频信号;

连续按三次SWEEP键,则回到输出扫频前的状态。

(8)复位

在通电后的任意情况下,按下RESET键,则信号源复位,恢复到输出1KHz正弦波信号的状态。

3、高频信号源

本实验箱提供的高频信号源是基于本实验箱实验的需求而设计的。

可输出10MHz~120MHz的正弦波。

Power3为高频信号源部分的电源开关,D1为电源指示灯。

数码管LED6~LED1用于显示输出信号的频率,单位分别为100MHz、10MHz、MHz、100KHz、10KHz、KHz。

接通主机电源,按下开关Power3,则电源指示灯D1亮。

数码管LED6~LED1显示010.700,即开机默认输出10.7MHz的正弦波信号。

(2)输出接口选择

OUT1用于输出10MHz~20MHz的信号,信号幅度较小,主要用于小信号实验。

OUT2用于输出20MHz~70MHz的信号,其中10MHz~20MHz信号的幅度相对OUT1处较大。

OUT3用于输出70MHz~120MHz的信号,AGND为本信号源地,与主板共地。

当输出信号的频率较高时,需使用射频座接口。

本实验箱所开设实验的载波信号一般为10.7MHz,其它未使用的频段信号仅供用户参考使用。

开机默认当前修改位为KHz位(LED1),每按动一次SELECT键,则当前修改位向左移动一位且闪烁显示。

选中当前修改位后,每按动一次UP或DOWN键,则当前修改位的数值加一或减一。

当当前修改位的数值为所需的数值时,按一下ENTER键确定操作,当前修改位停止闪烁,OUT1(或OUT2、OUT3)处输出所需频率的信号。

注意:

本信号源的UP键和DOWN键不进位和退位,即:

在当前修改位的数值为9的情况下,按一次UP键,当前修改位数值变为0,其它数码管显示数值不变。

在当前修改位的数值为0的情况下,按一次DOWN键,当前修改位数值仍为0,其它数码管显示的数值也不变。

“幅度调节”电位器用于调节输出信号的幅度,调节时请勿将电位器调节到两个最底端。

(5)扫频

本高频信号源自带简易扫频源,用于定性分析外部网络的特性。

扫频频段有六段:

信号输出频率(小于20MHz)~20MHz、20MHz~30MHz、30MHz~50MHz、50MHz~70MHz、70MHz~90MHz、90MHz~120MHz。

在点频输出的情况下,每按动一次TYPE键,则进入相应扫频频段。

如在10.7MHz点频输出的情况下,按动一次TYPE键,则进入10.7MHz~20MHz的扫频频段。

数码管LED1显示1(表示第1频段),同时用示波器在相应输出接口处观察,信号频率由10.7MHz逐渐向20MHz靠近,当信号频率为20MHz时,LED1所显示的1消失,LED6~LED1显示010.7000,即扫频前的信号频率值。

连续按动TYPE键,则扫频频段依次为20MHz~30MHz、30MHz~50MHz、50MHz~70MHz、70MHz~90MHz、90MHz~120MHz(注意选择输出接口,以便正确观察)。

当点频输出信号频率大于20MHz时,要根据点频所处的频段,按动相应的次数才能开始扫频。

如在点频输出为35MHz,按动两次TYPE键,则进入35MHz~50MHz的扫频状态,LED1显示3(表示第3频段),同时用示波器在相应输出接口处观察,信号频率由35MHz逐渐向50MHz靠近,当信号频率为50MHz时,LED1所显示的3消失,LED6~LED1显示035000,即扫频前的信号频率值。

连续按动TYPE键,则扫频频段依次为50MHz~70MHz、70MHz~90MHz、90MHz~120MHz(注意选择输出接口,以便正确观察)。

在扫频频段为第六频段的情况下,再次按动TYPE键,不进入第一频段,即扫频频段不循环。

在扫频状态下,按动ENTER键,则信号源回到扫频前的状态。

(6)复位

在通电后的任意情况下,按下RESET键,则信号源复位,恢复到输出10.7MHz正弦波信号的状态。

4、频率计

本实验箱提供的频率计是基于本实验箱实验的需要而设计的。

它适用于频率范围为20Hz~100MHz,峰峰值Vp-p=100mV~5V的信号。

开关Power4为频率计部分的电源开关,LEDf10为电源指示灯。

信号从“频率输入”处的二号台阶插座或射频座输入。

测试高频信号源输出的较高频率信号时,需使用实验箱所配置的射频线进行连接。

开关Sf1用于给不同频段的信号选择输入匹配通道。

当输入信号频率低于10MHz时,Sf1向下拨;

当输入信号的频率高于10MHz时,Sf1向上拨。

数码管LEDf1~LEDf8用于显示所测信号的频率。

其中,前6个数码管显示有效数字,第8个数码管显示10的幂,单位为Hz。

第7个数码管显示“—”,用于间隔前6个数码管和第8个数码管(如显示10.7000—6,则频率为10.7MHZ)。

若输入信号频率为10MHz以上,则测试精度为50ppm;

若输入信号为10MHz以下,则测试精度为20ppm。

若输入信号为1KHz以下,则可能有个位偏差。

三、模块介绍

基本模块:

1、小信号放大器模块:

(1)实验一——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单级单调谐、单级双调谐、两级单调谐、两级双调谐)

(2)实验二——场效应管谐振放大器

(3)实验三——集成选频放大器

(4)实验四——三极管倍频器

2、高频功率放大器模块:

(1)实验五——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

(2)实验六——集成高频功率放大器

(3)实验七——宽带功率放大器

(4)实验十六——集电极调幅

3、正弦波振荡器模块:

(1)实验八――三点式LC振荡器及压控振荡器

(2)实验九——石英晶体振荡器

(3)实验十——RC振荡器

(4)实验十一——集成电路振荡器

(5)实验二十二——变容二极管调频

4、混频器模块

(1)实验十二——二极管环形混频器

(2)实验十三——三极管混频器

(3)实验十四——场效应管混频器

(4)实验十五——乘法器混频

5、幅度调制与解调模块:

(1)实验十七——乘法器调幅(AM、DSB、SSB)

(2)实验十八——二极管峰值包络检波

(3)实验十九——同步检波

(4)实验二十——小信号检波

扩展模块:

1、面包板模块:

可与综合模块、选频网络模块、角度调制模块等相结合用于二次开发实验的调试和设计。

2、频率合成模块:

(1)实验三十四——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DDS)

(2)实验三十五——数字锁相环路法频率合成器(PLL)

(3)实验三十六——自动增益控制(AGC)

(4)实验三十七——自动频率控制(AFC)

3、选频网络模块:

(1)实验三十八——LC串并联谐振回路(选做)

(2)实验三十九——LC低通滤波器、LC集中选择性滤波器(选做)

(3)实验四十——RC有源(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滤波器(选做)

(4)实验四十一——石英晶体、器陶、声表面波滤波器(选做)

(5)实验四十二——T型网络、π型网络(选做)

4、数字调制与解调模块:

(1)实验四十三——CPLD实验(数字基带信号的产生)

(2)实验四十四——ASK调制与解调

(3)实验四十五——FSK调制与解调

(4)实验四十六——PSK/DPSK调制与解调电路

5、综合模块:

(1)实验四十七——波形变换:

二极管限幅、三角波变正弦波、任意波变方波、方波变脉冲波、方波变三角波、脉冲波变锯齿波

(2)实验四十八——加法器

(3)实验四十九——语音传输系统

6、视频传输模块:

(1)实验五十——视频传输系统

7、红外调频收发模块:

(1)实验五十二——红外编解码系统

(2)实验五十三——调频/调幅接收系统

(3)实验五十四——调频发射系统

(4)实验五十五——单双工通信系统

其中,幅度调制与解调模块与综合模块联合可实现:

(1)实验二十一——调幅语音通话

角度调制模块、角度解调模块、综合模块联合可实现:

(1)实验三十三——调频语音通话

另外还有5个软件仿真实验:

(1)实验五十一——滤波器的设计及ADS仿真

(2)第二节——高频小信号单调谐放大器的仿真

(3)第三节——丙类功率放大器的仿真

(4)第四节——LC振荡器的仿真

(5)第五节——乘法器调幅的仿真

用户可对各模块进行组合,开发出新的实验,也可挂接自己开发的模块。

做实验时应把具有相应实验内容的模块插在主板上。

 

实验一高频(单级、两级)小信号(单、双)调谐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掌握谐振放大器电压增益、通频带、选择性的定义、测试及计算方法。

二、实验内容

1、测量各放大器的电压增益;

2、测量放大器的通频带与矩形系数(选做);

3、测试放大器的频率特性曲线(选做)。

三、实验仪器

1、BT-3扫频仪(选做)一台

2、20MHz示波器一台

3、数字式万用表一块

4、调试工具一套

四、实验基本原理

1、单级单调谐放大器

图1-1单级单调谐放大器实验原理图

实验原理图如图1-1所示,本实验的输入信号(10.7MHz)由正弦波振荡器模块的石英晶体振荡器或高频信号源提供。

信号从TP5处输入,从TT2处输出。

调节电位器W3可改变三极管Q2的静态工作点,调节可调电容CC2和中周T2可改变谐振回路的幅频特性。

2、单级双调谐放大器

图1-2单级双调谐放大器实验原理图

实验原理图如图1-2所示,单级双调谐放大器和单级单调谐放大器共用了一部分元器件。

两个谐振回路通过电容C20(1nF)或C21(10nF)耦合,若选择C20为耦合电容,则TP7接TP11;

若选择C21为耦合电容,则TP7接TP12。

3、双级单调谐放大器

图1-3双级单调谐放大器实验原理图

实验原理图如图1-3所示,若TP5处输入信号的峰峰值为几百毫伏,经过第一级放大器后可达几伏,此信号幅度远远超过了第二级放大器的动态范围,从而使第二级放大器无法发挥放大的作用。

同时由于输入信号不可避免地存在谐波成分,经过第一级谐振放大器后,由于谐振回路频率特性的非理想性,放大器也会对残留的谐波成分进行放大。

所以在第一级与第二级放大器之间又加了一个陶瓷滤波器(FL3),一方面滤除放大的谐波成分,另一方面使第二级放大器输入信号的幅度满足要求。

实验时若采用外置专用函数信号发生器,调节第一级放大器输入信号的幅度,使第一级放大器输出信号的幅度满足第二级放大器的输入要求,则第一级与第二级放大器之间可不用再经过FL3。

4、双级双调谐放大器

图1-4双级双调谐放大器实验原理图

实验原理图如图1-4所示,第一级放大器两谐振回路的耦合电容(C20、C21)可选,第二级放大器两谐振回路的耦合电容不可选(固定为C26,1nF),两级放大器之间是否接FL3及相应原因与两级单调谐放大器相同。

五、实验步骤

1、计算选频回路的谐振频率范围

若谐振回路的电感量L=1.8uH~2.4uH,回路总电容C=105pF~125pF(分布电容包括在内),根据公式

计算谐振回路谐振频率

的范围。

2、单级单调谐放大器

(1)连接实验电路

在主板上正确插好小信号放大器模块,开关K1、K2、K3、K5向左拨,主板GND接模块GND,主板+12V接模块+12V。

TP9接地,TP8接TP10。

检查连线正确无误后,打开实验箱右侧的船形开关,K5向右拨。

若正确连接,则模块上的电源指示灯LED4亮。

(2)静态工作点调节

K5向左拨(即关闭电路电源),TP5接地,然后K5向右拨。

用万用表测三极管Q2发射极对地的直流电压,调节W3使此电压为5V。

本实验箱的所有实验,改接线的操作均要在断电的情况下进行,以后关于断电改接线的操作步骤不再重复说明。

(3)测量放大器电压增益

去掉TP5与地的连线,由正弦波振荡器模块或高频信号源提供输入信号Vi。

1)输入信号Vi由正弦波振荡器模块提供,参考实验九产生10.7MHz的正弦波信号Vi,操作步骤如下:

①在主板上正确插好正弦波振荡器模块,该模块开关K1、K9、K10、K11、K12向左拨,K2、K3、K5、K7、K8向下拨,K4、K6向上拨。

主板GND接该模块GND,主板+12V接该模块+12V,检查连线正确无误后,开关K1向右拨。

若正确连接,则该模块上的电源指示灯LED1亮。

②用示波器在正弦波振荡器模块的TT1处测量,输出信号应为正弦波,频率为10.7MHz。

调节该模块的W2可改变TT1处信号的幅度(注意W2不要调到两个最底端)。

此信号即为本实验的输入信号Vi,从TP5处引出。

③正弦波振荡器模块的TP5接小信号放大器模块的TP5,调节正弦波振荡器模块的W2使小信号放大器模块TP5处信号Vi的峰峰值Vip-p为400mV左右。

④用示波器在小信号放大器模块的TT2处观察,调节小信号放大器模块的T2、CC2,适当调节该模块的W3,使TT2处信号Vo的峰峰值Vop-p最大不失真。

记录各数据,填表1-1。

2)输入信号Vi由高频信号源提供,参考高频信号源的使用方法,用高频信号源产生频率为10.7MHz,峰峰值约400mV的正弦信号,将此信号输入到小信号放大器模块的TP5。

用示波器在小信号放大器模块的TT2处观察,调节小信号放大器模块的T2、CC2,适当调节该模块的W3,使TT2处信号Vo的峰峰值Vop-p最大不失真。

表1-1

Vip-p(V)

Vop-p(V)

电压放大倍数

(4)测量放大器的通频带、矩形系数(选做)

放大器通频带的测量方法有两种:

扫频法和逐点法。

扫频法即用BT-3扫频仪直接测试。

使用BT-3扫频仪测试时,扫频仪的输出接放大器的输入,放大器的输出接扫频仪检波头的输入,检波头的输出接扫频仪的输入。

在扫频仪上观察并记录放大器的频率特性曲线,从曲线上读取并记录放大器的通频带。

扫频仪的输出不要太大以免超过放大器的动态范围,检波头的方向不要接反。

逐点法即用外置专用信号源做扫频源,用信号源输出幅度相同频率逐步变化的信号作为放大器的输入,逐点记录相应输出信号的大小,然后描绘出放大器的频率特性曲线,在频率特性曲线上读取并记录放大器的通频带。

在放大器的频率特性曲线上读取相对放大倍数下降为0.1处的带宽

或0.01处的带宽

则矩形系数

,其中

为放大器的通频带。

3、单级双调谐放大器

TP6接TP13,TP7接TP11(选择C20为耦合电容),TP14接TP10。

TP5接地,用万用表测Q2发射极对地的直流电压,调节W3使此电压约为5V。

①去掉TP5与地的连线,参考实验步骤2(3),产生10.7MHz的输入信号Vi(Vip-p约400mV)。

将Vi输入到小信号放大器模块的TP5处。

②用示波器在小信号放大器模块的TT2处观察,调节该模块的T2、T3、CC2、CC3,并适当调节该模块的W3,使TT2处信号Vo的峰峰值Vop-p最大不失真。

记录各数据,填表1-2。

表1-2

不要用示波器探头直接在耦合电容(C20、C21)的两侧测量,因为示波器探头的输入电容会影响谐振回路的特性。

4、双级单调谐放大器

TP9接地,TP17接TP6,TP20接地,TP19接TP10。

TP16接地,用万用表测Q3发射极对地的直流电压,调节W4使此电压约为5V。

①去掉TP5与地及TP16与地的连线,TP8接TP15。

参考实验步骤2(3),产生10.7MHz的输入信号Vi1(Vi1p-p约400mV)。

将Vi1输入到小信号放大器模块的TP5处。

②用示波器在TP8处测量,调节T2、CC2,使TP8处信号Vo1的峰峰值Vo1p-p约为4V。

③用示波器在TT2处测量,调节T4、CC4,并适当调节该模块的W3、W4,使TT2处信号最大不失真,记录此时输出信号Vo2的峰峰值Vo2p-p。

用示波器在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