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64706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7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吊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吊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吊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吊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吊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吊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吊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吊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吊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吊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吊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吊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吊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吊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吊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吊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吊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吊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吊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吊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吊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

《吊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吊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吊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

铁路总公司铁一区南(北)院、铁三区综合整治项目吊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2017年01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2

三、施工总体设计与部署 2

3.1总体设计 2

3.2吊篮施工部署 3

四、吊篮的安装、移位和拆除 3

4.1吊篮安装 3

4.2吊篮移位 7

4.3吊篮拆除 7

五、主要性能技术参数与验算 8

5.1技术参数 8

5.2电动吊篮验算 9

六、吊篮质量及使用要求 13

七、吊篮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15

八、季节性施工措施 16

九、施工过程中应急措施 17

十、吊篮的常规检查和保养维护 18

10.1安全检查 18

10.2日常检查 18

10.3定期检查 18

10.4保养维护 19

十一、吊篮施工平面布置图 19

一、编制依据

序号

名称

编号

1

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施工图纸

2

《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2016

3

《高处作业吊篮》

GB19155-2003

4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

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规范》

JGJ46-2005

6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

JGJ160-2008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铁路总公司铁一区南院(一期)、铁一区北院、铁三区(一期)综合整治项目

本工程铁一区北院包含西城区真武庙头条4号院1~11号楼、西城区真武庙头条胡同2号楼等22栋单体。

铁一区南院包含新6号楼、新7号楼等16栋单体。

铁三区包含月坛北街14、16号楼、甲7号楼等8栋单体。

总建筑面积104474㎡。

建设单位:

中国铁路总公司

设计单位:

中铁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施工总包: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北京市曙晨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三、施工总体设计与部署

3.1总体设计

根据本工程结构特点及外装饰要求,本着经济、合理、安全的原则。

外装饰采用ZLP630型电动吊篮,悬挂方式为无轨式。

主要由提升机、工作平台、安全锁、悬挂机构和电气系统组成。

(1)提升机:

由电磁制动电机、离心限速装置、减速机构钢丝绳输送机构组成

(2)工作平台:

基本节长度为1m、1.5m、2m、3m,根据需要采用螺栓自由组装,最大长度不超过6m,提升器和安全锁安装在工作平台两侧的安装架上。

(3)安全锁:

本工程使用倾斜安全锁,工作绳通过安全滚绳绷紧则打开安全锁,安全绳自由通过安全锁,当吊篮平台发生倾斜或工作绳子发生断绳时,倾斜或断裂处工作绳对安全锁滚轮的压力消失,安全绳即可被安全锁锁住,吊蓝平台倾斜角度≤4º。

(4)悬挂机构;吊篮均有两套悬挂机构。

悬挂机构前端伸出量为1.3m—1.7m,可调节前、后梁和中梁来确定所需要的伸出量。

(5)电气系统:

吊篮是由两台制动电机控制上下运动的。

其电路组成包括:

主电路、控制电路、报警电路,采用漏电开关进行保护。

3.2吊篮施工部署

本工程铁三区14号、16号、18号、20号、22号、甲7号楼采用吊篮施工,吊篮长度为1m、1.5m、2m、3m等,最大长度不超过6m;宽度为70cm;高度为120cm;其间距为50cm,距离结构墙体35cm。

(吊篮平面布置详见后附图)

四、吊篮的安装、移位和拆除

4.1吊篮安装

吊篮运到施工现场后,将支架、钢丝绳和配重用施工电梯分别运到屋面上。

将篮体搬运至建筑物四周相应位置的地面上;

4.1.1悬挂机构的安装:

(1)安装时前支架及配重底部分别垫上竹角板。

(2)将插杆插入三角形的前支架内,根据女儿墙(或其它障碍物)的高度调整插杆的高度,用螺栓或销轴固定。

将插杆插入后支架套管内,插杆的高度与前支架高度等高,用螺栓或销轴固定,前、后支架完成安装。

(3)把前、后梁分别穿入伸缩梁,在把前后梁穿入中梁,根据施工需要,调节好前梁的伸出长度,然后把上支托套在前伸缩梁上,注意不要歪斜,并用销轴固定好;调好前后支架的距离,然后将梁与伸缩架、梁与梁连接好,并调整到三梁在一直线上。

(4)安装加强钢丝绳,钢丝绳固定绳夹的数量组最少为4个,前3个绳夹间距为50mm至60mm,第3个与第4个绳夹的间距距离为60mm至80mm,安全弯高度保持在40mm左右。

最后第4个绳夹后面留出140mm的余量。

调节螺旋扣的螺杆,使加强钢丝绳绷紧,使前梁略微上翘3-5厘米,产生预应力,提高前梁刚度。

再将工作钢丝绳、安全钢丝绳分别固定在前梁的悬挂机构架上,在安全钢丝绳适当处安装上限位块。

如下图所示:

钢丝绳绳夹安装图示

(5)检查上述各部件安装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将悬挂机构安放在工作位置,前梁伸出端悬伸长度为1.3-1.7米。

两套悬挂机构内侧之间的距离应大于悬吊平台长度10cm-15cm。

配重均匀放置在后支架底座上,上紧防盗螺栓,将工作钢丝绳、安全钢丝绳从端部放下,再在安全钢丝绳的适当部位装好限位块,此过程中注意钢丝绳的缠绕现象。

安装图示:

4.1.2悬吊平台的安装:

(1)将底板垫高200㎜以上平放,各基本节对接处对齐,装上篮片放于工作面一侧,用螺栓联接,预紧后保证整个平台框架平直。

(2)将提升机安装在侧篮两端,安装时注意使安全锁支架朝向平台外侧。

(3)装成后均匀紧固全部联接螺栓。

安装图示:

4.1.3提升机、安全锁、电器箱的安装:

(1)将提升机安装在悬吊平台的安装架上,用手柄、锁销、螺栓固定。

(2)将安全锁安装在安装架的安全锁安装板上,用螺栓紧固(安全锁滚轮朝平台内侧)。

(3)拧下安全锁上的六角螺母,将提升机的上限位行程开关安装在该处。

(4)将电器箱挂在工作平台后篮片的中间空档处,将电动机插头、手握开关插头分别插入电器箱下部相应的插座内(下限位行程开关安装在提升机安装架下部的安装板上)。

(5)各航空插头分别插入电器箱下面对应的插座内,所有航空插头在接插过程中必须对准槽口,保证插接到位,以防止虚接损坏。

确认无误后连接电源。

4.1.4穿绳检查:

将配电箱面板上的转换开关拨至待穿钢丝绳的提升机一侧,工作钢丝绳从安全绳的限位轮与档环中穿过后插入提升机上端孔内,启动上行按钮,提升机即可自动卷绕完成工作钢丝绳的穿绳进位(穿绳过程中要密切注意有无异常现象,若有异常,应立即停止穿绳)。

工作钢丝绳到位后,将自动打开安全锁,然后安全钢丝绳从安全锁的上端孔插入。

(另一侧提升机操作过程相同)注意:

必须先将工作钢丝绳和安全钢丝绳理顺后才能分别插入提升机的安全锁,以免钢丝绳产生扭曲。

4.1.5重锤的安装:

重锤是固定在钢丝绳下端用来拉紧和稳定钢丝绳,防止悬吊平台在提升机时将钢丝绳随同拉起而影响悬吊平台正常运行。

安装时,将两个重锤上的拉环用钢丝卡子捆绑在主副钢丝绳上离开地面15cm,且钢丝绳垂直绷紧。

4.1.6安全绳和绳卡的安装:

在吊篮安装完毕使用以前,必须从屋面垂下一根独立的安全绳,安全绳在楼顶的攀挂点必须牢固,切不可将安全绳攀挂在悬挂机构上面,顶部挂完后安全绳放置于吊篮的中间,自锁器直接安装在安全绳上面,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必须将安全带挂在安全绳上的自锁器上。

4.1.7通电、检查:

(1)通电前检查:

①电源是380V三相接地电源,电源电缆接出处可靠固定。

②顶面悬挂机构安放平稳,固定可靠,连接螺栓无松动,平衡配重块安装可靠。

③钢丝绳连接处的绳扣装夹正确,螺母拧紧可靠。

④悬垂钢丝绳应分开,无绞结、缠绕和折弯。

⑤提升机、安全锁及悬吊平台安装正确、连接可靠,连接螺栓无松动或虚紧,连接处构件无变形或开裂现象。

⑥电缆接插件正确无松动,保险锁扣可靠锁紧。

⑦电缆施工立面上无明显突出物或其它障碍物。

(2)通电后检查及要求:

①闭合电箱内开关,电气系统通电。

②将转换开关置于左位置,分别点动电箱门及操纵开关的上升和下降按钮,左提升机电机正反运转。

③将转换开关置于右位置,分别点动电箱门及操纵开关的上升和下降按钮,右提升机电机正反运转。

④将转换开关置于中间位置,分别点动电箱门及操纵开关的上升和下降按钮,左、右提升机同时正反运转。

⑤将转换开关置于中间位置,启动左右提升机电机后,按下电箱内上紧停按纽(红色),电机停止转动。

旋动紧停按钮使其复位后,可继续启动。

⑥将转换开关置于中间位置,启动左右提升机电机后,分别按下各行程开关触头,电机停止运转。

放开触头后,可继续启动。

⑦然后上下运动吊篮3-5次,每次的升高高度约为3米。

最后再次检查各连接点的安装情况。

4.1.8电动吊篮的试运行

(1)试验前准备工作

在做载荷试验前,检查安全锁的锁绳状况,具体操作步骤:

将电器箱面板上的转换开关拨至中间位置,将悬吊平台上升1-2m后停住,再将转换开关拨至一侧,使悬吊平台产生倾斜,当悬吊平台倾斜到3°-8°时(相当于6.0m长的悬吊平台两端高度相差40~100cm),安全锁即可锁住安全钢丝绳,将悬吊平台低端升起至水平状态时,安全锁自动复位,安全钢丝绳在安全锁内处于自由状态。

(左、右安全锁都必须按上述方法检查)上机操作人员必须按有关规定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并将安全带索扣在安全绳上。

(2)空载运行试验

悬吊平台上下运行3-5次,每次运程3-5m,全过程应升降平衡,提升机无异常声响,电机电磁制动器动作灵活可靠,各连接处无松动现象。

按下“急停”按钮,悬吊平台应能停止运行。

扳动上限位开关的摆臂,悬吊平台应能停止上升。

4.1.9手动滑降检查

悬吊平台上升3-5m后停止,取出提升机手柄内的拔杆,并将其旋(插)入电机风罩内的拔叉孔内向上抬,悬吊平台应能平稳滑降,滑降速度应不大于下降速度的1.5倍。

4.1.10额定载重量运行试验

悬吊平台内均布额定载重,吊篮在3-5m的行程中升降,至少三次。

在运行过程中无异常声响和停止时无滑降现象,平台倾斜时安全锁应能灵活可靠地锁住安全钢丝绳,各紧固连接处应牢固,无松动现象。

4.1.11电动吊篮的验收、交接

安装完毕后,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检查,双方确认,签置验收确认单,由相关人员签字方可投入使用。

4.2吊篮移位

将工作钢丝绳及安全钢丝绳从提升机和安全锁内抽出,并抽回屋面;再将悬挂机构、钢丝绳和配重用施工电梯或塔吊运到指定目的楼面,同时移动悬吊平台到使用位置。

4.3吊篮拆除

4.3.1拆除前对吊篮进行全面检查,记录损坏情况。

4.3.2吊篮的拆除步骤:

(1)关闭电气箱控制开关,切断电源;

(2)将悬吊平台停放在的地面上,并拆下钢丝绳的重锤,悬吊平台待拆;

(3)将电缆从临时配电箱和悬吊平台上拆下,并卷成圆盘;

(4)将工作钢丝绳及安全钢丝绳从提升机和安全锁内抽出,并抽回屋面,卷成圆盘扎紧;

(5)最后卸屋面悬挂机构,并做好保护工作。

(6)安排退场手续,准备装车离场。

装车过程中,注意物资保护,轻拿轻放,必要时应做好物资与车体的固定措施。

五、主要性能技术参数与验算

5.1技术参数

项目

单位

规格

吊挂平台尺寸

mm

6×690×1180

额定荷重

630kg(本工程设定500kg)

提升机

数量

2

电机

功率

KW

1.5×2

电压

V

380

转速

r/min

1420

钢丝绳

升降速度

M/min

9.6±0.5

型号

4×25Fi+PP-¢8.3

破力

KN

51.8

质量

悬挂机构

kg

595

钢丝绳

悬吊平台

提升机

安全锁

电箱

重锤

配重

kg

25kg×40块

5.2电动吊篮验算

(1)本工程所需吊篮具有型号及限载:

型号:

ZLP-630限载500公斤。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标准JG5027—92号《高处作业电动吊篮安全规则》第12.3条,抗倾覆安全系数不得小于2。

(3)安全简图:

安装时严格限制悬臂在前支架中心以外的悬挑长度A≤1.7米.B>4.0米

(4)ZLP630型吊篮抗倾覆验算:

吊篮自身倾覆载荷:

按最长6m悬吊平台计算,G=495㎏

额定载荷重量:

a.当前梁伸出长度在1.5米时,前后支架间距4m;P1=500㎏

对前支架中心倾覆力矩为:

M倾1=(G+P1)×A=(495+500)×1.5=1642.5㎏

后支架放置配重块重量:

W=1000㎏(40块,两侧)

抗倾覆力矩为:

M抗1=W×B=1000×4=4000㎏·m

抗倾覆安全系数:

K1=M抗1/M倾1=4000/1642.5≈2.4>2(满足要求)

b.当前梁伸出长度在1.7米时,P2=500㎏;

对前支架中心倾覆力矩为:

M倾2=(G+P2)×A=(595+500)×1.7=1861.5㎏

后支架放置配重块重量:

W=1000㎏(40块,两侧)

对前支架单侧抗倾覆力矩为:

M抗2=W×B=1000×4=4000㎏·m

抗倾覆安全系数:

K2=M抗2/M倾2=4000/1861.5≈2.15>2(满足要求)

(5)钢丝绳破断拉力计算

安全系数

n≥S.a/W≥9

式中:

S——单根承重钢丝绳额定破断拉力KN

按Q/320281PM02-2007标准:

D=φ8.3mm

钢丝绳破断拉力S=53.07KN

a承重钢丝绳根数,此处a=2

(6m)吊篮自重=495Kg额定载重量=500Kg

W=(吊篮额载重量+吊篮自重)x9.8/1000

=(495+500)×9.8/1000=10.73KN(约)

n=53.07×2/10.73=9.89>9(符合标准)

质量证明书实验记录钢丝绳破断力为53070N(53.07KN),证明钢丝绳符合标准要求。

(6)屋面受力的计算

前支架地面所受压力N=P(1+L1/L2)

(1)

其中:

P=G×K

(2)

6m吊篮当前梁伸出1.5m时,前后支架间距4m额定载荷为500Kg

本式中:

G=(吊篮自重+荷重)=1095kg

K=1.25(吊篮动载系数)

代入

(2)式P=1095×1.25=1368kg=13.6KN

将P代入

(1)式

N=13.6×(1+1500/4000)=18.7KN

C点所受拉力=N-P=18.7-13.6=5.1KN

则后支架地面所受压力=配重重量-C点所受拉力

此时N1=1000-5.1×1000/9.8=479.59kg

屋面活荷载设计要求为2KN/㎡,支架底面积为1000mm×80mm无法满足设计要求,需要在支架与屋面之间加设长(2.0m×宽1.3m=2.6㎡)木板,增大屋面受力面积,来分散支架及配重等荷载。

加设木板后屋面荷载计算:

4.7959KN/2KN/㎡=2.395㎡<屋面受力面积2.6㎡,

满足屋面设计荷载要求。

(6)在断绳工况下按冲击力计算:

在断绳工况下约为3倍P=3×13.6==40.8KN

此工况下:

Tx=P/tanα=40.8/tan27º=80.1KN

当前梁伸出1.7m时α约等于27º

前梁所受压力=Tx/前梁截面积=80.1×1000/(110×50-102×42)=65.9Mpa<σ=235Mpa

则前梁受力安全系数=235/65.9=3.6

由于此吊篮的承载结构件为塑形材料时,按材料的屈服点计算,其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所以此前梁符合要求

ZLP630型前梁伸出长度与允许载重参照下表

前梁悬

伸长度

a(m)

最大工作载

荷(kg500)

前悬自

重(kg)

后梁

长度b

(m)

配重a(kg)

抗倾覆系数

1.1

500

495

4

40块×25公斤

K=(40×25×4)/(500+595)×1.1=3.3

1.3

500

495

4

40块×25公斤

K=(40×25×4)/(500+595)×1.3=2.8

1.5

500

495

4

40块×25公斤

K=(40×25×4)/(500+595)×1.5=2.4

1.7

500

495

4

40块×25公斤

K=(40×25×4)/(500+595)×1.7=2.14

从上表可看出,这种型号吊篮在限定载质量500kg情况下,前梁伸出量为1.1~1.7米,后梁长度在4米的情况下均能满足本工程的使用要求。

为确保安全,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限定前梁伸出量最大为1.7米以内,后梁长度大于或等于4米。

钢丝绳直径选择可由钢丝绳最大工作静拉力确定,按照钢丝绳所在机构工作级别有关的安全系数选择钢丝绳直径。

所选钢丝绳的破断拉力应满足F0/S≥n;

其中n为钢丝绳最小安全系数,工作级别为8级时,安全系数为9;

F0为钢丝绳破断拉力;

S为钢丝绳最大工作静拉力。

则n=F0/S=50/5.88=8.503

所以,钢丝绳满足使用安全要求。

支架吊杆的力矩平衡:

其吊架外伸在1.5米是,最大额定承载物料重量G3=615kgf,参见下图:

吊杆外伸1.5米时

后支架G4=76kg

每个支架配重G5=500kg(20块)。

每块配重25kg

后倾翻力F2=G4+G5=576kgf;

吊臂的力矩M1=1.5G=1.5×(615+4010)×9.8=14920.5牛·米;

反倾翻力矩M2=4.0F2=4.0×576×9.8=22579.2牛·米

N=M2/M1=22579.2/9040.5=2.497>2(抗倾覆安全系数)

六、吊篮质量及使用要求

6.1吊篮平台质量要求

6.1.1吊篮平台的结构应能承受2倍的均布额定载荷,出厂前必须做负载试验,并应检查焊缝是否开裂和螺栓是否有松动现象。

6.1.2吊篮平台主要受力构件的焊缝必须进行质量检验,保证焊缝达到设计要求。

  6.1.3吊篮平台的底板必须有防滑措施。

  6.1.4吊篮平台与提升机构的连接必须牢固、可靠,不得有任何松动现象,并应经常检查。

  6.1.5吊篮平台内应设有安全带和工具的挂钩装置。

  6.1.6吊篮平台内最小通道宽度不小于400mm,底板有效面积不小于每人0.25m2。

  6.1.7吊篮平台上须装有固定式的安全护栏,靠建筑物一侧的高度不小于800mm,后侧及两边高度不小于1100mm,护栏应能承受1000N水平移动的集中载荷。

6.1.8吊篮平台安全护栏所有构件应光滑、无毛刺,安装后不应有歪斜、扭曲、变形及其它缺陷。

  6.1.9沿吊篮平台底板四周应装有高度不小于100~150mm的挡板,挡板与底板间隙不得大于5mm。

  6.1.10吊篮平台应有在建筑物表面滑动的导轮或配备缓冲装置,保证吊篮平台的稳定,以避免与墙面撞击。

  6.1.11吊篮平台如果装有门,其门不得向外开,门上应装上电气联锁装置。

  6.1.12吊篮平台正常运行操作装置应安装在吊篮平台上,并且要选用可点动和连续手按及不受气候影响的电气设备。

6.2提升机构的要求

  6.2.1提升机构的传动零部件必须进行适当润滑。

亦可采用自密封、自润滑,并应定期注入和更换润滑油。

  6.2.2提升机构上必须配备制动器,一般应有两套独立的制动器。

每套均可使带有额定载荷的125%的吊篮平台停止运行并停住。

6.3主制动器的要求

  6.3.1该制动器应能使吊篮平台在100mm范围内停住,采用常闭式制动器。

  6.3.2主制动器选用闸刀式或盘式,并整体安装在提升机构上或提升电机上,制动器的各部分位置匀应便于检修和调整,并有防水保护。

6.4辅助制动器的要求

  6.4.1辅助制动器一般应刚性安装在提升机构的机架或底座上,可用常闭式制动也可用手动机械制动,该制动器主要是使用在提升机构采用手摇驱动情况下,能使吊篮平台在100mm范围内停住,其安装位置要便于操作、检修和调整,并有防水保护。

  6.4.2提升机构上下运行最大额定速度不得超过10m/min。

6.5安全保护装置的要求

  吊篮须配备行程限位、安全锁等安全保护装置,并必须经检验合格才能安装。

  6.5.1行程限位

  

(1)吊篮必须装上下限位开关,以防止吊篮平台上升或下降到端点超出行程的范围。

  

(2)行程限位装置的安装方式须是以吊篮平台自身直接去触动。

  6.5.2安全锁

  

(1)吊篮上必须装有安全锁,并在吊篮平台悬挂处增设一根与提升机构上使用的相同型号的安全钢丝绳。

每根安全钢丝绳上必须有不能自动复位的安全锁。

  

(2)安全锁应能使吊篮平台在下滑速度大于25m/min时动作,并在不超过100mm的距离内停住。

  (3)安全锁的动作要灵敏,工作要可靠,并需经严格的检验和试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准装配和出厂,安全锁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超期必须由专业厂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6.6钢丝绳的要求

 6.6.1在任何情况下承重钢丝绳的实际直径不应小于6mm。

6.6.2不允许以连接两根或多根钢丝绳的方法去加长或修补。

  6.6.3必须检查钢丝绳的整个工作长度。

同时也必须仔细检查通过滑轮或卷筒。

其他接触面以及正反缠绕的那些钢丝绳绳段。

对于靠近末端接头处的钢丝绳应当仔细检查。

6.6.4当设备已闲置或停用一个月以上时,其钢丝绳在设备使用以前要做全面的检查。

6.7悬挂机构的要求

  6.7.1悬挂机构的结构件必须选用钢材或其他合格的金属结构材料制造,可采用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其结构应具有足够的的强度和刚度。

  6.7.2悬挂机构受力构件必须进行质量检验,保证达到设计要求。

  6.7.3悬挂机构施加于建筑物或构筑物支承处上的作用力都应符合建筑结构的承载要求。

6.8配重的要求

  6.8.1篮的悬挂机构或屋面小车上必须配置适当的配重。

  6.8.2配重应准确、牢固地安装在配重点上,并应按图样规定配置足够质量的配重,在吊篮使用前须经安全检查吊核实才能使用。

七、吊篮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吊篮是高处载人作业设备,除了在正式使用前得到当地安全部门认可及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颁布的高处作业、劳动保护、安全施工和安全用电等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法规、标准以外,根据吊篮的特点,还应严格遵守以下的安全操作和使用规则。

(1)吊篮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培训合格后持证方可上岗作业。

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系好安全绳或安全带,衣着整齐不能穿易滑的鞋子。

(2)操作人员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