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民族乡镇经济发展研究.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6501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民族乡镇经济发展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省民族乡镇经济发展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南省民族乡镇经济发展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南省民族乡镇经济发展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南省民族乡镇经济发展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河南省民族乡镇经济发展研究.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河南省民族乡镇经济发展研究.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河南省民族乡镇经济发展研究.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河南省民族乡镇经济发展研究.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民族乡镇经济发展研究.doc

《河南省民族乡镇经济发展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民族乡镇经济发展研究.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民族乡镇经济发展研究.doc

河南省民族乡镇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之一,其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对我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河南省临颍县繁城回族镇民族经济现状的调查研究,对其民族经济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进一步指出其未来发展方向和具体实现路径。

这对于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各民族的团结进步有极其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

河南省;繁城回族镇;经济发展;民族乡镇

  河南省是华夏文化的发源地,同时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典型的少数民族散杂居省份。

根据河南省民委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河南省共有少数民族1453490人,其中回族人口1241085人,回族总人口仅次于宁夏和甘肃,是全国的回族人口大省。

目前,全省共建有21个民族乡镇,全部为回族乡镇。

2012年全省少数民族地区生产总值197.324亿元,21个民族乡镇地区生产总值103.8亿元,三产增加值分别为11.58亿元、46.48亿元、45.75亿元,这些民族乡镇的经济发展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原地区散杂居民族乡镇发展的概况,通过对这些民族乡镇经济现状的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民族乡镇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发展方向和实现路径,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各民族的团结进步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河南省临颍县繁城回族镇基本情况

  繁城回族镇隶属于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是河南省21个民族乡镇之一,临颍县唯一的民族乡镇。

  繁城回族镇位于临颍县、许昌县、襄城县三县交界,距离县城15公里。

省道许泌路、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107国道和京广高铁直线距离均在其10公里范围内,距新郑国际机场仅半小时路程,具有承东启西,通南达北的区位优势。

  繁城回族镇历史文化悠久。

繁城作为行政建制单位所在地,最早起源于东汉,称"繁阳亭",隶属于颍阳县(今许昌县)管辖,系乡级单位。

1958年建繁城公社,1961年改区,1984年改乡,同年11月从繁城乡分出镇区内五街为繁城回族镇,1987年撤乡,繁城乡繁城镇统一合并为繁城回族镇至今。

(1)

  繁城回族镇镇域面积65平方公里,辖32个行政村、82个自然村,总人口5.9万人。

其中镇区面积8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

常住人口1.8万人,含有汉、回、拉古族、藏、壮、满、维吾尔、朝鲜八个兄弟民族,少数民族中回族,合计有2400人,

  繁城回族镇不仅是中原地区历史文化名镇,同时也是豫中地区闻名遐迩的人流物流中心,商贸业繁华历史可以追塑到明嘉靖以前。

  繁城恢复回族镇建制近三十年来,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截止2012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51485万元,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12元。

近年来,繁城回族镇党委、政府按照"依托历史文化,打造特色乡镇"的工作思路,致力打造民族产业,发展民族经济,形成了绿色经济、畜牧养殖、餐饮服务、牛羊肉加工、文化旅游五大支柱产业。

  二、繁城回族镇民族经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繁城回族镇作为散杂居地区回族居住地和大多数散杂居地区回族一样,他们在创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伊斯兰教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回族经济形态。

"回回手里两把刀,一把切牛羊肉,一把来切糕。

"这句关于回族的谚语基本反映了散杂居地区回族的经济形态,即从"两把刀"开始所延伸出来的行业组成--屠宰业、餐饮业、肉制品加工(牛、羊、鸡)、毛皮加工业、糕点业等。

繁城回族镇依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和悠久的经商历史传统,特别是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民族经济快速发展。

目前,繁城具有特色风味的清真饭店餐馆30余家,各类风味小吃摊铺80多家,餐饮业的年收入2000多万元。

上规模的牛羊鸡肉加工企业13家,企业年产值近2亿。

培育牛羊鸡肉加工龙头企业6家(洪家、洪恩、洪光、洼斗、孙家、白家),其中省级优秀商标2家。

但是繁城回族镇作为中原散杂居地区回族集聚区的较为典型代表,其经济形态在根本上也并没有摆脱回族经济的单一性。

  

(一)清真餐饮业

  走进繁城回族镇,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街道两边林立的有回族特色的大小餐饮店,据当地政府网站提供的数据显示,繁城镇具有特色风味的清真饭店餐馆30余家,各类风味小吃摊铺近百家。

小吃摊铺主要经营快餐分为两种,一种主要经营早餐和午餐,主要出售当地颇为有名的胡辣汤和水煎包,同时配有牛舌火烧、肉盒、豆沫、豆腐片、卤蛋等,消费群体多为前来赶集的离镇上有一定距离的村民。

另一种主要经营晚餐即夜市,主要出售羊肉串、羊肉汤、烩面、小菜等,消费群体多为镇上和周边的村民。

  

(二)清真屠宰业

  屠宰业是回族同胞的传统行业,繁城镇回族也不例外,镇上大小屠宰点数十家,供应着镇上回族同胞的需求的同时也几乎控制了周边汉族牛羊肉的供应市场。

回族最初发展屠宰是其民族根据信仰的需要,对食物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必须根据教义要求自己处理所需食物。

随着回汉民族间的交往,汉族人相信回族特有的文化信仰决定了其食品质量的安全,再加上回族善于经商,所以逐渐控制了附近的屠宰市场。

屠宰业对食品保存时效有较高要求,因此发展屠宰业必须在营销、冷藏、物流三方面入手。

而当地回族正是囿于这三方面的缺失,其市场半径始终在县域内徘徊,没有进一步做大形成品牌。

  (三)毛皮业

  毛皮业作为屠宰业的衍生行业和回族有着天然的联系。

当地毛皮商主要分为"小手家"和"皮贩子"两类。

"小手家"主要从当地散户手里收购毛皮,然后卖给"皮贩子"赚取差价。

"皮贩子"市场辐射面广,信息灵通,控制着当地的毛皮市场。

当地传统毛皮业多为家庭作坊式,因为毛皮业的行业独特性,大多需要多年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才能熟练掌握毛皮收购手艺。

因此,毛皮业在回族内部有一定的传承色彩,多为两代经营,父子齐上阵。

传统毛皮业多为收购、初加工、制革为主。

九十年代后期,当地毛皮业也谋求改变,开始深加工,制作皮鞋、皮衣等皮具用品。

近年来,随着当地毛皮企业管理和技术的相对落后,市场逐渐萎缩并直至倒闭。

当地毛皮业又回到了收购和初加工的初级阶段。

  (四)清真糕点业

  糕点行业同样是回族善于经营的传统行业,据当地老人讲,过去繁城回族的糕点在当地是非常有名的,主要经营各种点心、糖果、果子、面点等,各家走亲访友掂上两提清真的点心是非常有面子的事情。

但是,近些年来当地的清真糕点业却急剧衰落,大街上几乎难觅踪迹,偶尔有几个和小吃摊搭配着售卖牛舌火烧和油酥火烧的(当地特色面点)。

我们不难看出当地的饮食文化随着清真糕点业的衰落所发生的变迁,随着民族之间的交往,当地回族的饮食已经由当初的所有食品都严格要求清真,改变为不吃与猪相关的食物,糕点不必要非要求吃回族人制作的。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市场上供选择的商品日益丰富,外地各种风味、口感更好的糕点都可以在市场买到。

因此,我们断定类似于糕点业这样的回族传统经济在外在环境的不断影响下和回族自身文化的不断变迁中一定会逐渐消失。

  三、繁城回族镇回族传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在我国56个民族中,回族有着极强的商业意识。

一方面是由于祖先留下来的经商血统,另一方面是由于伊斯兰教对商业的推崇。

因此回族集聚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有很强的回族特有的民族性,其经济成分的发展最初形态多为遵守伊斯兰教义,解决自身"清真"需求而建立的,然后不断扩大外延,到服务其他民族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如回族的餐饮业、糕点业均是这样。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市场化越来越深入的今天,回族经济民族性的先天局限性也逐渐表现出来。

  改革开放以来,繁城镇民族经济发展一枝独秀。

上世纪八十年代,繁城镇区有商户2084个,从业人员6670个,总销售额年均6400多万元,一街两行满是百货、食品、餐饮等。

②上世纪九十年代是繁城经济的鼎盛时期,全镇发展乡镇企业2845个(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14个),从业人员28612人,固定资产原值2.6亿元,牛羊肉加工已经成为该镇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上交税收一度达到全镇财政收入的将近30%。

(3)进入2000年以后,繁城回族镇经济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截至2011年,繁城回族镇工业增加值122600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32万元,(4)有一定规模的清真肉制品加工企业13家,企业年产值已超过1.5亿元。

(5)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相对于我国经济不断深化转型、提质增效的大背景下,本可以"做的更好"的繁城经济其实已经步入了一个相对的发展瓶颈期,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改革发展意识欠缺

  回族多数从事小手工业者出身,普遍有"小富即安"的保守思想,在经营上容易满足现状,不能把原有生意做大做强,企业多是"前店后厂",不能上规模出品牌。

繁城回族镇地处内陆,回族的经商者没有沿海的开放意识和经营眼光,当地回族经济体现出一种"封闭性"的状态,在经营过程中就表现在只在回族内熟人圈经营。

这些保守思想最终转化为回族经济规模化发展的枷锁。

  

(二)回族经济产业结构的失衡

  通过对繁城回族民族经济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其产业结构问题较为明显。

因为镇区回族人均耕地只有几分地,所以第一产业发展占比非常低,甚至于大多数农户已经放弃了农业生产,专职从事商业经营。

第二产业除了食品加工业和毛皮制造业外其余行业发展则较为薄弱,第三产业占据了其经济的大部分。

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中,又表现为三产内部结构的极不均衡性。

在繁城当地的第三产业中只有餐饮、食品、屠宰等部分行业,在金融、地产、技术服务等具有现代化特征的行业却少有问津。

繁城回族镇作为豫南著名的牛羊肉集散地、加工地,镇区五街村从事牛羊相关的贩卖、加工、包装、销售、物流的农户占65%以上,清街村从业农户超过90%。

(6)这就使得镇区经济过于单一,在抵御市场风险方面会有较大的不足。

在产业要素构成中繁城回族镇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缺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

总之当地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方向发展。

  (三)回族企业现代管理制度的缺失

  传统回族企业模式多为"前店后厂"、"作坊式"手工业,基本靠家族式松散管理,没有明晰的现代公司制度、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和发展理念。

回族做生意讲究"上阵父子兵""出门靠老表",这些落后的理念和现代市场经济是完全背离的。

落后的管理制度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企业发展定位模糊、发展方向不明晰、管理混乱、融资渠道单一等一系列阻碍企业发展的问题。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繁城回族镇经济的发展道路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

"要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把优势资源开发好、利用好,推动产业结构上水平。

民族地区与全国一样,都要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搞好和周边地区的互联互通,通过市场机制与沿海地区连接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

  就繁城回族镇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来说,当地政府必须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县的具体要求,主动落实好自身产业定位,并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积极适应市场经济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一个较为完备的程度,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繁城回族镇回族经济元素作为我们国家市场构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可能身处"桃花源"自我封闭,而封闭和落后就意味着淘汰。

繁城回族镇的企业一定要积极调适自我,努力适应市场经济。

要彻底改变保守观念,开放对待现代管理制度,主动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学习运用现代企业经营机制,才能不被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所抛弃。

  

(二)发展优势特色经济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城镇化的发展背景下,当地必须重新审视自我,做好经济发展的自身定位,那就是做大做强优势本地特色经济。

比如繁城回族镇的清真餐饮业已经初步具有自己的特色和规模,在区域内已经建立起自己品牌的影响力。

下一步政府要加大政策扶持和发展引导,企业要主动进行现代化企业制度改造并在积极"引进来"的同时勇敢"走出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

本地特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繁城传统文化。

文化的弘扬是经济发展的根基。

让经济的发展去传承文化,让文化的弘扬去支撑本地特色经济的发展。

  (三)紧抓国家政策机遇

  国家政策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有决定性作用,繁城回族镇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国家的相关政策。

因此地方政府要依照国家政策指导,因势利导,为民族经济发展指明方向。

特别是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历史机遇下,要严格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自身民族乡镇的实际,主动作为,率先作为。

严格依照"以人为本,公平共享,四化同步,统筹城乡,优化布局,集约高效,生态文明,绿色低碳,文化传承,彰显特色,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7)全面提升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注释:

  

(1)中国城市出版社《中国城镇·河南卷》-《中国城镇·河南卷》编辑委员会编1992420页

  

(2)中国城市出版社《中国城镇·河南卷》-《中国城镇·河南卷》编辑委员会编1992421页

  (3)漯河辉煌五十年学苑出版社(1999年1月1日)漯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漯河市统计局编380页

  (4)繁城回族镇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展示临颍革命老区风采系列报道之四http:

//news.linying.cc/article_18866.html

  (5)繁城回族镇做好民族工作加快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系列报道之一http:

//

  (6)繁城回族镇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展示临颍革命老区风采系列报道之四http:

//news.linying.cc/article_18866.html

  (7)《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4-2020)》

  3.1.3有利于减轻我国外债负担

  中国自从实行了对外开放经济政策以后,为了推动经济的迅速发展,借了很多的外债。

中国到2012年中旬为止,担负的外债有将近八千亿美元,这还不包含港澳台地区,不管是国外债务,还是国内债务,在还债的时间段内,如果汇率出现较大的变化,都会给债权人以及债务人带来各种影响。

如果人民币升值,作为债务人的一方的中国,债务一定出现减少,整体上的经济压力减轻了,不但可以暂时的缓解中国的财政困难,还有利于背负外债的领域以及企业正常的发展下去,主要指的是贸易以及航空领域。

通常来讲,这些领域背负的债务是巨大的,如果人民币升值,这些领域的债务就会减少。

所以,从这个方面来讲,人民币升值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及企业生存是有很多正面作用的。

  3.2人民币升值的负面作用

  3.2.1降低企业竞争优势和出口减少

  和其他国家比起来,中国的产业结构缺乏先进性。

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占主要位置。

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想国外出口的通常是制造业产品,这类产品不需要较高的技术,档次较低。

如果人民币升值,就会让出口商在劳动以及生产方面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

众所周知,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如果利润越来越少,企业就不愿意大规模的生产,造成企业失去竞争力,出口数额也会减少。

中国是需要借助于出口来促进GDP增长的,如果人民币升值,就会造成出口额减少,从而无法保证GDP持续增长,从长远来看,对于经济发展会起到阻碍作用。

  3.2.2会影响到金融市场和房地产等方面

  如果人民币升值的幅度较大,这就会吸引更多的外国投机者进入。

但实际上中国的金融市场还不成熟,缺乏健全的监管手段,如果大量的投机资本涌入中国市场,就会给国内的金融体系带来冲击。

几乎所有的投资资本都是追求高额利润的,可以预料,如果人民币升值,一定会有很多投机资本流向中国的股市或房地产行业,这样就会制造一种虚假繁荣,是有碍中国经济的顺利发展的。

某些外国的投机者会以一种强势的状态打入中国市场,并影响到人民币汇率。

由于国内缺乏健全的金融体系,这种情形会给股市以及房地产行业带来危机,甚至还可以引发经济危机。

如果外国的投机者预料到人民币会大幅度的升值,一定会大规模的投资房地产,毕竟房地产属于固定资产,有一定的升值空间。

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国内的房地产行业一定受到外国投机者的青睐。

因为市场需求的变化,会造成房价上涨。

如果中国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监管,让这些投机者顺利的涉足房地产行业,不但会影响到消费者,还会影响到房地产商,很容易导致房地产行业崩溃。

  3.2.3阻碍了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造成资本外流

  自从中国在经济方面实行了开放政策,社会环境一直很稳定,同时又出台相关措施对经济发展进行扶持,这让更多的外国投资者青睐于中国市场。

如果这种投资热度不能一直持续,或者是呈现下降的趋势,就会严重影响到国内的对外贸易发展,也不利于社会就业。

如果人民币升值,相对而言,外资就会减少,主要原因就是,人民币升值,就代表国内的商品涨价了。

劳动力以及原材料成本越来越高,外资企业为了维持正常运营,就必须加大资金投入,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影响到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投资热情,不愿再向中国投资,这就会使中国失去了很多既得利益。

如果人民币快速升值,就会造成很多外国投资者保持观望,或选择向其他国家投资,这无疑会阻碍到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四、人民币升值的相关建议

  4.1通过扩大内需来减少对出口的依赖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都是凭借出口来促进国内的经济发展的,因此,可以这样说,出口导向型经济的作用是很关键的。

在以往的实践当中,因为没有正确估价人民币汇率,造成出口盲目的增长,在对外贸易方面,中国的顺差是很大的。

因为过度的追求出口贸易,造成企业的劳动力、资金以及各种要素不断的涌入出口部门,不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使中国的经济发展更多的取决于出口贸易。

如果人民币升值,就会使出口企业失去很多的竞争实力,从而不断的缩小经营规模,这就会造成中国就业困难,最终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的长久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外资的力量,这就代表着国内经济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不断扩大内需,对投资方向进行调整,一定要明确投资方向,多发展实业。

特别是避免出现经济上的泡沫,逐渐恢复中国经济发展的自主权,减少对外界的依赖,这样才能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不会因为出口的减少而滑坡,同时保持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更好地抵御外部风险。

  4.2提倡资本输出,加强对外投资

  目前,存在着双顺差以及资本不均衡的现象,为了进行缓解,使外汇储备不至于增长过快,必须积极向其他国家投资,参加世界性的经济活动,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对于中国来讲,中央企业是投资的主体,很少有民营企业投资成功的案例。

所以,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鼓励具备相应基础的企业到海外进行投资,或者是购买外国设备,改变国际收支的格局,平衡资本之间的流动,同时还可发展和其他贸易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为中国创造出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这样才能得到应有的利益,最终减少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从全局来讲,中国的经济发展尤为迅速,必须积极的向外投资,并且加入世界性经济组织,这样才能保证中国的经济长久发展。

  4.3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具竞争力

  中国长久以来都缺乏科学的产业结构,生产不是很集中,很难实现规模效益。

企业往往不具备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效率很低,不能更好的利用原材料,最终导致出口产品缺乏竞争力。

不少的企业维持生存还借助于廉价劳动力,没有多少的利润空间。

如果人民币升值,就很难对国内的劳动力进行比。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企业应该对产业结构进行完善,积极的吸收先进科技以及设备,政府应对大型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扶持,加大技术资金的投入、人才的输送,帮助企业制定正确的出口发展策略,出口技术型的产品,并且升级产品,让出口产品更加有档次,减少生产以往那种低档次低科技低利润的产品。

当然,为了帮助企业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就要使工业制成品成为出口产品的主体。

目前,国内的经济飞速的发展,对外贸易也取得了很大进步,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一定要对贸易结构进行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