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云平台解决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651713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5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务云平台解决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政务云平台解决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政务云平台解决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政务云平台解决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政务云平台解决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政务云平台解决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政务云平台解决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政务云平台解决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政务云平台解决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政务云平台解决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政务云平台解决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政务云平台解决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政务云平台解决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政务云平台解决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政务云平台解决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政务云平台解决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政务云平台解决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政务云平台解决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政务云平台解决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政务云平台解决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务云平台解决方案.docx

《政务云平台解决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务云平台解决方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政务云平台解决方案.docx

政务云平台解决方案

政务云平台解决方案

一、行业现状

电子政务云(E-governmentcloud)属于政府云,结合了云计算技术的特点,对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进行精简、优化、整合,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在政务上实现各种业务流程办理和职能服务,为政府各级部门提供可靠的基础IT服务平台。

[1]  电子政务云通过统一标准不仅有利于各个政务云之间的互连互通,避免产生“信息孤岛”,也有利于避免重复建设,节约建设资金。

1.1、传统IT架构面临的挑战

随着IT技术的发展和业务变化,IT基础设施会因新增加的应用和计划外的增长变得复杂,每次当您面临新需求、新应用时,您就会增加一台服务器。

每增加一台新服务器,就会需要更多的空间、电源、散热、网络接口、数据存储以及管理员工。

服务器数量蔓延,规模日益庞大,导致IT成本难以控制。

而现有服务器的利用率低,只有5%-10%;IT基础架构对业务需求反映不够灵敏,不能有效地调配系统资源适应业务需求。

具体来说,企业的IT基础架构正面临如下一系列问题。

1.1.1、总体拥有成本高

服务器数量增多,直接带来采购成本的增加,数据中心的复杂度不断提高,难于管理,导致管理成本增加,运行成本增加,包括服务器电力成本、机房空间及冷却系统耗电等。

1.1.2、服务器利用率低

服务器都是单机运行,有些服务器工作负载很重,而有些服务器工作负载很轻,服务器资源不能被合理、高效利用。

1.1.3、缺乏灵活性

安装部署新的服务器、网络、存储和应用的时间过长,上线之前要做复杂的硬件平台测试。

在原有服务器的升级过程中,原有应用系统迁移到新硬件平台时无法完美兼容,不能对新业务系统上线与原有系统迁移做出灵活快速的响应。

1.1.4、高可用性问题

当服务器或核心业务升级时,核心业务和服务器不得不停机,无法保证24小时运行;使用传统方式部署服务的高可用性,最终也取决于硬件平台支撑,不仅要购买同样配置性能的硬件设备,而且还需要购买专业的负载均衡设备。

云计算虚拟化打破了数据中心、服务器、存储、网络、数据和应用中的物理设备障碍,降低了动态基础架构的总体拥有成本,提高了应用的稳定和灵活性。

实施服务器虚拟化可以帮您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二、现状分析及需求

2.1、行业背景

随着我国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不断加强,电子政务是重要抓手。

特别是十八大将信息化列为“新四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之一,意味着信息化将成为推进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核心力量之一。

计世资讯(CCWResearch)《2013年中国政府行业信息化建设与IT应用趋势研究报告》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作为“十二五”规划周期中承上启下的一年,许多项目开始陆续上马,政府IT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增速为11.6%,达到518.7亿元。

预计2013年政府行业信息化将达到589.9亿元,增速高达13.7%。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加强和完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管理的意见》中特别指出要"推进新技术在电子政务项目中的应用。

鼓励在电子政务项目中采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下一代互联网、绿色节能、模拟仿真等新技术,推动新技术在电子政务项目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并且强调要保障电子政务项目安全可控。

2.3、客户需求

一、云政务的建设将大大节约建设成本,降低政府财政支出。

  从总体上看,建设电子化政府云计算平台将极大地降低政府财政支出。

将政府各部门、各地区的电子政务的采购支出集中起来统一用于建设云计算平台,费用会比分散建设减少许多。

  二、以IaaS为核心的云计算中心将为政务门户网站运营、政务信息资源开发以及政务系统应用提供有力的后台保障。

  目前,政务门户网站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内容的日趋多媒体化,政务信息公开包含大量的图片和视频信息,政务网站需要处理海量数据,就需要以IaaS应用为核心的云计算中心作为有效支撑。

同时,随着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入,数据大集中以及信息交换要求很高的计算能力。

传统政务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行的成本在不断上升,需要利用云计算模式来提高政府数据中心的运行效率,降低政府数据中心的建设成本。

  三、以PaaS为核心的云服务平台将助力“服务型政府体系”建设。

  电子政务各类系统的建立能够使政府工作人员及时地了解到老百姓时下最关心的问题,使政府部门制定出的政策法规目的性更加明确,能够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拉近政府与百姓之间的距离,维护社会稳定。

  四、基于云计算的交换平台将实现政府部门间信息联动与政务工作协同。

  云计算模式的“信息集成、资源共享”特性将在电子政务信息交换平台中发挥巨大作用,通过交换平台的应用,在政府部门之间、政府部门与社会服务部门之间建立“信息桥梁”,将各单位的电子政务系统接入到云平台之中,通过云平台内部信息驱动引擎,实现不同电子政务系统间的信息整合、交换、共享和政务工作协同,将大大地提高各级政府机关的整体工作效率。

三、解决方案综述

因此,我们要对基础设施进行虚拟化,形成动态的虚拟资源池。

虚拟资源服务层利用虚拟机技术在软、硬件之间引入虚拟化层。

虚拟化层可以应用独立的运行环境,避免因为硬件资源差异引起的问题,同时支持硬件资源的共享和多次利用,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个人的独立环境,对于管理人员来说也节省了很多麻烦。

服务器虚拟化是把相关的服务器物理资源抽象成对应的逻辑资源,从而让一台服务器变成了几台不同的,不受物理上的界限,从而提高基础设层资源的使用率,相应的就简化了系统管理。

存储虚拟化可以把物理存储拟化为逻辑存储,用户只访问逻辑存储,从而实现对分散的不同级别的存储系统整合。

网络的虚拟化是从物理的网络元素中通过软件的抽象,从而分离出网络流量的这么一种方式,在一个物理网卡上虚拟出多个逻辑独立的网卡,使每个虚拟网卡具有独立的MAC地址。

在虚拟化技术基础上高校整合收集资源,建立校园私有云平台,方便老师学生的学习生活。

但现阶段国内大部分高校缺乏优质教育资源和平等的教育机会,教育信息资源分配不平衡。

3.1、服务器虚拟化网络拓扑图

虚拟化架构图

3.2、详细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本次服务器虚拟化供需承担10个左右业务系统,主要包括数据库系统和一般性应用系统。

3.2.1、硬件设计

虚拟化环境网络拓扑示意图

3.2.1.1、CPU数量估算

根据以往经验,我们在做系统设计的时候一般都会按照业务正常运行峰值来设计服务器性能,同时这个峰值绝对不能是服务器性能最大值,一般都是在70%~80%之间,而且目前由于随着科技的发展,服务器性能被大大提高,已经远远超过摩尔定律,导致设备性能远超过其运行设计的最大值,资源利用率被大大浪费,在一般情况下,服务器在系统正常运行过程的资源利用率不会超过10%,在系统启动或其他情况也不会超过30%,一般最大峰值时也不会超过70%。

有服务器虚拟化经验推断,一台主流两路PC服务器可以承担3-8个应用系统在其上运行,那么本项目总共有10个应用系统,则需要2-3台主流2路PC服务器,考虑到硬件资源需具备一定的冗余能力,加上应用系统中有数据库系统,因此我们推荐采用4台2路PC服务器构建服务器虚拟化资源池。

同时配置一台入门级服务器作为虚拟化管理平台。

注:

以上情况也是对目前系统的预估,更为实际的做为应该是对每台物理服务器进行一段时间的监控(3天~7天),查看其资源利用率的使用情况,这样对于虚拟机的规划来说会更加准确。

3.2.1.2、内存容量估算

根据应用系统的实际需要进行配置,一般推荐CPU核数/内存比为1:

4或1:

8,然后再根据单条内存容量和内存槽位数来综合配置内存容量。

3.2.1.3、服务器整体资源估算

根据前两节对服务器CPU和内存的估算,此次项目总共需要8颗主流8核Intel处理器,总计512内存。

以两路服务器计算,总共需要4台物理服务器承载10个应用系统。

3.2.2、存储设计

3.2.2.1、存储描述

虚拟桌面环境不同场景的IOPS需求:

工作类型

同时打开应用

虚拟机配置

IOPS

任务型(轻)

数量有限

同时运行1-5个应用

1个虚拟CPU

1G内存

4~8

知识型(中)

标准办公

同时运行5个以上应用

1个虚拟CPU

2G内存

9~16

高级用户(重)

计算密集型

同时打开5个以上应用

1个虚拟CPU

4G内存

17~28

高级用户(重)

计算密集型

同时打开5个以上应用

2个虚拟CPU

4G内存

28+

不通磁盘接口类型所提供的IOPS

磁盘类型

最大IOPS

SSD

6000~数十万

SAS15Krpm

150~180

SAS10Krpm

125~150

SATA7200rpm

75~100

SATA5400rpm

50~70

本项目中预计桌面500个,按知识性办公桌面对IOPS的需求计算,约需要4500~8000IOPS,由于本项目对磁盘IOPS要求较高,因此在选择磁盘阵列磁盘时推荐选择SAS15Krpm磁盘。

或者在磁盘阵列中通过SSD硬盘与SATA硬盘结合方式满足本项目对IOPS的要求。

在本方案中,我们建议统一共享存储平台,即使用磁盘阵列存放所有的虚拟机文件和硬件数据文件,这样设计的好处是:

1)只用当所有数据都放在存储设备上才能实现vServer高级功能中的ELM(虚拟机在线迁移)、HA(高可用)、DRS(动态资源调度)等诸多虚拟化特性。

2)所有数据虚拟机和数据都存储在同一存储设备上,可以方便对数据进行管理。

3)所有的虚拟机和数据都部署在存储设备上,对于服务器的依赖性降低,一旦物理服务器出现问题,不影响虚拟机和数据的使用,同时存储的可靠性一般都再5个“9”,远超服务器的可靠性。

4)所有的虚拟机和数据都部署在存储设备上,可通过网络对虚拟机和数据进行备份。

除了部署统一共享存储设备之外,还需要考虑传输媒介,目前主流的数据传输媒介为存储光纤(FC)、千兆网络(NAS或ISCSI)、万兆光纤(ISCSI或FCOE),千兆网络用于虚拟化环境中的传输媒介并不能满足其对传输性能要求,而且也容易造成与业务网络的冲突,而万兆光纤价格又太过昂贵,所以本项目中建议采用单独网络实现服务器与存储设备间的传输网络,即存储光纤网络-FCSAN,目前主流的传输速度为8Gb/sec,同时为保证今后随着物理服务器的增加对整个存储网络造成扩展性的瓶颈,还建议选择光纤交换机做为服务器和存储设备间的中转站,为日后的服务器扩展及备份设备的增加留出更多余地。

3.2.2.2、存储容量计算

光纤存储

按照用户需求,本次光纤存储配置15T容量空间。

服务器本地存储

通过SSD缓存加速技术,将两块240GBSSD作为缓存结合1TBSATA盘提高本地存储读写速率。

RAID组划分

对于存储Raid级别应根据应用的需要设置,如对于随机读写的数据库如SQL数据库,建议在存储级别采用RAID10结构。

应用系统建议在存储级别采用RAID5结构。

3.2.2.3、传输媒介和设备选择

除了部署统一存储设备之外,还需要考虑传输媒介,目前主流的数据传输媒介为存储光纤(FC)、千兆网络(NAS或ISCSI)、万兆光纤(ISCSI或FCOE),千兆网络用于虚拟化环境中的传输媒介和业务数据传输,很容易造成与业务网络的冲突,而万兆光纤价格又太过昂贵,所以本方案中建议采用单独网络实现服务器与存储设备间的传输网络,如存储光纤网络FCSAN或者已经进行Vlan隔离的千兆网络环境,同时为保证今后物理服务器的增加不会对整个存储网络造成扩展性的瓶颈,还建议选择光纤交换机或独立的网络交换机做为服务器和存储设备间的中转站,为日后的服务器扩展及备份设备的增加留出更多余地。

所以,本方案中,建议分别采用2台光纤交换机或单独的网络交换机连接物理服务器形成具有冗余SAN网络,连接示意图如下:

存储网络连接示意图

根据前面章节所述,此次桌面云平台共有14台物理服务器需要连接共享存储,因此,单台光纤交换机至少需要15个端口,由于光纤交换机一般为4/8口激活,所以此次光纤交换机建议采用24端口8GbFC接口光纤交换机,其中16端口激活(包含SFP模块)。

3.2.3、网络设计

3.2.3.1、网络划分

根据最佳实践和以往项目经验,建议将业务系统所在业务网络和虚拟机主机管理端口以及管理服务器使用的管理网络隔离开来,防止业务网络和管理网络混淆带来的风险,并降低网络广播风暴。

方案中通过在业务网络之外为管理网络单独划分VLAN的方式实现网络分段。

存储网络建议采用单独的存储网络降低存储数据对业务网络带来的交换压力。

所有主机管理端口及虚拟机端口需要配置IP地址,将主机的管理端口地址和ECenterServer等用于架构管理的服务器地址划分为一个管理VLAN。

虚拟环境网络划分示意图

虚拟交换机SwitchA用于主机服务器管理

虚拟交换机SwitchB用于虚拟机迁移(本项目使用千兆网络)

虚拟交换机SwitchC用于业务网络连接(本项目使用万兆网络)

3.2.3.2、物理主机网络部署

根据最佳实践,网络架构应该满足如下要求:

♦管理网络、ELM在线迁移网络、虚拟机对外提供服务的网络,三者应该各自独立。

♦对于每个虚拟交换机vSwitch建议应该至少配置两个上行链路物理网络端口。

♦对于多网口的冗余配置应该遵循配置在不同PCI插槽间的物理网卡口之间。

♦对于物理交换网络也应该相应的进行冗余设置,避免单点故障。

♦建议采用千兆以太网交换网络,避免网络瓶颈。

♦对于吞吐量大和高并发网络带宽使用要求的情况,可以考虑采用10GbE,不过采用万兆网络在适配器和交换机上的投入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简单的方法是通过在虚拟机网络vSwitch或在vServer管理平台上通过对多块1GbE端口捆绑负载均衡实现。

在本次虚拟化环境中,物理服务器一般集成2个千兆网口,建议额外增加2块千兆双口网卡,需要注意的是:

♦对于虚拟交换机的双端口冗余,本方案建议通过在vSwitch交换机层面配置双网卡的负载均衡或主备切换策略,负载均衡策略可以基于虚拟机源地址活目标地址IP哈希值,也可以设置为基于MAC地址哈希值。

♦对于虚拟机应用的网络,为了确保虚拟机在执行了ELM迁移到另一物理主机保持其原有的VLAN状态,建议根据实际需要在虚拟交换机端口启用802.1q的VLAN标记(VST)方式;采用此方式的可以确保迁移主机可以保留原有的网络配置如网关等,并且建议在网络设置中启用通知物理交换机功能,该功能可以确保迁移主机通过反向ARP通知物理交换机虚拟机端口的更改,确保新的用户会话可以被正确建立。

3.2.4、软件设计

软件架构示意图

3.2.4.1、需要考虑的因素

随着虚拟化的普及应用,人们可能会产生这种想法:

我们应用了它,它就能够带来好处。

抱有这种想法是十分危险的,因为绝大多数的虚拟化用户并不确定他们的虚拟化项目是否成功。

虚拟化项目与用户目前正在实施的其他大型IT项目不同:

虚拟化项目需要谨慎地计划、树立明确的目标以及可靠地执行才能真正发挥虚拟化技术的优势。

实施虚拟化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Ø性能

为什么处理损耗如此重要?

因为它影响应用程序的性能,并最终影响终端客户的满意程度。

如果虚拟化基础架构的处理损耗较高,那只能运行非产品级或不太重要的应用服务。

由于产品不同,虚拟化解决方案的处理损耗从1%到最多60%。

虚拟化的应用程序的运行效率差异很大,有的能够做到接近原始物理环境下运行的效率,有的则低劣到终端用户所难以接受的程度。

同一虚拟化技术路线的不同产品性能也有很大差异,但通常来说,虚拟化硬件会造成较大的性能损耗,但操作系统虚拟化性能损耗极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Ø管理工具

许多组织采用虚拟化项目是因为他们可以降低硬件成本,因为这些数据中心的硬件仅有15%—20%的利用率。

虽然硬件和环境的成本本身已经相当可观,但管理成本中更大的部分仍然是来自于服务器的管理成本。

管理性任务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更新、打补丁、备份、安装、开通和应用管理等等。

因此对于虚拟化基础设施的管理而言,管理工具就更加重要,只有很好地进行资源的管理和监控才能真正做到有效地利用虚拟服务器的资源。

每种虚拟化解决方案能提供的管理工具都很不相同。

一些虚拟化解决方案几乎没有什么管理工具,而且使用非常受限制。

某些特定的虚拟化解决方案提供很多优秀的工具集,并和产品放在一起以优惠价打包促销。

但某些工具却非常的贵,常常是按可选择的产品组件的价格进行销售。

将物理服务器迁移到虚拟服务器是非常复杂的工作,以至于经常令管理人员望而却步,特别涉及到用户关键业务系统时更是如此。

大多数虚拟化软件厂商提供迁移工具,而且某些厂商不仅提供从物理服务器到虚拟服务器的迁移工具,他们还提供虚拟环境间甚至从虚拟服务器迁移到物理服务器的迁移工具。

在物理服务器到虚拟服务器的迁移过程中,预估物理服务器的资源使用率趋势并以此为基础配置够用的虚拟服务器是非常重要的,其重要性甚至要高于将数据迁移到可靠的虚拟服务器时的要求。

仅有非常有限的P2V(PhysicaltoVirtual的简称)工具具有预估资源使用趋势的能力。

Ø平台支持

虚拟化技术将虚拟服务器从其下的硬件中抽象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虚拟基础结构可以支持任何硬件。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硬件虚拟化和并行虚拟化必须支持从cpu芯片到显卡等计算机的所有硬件。

而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建立在标准的操作系统之上,因此自然而然的支持操作系统支持的所有硬件,所以操作系统虚拟化产品部署过程更容易。

某些虚拟化技术除了支持基本的硬件,还有充分利用所有硬件的能力,包括支持VT、AMD-V、64位处理器,直到64路CPU和2TB的内存。

Ø迁移

虚拟化技术将虚拟服务器从硬件中抽象出来,这样做最大好处是虚拟服务器可以在不同物理服务器中来回迁移。

迁移能力允许将虚拟服务器克隆出来,或从一台物理服务器迁移到另外一台。

迁移的好处包括:

♦消除由于硬件升级或出现问题时造成的宕机时间

♦避免软件更新时的停机时间

♦可以按需求将虚拟服务器迁移到更强或更弱的服务器上

许多虚拟化解决方案拥有克隆或迁移能力,但他们在软件功能、限制和成本方面有相当大的差异。

高端的零宕机解决方案迁移成本极高且需要SAN集中存储设备的支持,而迁移作为虚拟化操作系统软件的基本功能,提供了另外一种可以在任何联网的服务器之间进行的低成本零宕机迁移解决方案。

在做服务器迁移时,您需要评估迁移的重要性,明确怎样迁移才能更适应您的企业应用环境。

Ø资源管理

各种不同的虚拟化技术对服务器资源分配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

硬件虚拟化技术和并行虚拟化技术将虚拟出的硬件资源分配给不同的虚拟服务器使用。

这两种技术在分配和更换硬件资源方面的灵活性有所不同。

某些资源是动态的可以实时更新,而其他资源可能需要重起服务器或至少中断虚拟服务器。

实际上这两种技术为虚拟服务器分配的是虚拟资源,虚拟的资源会有很多的限制,比如可以用于分配的CPU和内存资源总是有限的。

操作系统虚拟化对资源的管理是非常灵活的,允许在不中断应用服务或虚拟服务器情况下实时更新资源。

Ø隔离和安全

对于隔离和安全问题,每种虚拟化技术的处理方式都不同。

虚拟化解决方案最基本的组件就是分区。

所有虚拟计算机必须完全的隔离,这样进程、动态连接库及应用程序才不会影响同一台服务器的其他虚拟服务器上的应用。

相对于普通服务器,由于虚拟化技术改变了访问节点和不同的组件,所以不太可能对于虚拟服务器的实施常规性攻击。

同隔离一样,对于同一台物理服务器上的两个虚拟服务器来说,彼此之间的安全同样重要。

Ø服务器利用率

许多客户采用虚拟化项目是因为服务器的使用率经常只有15%—50%。

提升服务器的利用率可以显著降低数据中心的资源总拥有成本。

在服务器合并项目中主要考虑的成本因素有数据中心的存储、电力和年复一年的硬件维护成本。

在评估不同虚拟化解决方案的资源利用率时,需要考虑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能够运行的虚拟服务器的数量限制。

尽管所有的虚拟化技术对虚拟服务器的数量都没有限制,但在过去由于过高的额外损耗,根本就不能支持更多的虚拟服务器数量。

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在处理服务器利用率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没有限制虚拟服务器的数量,高效的架构使得在单个服务服务器上在硬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支持更多的虚拟服务器,这无疑极大的提高了服务器的实际使用率,同时最大化服务器的性价比和投资回报率。

Ø开通效率

在2005年,IdeasInternational公司完成了一项针对服务器虚拟化的研究。

这一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回顾选择服务器虚拟化项目的原因是否和实际从该项目中获益的结果是一致的。

研究人员惊奇的发现,最意想不到的好处居然是在服务器开通方面节约了大量时间。

每个虚拟化解决方案的服务器开通能力是不同的。

某些解决方案提供了模板和预先设置工具或定制配置提前缩短了开通时间。

不同处理方法的开通时间从30秒到1小时有很大的差别。

与独立服务器来比,虚拟服务器急剧的缩短了服务器的开通时间。

Ø预期的虚拟化部署

排名前3位的服务器虚拟化部署情景分别是:

测试和研发,服务器整合和灾难恢复。

排名第一位的部署情景是测试和研发项目,因为研发人员需要使用许多不同的操作系统环境,这使得相关成本的很难估计。

研发组织需要不同的操作系统,较好的选择是硬件虚拟化。

对于需要快速创建大量服务器来进行压力测试的组织来说大多数虚拟化技术已经够用,但有的虚拟化技术可以更快地开通服务器。

服务器整合(涉及到现有应用或新应用)通常发生在支持在线应用和数据的生产型服务器中。

服务器合并需要考虑的两个因素是处理损耗和服务器利用率。

对服务器合并来说最好的解决方案是操作系统虚拟化,因为操作系统虚拟化拥有更低的服务器损耗,因此能够显著的提升服务器的利用率。

灾难恢复解决方案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服务器虚拟化部署方案。

许多组织发现允许实时访问和提供冗余系统的灾难恢复方案是极其昂贵的。

由于服务器虚拟化可以被激活、重起且可在限定的时间内创建重要服务器,所以服务器虚拟化在短时间内快速成为经济高效且具有更高管理性能的灾难恢复解决方案一。

Ø总拥有成本

最后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对比每种虚拟化技术的总拥有成本。

具有更多的功能和管理工具的解决方案价格也会更高。

有的厂商要求为附加的功能和管理工具付费,这就使比较各种虚拟化技术的总拥有成本变得更加困难。

其他软件厂商将主要的管理工具和其他附加功能作为基本的管理组件或服务器产品组件。

考虑到基本产品所提供的性能和功能,再来进行总体拥有成本的比较,用户会惊奇的发现各种解决方案能提供的价值具有显著的差别。

3.2.4.2、服务器虚拟化

考虑到系统的扩展性、稳定性、可用性,结合前面章节分析,采用服务器虚拟化平台作为桌面云平台的基础支撑平台最为合理。

服务器虚拟化是一个抽象层,它将物理硬件与操作系统分开,从而提供更高的IT资源利用率和灵活性。

服务器虚拟化允许具有不同操作系统的多个虚拟机在同一物理机上独立并行运行。

每个虚拟机都有自己的一套虚拟硬件(例如RAM、CPU、网卡等),可以在这些硬件中加载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无论实际采用了什么物理硬件组件,操作系统都将它们视为一组一致、标准化的硬件。

本项目中,采用云计算虚拟化平台将14台新购PC服务器整合为一个硬件资源池,满足现有500个虚拟桌面并发对硬件设备的需求,所有的虚拟桌面均运行在虚拟化环境中。

3.2.5、产品选型

3.2.5.1、虚拟化平台软件

本方案中基础架构虚拟化软件选择国内领先的vServer虚拟数据中心系统(v3.0)。

该产品将不同种类的资源组合起来形成统一的资源池,使严密、不灵活的基础架构得以转换为位于虚拟化环境中的简单、统一、易于管理的网元集。

通过vServe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