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知识梳理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5181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概知识梳理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毛概知识梳理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毛概知识梳理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毛概知识梳理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毛概知识梳理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毛概知识梳理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毛概知识梳理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毛概知识梳理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毛概知识梳理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毛概知识梳理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毛概知识梳理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毛概知识梳理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毛概知识梳理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毛概知识梳理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毛概知识梳理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毛概知识梳理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毛概知识梳理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毛概知识梳理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毛概知识梳理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毛概知识梳理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概知识梳理总结.docx

《毛概知识梳理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概知识梳理总结.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毛概知识梳理总结.docx

毛概知识梳理总结

毛概知识梳理总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和基本点: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内容上的表现,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第四:

为走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创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坚决反对教条主义和经典主义倾向,不克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及形成条件:

【内容】:

第一,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第三,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

第四,关于政策和策略的思想。

第五,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思想。

第六,关于党的建设的学说。

【形成条件】:

(1)理论基础:

马克思列宁主义

(2)实践基础:

中国革命和建设(3)文化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4)社会基础:

中国社会的矛盾斗争(5)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的壮大(6)主观条件:

毛泽东的智慧和对党的忠诚。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和内在关系:

【内容】:

(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内在关系】:

“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灵魂和旗帜;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第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第二,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

第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第四,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简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内容和关系:

【解放思想】: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束缚,研究在心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实事求是】: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以求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实事求是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际中验证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内容。

【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我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关系】: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前提和基础;实事求是是目的和归宿;与时俱进是保障和品质。

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当中。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第一,帝国主义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但操纵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也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大权,使中国实际上丧失了主权国和独立国的地位。

第二,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加速了中国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解体。

第三,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的政治和文化生活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第四,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社会基础。

第五,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政策,又由于地方性农业经济的广泛存在,造成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加上中国地域广大,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稳。

第六,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众,日益贫困以至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简述中国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第一,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第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占全国的绝大多数,而工人阶级人数很少,如果单纯依靠无产阶级自身的力量是无法占领导中心城市的,即便一度占领了也无法长期巩固。

第三,中国恶名的地热异常强大,并且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而广大农村,特别是偏僻山区则是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这就是为革命力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可能。

因此,中国革命只有在农村积蓄力量发展壮大,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才能最终夺取全国的胜利。

过渡时期总路线及其基本思想:

【核心内容】是“一化三改”。

“一化”是指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是指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基本思想】:

第一,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这条总路线是要把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有机结合起来,在社会改造中保持生产力的同步发展;第二,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三大任务,就是要扩大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农村集体制和城镇集体所有制,把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图私有制改造为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城镇集体所有制,把资本主义私有制改造为全民所有制,在我国全面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以此奠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三,过渡时期总路线要求,无论是国家工业化还是社会主义改造,都必须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并且规定逐步进行和逐步实现。

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关系:

【本质】: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关系】:

这五句话是一个完整的,不分割的科学体系,丢掉任何一句的,都难以体现社会主义本质。

这五句话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生产力范畴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二是生产关系范畴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三是社会主义基本目的方面的“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P87简述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发展思想如何理解?

(1)发展才是硬道理:

这是邓小平同志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历史的关键时期对全党,全国人民提出的强烈要求和殷切期望,表现了他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

(2)发展是第一要务:

(3)科学发展观:

(名词解释)科教兴国的含义:

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实现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总路线):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二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2)从社会制度的角度来讲,这种转变是一种一种量的变化,没有发生根本质变,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但从具体体制机构的角度来讲,这种转变是一种质变,是一种革命性变革,是指上市一场革命。

(3)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传统意义上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4)从改革引起社会发展变化的广度和深度来看,改革的过程是对经济社会生活和各种利益关系格局重新调整的过程,改革的每一步,都会影响千家万户,必然引起经济生活、社会政治生活、工作方式和思想观念等一系列深刻变化。

(名词解释)社会保障体系:

【内容】:

社会保障体系,是指国家通过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意义】:

第一,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措施。

第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保证。

第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

(名词解释)新型工业化道路:

【内容】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意义】:

第一,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措施。

第二,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保证。

第三,完善的这回主义保障制度是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

简述为什么“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纵览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你的全局出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是我们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先后制定了许多具体政策解决农村问题,使农村得到加强、农村得到发展、农民得到实惠,为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创造了重要条件。

但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

简述结合社会事实评价改革开放:

(1)改革开放的进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只能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来解决。

(2)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就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4)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所有制上,以公有制为主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二,在在分配制度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第三,在宏观调控上,由于社会主义国家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基础之上的,国家掌握着经济命脉,代表全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能更好地反映人民利益,将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相结合,通过经济手段、计划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实施对社会经济的有效调控,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社会主义的优势与市场经济的优势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联系】:

(1)都是以市场为基础性配置手段(宏观调控间接化)

(2)企业行为自主化(3)经济运行法制化(4)保障制度社会化

我国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原则)1、按劳分配以外的收入(非公有制企业)

2、按劳动力价值(外企)

3、经营性(个体)

1、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4、知识性

5、资金性

分配制度按生产要素分配

(原则)2、按资金分配(股票、利息、基金)

3、按管理和知识产权分配(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补充)

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一、这是任何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都必须首先作出回答的问题。

第二、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史上亟待填补的课题。

2、为什么未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第一,在一个长时期内,我们的社会主义观念中存在着严重的把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教条化的倾向,没有搞清楚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二,我们曾经把苏联模式神圣化,照抄照搬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及其相应的社会主义观念。

第三,由于我们长期把苏联模式作为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从而把这一模式的种种具体作法当作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附加在社会主义之上,从而导致对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清楚。

二、社会主义的本质

1、社会主义本质论提出的背景

2、社会主义本质的提出

3、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特点:

第一、从社会主义存在和发展的内在依据上揭示社会主义本质。

第二、突出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第三、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第四、在动态中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

三、社会主义的本质论提出的意义

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三、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奠定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基石。

第四、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体现了人民利益和时代要求。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1、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

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3、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

4、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5、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进入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

二、发展是硬道理

“发展才是硬道理。

”这是邓小平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的著名论断。

江泽民也反复强调:

“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战略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做出了一系列有关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科学论

断,丰富和深化了对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认识。

三、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发展是解决中国目前所有问题的关键

(1)只有发展经济,才能振兴中华,实现现代化。

(2)只有发展经济,才能解决国内各种矛盾,保持稳定局面,做到社会长治久安。

(3)只有发展经济,才能促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

(4)只有发展经济,才能更好地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四、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论想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党在十三大报告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这个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时限);

1997年党的十五大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党的十三大初步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1、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且发展不平衡,要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化,市场化和规范化,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必然要用相当长的时间。

2、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3、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处的时代特征,和国际环境决定了初级阶段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历史意义

1、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为我们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3、是我们党反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主要内容

1、制定基本路线的经验教训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提出基本路线或总路线共有五次:

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二是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三是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四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基本路线,五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也就是党的总路线。

它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是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的基础,也是党制定各项具体方针和政策的依据。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提出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对这条基本路线内容的简明概括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涵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

第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第三,“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二、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改革开放与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内在于党的基本路线的两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基本点;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规定我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主要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坚持社会主义的问题;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直接动力,主要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如何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问题。

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统一的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它们都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其目的是更好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重大意义

第一、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主要经验的科学总结。

第二、更加清晰地描绘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蓝图。

第三、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基本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1、“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特点

第一、这一发展战略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坚持了雄心壮志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第二、这一发展战略,把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结合起来,坚持了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统一。

第三、这一发展战略,明确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一节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一、社会主义社会是不断改革的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所以需要不断地改革,主要是因为改革可以解放生产力。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根本途径。

⏹2、改革的目的是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3、改革主要是对一些不合理的具体体制进行改革。

三、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首先,从改革的根本目的来看,改革也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其次,从改革的对象来看,改革是对原有的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其三,从改革引起的重大变化来看,社会主义改革已经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四、改革要有新突破

1、坚决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

2、坚决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

3、坚决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

五、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具有内在的关联性。

⏹1、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2、发展是改革的根本目的。

⏹3、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

第一,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的程度统一起来。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六、正确认识“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

⏹第一、“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力标准

⏹第二、“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第三、“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人民利益标准

第二节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第一,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发展敏锐观察的结果。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只有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经济资源和科技成果,才能发展自己,赶上当代世界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潮流。

第二,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

长期闭关自守,把我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历史的经验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行的。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第三,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二、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经济全球化是随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客观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

⏹至此,我国已经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沿边和内地”这样一个由南到北,由东到西,由沿海到内地,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全面展开的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四、对外开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独立自主方针

1、我们的对外开放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改革开放,决不允许走资本主义道路

2、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相统一的方针

***************************************************************************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第一节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开始仿效前苏联,逐渐建立起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

当时选择这样的经济体制,有其:

客观条件:

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

主观条件:

当时在理论上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和缺点

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具有两个特点:

一是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和控制人、财、物资源,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

另一个是它具有非常强的资源动员能力。

但它也存在明显缺点:

经济增长缺乏效率,高增长主要靠投入获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