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51884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板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模板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模板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模板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模板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模板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模板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模板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模板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板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docx

《模板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模板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docx

模板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模板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一、模板设计的基本要求

施工前,根据工程设计图纸,现场条件,砼结构施工与验收规范及有关的模板技术规范进行模板设计,模板设计包括模板板面,支撑系统,及连接配件的设计,模板设计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砼结构及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以及相互位置的准确。

2、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能可靠的支承新浇砼的重量或测压力及施工过程中附加给模板的全部荷载。

3、构造简单,拆除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和砼的浇筑、养护。

4、模板接连严密,不得渗浆。

二、模板计算

㈠、恒载

1、梁体混凝土自重:

箱梁混凝土标号为40,配筋率为2.3%,所以梁体混凝土自重取26KN/m3,冲击系数取1.1;

2、木模板自重取0.75KN/m2;

3、钢构自重取78KN/m3;

4、方木自重取7.5KN/m3;

5、22工字钢自重:

0.36KN/m

(二)、荷载组合

A、模板及其支架自重;

B、新浇筑钢筋混凝土自重;

C、施工人员和施工材料、机具等行走运输或堆放的荷载;

D、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E、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

F、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G、其他可能产生的荷载,如雪荷载、冬季保温设施荷载等。

模板、支架设计计算的荷载组合

模板类别

组合荷载

计算承载能力

验算刚度

梁模板的底板及支架

A、B、C、D、G

A、B、G

梁的侧面模板

E、F

F

根据《建筑荷载设计规范》,均布荷载设计值=结构重要性系数×(恒载分项系数×恒载标准值+活载分项系数×活载标准值)。

结构重要性系数取三级建筑:

0.9,恒载分项系数为1.2,活载分项系数为1.4。

3、荷载的计算

A、箱梁荷载:

钢筋砼自重G=1374.7m3×26KN/m3=35742.2KN偏安全考虑,取安全系数r=1.2,以全部重量作用于底板上计算单位面积压力:

F1=G×r÷S=35742.2×1.2÷1535=27.9418KN/m2

B、施工人员和施工材料、机具等行走运输或堆放的荷载取F2=2.5KN/m2

C、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F3=2KN/m2

D、倾倒砼产生的冲击荷载F4=2KN/m2

E、竹胶板F5=0.1KN/m2

三、模板强度计算

箱梁底模采用高强度竹胶板,竹胶板采用宽b=1m平面竹胶板。

板厚t=15mm,b=1m。

①、模板力学性能

弹性模量E=0.1×105=10000MPa

截面惯性矩:

I=bh3/12=2.81cm4

截面抵抗矩:

W=bh2/6=3.75cm3

截面积:

A=bh=150cm2

②、模板受力计算

条件:

δ<[δm]

δ=M/W=(ql2/8)/(bh2/6)<[δm]

l—底模板下方木衬板间距(m);

b—为模板宽,取b=1m;

h—为模板厚,15mm厚竹胶板,取h=0.015m;

[δm]—木材抗弯强度,取[δm]=13Mpa;

q—作用在模板上的线荷载;

底模板均布荷载:

F=

q=0.9x[(26×H×1.1+0.75×0.015×1)×1.2+(2+2+2.5)×1.4]=30.89H+8.20

受力简图

(1)

其中H为混凝土厚度,将上式代入强度条件有:

l<[3.90/(30.89H+8.20)]1/2

计算结果如下:

当H=0.25+0.22=0.47时,l<0.41m

当H=1.5时,l<0.27m

③、挠度:

条件:

fmax<[f]

fmax=5ql4/384EI<1/400

即:

ql4<384EI/5x400

其中q不计振动荷载

q=0.9x[(26×H×1.1+0.75×0.015×1)×1.2+2.5×1.4]=30.89H+8.20

其中:

E=1x107KN/m2

I=bh3/12=1x0.0153/12=2.81cm4

则:

l<[5.39/(30.89H+3.16)]1/4

当H=0.25+0.22=0.47时:

l<0.74m

当H=1.5时:

l<0.57m

因此在腹板的位置采用方木间距为25cm,空箱位置采用35cm倒角介于两者之间间距为30cm。

按以上计算布置可以满足模板强度及刚度的要求。

三、模板施工前的安全技术、准备工作

当模板构件进场后,要认真检查构件和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例如刚摸、构件是否有严重锈蚀或变形,构件的焊接或连接螺栓是不是符合要求;材质以及构件拼接头是否牢固等,同时还要排除模板工程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要保证运输道路畅通,做到,现场防护设施齐全;在地面上支模场地必须平整坚实,夜间施工有足够的照明设备,电动工具的电源线绝缘,漏电保护装置齐全,并做好模板垂直运输。

现场施工负责人员模板施工前认真向有关人员作安全技术交底,特别是新工艺、必须通过试验,培训操作人员。

模板工程作业高度在2米或2米以上时,根据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和防护,要有可靠安全的操作架杆,在临街及交通要道及施工区或设警示牌,避免伤及行人,操作人员通行通过过道,不得在墙顶,独立梁及其他狭窄面堆放模板料,高处支模工人的人具不用时要放入工具袋内,不得随意将工具模板零件放在脚手架上,以免坠落伤人。

四、模板的拆除

不承重的侧模板包括梁、柱的侧模板,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即可拆除。

承重模板,包括梁、板等水平结构构件的底模,应根据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强度达到50%~75%,梁75%~100%,悬臂构件,砼强度达到100%,方可拆除。

拆模之前必须有拆模申请,并根据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记录达到规定,技术负责人批准,方可拆模。

拆模时,模板下方不能站人,拆模区应设警戒线,以防有人误入被砸伤,拆除的模板向下运送传递,上下呼应不能猛撬,以致大片塌落,吊装拆除模板时,模板应堆码整齐并捆牢,方可吊运

基坑内模板拆除,应注意基坑过坡的稳定,特别是拆除模板支撑时,可能使边坡上发生振动,因而塌方,拆除模板应及时运到离基坑较远的地方进行清理。

五、模板存放、防倾倒措施

本工程拆除的模板不得随意往下仍,须向下传递至地面,连续的模板须一次性拆除完毕,以免落下伤人,模板向下传递时,多个模板应扎牢,模板应有放在防雨,排水措施良好的场地,下垫木楞离地面高度≥10cm;模板须分规格存放,将表面浮灰全部清理干净,并刷隔离剂,堆放平整,无晃动,成堆模板堆放高度不大于1.8米,各堆放应有一定间距,以免发生碰撞而倾倒,基场内无积水。

六、安全技术

支撑材料有足够强度,前后左右相互搭牢;支撑如撑在软土地上,必须将地面预先夯实,并铺设通长垫木,必要时垫木下再加垫横板,以增加支撑在地面上的接触面,保证在混凝土重量作用下不发生下沉(要采取措施消除泥土受潮后可能发生的下沉)。

1、基础工程模板

基础工程模板安装,应先检查基坑土壁边坡的稳定情况。

发现有塌方危险时,必须采取安全加固措施施工后,方能开始作业,操作人员上下基坑要设扶梯,基坑上边缘1米以内不允许堆放模板构件和材料,分层分价的柱模支模,要待下层模板校正并支撑牢固之后,再支上一层模板。

2、砼柱模板

柱模板支撑时,四周必须设牢固支撑或用钢筋,钢丝绳拉接牢固,避免柱模整体歪斜甚至倾倒,柱箍的间距及拉接设置必须依照设计要求。

3、梁板支模

梁板支模,应搭设牢固的操作平台,并设防护栏杆,避免上下同时作业,上下支架的立架的立柱应垂直,支架的层间垫板应平整。

现浇时应采取分层分段支模施工方法,在已拆除模板的结构上,支模要验算结构的承载力是否能承受上部支模的荷载,若承载力不够,必须附加临时支架、加固或事先保留该模板支柱。

4、安全注意事项

(1)、模板作业场地

1)模板作业场地的布置。

木料、钢模、模板半成品的堆放,废料堆集和场内道路的修建,应做到统筹安排,合理布局。

2)作业场地应搭设简易作业棚,修有防火通道,配备必需的防火器具。

四周应设置围栏,作业场内严禁烟火。

3)钢模、木材应堆放平稳,元木垛高不得超过3m,垛距不得小于1.5m,成材垛高一般不得超过4m,每增加0.5m应加设横木。

垛距不得小于1m。

作业场地应避开高压线路。

4)下班前应将锯末、木屑、刨花等杂物清除干净,并要运出场地进行妥善处理。

(2)、模板制作

1)制作模板时应细致选料。

制作钢模不得使用扭曲严重、螺丝孔过多、开裂等材料。

木模不得使用腐朽、扭裂和大横节疤等木料。

2)制作钢木结合楼板时,其钢木结合部位的强度、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制作中应随时检查工具,如发现松动、脱落现象,应立即修好。

4)用旧木料制作模板时,应将钉子、扒钉拔掉收集好,不得随地乱扔。

(3)、模板支立及拆除

1)在基坑或围堰内支模时,应检查基坑有无塌方现象,围堰是否坚固,确认无误后,方可操作。

2)向基坑内吊送材料和工具时,应设溜槽或绳索系放不得抛掷。

机械吊送应有专人指挥、模板要捆绑结实,基坑内的操作人员要避开吊送的料具。

3)用人工搬运,支立较大模板时,应有专人指挥,所用的绳索要有足够的强度,绑扎牢固。

支立模板时,底部固定后再进行支立,防止滑动倾覆。

4)支立模板要按工序操作。

当一块或几块模板单独竖立和竖立较大模板时,应设立临时支撑,上下必须顶牢。

操作时要搭设脚手架和工作平台。

整体模板合拢后,应及时用拉杆斜撑固定牢靠,模板支撑不得钉在脚手架上。

5)用机械吊运模板时,应先检查机械设备和绳索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起用后下面不得站人或通行。

模板下放,距地面1m时,作业人员方可靠近操作。

6)高处作业应将所需工具装在工具袋内。

传递工具不得抛掷或将工具放在平台和木料上,更不得插在腰带上。

7)在用斧锤作业时,应照顾四周和上下的安全,防止误伤他人。

斧头刃口处应配刃口皮套。

8)拆除模板时,应制订安全措施,按顺序分段拆除,不得留有松动或悬挂的模板,严禁硬碰或用机械大面积拉倒。

拆下带钉木料,应随即将钉子拔掉。

9)拆除模板不得双层作业。

3m以上模板在拆除时,应用绳索拉住或用起吊设备拉紧,缓慢送下。

以K115+893.015桥梁为例计算过程如下:

一、施工荷载计算取值

㈠、恒载

1、梁体混凝土自重:

箱梁混凝土标号为50,配筋率为2.3%,所以梁体混凝土自重取26KN/m3,冲击系数取1.1;

2、木模板自重取0.75KN/m2;

(二)、荷载组合

A、模板及其支架自重;

B、新浇筑钢筋混凝土自重;

C、施工人员和施工材料、机具等行走运输或堆放的荷载;

D、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E、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侧面的压力;

F、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G、其他可能产生的荷载,如雪荷载、冬季保温设施荷载等。

模板、支架设计计算的荷载组合

模板类别

组合荷载

计算承载能力

验算刚度

梁模板的底板及支架

A、B、C、D、G

A、B、G

梁的侧面模板

E、F

F

根据《建筑荷载设计规范》,均布荷载设计值=结构重要性系数×(恒载分项系数×恒载标准值+活载分项系数×活载标准值)。

结构重要性系数取三级建筑:

0.9,恒载分项系数为1.2,活载分项系数为1.4。

3、荷载的计算

A、箱梁荷载:

钢筋砼自重G=1374.7m3×26KN/m3=35742.2KN偏安全考虑,取安全系数r=1.2,以全部重量作用于底板上计算单位面积压力:

F1=G×r÷S=35742.2×1.2÷1535=27.9418KN/m2

B、施工人员和施工材料、机具等行走运输或堆放的荷载取F2=2.5KN/m2

C、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F3=2KN/m2

D、倾倒砼产生的冲击荷载F4=2KN/m2

E、竹胶板F5=0.1KN/m2

二、模板强度计算

箱梁底模采用高强度竹胶板,竹胶板采用宽b=1m平面竹胶板。

板厚t=15mm,b=1m。

①、模板力学性能

弹性模量E=0.1×105=10000MPa

截面惯性矩:

I=bh3/12=2.81cm4

截面抵抗矩:

W=bh2/6=3.75cm3

截面积:

A=bh=150cm2

②、模板受力计算

条件:

δ<[δm]

δ=M/W=(ql2/8)/(bh2/6)<[δm]

l—底模板下方木衬板间距(m);

b—为模板宽,取b=1m;

h—为模板厚,15mm厚竹胶板,取h=0.015m;

[δm]—木材抗弯强度,取[δm]=13Mpa;

q—作用在模板上的线荷载;

底模板均布荷载:

F=

q=0.9x[(26×H×1.1+0.75×0.015×1)×1.2+(2+2+2.5)×1.4]=30.89H+8.20

受力简图

(1)

其中H为混凝土厚度,将上式代入强度条件有:

l<[3.90/(30.89H+8.20)]1/2

计算结果如下:

当H=0.25+0.22=0.47时,l<0.41m

当H=1.5时,l<0.27m

③、挠度:

条件:

fmax<[f]

fmax=5ql4/384EI<1/400

即:

ql4<384EI/5x400

其中q不计振动荷载

q=0.9x[(26×H×1.1+0.75×0.015×1)×1.2+2.5×1.4]=30.89H+8.20

其中:

E=1x107KN/m2

I=bh3/12=1x0.0153/12=2.81cm4

则:

l<[5.39/(30.89H+3.16)]1/4

当H=0.25+0.22=0.47时:

l<0.74m

当H=1.5时:

l<0.57m

因此在腹板的位置采用方木间距为25cm,空箱位置采用35cm倒角介于两者之间间距为30cm。

按以上计算布置可以满足模板强度及刚度的要求。

 

新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0.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