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9249569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

《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docx

模板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模板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同江中俄铁路项目经理部

 

目录

一、工程概况1

二、模板施工流程图2

三、模板及支撑3

四、设计制作4

五、组装、运输5

六、安装与拆除安全方案6

七、安装、调整8

八、模板加固9

九、模板的质量要求9

十、混凝土浇筑、预埋锚固件9

十一、模板拆除与清理10

十二、其它安全要求11

十三、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及保证体系13

模板施工安全专项方案

一、工程概况

同江中俄铁路大桥工程位于黑龙江省同江市与俄罗斯列宁斯阔耶市之间,铁路特大桥将连通向阳川~哈鱼岛铁路与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列宁斯阔耶支线。

本线路自同江地方铁路二期头村附近K50+400起,向东北取直设换装站,在三村附近跨同抚大堤,后利用既有铁路位置行进。

线路长度15.3km。

本标段起讫里程为DK50+400—DK65+940,主要包含本标段内同江北换装站1个站场、同抚大堤大桥1座128.9m、区间路基、线路、小桥涵、房屋、铺轨、铺碴、三电工程及Ⅱ标段里程范围内的铺轨、铺碴、三电工程、主桥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板安装(包括垫层)。

1、路基工程

I标段线路15.53433km,其中路基总长15.3km,区间土石方(断面方)总数为105.876×104m3,土石方指标为6.873×104m3/km.

主要工点类型有路堑坡面防护、路堤边坡防护、软土路基、低路堤等。

2、桥涵工程

本标段共有普通梁式桥一座,总长128.9m,框构桥6座,1562.99顶m2;框架涵13座,419.49m;圆涵6座,280.19m。

详见附表1。

3、轨道及站场工程

新建正线采用重型轨道,同江铁路特大桥至边检场站按四轨套轨设计,边检场站至同江北换装站分别铺设宽轨线路及准轨线路。

标准轨轨距1435mm,宽轨轨距1520mm。

①有砟轨道

标准轨:

正线DK50+400—DK75+170,线路长度24.545km。

哈鱼岛联络线LDK73+638.29—LDK75+146.85,线路长度1.51km。

宽轨:

正线DK57+100—DK75+170,线路长度17.845km。

套轨:

DK75+170—DK75+830.5路基地段,线路长度0.661km。

DK75+830.5—DK80+351.39钢筋混凝土桥梁地段,线路长度4.521km。

②无砟轨道

DK80+351.39--DK82+237.84钢梁桥地段,线路长度1.886km。

沿线共设置2个车站,分别为同江北换装站和边检场站。

中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同江中俄铁路大桥工程包括同抚大堤大桥128.9延长米/座、涵洞694.68延米/19道、框构桥1562.99平方米/6座、房建26382平方米等,主要模板工程在以上工程。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我项目部将对安全生产实行动态管理,贯彻实施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生产达标,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模板施工流程图

设计制作

组装、运输

安装、调整

浇筑混凝土、预埋锚固件

拆除提升

三、模板及支撑

(一)模板工程基本要求

1、为了满足工程需要,模板支撑必须保持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以满足混凝土结构荷载和施工荷载的承载能力,不变形、不倾斜、不摇晃。

搭设拆除方便及确保施工安全。

2、模板是为保证混凝土浇筑后达到规定的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结构物,一般包括由面板、肋(或围令)组成的单块模板及其支承结构和锚固件等。

常见的有木模板、钢模板、多卡模板、滑动模板、预制混凝土模板、特殊模板等。

我项目部主要模板工程在五座大桥桩基以上,工程采用的是钢模板和预制混凝土模板。

3、钢模板施工包括模板的设计制作、安装、拆除、维修(护)等工作在内的系统工作,涉及模板拆装专用机具和起重作业、高空作业等危险性较大的作业。

4、桥墩模板采用大块整体钢模板。

面板采用6mm厚A3钢板,加劲采用6mm厚A3钢板,一般节长度为3.0—6.0m,另外再加工一部分小节模板,根据墩身高度,搭配使用,保证一次立模到顶(下一道系梁顶或盖梁底)。

见模板配置表。

每节模板圆形加工成对称两片,模板的竖向连接及块与块之间的环向连接采用M20螺栓联接,螺栓孔距为10cm。

为防止漏浆,模板缝之间夹有3mm厚的弹性橡胶条。

系梁底模及侧模亦采用大块钢模板,并与墩身模板栓接成整体。

模板集中加工,板面之间应平整,接缝应严密,不漏浆,保证墩柱外露面美观,线条流畅。

(二)模板支撑

墩柱模板采用汽车吊安装,实地吊车无法站位处可用倒链或滑轮提升模板,进行组装。

在安装模板前,墩柱每节模板在地面组成一个整体,待桥墩钢筋绑扎完毕后,用汽车吊安装,大的节段在下,小的节段在上,一次立模到顶(下一道系梁顶或盖梁底),节与节之间的螺栓连接人工在钢管式脚手架工作平台上进行。

桥墩模板四周用拉线(风缆)牢固对拉,每根风缆上均设置手拉导链,以便校正模板的垂直度。

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松开模板的竖向联接螺栓,汽车吊配合人工拆模。

模板卸落后,及时修整、保养。

四、设计制作

1、模板的制作设计原则及质量要求

(1)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模板施工规范规定的各项施工荷载,并保证变形不超过允许范围。

(2)安装和拆除方便,尽量做到标准化、系列化,有特殊要求或操作程序复杂的模板应同时制定操作规程。

(3)安全附件齐全,安全设施、操作环境满足作业要求。

(4)自行设计的模板及其施工方案、操作规程等必须经本单位总工程师审批,并报工程监理审批。

(5)每完成一道工序要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查制度,不合格的部位不通过,不留隐患。

2、模板荷载及组合

(1)模板的自身重力根据模板设计图纸确定。

(2)新浇筑的混凝土重力,对普通混凝土可采用24KN/M2,对其他混凝土可根据实际重力密度确定。

(3)钢筋及预埋件的重力(应根据设计图纸确定)。

对一般梁板结构,每立方米钢筋砼的钢筋自重可按楼板1.1KN、梁1.5KN取用。

(4)施工人员及机具设备的重力。

(5)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6)新浇筑混凝土的侧压力、浮托力。

(7)卸混凝土时对模板产生的冲击荷载。

(8)其它荷载(如风荷载、黏结力、摩阻力等)。

五、组装、运输

1、组装要求

(1)模板组装前,对模板系统各部件进行清点和外观检查,有严重缺损、碰伤变形等缺陷的部件不得使用。

(2)组装现场须有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

(3)模板系统的各部件齐全,连接牢固,组装好的模板要根据其结构特点整齐放置,保证稳定。

2、运输

(1)使用吊机装卸车时,必须有专人指挥,指挥人员须持证上岗,配合装卸车的人员谨防被模板压伤、挤伤或从车厢上踏空坠落。

(2)运输车辆须满足运载要求,超长、超宽、超高时要有专项运输安全措施,模板必须捆绑固定。

(3)车辆驾驶员须严格遵守道路交通管理条例,车速不宜过快,谨防模板下滑、倾倒或途中挂线。

(4)严禁人货混装。

(5)模板吊运进仓时,必须由起重人员进行指挥、挂钩,模板捆绑必须紧固,下系牵引绳,禁止单点起吊,禁止在模板内夹带其它物件,模板各种扣件、连接件、配件等须装在工具袋内,须吊运时,必须使用吊篮。

六、安装与拆除安全方案

1.模板安装施工安全要求

(1)模板安装必须按模板的施工设计进行,严禁任意变动。

(2)安装和拆除高度超过4m模板时,周围应设安全网或搭设脚手架和加设防护栏杆。

在临街及交通要道地区,尚应设警示牌,并设专人维持安全,防止伤及行人。

(3)如采用悬吊模板、桁架支模方法,其支撑结构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4)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临时固定设施,严防倾覆。

(5)模板的支柱纵横向水平、剪刀撑等均应按设计的规定布置,当设计无规定时,一般支柱的网距不宜大于2m,纵横向水平的上下步距不宜大于1.5m,纵横向的垂直剪刀撑间距不宜大于6m。

当支柱高度小于4m时,应设上下两道水平撑和垂直剪刀撑。

以后支柱每增高2m再增加一道水平撑,水平撑之间还需增加剪刀撑一道。

当楼层高度超过10m时,模板的支柱应选用长料,同一支柱的连接头不宜超过2个。

(6)采用分节脱模时,底模的支点应按设计要求设置。

(7)支撑应按工序进行,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8)支设4m以上的模板时,应搭设工作台,不足4m的,可使用马凳操作。

(9)模板在未装对拉螺栓前,板面要向内倾斜一定角度并撑牢,以防倒塌。

安装过程要随时拆换支撑或增加支撑,以保持墙板处于稳定状态。

模板未支撑稳固前不得松动吊钩。

(10)安装模板时,应从内、外角开始,向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拚装,连接模板的U形当模板采用分层支模时,第一层模板拚装后,应立即将内、外钢楞、穿墙螺栓、斜撑等全部安设紧固稳定。

(11)用钢管和扣件搭设双排立柱支架支承梁模时,扣件应拧紧,且应检查扣件螺栓的扭力矩是否符合规定,当扭力矩不能达到规定值时,可放两个扣件与原扣件挨紧。

横杆步距按设计规定,严禁随意增大。

(12)平板模板安装就位时,要在支架搭设稳固,板下楞与支架连接牢固后进行。

U形卡要按设计规定安装,以增强整体性,确保模板结构安全。

2.模板拆除施工安全要求

(1)拆除时应严格遵守各类模板拆除作业的安全要求。

(2)拆模板,应经施工技术人员按试块强度检查,确认混凝土已达封拆模强度时,方可拆除。

(3)高处、复杂结构模板的拆除,应有专人指挥和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并在下面标出作业区,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区。

操作人员应配挂好安全带,禁止站在模板的横拉杆上操作,拆下的模板不准向下乱扔。

(4)工作前,应检查所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工作时思想要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从空中滑落。

(5)拆除模板一般采用长撬杠,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正拆除的模板下。

在拆除楼板模板时,要注意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下伤人。

(6)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

(7)已拆除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应及时运走或妥善堆放,严防操作人员因扶空、踏空坠落。

(8)在混凝土墙体、平板上有预留洞时,应在模板拆除后,随即在墙洞上做好安全护栏,或将板的洞盖严,不得留下松动和悬挂的模板。

七、安装、调整

(1)模板的安装调整须按程序进行,在上一道工序未完成或经过验收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2)大块模板、整体模板等在吊装时应使用专用吊耳或设计规定的吊点位置,先进行试吊,确认无误后,方可正式吊装,模板就位并连接牢靠后方可摘钩。

(3)特殊部位或特殊模板的安装、使用、调整必须遵守模板设计中的相关规定。

(4)模板的支承结构、围令、拉条、锚固件等均应按设计的规定布置,不得偷工减料、简化结构及附件。

(5)模板不得使用腐朽、扭裂等不合格材料,顶撑要垂直,底部平整坚实,剪刀撑、拉杆连接牢固。

(6)安装基础及地下工程组合钢模板时,要认真检查槽帮土壤或岩石的稳定情况,有无裂缝或塌方的危险;槽两边1m内不得堆码模板;向槽内运送模板等材料时应使用吊机、溜槽或用绳索吊下,人员上下要设梯道;模板要平放,不得靠在槽帮上;分层、分段支模板时,应边组装边安设模板支承杆件,下层模板就位校正并支撑牢固后,方可进行上一层模板的安装。

(7)支立墩柱模板,其支柱斜撑均要支实,拉杆要牢固,主要解决垂直度、施工时的侧向稳定及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问题,必要时搭设有施工脚手架。

(8)盖梁模板施工时,当梁的跨度≥4m时,应使梁底模板中部略为起拱,以防止由于灌注混凝土后跨中梁底下垂。

(9)搭设时必须控制好各梁底,底标高减去模板厚度和托木高度,才是支撑最终搭设高度。

按照规定的构造尺寸进行搭设。

及时与结构拉结以确保搭设过程的安全。

拧紧扣件(拧紧程度应适当)。

有变形的杆件和不合格的扣件严禁使用。

搭设时工人必须佩挂安全带。

对没有搭完成的脚手架,在每天收工时,一定要确保架子的稳定,以免发生意外。

八、模板加固

柱模在制作时按柱的设计截面尺寸分面制作成几块,在立模时边立边拼装,拼装好柱模按轴线进行校正,用铝垂校正垂直,边校正边固定。

九、模板的质量要求

(1)模板的几何尺寸准确,必须保证工程结构部分的形状尺寸和位置、标高等设计规定。

(2)拼缝严密,不漏浆,接缝平整,表面无灰巴油污。

(3)模板要有足够的承载力,整体刚度好,构造尽量简单,便于装拆,便于钢筋绑扎和浇灌混凝土。

(4)柱模上下应保持在同一轴线上,垂直偏差控制在5㎜内水平标高应符合设计标高,准许高差控制在8㎜内。

(5)梁模起拱必须在装底模时,按设计要求起拱,设计无规定时起拱不得超过梁净跨的3‰。

(6)柱、盖梁模板拆除必须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以上方能拆模。

十、混凝土浇筑、预埋锚固件

1、混凝土浇筑的安全要求

(1)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混凝土与模板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

(2)开仓前,模板系统必须经检查合格,并经工程监理验收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2、预埋锚固件安全要求

预埋的锚固件质量可靠,埋入部分无油污、浮锈,预埋的锚固件大小、型号、数量、位置须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埋入和预留的长度按设计要求进行或以满足强度要求为准,在混凝土凝固期间不得摇动预埋的锚固件。

十一、模板拆除与清理

1、拆除基本要求:

一般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

(1)模板拆除应在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经施工管理人员同意后,方可进行。

(2)模板的拆除应按拆模程序进行;拆盖梁支柱时,应先拆侧模,后拆底模;拆除时不能硬撬、硬砸,统一指挥。

(3)大面积的拆除或拆除承重模板、多卡模板、整体模板、特殊模板、结构复杂模板等要有熟练工人带班指导,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根据具体施工环境设置安全哨、安全警戒。

(4)拆除预制件模板时,应边拆边加支撑支牢,以防构件倾倒。

(5)拆除的模板不得乱丢、乱放,谨防模板滑落和砸坏电缆、管线等。

2、模板清理

(1)模板及支撑部件拆除后,应及时按种类、规格进行清理,并运离拆模区域,以便后续工作的开展;应将模板及支撑部位上粘结的混凝土残浆清理干净,以免在下次使用中影响混凝土表面质量。

(2)清理中,可使用木工锤、小铁铲、钢丝刷等工具,采用铲刷或振动法进行清理,不得任意敲打模板及支撑部件,以防损坏;木质模板应及时起钉补洞;应及时清理出交通路线和安全通道,以便施工人员通行方便和应急意外事件的需要;

(3)模板清理后应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以利周转使用;模板工程施工中和完成后,应注意清理混凝土接头处的垃圾或污染,必要时应留设一定的清垃圾口,采用人工吸尘器抽吸、水冲等方法进行清理。

十二、其它安全要求

1、基本要求

(1)作业人员规范使用劳保用品,严禁酒后作业;特种作业人员须持证上岗。

(2)登高作业、排架作业须遵守高空作业、架子工相关规定,作业人员无禁忌症。

(3)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熟悉操作过程,大型模板(多卡模板、整体模板、预制模板等)的吊装必须由起重工指挥,起吊前须检查模板结构是否牢固可靠。

(4)使用的斧头、铁锤、扳手等工具,柄把上系绳子,以防使用中脱手坠落;工具、U形卡、蝴蝶卡等须装在工具袋里,传递中禁止相互抛掷;使用中经常检查手柄,以防松动脱落。

(5)有钉子的木板禁止在施工现场乱放,不能及时清理时,必须将钉子砸弯或拔出,以防扎脚。

(6)施工现场必须设置醒目的安全标识,布设交通通道,并根据现场实际需要挂设安全网、搭设护栏和防护棚。

(7)禁止将安全带(绳)系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

(8)禁止上下同时作业,拆、立模时,下部须设警戒。

(9)光线不好或遇恶劣天气时,不得拆、立模板。

2、拆、立模安全要求

(1)高处、悬臂、复杂结构模板的安装与拆除,应按施工设计要求进行,事先应有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

(2)立模时,如中途停歇,应将支撑、搭头、底脚、临时拉条等固定牢靠;拆模间歇时,须将已松动的模板、支撑等拆除、运走并妥善堆放,以防人员因扶空、踏空而坠落。

(3)模板上如有预留洞,安装后应将洞口盖好,混凝土板上的预留洞,应在拆模后随时将洞口盖好,形成的临空面、开放部位要及时加设防护栏杆。

(4)拆除模板时,操作人员严禁站在正拆除的模板上,禁止在悬吊式模板、立好的模板顶部行走,禁止在模板拉杆、支撑及外露拉条头上攀登。

(5)模板的拉条不应弯曲,拉条直径不小于14mm,焊接牢固,割除外露螺杆、钢筋头时应接住,不得任其自由下落。

(6)模板的支撑,不得撑在脚手架上,承重模板的支撑架必须按设计方案搭设(支撑系统施工安全要求见“脚手架施工作业指导书”);在脚手架、平台上拆、立模时,模板堆放整齐、稳定,堆放的量不得超过允许载重量。

(7)拆、立组装的定型钢模板,必须由起重工指挥起吊,定位后必须装好插销、顶撑、底脚、拉条等紧固件,否则吊机不得脱钩,拆除时,必须挂钩并稍受力后,才准割除模板上口拉条。

(8)模板作业人员要做好交接班记录,当班人员要把本班情况给下一班人员在现场交待清楚,尤其是对存在问题的部位必须交待仔细;下一班作业人员操作前要对现场情况进行检查,对遗留问题进行核实。

(9)模板的检查、维护须针对检查对象编制检查表,落实检查责任人、检查时间(周期)。

十三、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及保证体系

1、安全施工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并领导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

(2)本项目实行安全生产三级管理,即;一级管理由项目经理负责,二级管理由专职安全员负责,三级管理由班组长负责。

(3)按照我单位安全生产规定要求,落实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各自做好本岗位的安全工作。

(4)本项目在开工前,由项目经理部编制实施性安全技术施工组织设计,确保施工安全。

(5)实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制,由经理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详细安全技术交底,凡参加安全技术交底的人员要履行签字手续,并保存资料。

项目经理部专职安全员对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做好记录。

(6)支模搭设、拆除和砼浇筑期间,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支模底下,并由安全员在现场监护;

(7)砼浇筑时,安全员专职观察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变形情况,发现异常现象时应立即暂停施工,迅速疏散人员,待排除险情并经施工现场安全责任人检查同意方可复工;

(8)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品,未经落实不得进行施工;

(9)高处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体格检查,身体不适或有恐高症者不得进行高空作业。

(10)模板、钢管不得使用腐朽扭裂、襞裂的材料,顶撑要垂直,底部平整坚实,扣件要扣牢;

(11)支撑应按工序进行,模板未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12)操作时不准将钉含在口内;

(13)拆除模板必须经工地技术负责人同意,操作时应按顺序进行,严禁猛撬,硬砸或大面积撬落。

超过4米以上高空不允许让模板材料自由落下,凡是上方拆除模板时,下方必须设禁区警示标志,禁止行人通过;

(14)一切人员包括拆除模板的本人,不得在拆了支顶而未拆除模板的下方休息和通行;

(15)模板拆除后要立即清理运走或归堆,疏通道路,带铁钉的碎板要清理,防止铁钉刺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