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五校届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5229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抚州五校届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西省抚州五校届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西省抚州五校届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西省抚州五校届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西省抚州五校届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江西省抚州五校届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江西省抚州五校届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江西省抚州五校届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江西省抚州五校届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江西省抚州五校届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江西省抚州五校届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江西省抚州五校届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抚州五校届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docx

《江西省抚州五校届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抚州五校届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抚州五校届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docx

江西省抚州五校届高三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江西省抚州五校2014届高三5月联考

文综历史试题

(广昌一中、南丰一中、金溪一中、崇仁一中、南城一中)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24、西欧采邑制是最初查理•马特在担任法兰克王国宫相期间(714至741年)实施的改革内容之一,是对土地占有形式的改革,即将土地及当地农民一起作为采邑制分封给有功劳的人,以服兵役为条件,供终身享用,但不能世袭,从而道成层层附属的关系,关于西欧采邑制与西周分封制的比较,说法最准确的是()

A、两者都体现了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纽带

B、两者都有利于统一民族国家和文化的形成

C、两者所关联的经济性质是不同的

D、两者受封的对象相同

25、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工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

……(技

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

”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

A、纺织业由政府专营B、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

C、技术垄断成为行规D、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

26、《宋会要辑稿》记载:

“上封者言:

‘岭南村墟聚落,间日会集裨贩,谓之虚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冀增市算。

’帝曰:

‘徒扰民尔,可仍其旧。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

是()

A、宋代重农抑商政策并未完全放弃

B、宋代相对落后地区的农村商品经济亦有发展

C、经济重心南移使岭南地区的经济已超越中原

D、闭关锁国政策在宋代已有萌芽

27、自太平军兴起后,各省多以镇压太平军为借口,截留田赋,以备急需。

《辛丑条约》签

订后,因赔款数额巨大,中央无力偿还,遂将赔款数额分摊于各省,于是各省便以分担赔款之名而获得就地自由筹款之权。

及至民国初年,因时局动乱,各省田赋多被地方军阀擅自截留或挪用。

上述材料表明从晚清到民国初年()

A、地方政府获得了财政自主权B、地方政府擅自截留中央财政

C、社会动荡不安导致财赋减少D、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被破坏

28、1923年,孙中山在《中国革命史》一文中曾自述其思想的传承:

“余之谋中国革命,其

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

其中“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主要是指()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

29、张鸣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

“五四运动实际是分为两部分的。

第一部分是新文化

运动,叫五四新文化运动,从1917年蔡元培到北大当校长时就已经开始了。

第二部分是1919年5月4日前后的抗议运动。

但在我看,这两个实际上是两回事、两个事件。

”关于材料中“两回事、两个事件”的理解错误的是()

A、前期是文化启蒙,后期是政治运动

B、前期是思想解放,后期是民族救亡

C、前期是爱国主义,后期是民族主义

D、前期具有反封建性质,后期具有爱国主义性质

30、罗马帝国全盛时期,假设一个贵族垂涎另一个贵族的财产,而后者碰巧在帝国家庭中失

宠,此时前者就可作为控方揭发后者叛逆罪,如果被告被判死刑,前者就可得到被告的一部分财产。

这反映了()

A、贵族之间的矛盾已经影响到帝国的稳定

B、罗马法无法有效的解决财产纠纷问题

C、罗马法的不足使其成为贵族斗争工具

D、罗马法不利于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31、泰勒斯因为见到水有三态的变化,进而推想其他物质的形成也是依据相同的原理,提出

“万物皆为水”的理论;苏格拉底认为“人应该节制肉身的欲望,解放灵魂,以唤起因肉体牵绊而被遗忘的知识”。

柏拉图认为“所有人类感官感受到的知识和价值,都自于理性世界”。

综观这些希腊哲学家们的言论,我们可归纳出希腊哲学的共同特色是()

A、就个别的表象,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B、以隐晦的神喻解释各事物的原因

C、不相信表象,转而探索背后的真相

D、针对不同事物和现象提出个别答案

32、1780到1783年,美国有11个州共发行了24636万多美元的纸币,由于没有足够的硬币与物资保证,最后几乎一文不值。

1784年,大约370万英镑的货物输入美国,而美国输出品价值仅75万英镑。

由于可信用的货币稀缺,某些地方又恢复了原始的以货易货方式。

美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新生政权缺少经济管理经验

B、中央政府缺乏管理经济的强制权力

C、对外贸易交往中竞争力较差

D、州与州之间缺乏经济交往的协调力

33、启蒙时代的哲学家伏尔泰说:

“天狼星的光始终如一,对我们说,道德哲学亦始终如

一。

”“一切关于显灵或奇迹的说法,一切认为上帝干预自然秩序的信仰,都是假的,……

人类要了解上帝,只需要有理性就够了。

”对以上两段文字解读正确的是()

A、伏尔泰是无神论者,主张以道德取代宗教

B、伏尔泰认为如果上帝无法显灵,无法干预自然秩序,上帝的存在就很可疑

C、伏尔泰相信自然神论,认为宗教的精粹在于尊敬宇宙的合理性和完美性

D、伏尔泰认为研究天文学有助于了解上帝的存在

34、在1689年到1834年的一百多年时间里,英国国王利用其行政权,通过任命内阁、收买

议员、安插亲信等手段,对国会和政府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操纵。

这充分说明()

A、光荣革命后英国王权一度出现反弹

B、国王违背宪法规定肆意扩张权力

C、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过程的渐进性

D、资本主义发展尚不足以制约王权

35、1945年7月,艾德礼政府推行以“经济计划化”为主体的国有化政策,掀起战后英国第

一次国有化高潮。

从1945年到1951年,约占国民经济部门的20%实现国有化。

1974年3月,威尔逊工党政府在英国掀起第二次国有化高潮,到1979年,英国国有企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5%,就业人数占总劳动力的8.1%。

然而,两次国有化导致经济停滞、通货膨胀、失业率攀升等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被世人称为“英国病”。

“英国病”的主要病因是()

A、英国接受马歇尔计划援助较少

B、二战对英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C、英国实行国有化违背了历史潮流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调节作用减弱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42~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必考题(6题,共135分)

4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5分)

材料一:

两宋时期适应江南水田耕种的农具进展极大,圩田、坝田、涂田、梯田的兴起,战国以延续上千年之久的单作制向一年两熟的复种制过渡。

杨万里诗“却破稻田秧晚稻”。

粮食产量提高,并稍有盈余。

……而地狭人众地区逼迫着当地农户寻求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

庄季裕说,苏州太湖洞庭山方圆数十里,“多种柑桔、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

”“川蜀茶园,本是百姓两税田地,不出五谷,只是种茶,税赋一律科折,役钱一律均出。

自采茶货卖,以充衣食。

”到1109年,宋人口达到1.04亿,相当于汉唐的二倍。

从北宋初年到十二世纪初,人口增长率为14‰。

 农村人口的增长,产生了大批无地或少地农民,他们流入城市,如东京开封“即早辰,桥、市、街、巷口皆有竹木匠人,谓之杂货工匠,以至杂作人夫……罗立会聚,候人请唤,谓之‘罗斋’。

竹木作料,亦有铺席;砖瓦泥匠,随手即就。

——摘自葛金芳《从原始工业化看宋代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材料二:

在中国,城市和乡村是一个互相哺育的过程。

我们中国人一直说“衣锦还乡”、“光宗耀祖”,明清两大商帮集团:

晋商和徽商,他们在外面做生意,其财富很大一部分要输送回本土、本乡去做公共福利的事业,建学校、修祠堂、修桥、架路等等,它本身承担着社会公益的功能,血缘的动力构建出城乡互相哺育的纽带,是中国传统的城市与乡村融合一体的关键。

——摘自吕新雨《新乡土主义,还是城市贫民窟?

材料三:

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是,中国近代的城市化始终与被动的开埠通商联系在一起。

在地大物博、幅员广大的中国建立一个由大口岸城市到乡村集市的进出口商业贸易网,以便使中国经济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之中,是殖民主义者孜孜以求的商业利益所在。

中国城乡互相哺育的关系,从近代开始断裂。

农村手工业者无处插足,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趋于解体,农村经济的日益衰败,使得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被剥夺了生产资料,进而成为一无所有的过剩人口,迫于生计,成千累万的农业过剩人口不得不涌进城市,谋食走方。

而缓慢的工业化进程,无力吸收过剩人口,造成大量城市无业游民。

近代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推力不是农业经济的发展,相反却是农村经济的衰退。

——摘自行龙《近代中国的城市化特征》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概括两宋时期市场和城市发展的原因。

(6分)

⑵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促成古代中国城乡“互哺”的因素。

(9分)

 

⑶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城乡关系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

(10分)

 

41、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12分)

历史图片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比较甲图和乙图,提取两项有关秦代和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风格不同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选考题(7题,共25分)

4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同治三年(1864年),李鸿章写信给恭亲王和文祥说:

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

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用非所学,学非所用。

无事则斥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

不知洋人视火器为身心性命之学者已数百年。

一旦豁然贯通,参阴阳而配造化,实有指挥如意,从心所欲之快。

……前者英、法各国,以日本为外府,肆意诛求。

日本君臣发愤为雄,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西国制造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

现在已能驾驶轮船,造放炸炮。

去年英人虚声恫揭,以兵临之。

然英人所恃而为攻战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用是凝然不动。

我有以自立,则将附丽于我,窥视西人之短长;我无以自强,则并效尤于彼,分西人之利薮。

日本以海外区区小国,尚能及时改辙,知所取法。

然则我中国深维穷极而通之故,夫亦可以皇然变计矣。

……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

业可精,而才亦可集。

材料二:

梁启超说:

“一时言富强者(洋务派)知有兵事,不知有民政;知有外交,不知有内治;知有朝廷,不知有国民;知有洋务,不知有国务。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

⑴根据材料一,概括李鸿章书信的主要思想。

(9分)

 

⑵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6分)

 

46、【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一: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所向往的“国民政府”,按其性质说,只能是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形式。

这一点,他后所提出的建国三时期和“五权宪法”的主张,就是鲜明的证据。

……孙中山将建国过程机械地分为三个阶段(军政、训政、宪政时期),而这三个阶段学说又是建立在他对人民群众管理国家能力不信任的基础之上的。

……“五权宪法”依据“权能区分论”,主张政权应归之“有权的人”,治权应归之“有能的人”。

这就增加了对人民群众参加政权的限制。

——陈辉生《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

材料二:

1940年,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一文,提出新旧三民主义的问题。

相关资料选录如下:

“我们共产党人承认‘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承认共产主义的最低纲领和三民主义的政治原则基本上相同。

……这种三民主义不是任何别的三民主义,乃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所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

我愿顽固派先生们,于其“限共”、“溶共”、“反共”等工作洋洋得意之余,也去翻阅一下这个宣言。

原孙中山先生在这个宣言中说道:

‘国民党之三民主义,其真释具如此。

’就可知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是真三民主义,其他都是伪三民主义……”

——《毛泽东关于新旧三民主义的论述》

⑴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分析孙中山与毛泽东对新三民主义理解有何不同,同时简要指出其观点不同原因。

(9分)

 

⑵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二中毛泽东所说“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的原因。

(6分)

 

47、【20世纪战争与和平】(1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化学工业的卡特尔化是按照以下途径进行的:

管理的集中,以保证少数上层领导人大权独揽维持规定的价格标准;消除竞争,以杜绝外国竞争的保护关税保证在市场上的稳固地位;以较少数企业、但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方法,实现生产率的提高。

1904年,六个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它们组成了两大卡特尔。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二:

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

1870至1913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7%,工业生产增长了4.6倍,同期英国增长1.3倍,法国增长1.9倍。

1913年,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16%,英国为14%;这一年,德国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而英国为15%。

——王珏《世界经济通史》(中卷)等

材料三:

1899年,德国外交部长皮洛夫在演讲中说:

“如果英国人谈论建造大不列颠帝国,法国人谈论建造新法兰西帝国,俄国人谈论占领亚洲领土,那么,我们要求建造大德意志帝国……对我们说,没有强大陆军,没有强大海军,而要获得幸福,那是万万办不到的。

——王春等《16-19世纪世界史文献选编》

⑴材料一中的“卡特尔”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组织形式?

依据材料二,归纳1870至1913年德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9分)

⑵材料三中皮洛夫表达了什么意向?

为实现这种意向德国做了哪些准备?

最终导致了什么结果?

(5分)

4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是东西方两位先哲,他们在历史的太空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材料一:

吾将以教主尊孔子。

……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

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

……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

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

……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

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

——摘自梁启超《世界伟人》

材料二:

吕克昂(亚里士多德创办)一直是许多才高善辩之士云集之所。

这个学园的教学风格不同于阿卡米德学园,它采用聚众教学与面向公众演讲相结合的办学方针。

在设备方面也不如阿卡米德,大量的教学活动是在环体育场的林荫道上进行的。

——摘自王乐理《西方政治思想史》

⑴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孔子的认识。

(9分)

⑵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孔子、亚里士多德在个人经历等方面有哪些相似之处?

 

(6分)

 

2014届高三联考文综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1—5DBBAD6--11CBADCD

36.

(1)(6分)

自上第聂伯河(2分);上第聂伯河支流众多,河网密度大,(2分)流域面积大,集水范围广。

(2分)

(2)(10分)

20世纪50年代前,径流季节变化大。

(2分)流域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冬季积雪量大,春季气温回升,融雪量大,径流量大;夏季降水较少,径流量减少;冬季气温低于0℃,融水补给量少。

(4分)

20世纪80年代后,径流季节变化小。

(2分)一些大型水库建成,调节了径流量,径流趋于平稳,季节变化减小。

(2分)

(3)(10分)

商品谷物农业。

(2分)自然条件:

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温度高、热量丰富,降水适中;地处东欧平原,地形平坦、宽广;有河流流经,灌溉水充足;黑土面积广,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人均耕地面积多;农业发展历史悠久。

(8分,自然条件4分,社会经济条件4分)

37.

(1)低山丘陵(2分)亚热带季风气候(2分)

(2)重庆地处内陆盆地(山区谷地),易守难攻,较为安全(2分);位于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2分),水运便利,便于沿海企业沿长江迁入(2分);重庆附近煤铁资丰富,为其生产提供原料和燃料(2分)。

(3)对公司:

降低生产成本(地租、环保)(2分);促进技术革新和生产规模的扩大,提高经济效益(2分)。

对主城区:

提高环境(空气)质量;为商贸、绿化、高新技术产业等提供土地资;缓解交通压力。

(言之有理即可得4分)

42.(10分)【旅游地理】

有利于旅游资整合;实施旅游资的综合保护;提高丝绸之路沿线旅游资的知名度;加快沿线旅游资的开发;提高旅游收入,带动沿线经济发展;促进沿线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第三产业发展。

(10分)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影响:

易产生旱灾;加剧水资短缺;农业减产。

(任选两点,每点2分,共4分)。

措施:

加强对干热风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建设农田防护林;培育和栽种抗干热风的小麦品种;适时合理灌溉;调整农业结构;加强灾害评估与灾害管理工作。

(任选三点,每点2分,共6分,合理即可。

 

高三政治联考卷答案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D

B

C

C

B

A

B

B

D

D

A

A

12、D.35*10万*(1-10%)*(1+5%)=330.75万

13.B。

14、C

15、C整体考察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从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解释经济决定文化,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关系。

由图可见经济发展先于文化发展,生产决定消费,首选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新的消费热点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由

是产品到产业的发展;最后

体现文化生产力的作用。

16、B历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的表述越越完善科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选②④,①③与材料无关。

17、A。

社区委员会没有权利禁止超出标准的娱乐活动,排除③。

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执法的主体是政府,④表述错误,排除。

①②表述正确

18、B19、B

20、D【解析】试题分析:

漫画中的人所看到的景象只是一部分,是不全面的,与D蕴含的哲理一致;A蕴含的哲理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B蕴含的哲理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C蕴含的哲理是对同一客观对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

考点:

本题考查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1、D

22、A此题要求选出与“心之官则思”不同的哲学倾向的观点,“心之官则思”属于唯物主义,①③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23、A人生可以化复杂为简单,说明“加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减法”转化,

正确。

加法和减法都各有利弊,关键在于适度,②正确。

加法和减法是人生同时存在的两个方面,说是关键部分或同等重要,都不准确。

排除③④

38题:

(24分)

(1)①供求影响价格。

我国粮食生产虽然实现“十连增”,但耕地流失严重,这会出现粮食供不应求,导致粮食上涨(3分)。

②生产决定消费。

我国粮食供应处于偏紧状态,粮食进口不断增加,这会影响居民的需求和生活质量(3分)。

③经济建设要重视可持续发展。

如果粮食长期供不应求、粮食自给率持续下降,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分)。

(2)①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实行最严厉的耕地保护政策,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巩固粮食产量。

依据:

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5分)。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处理生产与生活的关系;树立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观念,粮食、反对浪费。

依据:

坚持正确意识的指导,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5分)。

③调整和优化粮食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依据:

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按客观规律办事(5分)。

39(28分

(1)(10分)①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2分)政府由人大产生,受人大监督,对人大负责;人大行使决定权和监督权,(2分)政府制定建设文化强国的实施方案,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2分)。

②政府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政府执行人大决议,履行组织文化建设职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4分)。

(2)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泉和根本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又结合了中国人民长期实践经验和实现中国梦的发展需要(3分)。

②文化创新要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又汲取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4分)。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新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贴近民情,顺乎民意,能够产生广泛的感召力、强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导力(3分)。

(3)①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甲认识到家风不在嘴上,应重在行动,重在实践服务。

(2分)②事物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乙认识到家风既有家的特性,又有“社风”的共性。

(2分)③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制约和驱动作用。

正确的价值观,要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丙认识到传承和弘扬家风,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分)

④事物是普遍联系。

丁认识到搞好家风,有利于推动党风政风、社风民风改善。

(2分)

 

2014四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答案

24-28.CCBDA29—33CCCBC34—35CD

40.

(1)原因:

农技和耕作制度的进步,促进农产品的剩余;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人口的增长(人地矛盾)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6分)注:

学生答到农业的发展为市场和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可得2分。

(2)因素:

农耕经济的基础性作用;人口的增长与流动;宗法、乡土观念的影响。

(9分)

(3)变化趋势:

由互哺走向断裂。

(1分)

原因:

西方殖民侵略,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打破传统中国城乡关系;农村经济的衰败和破产;工业化进程缓慢。

(9分)

41题

示例一

信息:

秦代塑像形体高大;崇尚写实;手法严谨。

(任意一点3分)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和雕塑世俗生活化;强调人的自然本性。

(任意一点3分)

说明:

秦处于传统的重农抑商的农耕经济时代,体现了小农思想和小农特色下的文化特点;(3分)文艺复兴时期城市经济繁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肯定人的欲望和人性,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新文化特点。

(3分)

示例二:

信息:

秦代塑像排列整齐;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磅礴气势,令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

(任意一点3分)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和雕塑表现了对女性美的赞赏、对人体的赞美;突出青年巨人洋溢着的青春活力;突出对人的丰富精神生活的赞赏。

(任意一点3分)

说明:

秦处于专制社会,体现了王权的极度威严,强调的是皇权至高无上;(3分)文艺复兴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充分认识到了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

(3分)

45.

(1)思想:

倡导经世致用;效法日本学习西方科技以实现自强;改革科举制,培养专业、实用人才。

(9分)

(2)原因:

改革不全面,只注重军事、外交,依靠朝廷,引进技术,而不改革政治;不注重提高国民素质。

(6分)

46.

(1)不同:

孙中山认为,根据新三民主义成立的国民政府,只能是资产阶级专政的政府,而人民还不具备管理国家的能力;毛泽东认为,新三民主义与中共的最低革命纲领的政治原则基本相同,只有建立在三大政策基础上的三民主义才是真正的三民主义。

(6分)

原因:

所处的阶级立场和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

(3分)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