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53408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docx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docx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专业

四年制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适应21世纪发达地区较高的教育要求,胜任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任务的高素质的中等学校数学教师和教育类人才。

同时为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输送合格的生源。

本专业的人才规格:

1.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政治品质、思想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

2.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数学、计算机应用等方面有较扎实的基础、较宽的知识面和修养;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一定的更新知识、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能较熟练使用计算机,掌握一些常用计算机语言和数学软件;

4.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具备本专业领域初步的科研能力;

5.具有较好的外语水平,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运用一种外语阅读专业文献。

6.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二、学制

本专业的标准学制为4年,有效学习年限为6学年。

三、学分要求

本专业总学时数为2844,总学分数为167,其中专业必修课中的学位课程为45学分。

四、本专业课程结构特点说明

1.数学基础课程

本部分课程是本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主干课程为: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数学建模等。

2.专业基础课程

本部分课程是本专业学生为胜任中等学校数学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知识,主干课程为:

初等数学研究(代数、几何)、数学教育学等。

3.计算机软件类课程

这部分课程使学生开拓知识面。

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主要课程为:

C++程序设计,数学试验与数学软件选讲、计算机辅助教育等。

五、毕业与获得学位的条件

参见上海师范大学《学生学习指南》(2013年版)中“实施学分制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及“上海师范大学关于学士学位授予的规定”。

六、课程结构及计划表(见表一~表五)

表一:

各类课程学分数和学时数

学分数

%

学时数

%

公共必修课(学位课)

26

15.6

576

20.3

公共必修课(非学位课)

21

12.6

414

14.6

专业必修课(学位课)

45

26.9

810

28.5

专业必修课(非学位课)

27

16.2

486

17.1

限定选修课

21

12.6

342

12.0

任意选修课

12

7.2

216

7.6

实践性环节

15

9.0

总计

167

100

2844

100

 

 

 

物理学(师范)专业

四年制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全面物理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能适应21世纪发达地区较高的教育要求,为其今后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中等学校的骨干物理教师、学科带头人和教育管理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给有志于进一步在理论物理、应用物理和物理教育领域深造的学生奠定较扎实的基础。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如下:

1.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具有良好的政治品质、思想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

2.扎实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练掌握基本的物理实验技能,具有较好的物理学学科知识结构,熟练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具备教师职业资格的基本条件;

3.掌握现代学科教育理论,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具有较强的教学设计、实施、组织、管理和初步的教育科研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相当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与多媒体开发能力;能较为熟练地使用英语,具备进行初中物理双语教学能力。

二、学制

本专业的标准学制为4年,有效学习年限为6学年。

三、学分要求

本专业总学时数为3054,总学分数为167,其中专业必修课中的学位课程为37学分。

四、本专业课程结构特点说明

1.基本思路

●强化基础,提高物理学理论素养。

适当增加普通物理课程的学分,加强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增加反映最新科学技术成果的教学内容;适当增加高等数学课程的学分,加强该课程的教学要求;使学生能够领悟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理解现代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和物理学的发展趋势。

●缩减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实验。

加强对物理仪器使用方法的训练和实验动手技能的培养,加强学生物理实验的设计能力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

●突出师范专业特点,加强师范类教学实践课的教学要求。

加强研习基础教育物理新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加强物理教学技能训练和中学物理实验研究,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胜任中等学校及相关教育类的工作,独立承担物理和综合科学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能够指导中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辅导中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普及科学知识。

●增加师范类选修课,加强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扩大师范类和技术类任选课,扩大知识面;增加三个方向的考研任选课程模块。

●提高计算机和英语的应用能力。

2.课程结构特点

本专业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

●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为学生打下扎实而全面的基础。

●限定选修课分为物理教育技术及实践类和理论物理与技术类两大系列。

物理教育技术及实践系列旨在提高学生的物理师范专业水平,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技术;理论物理与技术系列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物理理论素养,同时提高学生对物理与现代高新技术、物理学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

●任意选修课分为物理教育研究及实践类和应用物理与技术类两大系列。

物理教育研究及实践系列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中等学校物理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应用物理与技术系列旨在为致力于物理教育、物理学研究或物理技术应用三个不同方向的学生提供其适合个性禀性发展的平台。

另外,还增设了考研任选课程。

五、毕业与获得学位的条件

参见上海师范大学《学生学习指南》(2013年版)中“实施学分制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及“上海师范大学关于学士学位授予的规定”。

六、课程结构及计划表(见表一~表六)

表一:

各类课程学分数和学时数

学分数

%

学时数

%

公共必修课(学位课)

26

15.6

576

18.9

公共必修课(非学位课)

21

12.6

414

13.6

专业必修课(学位课)

37

22.2

768

25.1

专业必修课(非学位课)

26

15.6

540

17.7

限定选修课

30

18.0

540

17.7

任意选修课

12

7.2

216

7.1

实践性环节

15

9.0

总计

167

100

3054

100

 

表五:

公共师范类课程一览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开课年级

学期总课时数

学分数

考核方式

备注

考试

考查

0000017

*教育原理

三年级上

18

1

只限师范类

0000018

教学与课程导论

三年级上

18

1

只限师范类

0000023

德育与班主任

三年级下

18

1

只限师范类

0000025

教育科研方法

三年级下

18

1

只限师范类

0000016

*心理学与教育

三年级上

36

2

只限师范类

0000024

学习心理与教育

三年级下

27

1.5

只限师范类

0000026

青少年心理与辅导

三年级下

27

1.5

只限师范类

 

表六:

课程内实验教学计划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类别

总学时

实验学时

1230076

电工学

限定选修课

54

12

1230081

电子技术(模拟)

限定选修课

54

12

1230082

电子技术(数字)

限定选修课

54

12

1230212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

限定选修课

54

12

1230158

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

限定选修课

54

12

 

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

四年制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将现代信息传播技术运用于传播、网络管理与教育等领域,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需求的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以担任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信息传播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和校园网专业管理人员,适应社会各行业(广播电视、网络管理、音像出版、广告传播等)对信息传播人才的需求。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如下:

1.具有良好的政治品质和职业道德;

2.掌握信息传播技术,具有处理信息传播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

(1)摄影与摄像技术

(2)电视编导与制作技术

(3)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

(4)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5)网络管理技术等

3.掌握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信息化教育的基本操作和技能;

4.具有本专业领域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能够从事与职业相关的科研工作;

5.掌握一种外语,能够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文献资料;

6.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和健全的体魄。

二、学制

本专业的标准学制为4年,有效学习年限为6学年。

三、学分要求

本专业总学时数为2898,总学分数为167,其中专业必修课中的学位课程为43学分。

四、本专业课程结构特点说明

1.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建立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面向社会需求与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2.课程结构特点:

(1)基础性:

大学1、2年级为基础性学习,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实践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2)专长性:

大学3、4年级为定向专长学习,根据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分三类不同的毕业去向强化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获得理想的职业和发展做好准备。

(3)提高课程内涵和质量:

改革课程中陈旧内容,充实信息技术的前沿知识,加强学生动手实践和专业理论素养的培养,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任意选修课程按照学生毕业去向分为三个课程系列(由学生自主选择定向):

a)教育软件工程

b)数字教育媒体

c)教学设计

(5)适应性:

任意选修课部分根据知识和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使教学内容更适应社会的需求。

五、毕业与获得学位的条件

参见上海师范大学《学生学习指南》(2013年版)中“实施学分制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及“上海师范大学关于学士学位授予的规定”。

六、课程结构及计划表(见表一~表六)

表一:

各类课程学分数和学时数

学分数

%

学时数

%

公共必修课(学位课)

26

15.6

576

19.9

公共必修课(非学位课)

21

12.6

414

14.3

专业必修课(学位课)

43

25.7

792

27.3

专业必修课(非学位课)

20

12.0

396

13.7

限定选修课

24

14.4

396

13.7

任意选修课

18

10.8

324

11.2

实践性环节

15

9.0

总计

167

100

2898

100

 

表三:

限定选修课教学计划表

系列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分

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计算机技术类

1230053

计算机硬件基础

36

2

1230075

平面图形图像处理

54

3

1230055

计算机动画

72

4

1230057

Web应用与网页设计

54

3

1230015

数字音频技术

36

2

1230175

电子技术(模电)

54

3

1230176

电子技术(数电)

54

3

外语类

1230014

专业英语

36

2

教育类

1210109

信息化教育

36

2

1210034

传播学

36

2

表四:

任意选修课教学计划表

系列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分

教育软件工程

1260181

企业网架构与应用

54

3

1260182

软件测试

54

3

1260048

程序设计基础

54

3

1260052

多媒体程序设计

54

3

1260057

Web编程

72

4

数字教育媒体

1260183

灯光处理

54

3

1260037

平面设计

54

3

1260185

互动多媒体

54

3

1260186

电视节目创作

54

3

1260188

电视制作基础

54

3

数学设计

1260087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法

54

3

1260125

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

54

3

1260127

教育统计初步

54

3

1260187

企业培训课程设计开发与实施

54

3

1260201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36

2

表五:

公共师范类课程一览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开课年级

学期总课时数

学分数

考核方式

备注

考试

考查

0000017

*教育原理

三年级上

18

1

只限师范类

0000018

教学与课程导论

三年级上

18

1

只限师范类

0000023

德育与班主任

三年级下

18

1

只限师范类

0000025

教育科研方法

三年级下

18

1

只限师范类

0000016

*心理学与教育

三年级上

36

2

只限师范类

0000024

学习心理与教育

三年级下

27

1.5

只限师范类

0000026

青少年心理与辅导

三年级下

27

1.5

只限师范类

 

表六:

课程内实验教学计划表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类别

总学时

实验学时

1210033

普通物理

专业必修课

108

36

1210032

摄影基础

专业必修课

54

27

1210037

电声技术

专业必修课

54

16

1210039

电视原理与系统

专业必修课

54

24

1210161

电视摄像基础

专业必修课

72

36

教育技术学专业

四年制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将信息技术与影视传播技术运用于传播、网络管理、影视与动画等领域,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需求的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以担任各类企事业单位的信息传播专业技术人员,适应社会各行业(广播电视、网络管理、音像出版、广告传播等)对计算机网络管理和影像处理人才的需求。

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如下:

1.具有良好的政治品质和职业道德;

2.掌握信息传播技术,具有处理信息传播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

(1)摄影与摄像技术

(2)电视编导与制作技术

(3)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

(4)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5)网络管理技术等

3.掌握信息传播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网络管理的基本操作和技能;

4.具有本专业领域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能够从事与职业相关的科研工作;

5.掌握一种外语,能够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文献资料;

6.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和健全的体魄。

二、学制

本专业的标准学制为4年,有效学习年限为6学年。

三、学分要求

本专业总学时数为2898,总学分数为167,其中专业必修课中的学位课程为48学分。

四、本专业课程结构特点说明

1.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建立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面向社会需求与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2.课程结构特点:

(1)基础性:

大学1、2年级为基础性学习,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实践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2)专长性:

大学3、4年级为定向专长学习,根据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和未来发展的趋势,分三类不同的毕业去向强化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获得理想的职业和发展做好准备。

(3)提高课程内涵和质量:

改革课程中陈旧内容,充实信息技术的前沿知识,加强学生动手实践和专业理论素养的培养,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任意选修课程按照学生毕业去向分为三个课程系列(由学生自主选择定向):

a)教育软件工程

b)数字教育媒体

c)教学设计

(5)适应性:

任意选修课部分根据知识和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使教学内容更适应社会的需求。

五、毕业与获得学位的条件

参见上海师范大学《学生学习指南》(2013年版)中“实施学分制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及“上海师范大学关于学士学位授予的规定”。

六、课程结构及计划表(见表一~表五)

表一:

各类课程学分数和学时数

学分数

%

学时数

%

公共必修课(学位课)

26

15.6

576

19.9

公共必修课(非学位课)

20

12.0

396

13.7

专业必修课(学位课)

48

28.7

864

29.8

专业必修课(非学位课)

17

10.2

342

11.8

限定选修课

21

12.6

342

11.8

任意选修课

21

12.6

378

13.0

实践性环节

14

8.4

总计

167

100

2898

100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四年制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一定艺术修养,掌握计算机与数字传媒技术,并能将技术运用于传播、互联网络、移动通讯、影视与动画等领域,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需求的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以担任各类媒体制作开发工作,适应移动电视、手机媒体、广告传媒、企业宣传、广播电视、动漫制作等社会行业对专业艺术人才的需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字媒体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媒体制作基本技能训练,具备策划和使用数字媒体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备良好的政治品质和职业道德;

2.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具有美术工作能力;

3.掌握数字传媒技术,具有媒体内容制作与传播的能力:

(1)摄影与摄像技术

(2)微视频编创技术

(3)漫画设计与创作技术

(4)数字图像与图形处理技术

(5)平面与三维动画制作技术

4.掌握信息技术和媒体传播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计算机网络、移动通讯和广播电视领域相关的技术与技能;

5.初步具备本专业领域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从事与职业相关的科研工作;

6.具备健康的身心素质和健全的体魄。

二、学制

本专业的标准学制为4年,有效学习年限为6学年。

三、学分要求

本专业总学时数为2754,总学分数为167,其中专业必修课中的学位课程为42学分。

四、本专业课程结构特点说明

1.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建立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面向社会需求与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

2.课程结构特点:

(1)基础性:

大学1年级为基础性学习,主要完成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实践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2)专长性:

大学2、3年级为专业技能学习,根据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设置适应数媒技术发展方向,符合就业市场要求的专业课程,强化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获得理想的职业和发展提供专业支持。

(3)实践性:

课程在加强教学实验的基础上,注重分层次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其中,一、二年级安排课程中的教学实践,大三年级在课余进行预实习和职业实训,大四学年安排较长时间的社会工作实践。

通过实践,缩短教学与社会需求的差距,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发现学生知识结构的不足,从而在毕业前予以弥补。

(4)现实性:

课程教学始终紧跟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不断充实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在强化学生动手实践的同时,加强专业理论素养的培养和最新媒体数字技术的了解,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5)适应性:

任意选修课是根据知识和技术的发展实际和应用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使教学内容更适应社会的需求。

五、毕业与获得学位的条件

参见上海师范大学《学生学习指南》(2013年版)中“实施学分制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及“上海师范大学关于学士学位授予的规定”。

六、课程结构及计划表(见表一~表四)

表一:

各类课程学分数和学时数

学分数

%

学时数

%

公共必修课(学位课)

22

13.2

576

20.9

公共必修课(非学位课)

18

10.8

324

11.8

专业必修课(学位课)

42

25.1

756

27.5

专业必修课(非学位课)

18

10.8

324

11.8

限定选修课

39

23.4

666

24.2

任意选修课

6

3.6

108

3.9

实践性环节

22

13.2

总计

167

100

2754

100

 

表三:

限定选修课教学计划表

系列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总学时

学分

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限定选修课

1230901

数媒艺术设计

72

4

1230903

高级三维设计

72

4

1230905

动画制作艺术

72

4

1230907

互动多媒体设计

72

4

1230908

数字音频制作艺术

72

4

1230909

网络新闻采编

54

3

1230910

虚拟现实技术

54

3

1230911

广告策划和创意

54

3

1230930

数字形象彩绘

72

4

1230931

数字漫画编绘

72

4

1230932

漫画创作实践

72

4

1230933

专业文献综述研究

54

3

1210902

*视觉传达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