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教案1.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6552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归园田居》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归园田居》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归园田居》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归园田居》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归园田居》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归园田居》教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归园田居》教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归园田居》教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归园田居》教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归园田居》教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归园田居》教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归园田居》教案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归园田居》教案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归园田居》教案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归园田居》教案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归园田居》教案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归园田居》教案1.docx

《《归园田居》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归园田居》教案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归园田居》教案1.docx

《归园田居》教案1

一诗歌二首

《归园田居》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陶渊明的生平情况及诗歌的写作背景;

2.整体感知诗意,通过对景物描写的分析,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美,诗人从中体现出来的情趣美;

3.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诗意,通过对景物描写的分析,体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美,诗人从中体现出来的情趣美;

2.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

教学难点

对文中“但使愿无为”的“愿”的理解,以及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语设计

在进入课程的学习之前,我想请同学们先来做一道选择题。

此时在你面前有两条路:

1.官服加身,名利双收;2.朝九晚五,平淡恬静。

2.你们会怎样选择呢?

请一、二位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

二、走近作者

陶渊明我们并不陌生,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他的散文——《桃花源记》,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他的个人资料。

(出示幻灯片)

三、背景简介

此诗写于陶渊明归隐的第二年。

归隐之前,还有一个典故,那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

(出示幻灯片)

四、解读题目

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就好像是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话说:

眉目传情。

文章的标题往往能够向我们传达或暗示许多的有效信息。

提问:

“归园田居”这个标题的题眼是哪个字?

大家从这个字想到了什么?

(出示幻灯片)

五、听录音范读,整体感知

六、解读诗歌

1.从第一句诗我们能够获得哪些信息?

(出示幻灯片)

明确:

①地点:

南山

②去豆田的目的:

锄草

③锄草的原因:

草盛 豆稀(板书)

④季节:

春末夏初

2.因为“草盛豆苗稀”,非锄草不可呀。

于是说干就干——“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诗人一大早就来到田里清楚杂草了,那什么时候才回去呢?

(“带月荷锄归”)等到月亮出来了才扛着锄头回家。

从这一句诗可以看出作者锄草干了多久?

(一整天)

“带月荷锄归” 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出示幻灯片)

明确:

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3.现实生活如此清贫的陶渊明,居然没有丝毫抱怨,也没有对官场的留恋,反而在诗歌中隐去了现实生活的艰难和困顿,将归隐后的田园生活写的如此美好,这是为什么呢?

种种原因归结为一句话,写在诗歌中,你们找到了吗?

(出示幻灯片)

明确:

“但使愿无违”(板书)

4.“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

明确:

这里的“愿”具体指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上“为五斗米折腰”强。

5.再读诗歌,体味其中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出示幻灯片)

明确:

这首诗表现了田园劳作之乐,从中流流露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田园的自豪、愉悦之情。

七、在音乐中感受陶渊明的归隐生活

八、讨论:

陶渊明被后世称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对于他的隐逸思想,你如何评价?

教师总结:

陶渊明的归隐是出于自己的意愿。

田园生活让他疲惫、烦躁的心得到放松和平静,正如学者叶嘉莹所言——在古今诗人之中,能够直接面对人生的苦难悲哀,而且真正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的,只有陶渊明。

当然,他也不得不为自己所选择的这条道路付出了劳苦饥寒的代价。

九、课堂小结

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人的区别也就在于有的人知道舍什么,得什么,什么时候该舍,什么时候该得,有的人却不能,由此,人生的境界也就不同。

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

其实天很蓝,阴云终要散。

其实海不宽,此岸连彼岸。

其实梦很浅,万物皆自然。

其实泪也甜,当你心如愿。

其实,舍与得,都在于你们自己心中。

同学们,生活中的你会如何面对“舍”呢?

你想得到的又是什么呢?

我们可以做到陶渊明的境界吗?

最后,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再来背诵陶渊明的诗歌,体验诗人超脱的境界吧。

十、布置作业

1.用散文的手法改写《归园田居》(其三),注重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

2.结合《归园田居》组诗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怡然自得的归隐生活。

 

《饮酒》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

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

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

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

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

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

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1.陶渊明生平由学生介绍

2.解释重点词语:

二、解题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听《饮酒》一遍,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之处等等。

2.教师根据自己的体会范读《饮酒》两遍。

3.散读课文。

四、课文研讨

1.对一些重要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①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②“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③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2.说说这首诗表达上的特色。

明确:

总体上说,这首诗语言是较为浅显的,结构上是精妙的,意境是高远的,所含的哲理也是深刻的。

3.欣赏品味。

(1)名句品味。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诗人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时俯时仰,“采菊东篱下”是一俯,“悠然见南山”是一仰,在“采菊东篱下”这不经意之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庐山)相会。

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从而标志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意境宁静清远。

②“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山林中的雾霭在夕阳之下紫气升腾,若有若无,缭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相伴飞返回巢,归隐山林。

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

诗人好像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景中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后怡然自得的情怀,意境体宁静恬淡。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这四句是写景名句。

王士稹在《古学千金谱》中说:

“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二片化机,天真自然,既无名象,不落言筌,其谁辨之?

” 人和自然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构成了一个恬静优游的情景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诗的最后两句作者悟到此中的真意是什么呢?

为什么作者说没有什么可辨呢?

问:

在这里作者达到了一种什么心态境界呢?

达到了物我两忘、悠然自得的境界。

五、学生质疑讨论,教师小结

六、艺术特色鉴赏

七、课堂小结

 

2格律诗五首

《使至塞上》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边塞诗和王维的相关文学常识。

结合颈联体味王维诗歌“画中有诗”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和炼字法,体会诗歌用词用语的妙处;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诗歌意境,培养学生开阔博大的胸襟。

教学重点

1.熟读成诵,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结合颈联体味王维诗歌“画中有诗”的特点。

教学难点

品味颈联中“大”、“孤”、“直”、“长”、“圆”字的妙处,感受这幅画面的美。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为了开拓疆土,唐朝政府不断与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发生战争,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怀着建功立业的目的来到边塞,用他们的笔记录下了边塞奇异的风光和战争的场景。

他们写的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使至塞上》,作者王维。

二、出示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唐代诗人,字摩诘,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素有“诗佛”之称。

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

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

宋代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三、出示三步读诗法

读诗韵、感诗情、悟诗境。

师范读,生个别读、齐读。

四、感诗意

1.了解写作背景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发兵攻打唐朝附属小国小勃律(在今中亚的克什米尔以北)。

737年春,节度使崔希逸大破吐蕃军。

王维奉使出塞犒赏三军。

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即作于赴边途中。

2.合作探究

①首联: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讲解:

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

翻译:

我只身轻车简从出使到边疆,途中经过属国居延。

②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讲解:

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翻译:

山高路远,我觉得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家边塞,又似北归大雁一般飞入胡天。

③颈联: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讲解:

大、长、圆、孤、直都富于空间感,而且都是诗人主观的审美感受。

在如此广阔而且苍凉的天地间,驰骋疆场的将士们破敌靖边,其悲壮的英雄气浩然与日月同辉,与长河共远。

翻译:

只见那苍茫无际的沙漠,没山没树远处烽火台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杳无尽头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④尾联: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讲解:

这一联写出了将士们誓死保家卫国的决心,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赞美之情。

翻译:

终于碰到了骑马的兵士,一问才知道将官正在燕然前线呢!

(幻灯片出示下列问题)

(1)结合写作背景找出首联中哪个字写出了诗人出塞时的心情?

(2)颔联中诗人借“征蓬”、“归雁”比作什么?

透露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3)你能不能用几个词语描述一下颈联中这幅边塞风光图?

此时诗人的心境与前两联一样吗?

(4)这里的“在燕然”是不是说都护真的在燕然山呢?

诗人对这些“在燕然”的将士们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结合以上四个问题出示板书,板书另附)

(5)诗中每一联分别到了什么表达方式?

五、品诗境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西部边塞的奇特壮丽景色,是历来传颂的名句,请与“沙漠狼烟升,黄河落日红”作对比,你认为哪句更好呢?

为什么?

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合作探究) 

明确:

  

“大”字,突出了边疆沙漠,浩瀚无边。

 

“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使荒凉的大漠上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显得格外醒目。

 

“直”字,又表现了烽烟的劲拔、坚毅之美。

 

“长”字,将没有山峦林木的浩瀚无垠的沙漠上那横贯其间的黄河的令人震撼的壮阔之美写得淋漓尽致。

 

“圆”字,突出了在大漠中观落日的特殊感受,给人以亲切温暖又微带苍茫的感觉。

     

2.画一画 

通过你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理解,用简笔画把此景画出来。

 

3.这句诗被誉为千古名句,它“诗中有画”:

这幅“画”美在哪里?

 

明确:

 

构图美:

烽烟 夕阳 大漠 长河——苍茫辽阔 

线条美:

直烟 曲河 圆日——层次丰富 

色彩美:

黄沙 碧水 红日 青烟——鲜明优美 

六、主旨归纳 

这首诗叙事写景相结合。

以大漠、秋天为背景,以征蓬、归雁、孤烟长河、落日为实体,描绘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歌颂守边将士的以身许国爱国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因个人际遇的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无题》教案

教学目标

1.在朗读、自由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注释看课文,初步理解诗歌的内容及含义。

2.理解“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两个“难”的含义以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和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的感情。

(难点)

3.理解古代女子在悲伤与痛苦的爱情之中仍然富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以及感受到作者李商隐的诗歌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具有朦胧婉曲之美。

(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李白、杜甫的诗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说出唐朝有“小李杜”之称的是李商隐和杜牧,从而导入本课。

二、作家、作品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王安石语)。

杜牧的诗风则更近似李白。

三、学生自由朗读。

四、检查初步感知和独立思考效果

准备课堂练习本,思考问题:

1.“无题”有几种情况,你以为何种在鉴赏中更重要?

2.从“丝”的注释看,该句用了什么修辞?

3.三、四句一起表达了什么情感?

4.解释“晓”的意义,注意“鬓”的音、义。

5.“蓬山”是目的地,还是出发点?

(注意句式倒装)

6.“殷勤”意义(古今异义)

五、分组讨论

1.诗中“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诗中的两个“难”的含义。

2.如何“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

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3.学过这首诗后,你对诗中的爱情是怎样看的?

也可以谈谈你心目中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

请每组的学生代表到讲台前发言。

六、赏析参考资料

这首诗,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

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不堪忍受。

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

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

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

“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点出分手时的季节,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

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

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

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

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

三、四句,“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双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

“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

思念不止,表现眷恋之深,但却又表明相会无期。

可是,虽然相会无期,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

所以,这两句,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

末两句表明诗人并未放弃。

尽管蓬莱仙山,凡人进不去,但毕竟不遥远,我可以请求青鸟使者替我传递消息。

虽然青鸟使者是幻象,但可以猜想:

她并不遥远,只是强大的政治阻力拦在中间。

不屈的意志,爱情的哀歌!

7、教师总结

《题破山寺后禅院》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背诵这首诗;理解诗的意境。

2.能力目标:

诵读能力;联想,想象能力。

3.德育目标:

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的意境。

2.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查上首诗的默写

二、作者简介:

常建(708-765?

),唐代诗人,有说是邢台人或说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长仕宦不得意,来往山水名胜,过着一个很长时期的漫游生活。

后移家隐居鄂渚。

大历中,曾任盱眙尉。

三、齐读本诗二遍

四、理解此诗的意境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首句“清晨”二字点明出游的时间和地点。

诗人一大早就“入古寺”,可见他对这块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

下句紧扣“清晨”描绘出这座寺院的全境:

初升的太阳,正照着寺院中高耸的树林。

“古寺”“高林”突出了破山寺的幽雅和宁静。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这一联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形象地描绘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

“竹径”,竹林丛中小路。

“幽处”幽静的地方。

“禅房”僧侣们的住所。

“花木深”,指禅房深藏在花木丛中。

这两句用语精当,意境幽邃,成为历史读者赞赏的名句。

“竹径通幽处”,有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和联想,去描述诗意的书作“曲径通幽处”。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这一联紧承上联,进一步渲染了僧房幽深、清寂。

“山光”山中的景色。

“悦”,用作动词,使……欢悦。

“空人心”,使人心中的杂念消除。

“空”,消除。

形容词用作动词,“使……空”。

上句表面上是写山光使飞鸟也怡然自乐,实际上,鸟的怡然自乐是诗人心情愉悦的反映。

下句写人心对潭影而空,既是诗人表达了宁静的内心感受,也隐约流露了对现实的愤慨和反感。

这两句诗以动显静,因景生情,含蓄隽水。

以上四句诗人抓住山寺中独特的景物,运用了以静显静,以动显静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一个幽深静寂、安祥和平、自然高远的境界。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尾联是上一联的补充,进一步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以动显静,映衬山寺万俱寂的宁静气氛。

“万籁”,指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

“俱”,都,全部。

“寂”,寂静,没有声音。

成语“万籁俱寂”出于此句。

“磬”,是石或玉制的打击乐器。

和尚在念经或进行其它宗教活动时,都用敲钟和击磬表示开始和结束。

五、课堂小结

这首诗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的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

全诗层次分明,意境幽深,寓意含蓄,简洁明净,感染力强。

由本诗演化出的成语“曲径通幽”“万籁俱寂”,沿用至今。

六、布置作业

背诵这首诗。

 

《题李凝幽居》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文学常识和关键字词。

2.合作感知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一寻常小事。

3.体会诗人悠闲自得的情趣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点

合作感知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一寻常小事。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悠闲自得的情趣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1.合作感知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一寻常小事。

2.体会诗人悠闲自得的情趣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一、导入

概述诗意导入。

 

本诗抒写了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

语言质朴,流畅自然,表达了诗人悠闲自得的情趣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二、新课

1.作者简介

贾岛(779——843),字阆仙,自称碣石山人,范阳(今河北涿州)人。

早年屡试进士不中,出家为僧,法名无本。

后遇韩愈,还俗应举,却终未及第。

做过长江主簿、普州司仓参军等小官。

在诗歌创作上追求奇巧,专以雕琢推敲为工,铸字炼句取胜,风格奇僻凄寂,与孟郊并称“苦吟”诗人,对后世影响较大。

有《长江集》传世。

2.整体感知

①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诗人用很经济的手法,描写了这一幽居的周围环境:

一条杂草遮掩的小路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近旁,亦无人家居住。

淡淡两笔,十分概括地写了一个“幽”字,暗示出李凝的隐士身分。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是历来传诵的名句。

“推敲”两字还有这样的故事:

一天,贾岛骑在驴上,忽然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初拟用“推”字,又思改为“敲”字,在驴背上引手作推敲之势,不觉一头撞到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随即被人押至韩愈面前。

贾岛便将做诗得句下字未定的事情说了,韩愈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立马思之良久,对贾岛说:

“作‘敲’字佳矣。

”这样,两人竟做起朋友来。

这两句诗,粗看有些费解。

难道诗人连夜晚宿在池边树上的鸟都能看到吗?

其实,这正见出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

正由于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了宿鸟,或是引起鸟儿一阵不安的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

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

倘用“推”字,当然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

②颈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是写回归路上所见。

过桥是色彩斑斓的原野;晚风轻拂,云脚飘移,仿佛山石在移动。

“石”是不会“移”的,诗人用反说,别具神韵。

这一切,又都笼罩着一层洁白如银的月色,更显出环境的自然恬淡,幽美迷人。

③最后两句是说,我暂时离去,不久当重来,不负共同归隐的约期。

前三联都是叙事与写景,最后一联点出诗人心中幽情,托出诗的主旨。

正是这种幽雅的处所,悠闲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三、总结

诗中的草径、荒园、宿鸟、池树、野色、云根,无一不是寻常所见景物;闲居、敲门、过桥、暂去等等,无一不是寻常的行事。

然而诗人偏于寻常处道出了人所未道之境界,语言质朴,冥契自然,而又韵味醇厚。

四、作业

1.背诵本诗。

2.预习《泊秦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