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中生外语学习动机的因素的文献综述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65605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高中生外语学习动机的因素的文献综述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影响高中生外语学习动机的因素的文献综述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影响高中生外语学习动机的因素的文献综述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影响高中生外语学习动机的因素的文献综述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影响高中生外语学习动机的因素的文献综述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影响高中生外语学习动机的因素的文献综述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影响高中生外语学习动机的因素的文献综述文档格式.docx

《影响高中生外语学习动机的因素的文献综述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高中生外语学习动机的因素的文献综述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影响高中生外语学习动机的因素的文献综述文档格式.docx

作为"

情感态度"

的主要内容,列为中学英语教学目标之一。

那么,影响英语学习动机的因素是什么?

目前学生在学习动机上存在哪些问题?

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作一探讨。

二、文献分析

(一)目前我国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现状及问题

由于学习动机受学习态度的影响,就我国国情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语教育的社会环境大大改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

首先,学生对外语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

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其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特别在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在各个领域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英语的重要性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操作技术是21世纪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的要求。

其次,学生学习倾向性发生了变化。

英语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是中小学阶段的三门主要学科之一,我国招生分配制度改革后,人才和社会竞争加剧,外语作为一门工具,在升学、就业、出国深造方面的重要性已被学生所认识。

最后,外语学习和教学的条件不断改善,教师的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这一切为外语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和氛围。

我们目前的外语教学的确存在一些问题,"

费时较多,收效较低"

的现象没有得到彻底改变,不少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

主要体现在:

  1.英语学习的"

挫折感"

严重。

表现为:

①所学词汇掌握少,遗忘严重。

造成在读写过程中"

四处碰壁"

或者靠死记硬背孤立地记住了一些单词,但由于忽视了以句子为单位的意义记忆,常常不会使用和表达。

②语法知识支离破碎,似懂非懂,没有形成清晰的概念,或者虽然记住了一些语法条文,但由于练得太少,没有形成习惯,往往掌握得不牢固,不会灵活使用。

③虽有学好英语的愿望,但不知道该怎样学,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且长期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指导帮助,造成英语学习效率低下。

④害怕考试,由于平时诊断性测试多套用高考模式和要求,能力题比例过大,且与平时所学所练关系不大,一些学生虽然尽了力,但由于能力提高需要过程,考试成绩仍然很差,在多次尝试后,仍看不到自己的进步时,便对英语学习丧失了信心。

  2.过度焦虑(anxiety)。

许多学生由于成绩差或性格内向,课堂上总害怕老师提问,担心由于出错而受到老师的责备,同学嘲笑,不敢大胆参加课堂语言实践,学习的不主动导致成绩提高缓慢,反而由此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自卑、自责的心理。

  3.厌学心理。

有些学生感到学习英语无用,使用机会很少,且与其将来从事的工作关系不大,因而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

  上述种种学习障碍,如果长期得不到清除,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最后造成外语学习动机的丧失。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学生本身的因素外(如个别同学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不够努力),也反映了许多教师在教学观念方法上的种种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

四多四少"

①批评责备多,表扬鼓励少。

对语言练习和实践中的失误和错误,往往严加训责,而对学生取得的进步却没有给予足够的肯定。

②教法注重多,学法研究少。

教师往往更多地考虑如何完成教学任务,却很少关注和研究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

③结果关注多,过程关注少。

教师往往把考试结果(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的唯一依据,而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如课堂表现,努力程度,学习特长等很少注意。

④学业指导多,心理辅导少。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往往注重其在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差距,却对由此引起的情感和心理的问题不够重视。

(二)影响外语学习动机的内部因素

内部学习动机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发生兴趣而产生的一种学习动机。

学习活动本身能使其得到满足,学习成绩就是一种强化,无需外力的作用,不必施加外部的奖赏而使他产生某种荣誉感。

学习动机既然是学习的内部动因,是客观的学习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那么,首先要看到,内部条件在学习动机形成中是最初要注意到的。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那么就要了解这个对象的内因。

1、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

在社会实践中,每个人的需要和认知事物的方式不同,而且其需要的强度和水平也不同,因此,反映在学习动机上的认知和需求以及其强度、水平也不同。

学生树立的目标不同,形成的目标结构不同,影响着学生的动机和学习。

如果目标是明确的、中等难度的、近期便可达到的,那么便会加强学生的动机和完成目标任务时的持久性,这是由于具体的目标提供了判断行为的标准,中等难度的目标提供了一种挑战,近期可达到的目标不会被日常事物所干扰。

在学校中,不同学生的学习目的是不同的。

一些学生的成就动机是指向学习目标,而有的则指向表现目标。

即具有学习目标的学生将学校学习的目的看作是为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

而具有表现目标的学生将学习目的看作是为了寻求对自己能力的积极评价(避免积极的评价)。

具有学习目标的学生喜欢选择较难的课程,迎接挑战;

具有表现目标的学生更关注能否取得好分数,因而会选择简单的课程,避免挑战。

这些学生在整体智力水平上并无差异,但是他们的学业成绩却又明显的不同。

遇到困难时,表现定向的学生很容易丧失信心,成绩急剧下降。

相反,学习定向的学生更倾向于继续努力,动机和成绩会有提高。

学习定向的学生会使用更多的元认知策略和自我调节的学习策略。

教师应该努力使学生相信,学业活动的目标是学习而不是分数;

同时,教师应该强调学习内容的价值和实际意义,淡化分数或其他奖励。

2、兴趣

兴趣对学生有重大的影响作用。

而兴趣又和能力、唤醒水平、年龄等因素有关。

首先,如果学生感到能够胜任,就会产生兴趣,比如某个学生对某项活动不感兴趣,但是如果获得成功,他们也会产生兴趣。

其次,引起兴趣和好奇心可以提高个体的唤醒水平。

如果学生觉得活动无味,可通过变化任务,使学生精神抖擞;

如果学生的唤醒水平过高,产生较高焦虑,则可采用一定方法来应付焦虑。

再次,对于低龄学生,让他们操纵和探索与学习有关的物体,而对于年龄稍大的学生,可借助建构好的问题、有逻辑的难题来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3、学生的焦虑程度

焦虑指学生在担心不能成功地完成任务时产生的不舒适、紧张、担忧的感觉。

焦虑水平不仅影响着学习的动机,更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

研究表明,焦虑程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任务的完成有不良影响。

中等程度的焦虑对学习是有益的。

4、成熟与年龄特点

在各种动机表现中可见,幼年的孩子对于社会的影响、家长的过高要求常常是不予理睬的。

按照马斯洛的理论:

小孩子对生理安全过分关注,而大孩子对社会影响,如教师、家长的期望等比较在意。

比如,刚入学的孩子会产生对小学生地位

和外表的羡慕,而对于教师的眼神却不会多注意。

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性的动机作用才增长,如注意到自己在班中的地位,渐渐地学会与其他同学比较等。

5、学生的志向水平和价值观

学习动机与理想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学生整个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所直接反映的理想情况或志向水平影响着学习动机和目标结构的形成。

理想水平高,学习的动机就强。

(三)影响外语学习动机的外部因素

外部的学习动机是指在学习活动以外的,由外部的诱因而激发出来的动机。

它是由外部的一些刺激人为地影响学生产生的一种学习动力。

1、任务的价值

一般来讲,学习任务对学生有三种价值:

即成就价值,兴趣价值和效用价值。

成就价值表明学生在任务中表现良好的重要性。

成就价值与个体的需要及取得成功的意义相关,比如,一个人要使自己在表现得很出色,并且相信在跳水比赛中能拿到冠军,那么跳水比赛对他有很高的成就价值。

兴趣价值是指个体从活动本身获得乐趣,即活动本身就可满足这种动机的奖励。

效用价值时帮助个体达到一个短期或长期目标的价值,如学习英语可能为自己将来出国深造提供更大的可能性。

为了促进学生了解学习任务的价值,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真实的任务。

因为真实的任务可以使学生看到真实的效应价值,认为任务是有趣的,从而产生较强的学习动机。

2、教师的期望

教师可以运用自己对学生的期望来影响他们的学习动机。

其中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就是指教师对学生能力的信念影响其对学生的期望,而对学生的期望又往往会变成学生的现实表现的一种现象。

它也称为“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

比如在一次一般的智力测验中,随机从各个班抽取少量学生,然后故意告诉老师,这些学生当年会取得显著进步;

结果过几个月后,他们的学习成绩果然比其他学生进步快。

此外,还有一种效应是“固定期望效应”。

即教师的期望往往把学生的成就固定在某一水平上,不能提高对学生的期望水平,结果无法提供更合适的教学,限制了学生更大的发展。

[2]杨丰宁。

心理情感因素及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济南:

山东外语教学,1993。

[3]刘建达。

论中国学生外语学习的情感过滤。

西安:

外语教学,1996

[4]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人民外语教育出版社

[5]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6]Domyei,Z.2001.MotivationalstrategiesintheLanguageClassroo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7]英语辅导报高中教师版03-04学年第18、19期.

[8]张奇.学习理论[M].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9]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10]周国韬.初中生学业成就动机量表的编制[J].心理科学,1993,(6):

344-347.

[11]景怀斌.中国人成就动机性别差异研究[J].心理科学,1995,

(2):

180-183.

[12]余安邦,杨国枢.成就动机本土化省思[M].北京:

远流出版公司,1990.

[13]沈德立.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14]DanielT.Hiekey.EngagedParticipationversusMarginalNonparticipation:

AStridentlySocioculturalApproachtoAcheivmentMotivation[J].TheElementarySchoolJoural,2003,(4):

25-29.

[15]周爱宝,金生弘.影响中学生成就动机的因素分析[J].心理科学,1997,

(2):

169-172.

[16]王本法.关于奥苏贝尔的成就动机驱力构成论及其意义[J].天津市教育科学学院学报,2002,(4):

53-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