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长在全市推进广播电视本地节目全覆盖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56385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副市长在全市推进广播电视本地节目全覆盖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副市长在全市推进广播电视本地节目全覆盖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副市长在全市推进广播电视本地节目全覆盖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副市长在全市推进广播电视本地节目全覆盖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副市长在全市推进广播电视本地节目全覆盖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

《副市长在全市推进广播电视本地节目全覆盖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副市长在全市推进广播电视本地节目全覆盖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副市长在全市推进广播电视本地节目全覆盖工作会上的讲话.docx

副市长在全市推进广播电视本地节目全覆盖工作会上的讲话

副市长在全市推进广播电视本地节目全覆盖工作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与省广电网络集团公司关于昭通本地广播电视节目全覆盖工作座谈会议的有关精神,推进本地广播电视节目全覆盖工作,市人民政府决定召开全市广播电视本地节目全覆盖工作会议。

  市委、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本地节目全覆盖工作,市委夜书记、市政府刘市长、市委李副书记之前曾多次分别主持召开座谈会议、专题会议,就做好地方节目覆盖工作与省网络集团公司多次进行座谈。

2016年9月24日,市人民政府与省广电网络集团公司在昆明震庄宾馆签订了《昭通“本地广播电视节目全覆盖”项目合作协议》,刘建华市长、李勇副书记、杨军部长等领导亲自到会参加签约仪式。

  夜书记、刘市长、李副书记对开好这次会议作了重要指示,市人大常委会陈绍余副主任、市政协张毅敏副主席亲自到会指导,充分说明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对本地节目覆盖工作的高度重视。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十一五”地方节目覆盖工程取得明显成效  我市属典型的山地构造地型,境内山高谷深,江河纵横切割,人口居住分散,广播电视覆盖难度大,广播电视覆盖率、特别是地方广播电视覆盖率低,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市、县党委、政府声音的传播和政令畅通。

为了提高市、县地方广播电视节目覆盖率,解决边远地区收听、收看昭通本地节目,确保市、县党委、政府的声音更好地传入全市范围,让广大人民群众知道市、县党委在做什么,怎样带领全市各族人民群众实现昭通跨越式发展。

2016年4月13日,二届市委第19次常委会议决定,力争通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将市电台两套广播、市电视台三套电视节目和各县广播电视(各一套)节目覆盖全市城乡,使地方广播覆盖率从目前的47%、电视覆盖率从目前的45%通过努力整体提高到95%以上。

  2016年,市、县政府开始实施地方节目覆盖工程,并从全市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实际出发,有计划、分阶段、有重点地加以推进,到目前为此已完成第一期工程,第二期工程建设正抓紧实施中。

前两期工程,市级财政投入资金700万元,各县区财政投入资金308万元,网络公司投入610万元,完成了全市广电网络1550nm光传输系统改造,装备了市、县节目数字电视前端,建设发射台站19座,整体转换市、县数字电视用户12万户,完成了地方广播电视节目在各县区中心城镇及昆水公路沿线的覆盖。

  经过第一期工程建设,地方节目覆盖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

地方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提高了11和7个百分点,解决了近百万群众收听收看地方广播电视节目问题。

地方节目覆盖工程的实施,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确实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地方节目覆盖工程的顺利实施,首先得力于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书记、市长等领导同志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给我们工作以极大鼓励;也得力于市直有关部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得力于各级广电部门的辛勤努力。

市、县各级各部门按市人民政府统一要求,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财政部门按时拨付建设经费,发改部门及时指导建设规划,无线电管理部门精心指导台站选址建设和频率审批,通讯部门帮助解决光缆传输附挂等,电力部门帮助解决用电问题,国土部门及时帮助解决用地审批。

各县区党委、政府从大局出发,把地方节目覆盖工作纳入重要日程,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保证了地方节目覆盖的顺利进行。

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各级各部门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和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本地节目覆盖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已建台站的管理维护方面的问题。

由于基层服务体系不健全,人员没有落实,部分已建设好的台站,管理维护不到位,停播现象时有发生,群众反映不好,特别是有个别县,县长要到市电台坐客《行风政风热线》了,才赶紧看一下广播是否正常。

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和得过且过的作风,说轻是不认真,说重是一种严重失职。

各县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是第二期地方节目覆盖工程建设进度缓慢。

第二期工程建设于今年年初开始启动,由于县区机构改革,广播电视机构、人员发生变化。

到目前为止,只有盐津、绥江、昭阳区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多数县还在进行中,极少数县基本就没动。

会后请各县政府分管领导亲自研究,找准工作滞后的症结,拿出实实在在的办法,把各项工作迅速推进,否则,势必影响全市工作进度,影响全覆盖目标的如期实现。

三是安全播出监管不到位。

由于资金缺乏,全市没有建立安全播出监管系统,全靠各县区自觉管理和维护。

虽然市广电局和各县区签订了安全播出责任书,但监管工作还有不到位的地方。

安全播出是广播电视的生命线,市、县都必须按国家广电总局62号令要求建设安播监测系统,完善安播机制,落实安播人员,确保播出安全。

  二、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全面推进广播电视本地节目全覆盖工作  抓好广播电视节目覆盖工作,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看电视难、听广播难”的问题,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各级政府和广播电视主管部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占领农村宣传思想文化阵地,传播先进文化,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全面推进广播电视本地节目全覆盖工作,在广大农村实现真正意义的“村村通”、“村村响”,将为各族干部群众搭建三个平台,发挥村组宣传文化阵地的三种作用,切实帮助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

  

(一)搭建一个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平台。

通过广播电视播放各类节目,对党的大政方针、惠农政策、科技知识、道德礼仪等进行宣传学习,搭建与农民群众相互交流的文化桥、娱乐桥、科普桥,唱响农村稳定戏、经济发展戏、乡风文明戏、社会和谐戏,扩大基层群众受教育的覆盖面,使广播电视成为传达党的声音,服务基层群众的重要抓手。

  

(二)搭建一个与农村群众沟通思想的平台。

通过“村村通”和“大喇叭”,发挥动态、互动、全覆盖的宣传网络优势,吸引群众前来学习法律政策法规、实用技术,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致富技能。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弘扬主旋律,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有效遏制敌对和分裂势力的渗透,让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农村经济领建设中的优秀人才,使宣传文化阵地成为听民声、解民意的“暖心”房。

  (三)搭建一个提高农村基层组织核心地位的平台。

在使用“村村通”和“大喇叭”进行宣传教育的同时,加快农村文化、科技、信息、服务向基层延伸的速度,实现广大农民群众需求与办公阵地的资源共享,突出基层党组织的主导地位和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使宣传文化阵地成为促和谐、谋发展的大法宝。

  目前,我市中央台、省台上星广播电视节目覆盖率分别为%和%;而我市市级广播电视节目的覆盖率分别只有58%和52%,地方节目覆盖严重偏低和管理不到位,极大地制约了广播电视宣传、教育、引导作用的发挥。

我市广播电视覆盖的现状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要求、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和广大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很大差距,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全面推进新时期广播电视节目覆盖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与省广电网络集团公司关于昭通广播电视本地节目全覆盖工作座谈会议精神及市人民政府与省广电网络集团公司签订《昭通“本地广播电视节目全覆盖”项目合作协议》的规定,全市广播电视本地节目全覆盖工程覆盖目标为:

2016年底到2016年3月,实现本地广播覆盖率达到95%以上、电视覆盖率达到85%以上的目标;2016年底,全面实现全市本地广播电视节目100%的全覆盖目标。

  全市广播电视本地节目全覆盖工程重点建设任务:

一是建设全市应急广播数字前端,建立市级应急广播体系;二是完成1100座农村“大喇叭”工程建设;三是建设县到乡光缆传输收发系统;四是完成11县区乡镇所在地有线接入和所有行政村、大部分自然村的无线覆盖;五是升级改造凉风台发射站、镇雄乌峰山发射站、彝良半边山发射站、大关芒鞍山发射站、盐津县水田发射站同频网络,使原来的准同频网升级为具有卫星定位功能的同频网,完善备播设备和骨干网络智能化,提高传输质量;六是升级改造市电台、市电视台前端设备。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地方节目覆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全市广播电视本地节目全覆盖工程,以地方党委、政府为主导,采取公益性与市场经营相结合的方式推进;以省广电网络集团公司为实施主体,按目标和时间要求作出规划并组织实施;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区、各乡镇按有关要求协同配合。

按市委、市政府要求,有序推进地方广播电视节目覆盖,要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完成地方广播电视全覆盖工程时间紧、任务重,各县区要及时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党委、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发改、财政、广电、审计、扶贫、工信委、国土、网络公司、电力、移动、电信、联通等部门参加的领导组,做到机构健全、人员落实、责任明确,保证全市广播电视覆盖工程的顺利推进。

  

(二)纳入议事日程。

各县区人民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把本地节目全覆盖工程作为政府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和政治任务来抓落实。

要把全覆盖工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新农村建设内容,纳入目标考核体系,加大工作力度,确保目标的实现。

对完不成工作任务,不能按时完成覆盖目标的县区,市政府将实施行政问责,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落实工作责任。

按照市委2016年第23期、第25期、第26期专题会议纪要有关精神,市、县区两级财政要按照投资分摊比例,确保投入按时足额到位。

市级财政、发改部门要做好建设资金组织到位及项目的立项审批工作。

市广电局要牵头,负责做好全市广播电视本地节目全覆盖工作的规划设计、技术指导及市级资金统筹安排,完成应急广播系统、“大喇叭”工程建设和市电视台、电台前端改造升级,县区5个高山台站同频改造。

各县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所承担的建设资金的足额投入和建设协调工作,确保在2016年11月30日前把所需投入资金划拨到市广电局专用帐户,由市广电局按照工程进度拨付给云南广电网络集团公司;组织做好施工协调,确保辖区内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云南广电网络集团公司作为实施主体,负责实施县到乡的光缆传输收发系统以及全市11个县区乡镇所在地的有线网接入和所有行政村、大部分自然村的无线覆盖。

  (四)规范行业管理。

市广电局和各县区广电主管部门要在抓好节目覆盖工程的同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扶持力度,有效解决困难群众接收终端投入。

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规范地面卫星接收设施的管理,努力提高地方节目的收视率。

  (五)强化资金管理。

全市广播电视本地节目全覆盖工程建设在市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由市广电局负责制定年度计划下达给网络公司组织工程建设实施。

市、县区两级发改、财政、广电等部门要认真履行好职责,抓好相关政策及建设资金、项目的落实;要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监督检查,做好验收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对工程建设资金,要分别设立专户进行管理。

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加强资金和项目的监管,确保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截留和挪用,保证资金全部用于覆盖工程建设。

  同志们,做好广播电视本地节目全覆盖建设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使命光荣。

我们要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各项部署和要求,全面完成地方节目全覆盖建设工作的各项任务,为加快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