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沥青路面设计.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664116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沥青路面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七章沥青路面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七章沥青路面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七章沥青路面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七章沥青路面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第七章沥青路面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第七章沥青路面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第七章沥青路面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第七章沥青路面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章沥青路面设计.docx

《第七章沥青路面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沥青路面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七章沥青路面设计.docx

第七章沥青路面设计

一、填空题

1.在《柔规》中规定,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为标准轴载,并以_____表示。

2.在《柔规》中采用_____作为路面厚度计算的主要控制指标,所以轴次换算的等效原则是以_____为准。

3.路表容许弯沉值是柔性路面设计的_____指标,而_____是验算指标。

4.在车辆垂直荷载作用下,柔性路面产生的总变形包括_____以及_____。

5.路面弹性模量是表示路面弹性性质的力学指标,又称为_____模量,它表征路面材料的_____能力。

6.路面弹性性质的力学指标以_____模量表示,它表征了土基或路面材料

_____能力。

7.由于路面的垂直变形实际上是由路面各结构层(包括土基)_____的总结果,故它也就综合地反映了路面各结构层及土基的.-'。

8.沥青混凝土面层及整体性的基层材料在行车荷载的多次重复作用下,由于疲劳现象

而使其_____强度降低,从而在板底出现拉伸裂缝,故对高等级公路必须验算其_____强度。

9.柔性路面结构设计包括_____设计和_____设计。

10.通常应选用_____的结合料和强度高的材料作为面层材料,且面层类型选择时,要考虑当地的_____特征。

11.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并不单纯是一个厚度问题,也不是路面各结构层次的简单_____问题,而是路面各结构层次的_____是否合理的问题。

12.防治路面翻浆要贯彻_____的原则,最基本措施是防止或减少土基水分的一O.

13.柔性路面设计是以_____作为路面整体强度的设计控制指标。

表征路面弹性性质的力学指标是_____。

14.路面结构层的整体强度,以_____作用下轮隙中心处的_____表示。

15.目前,我国公路工程中确定Zo的方法主要有_____和_____。

16.目前,我国测定柔性路面材料回弹模量的方法有_____和_____。

17.整层材料测定路面材料回弹模量的方法有_____和_____。

18.柔性路面设计年限内最基本的任务是:

通过设计工作,防止路面结构_____,由于_____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而出现各种损坏。

19.为了调查_____情况,应测定原有路面下_____深度内路基分层含水量。

20.原有路面结构调查中,一般应每隔_____挖一试坑,查明原有路面的_____、各结构层厚度及材料组成等。

21.若原有路面面层为_____结构层,且厚度_____,或气温等于20℃±20℃时,所测得的弯沉值进行修正,其它情况下测得的弯沉值均应进行温度修正。

22.对原有路面路况的调查的时间一般应安排在改建工程_____的_____进行。

23.我国现行规范对原有路面补强时各路段的计算弯沉值的计算公式是。

24.原有路面设计要得到正确的结果,正确地确定原有路面的_____和_____是非常重要的。

二、选择题

1.柔性路面设计中,车道累计当量轴次N。

是指()。

A.单车道双向交通量;B.设计年限内双车道双向累计当量轴次;

C。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D.设计年限内总交通累计当量轴次。

2.柔性路面静载作用下路面变形与荷载呈直线关系的是指()。

A.塑性阶段;B.弹性阶段;C.弹塑性阶段;D.破坏阶段

3.柔性路面结构组合设计时,一般应使结构层自上而下()。

A.强度减小,厚度减薄;B.强度减小,厚度增大;

C.强度增大,厚度减薄;D.强度增大,厚度增厚

4.目前在柔性路面设计中,是以()来表征土基的强度。

A.抗剪强度;B.抗压强度;C.垂直强度;D.回弹模量

5.现行的我国《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规定路面设计指标是()。

A.弯沉指标,抗弯拉指标;B.弯沉指标,抗剪指标,平整度指标;

C.弯沉指标,抗弯拉指标,沥青路面抗滑指标;D.弯沉指标,弯拉应力,抗剪指标

6.柔性路面各结构层材料的目弹模量一般应自上而下()

A.递增;B.递减;C.相同;D.任意分布

7.柔性路面设计计算中只考虑车辆荷载的()。

A.垂直静压力;B.水平力、垂直静压力;

C.静压力、震动力;D.冲击力与垂直静压力*'

8.我国目前柔性路面设计是以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体系作为设计理论。

A.板体;B.弹性层状;C.CBR;D.弹性地基板

9.土基回弹模量一般是采用直径为()的刚性承载板,逐渐加卸荷载法测定。

A.18cm;B.28cm;C.24cm;D,14cm

10.多层路面结构是指()的结构。

11.两层及两层以上;B.三层及三层以上;C.四层及四层以上;D.四层以上

12.柔性路面的理论计算弯沉值与实测弯沉值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对理论弯沉公式修正时,其综合修正系数与()无关。

A.轴载大小;B.轮迹当量圆直径;C.土基回弹模量;D.抗弯拉结构强度系数K。

13.原有路面补强设计以()作为设计控制指标。

A.路表计算弯沉值;B.路表实测弯沉值;C.回弹模量;D.路表容许弯沉值

14.旧路补强设计中的计算弯沉值L0是指()。

A.实测弯沉的平均值;B.原路面设计的容许弯沉值;C.以实测弯沉为基础确定的一个衡量原有路面在不利季节的整体强度;D.由实测弯沉与容许弯沉综合确定的设计参数,并大于容许弯沉

15.旧路补强的补强层厚计算,教材所给的三参数公式是()。

A.理论公式,可直接适用于两层或单层的补强设计;B.理论公式,可直接适用于任意多层的补强设计;C.经验公式,可直接适用于单层或双层的补强设计;D.经验公式,可直接适用于任意多层的补强设计

16.设某段原有沥青路面测定的弯沉值LTC=3.35mm,温度修正系数为0.95,则相应标准温度下的弯沉值应是()。

A.3.05mm;B.3.18mm;C.3.25mm;D.3.15mm

17.测定原有路面弯沉值时,应按路基干湿类型和土质不同等因素进行分段,一般()。

A.测段长度应不小于1000m,每测段的测点不少于10个;

B.测段长度应不小于500m,每测段测点不少于10个;

C.测段长度应不小于1000m,每测段测点不少于20个;

D.测段长度应不小于500m,每测段测点不少于20个

三、判断题(正确者打“√”,错误者打“X”)

1.我国现行柔性路面设计方法中规定:

对各级公路均以路表容许弯沉值作为设计控制指标,以弯拉应力作为验算指标。

()

2.我国现行柔性路面设计中,在受力上不仅考虑了垂直静载的作用,而且考虑了行车反复作用的疲劳损坏。

()

3.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对路面设计,不仅考虑了垂直静载的作用,也考虑了疲劳损坏及水平荷载的作用,并有相应的公式计算。

()

4.柔性路面的理论计算弯沉值与实测弯沉值存在一定差异,对理论弯沉公式修正时,其综合修正系数与土基回弹模量无关。

()

5.柔性路面的理论计算弯沉值与实测弯沉值存在一定差异,对理论弯沉值公式修正时,其综合修正系数与轮迹当量圆直径无关。

()

6.柔性路面的理论计算弯沉值与实测弯沉值存在一定差异,对理论弯沉值公式修正时,其综合修正系数与面层中抗压回弹模量无关。

()

7.柔性路面的理论计算弯沉值与实测弯沉值存在一定差异,对理论弯沉值公式修正时,其综合修正系数与标准轴载的轮胎压强无关。

()

8.原有路面补强设计以回弹模量和路面表层容许弯沉值作为设计控制指标。

()

9.原有路面补强设计以路面容许弯沉值作为设计控制指标。

()

10.旧路补强的补强层,教材中所给的三参数公式是理论公式,可直接用于单层或双层的补强设计。

()

11.旧路补强的补强层,教材中所给的三参数公式是理论公式,可直接适用于各种层次的补强设计。

()

12.旧路补强的补强层,教材中所给的三参数公式是经验公式,根据现行规范仍可直接适用于单层或双层的补强设计。

()

13.为测定原有路面下路基的湿度,由于路面材料强度高,可在路肩上80cm范围内取8个试样进行测定。

()

14.为测定原有路面下路基的地下水位,由于路面材料强度高,不易钻孔,可在路肩上进行,以孑L内水面到路肩表面高度作为地下水位高度。

()

15.对原有路面强度测定的方法,是用弯沉仪测量路面表面在标准轴载作用下的轮轴中心回弹弯沉值。

()

16.对原有路面强度测定的方法,是用弯沉仪测量路面表面在标准轴载作用下的轮隙中心回弹弯沉值。

()

17.对大于3cm的原有沥青路面所测定的弯沉值,以20°C为标准温度,否则需要进行修正。

()

18.对大于3cm的原有沥青路面所测定的弯沉值,应以25°C为标准温度,不是此温度时,应进行换算。

()

19.对原有路况调查的时间一般应安排在改建工程前一年的最不利季节进行。

()

20.对原有路况调查的时间一般应安排在改建工程当年的最不利季节进行。

()

21.在原有路面补强设计中,卢值越高,IR值越大,则计算得到的补强层厚度越厚。

()

22.对原有路面补强设计时,夕值越小,I,R值越大,则计算得到的补强层厚度越厚。

()

23.在对原有路面弯沉测定过程中,当测区室外气温达不到标准温度时,应对所测定的弯沉值进行修正。

()

四、问答题

1.柔性路面设计的具体任务是什么?

2.柔性路面设计中,外业阶段主要应调查搜集哪些有关资料?

3.在柔性路面设计中,应遵循哪些原则?

4.什么叫单圆垂直均布荷载图式?

双圆垂直均布荷载图式?

二者哪个更接近实际情况?

5.柔性路面设计中,轴次换算是按什么原则为基础进行的?

具有哪两个方面的含义?

6.柔性路面结构设计工作中应遵循的技术经济原则有哪些?

7.路面各结构层次的组合要遵循哪些原则?

8.在中、潮湿路段,采用级配碎石作基层时,一般应采用什么措施?

为什么?

9.原有路况调查中,概况调查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0.试述原有路面回弹弯沉的测量步骤和方法。

11.简述原有路面补强设计程序。

参考答案

第七章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BZZ-100

2.路表容许弯沉值弯沉等效

3.主要控制弯拉应力

4.残余变形回弹变形

5.回弹抵抗竖向变形

6.回弹抵抗竖向变形

7.变形力学性质

8.抗弯拉抗弯拉

9.各分层的结构结构层的组合

10.粘结力强气候

11.叠加组合

12.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积聚

13.路面容许弯沉值回弹模量

14.标准轴载路表弯沉值

15.实测法查表法

16.整层材料测定法反算法

17.压人承载板法弯沉测定法

18.在使用年限内荷载作用

19.路基干湿80em

20.500m结构类型

21.沥青<~5em

22.前一年最不利季节

23.上o:

(乙o+Z。

S)尺1足2X3

24.技术状况路面强度

二、选择题

1.C;2.B;3.B;4.D;5.C;6.B;7.A;8.B;9.B;10.C;11.C;12.D;13.D;14.C;15.C;16.B;17.D

三、判断题

1.X;2.√;3.X;4。

X;5.X;6.X;7.X;8.X;9.√;10。

X;11.X;12.√;13.X;14.X;15.X;16.√;17.√;18.X;19.√;20.X;21.X;22.X;23.X

四、问答题

1.答:

确定合理的路面等级;选择合理的面层类型;进行结构组合设计;计算路面厚度(包括材料组成设计)。

2.答:

(1)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调查;

(2)天然土湿度和地面积水和地下水水位调查;(3)气象资料调查;(4)路面材料的生产和供应情况调查;(5)当地使用经验和其它方面调查;(6)经济及交通量与车型组成调查;(7)施工单位技术力量、机具设备、劳动力组成等调查;(8)老路改建或要利用老路面时对原路况进行调查。

3.答:

(1)应根据使用要求与当地自然条件在充分掌握设计资料等前提下按面层耐久、基层坚实、土基稳定的要求进行综合设计;

(2)贯彻因地制宜,合理选材的原则,并进行方案比较;(3)从经济技术上论证是否要分期修建;(4)加强调查研究,推广运用新科技成果。

4.答:

汽车荷载后轴每侧的两个单轮轮印面积用一个当量圆形均布荷载代替,称单圆荷载图示。

若两个单轮印迹用两个当量圆形均布荷载代替,称双圆荷载图式,后者更接近于实际。

5.答:

轴次换算是以弯沉等效原则为基础进行的,其含义:

(1)不同车型之间的交通量互相换算对路面的作用必须是等效的。

(2)经换算以后,不论是以何种车的轴载为准,按换算所得的当量轴次计算出的路面厚度都应该是相同的。

6.答:

(1)因地制宜、注意特点、就地取材、因材施用;

(2)分期修建,逐步提高;(3)整体考虑,综合设计;(4)方便使用,利于养护;(5)考虑气候因素和水温状况的影响;(6)施工水平与条件。

7.答:

(1)按强度组合;要求自上而下各结构层强度逐渐递减;

(2)层间必须具有良好的结构整体稳定性和连续性;(3)结构层的层数和层厚要适当。

8.答:

一般采用掺一定量石灰的方法,以构成级配碎石掺灰结构层,目的是增强和提高强度与水稳定性。

9.答:

其基本内容是:

(1)交通量及其组成;

(2)原路修建历史和养护的技术状况;

(3)原有路面结构和路基湿度等调查;

(4)强度调查;

(5)其它。

10.答:

(1)标出测定位置;

(2)将试验汽车驶到测点位置,使后轴右侧双轮间隙中心对准测点;

(3)迅速将弯沉仪测头安置在此一侧后轮轮隙中心稍前部;

(4)调整百分表,使小针读数为5n皿左右,记下初读数d1;

(5)吹口哨,指挥汽车驶至下一测点,待百分表指针稳定后,读记百分表指针读数d:

;进行弯沉值计算;

(6)按以上步骤测完全段测点。

11.答:

其程序为:

(1)对原有公路进行技术调查,掌握设计资料;

(2)按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或调查交通量的有关资料,确定公路等级、面层与基层类型,计算设计弯沉值与各补强层的容许拉应力;(3)确定改建路段中原路面的当量回弹模量;(4)拟定几个补强结构方案,确定补强材料参数小(5)补强厚度计算;(6)进行技术、经济指标比较,最后确定补强方案,编制有关设计图纸,编导设计文件。

返回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