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670331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8.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①晚饭后出去散步,走着走着我又走到这里来了。

②从墙的缺口望见园内的景物,还是一大片欣欣向荣的绿叶。

在一个角落里,一簇深红色的花盛开,旁边是一座毁了的楼房的空架子。

屋瓦全震落了,但是楼前一排绿栏杆还摇摇晃晃地悬在架子上。

③我看看花,花开得正好,大的花瓣,长的绿叶。

这些花原先一定是种在窗前的,我想,一个星期前,有人从精致的屋子里推开小窗眺望园景,赞美的眼光便会落在这一簇花上。

也许还有人整天倚窗望着园中的花树,把年轻人的渴望从眼里倾注在红花绿叶上面。

④但是现在窗没有了,楼房快要倾塌了。

只有园子里还盖满绿色,花还在盛开。

倘使花能够讲话,它们会告诉我,它们所看见的窗

内的面颜,年轻的面颜,可是,如今永远消失了。

花要告诉我的不止这个,它们一定要说出8月14日的惨剧。

精致的楼房就是在那天毁了的,不到一刻钟的工夫,一座花园便成了废墟了。

⑤我望着园子,绿色使我的眼睛舒畅。

废墟么?

不,园子已经从敌人的炸弹下复活了。

在那些带着旺盛生命的绿叶红花上,我看不出一点被人践踏的痕迹。

但是耳边忽然响起一个女人的声音:

“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

”我回头看,没有人。

这句话就是在惨剧发生后的第二天听到的。

⑥那天中午我也走过这个园子,不过不是在这里,是在另一面,就是在楼房的后边。

在那个中了弹的防空洞旁边,在地上或者在土坡上,我记不起了,躺着三具尸首,是用草席盖着的。

中间一张草席下面露出一只瘦小的腿,腿上全是泥土,随便一看,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人腿。

人们还在那里挖掘。

远远地在一个新堆成的土坡上,也是从炸塌了的围墙缺口看进去,七八个人带着悲戚的面容,对着那具尸体发愣。

这些人一定是和死者相识的罢。

那个中午妇人指着露腿的死尸说:

”以后从另一个人的口里我知道了这个防空洞的悲惨故事。

⑦一只带泥的腿,一个少女的生命。

我不认识这位小姐,我甚至没有见过她的面颜。

但是望着一园花树,想到关闭在这个园子里的寂寞的青春,我觉得心里被什么东西搔着似的痛

起来。

连这个安静的地方,连这个渺小的生命,也不为那些太阳旗的空中武士所容。

两三颗炸弹带走了年轻人的渴望。

炸弹毁坏了一切,甚至这个寂寞的生存中的微弱的希望。

这样地逃出囚笼,这个少女是永远见不到园外的广大世界了。

⑧花随着风摇头,好像在叹息。

它们看不见那个熟悉

的窗前的面庞,一定感到寂寞而悲戚罢。

⑨但是一座楼隔在它们和防空洞的中间,使它们看不见一个少女被窒息的

惨剧,使它们看不见带泥的腿。

这我却是看见了的。

关于这我将怎样向人们诉说呢?

⑩夜色降下来,园子渐渐地隐没在黑暗里。

我的眼前只有一片黑暗。

但是花摇头的姿态还是看得见的。

周围没有别的人,寂寞的感觉突然侵袭到我的身上来。

为什么这样静?

为什么不出现一个人来听我愤慨地讲述那个少女的故事?

难道我是在梦里?

⑪脸颊上一点冷,一滴湿。

我仰头看,落雨了。

这不是梦,我不能长久立在大雨中,我应该回家了。

那是刚刚被震坏的家,屋里到处都漏雨。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第①段中“走着走着我又走到这里来了”。

“又”字写出了作者对小园的留恋,这里是他在战乱中得到慰藉的地方。

B.“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

”这句话两次出现,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又直接抒发了作者满腔仇恨、满腔愤懑的感情。

C.这篇文章表现了对年轻生命被扼杀的无限痛惜和对卑劣、凶残的日本侵略者的无比愤恨。

D.末段写雨,有明显的象征意味,既写出了当时形势的险恶,又表现了对抗日暴风雨早日到来的期盼。

E.本文写少女的死,只拈出一个细节来刻画,不去作平铺直叙的交代,这样写给人印象更为鲜明强烈。

5.联系上下文,写出对“这样地逃出囚笼”(第⑦段)的理解。

(6分)

6.本文用了不少文字描绘花,你认为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第7~10题。

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

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此不知人之祸也。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愿至于江滨被发行呤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

“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餔其糟①而啜其醨②?

何故怀瑾握瑜③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曰: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乃作《怀沙》之赋。

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选自《史记·

屈原列传》,有删改)

【注】①糟:

酒糟。

②醨:

薄酒。

③瑾、瑜:

美玉,比喻人具有纯洁优美的品德。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屈平既嫉之嫉:

嫉妒B.然亡国破家相随属属:

连续

C.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短:

毁D.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

效法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

B.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

C.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

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

D.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1、2段表达了作者对怀王昏聩的痛惜,同时也赞颂了屈原的远见卓识和政治才能。

B.第4、5段采用了寓议于叙的手法,表现了屈原的高洁品质,也写出屈原之死的深远影响。

C.作者在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时,将屈原的遭际与楚国的处境结合起来,是为了突出强调造成屈原自沉汩罗的政治原因。

D.作者把渔父和屈原的观点相对比,突出了屈原坚持真理、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2)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二)诗歌阅读鉴赏(20分)

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11~12题。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1.《蜀相》

和《书愤》都有对诸葛亮的追怀,也都有作者因难以实现理想抱负的感慨,比较阅读,找出分析不当的一项()(3分)

A.《蜀相》前四句写景,由远而近,不写建筑而着眼草木,透露出诗人面对青草啼莺时感受到的寂寞和苍凉,从而形成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蜀相》中的诸葛亮不仅是作者游祠时的瞻拜对象,更是他心仪已久的名臣楷模,遥想诸葛亮的伟业和早逝,同所有英难一样,杜甫早已涕泪纵横。

C.《书愤》的题义是书写愤懑,诗中虽无“愤”字却以愤贯穿始终,从早年的壮志难酬到暮年的报国无门,都表现了理想与现实冲突在诗人心中造成的创痛。

D.与杜甫诗借景仰诸葛亮之情

不同,陆游在《书愤》中以诸葛亮自况,意在借《出师表》之名发出师之呐喊,要求朝廷尽快整军北伐。

12.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较这两首诗,探究它们在歌颂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情感、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3~14題。

临江仙

辛弃疾

老去浑身无着处①,天教只住山林。

百年光景百年心。

更欢须叹息,无病也呻吟。

试向浮瓜沈李②处,清风散发披襟。

莫嫌浅后③更频斟。

要他诗句好,须是酒杯深。

【注】①老去句:

语本苏拭《豆粥诗》“我老此身无着处,卖书来问东家住。

”②浮瓜沉李:

语本魏文帝《与吴质书》“浮甘瓜于淸泉,沉朱李于寒水”。

后以“浮瓜沉李”形容夏天消暑行乐生活。

③后:

略似今日口语中之“啊”。

1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开篇点明自己年老体衰,闲居山林,奠定全篇基调;

“无着处”,正话反说。

B.两个“百年”间隔反复,照应上文之“老去”,寓示自己—辈子被荒废。

C.下片开头两句写夏日行乐,表达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归隐生活的向往。

D.结尾化用杜甫诗句“李白斗酒诗百篇”,表达了词人要向李白学习写诗的愿望。

E.本词语言明白如话,笔调轻松,言浅意丰,令人寻味不已,—些语句成为成语。

14.本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简要回答。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①《长恨歌》中采用浪漫主义手法重申誓言的诗句是:

,。

②韩愈在《师说》中阐述了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思想后,提出了择师的标准,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柳永《雨霖铃》中描写离别时依依不舍的细节描写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运用传统意象抒发游子之情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李清照《醉花阴》下片化用陶渊明句子暗写菊花的句子:

_

_______________。

三、基础知识积累运用(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7小题。

以高铁为镜,我们砥砺苦练内功的自主创新品格。

十几年前,高铁技术还掌握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手中。

中国冲破技术封锁,弯道超车,,靠的就是自主创新。

从车辆到线路,从制动到通信信号,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

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

一步一个台阶,中国高铁企业苦练内功、,实现了国人高铁产业腾飞的梦想。

以高铁为镜,我们涵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中国制造面临过这样的尴尬:

号称是世界工厂、制造大国,老百姓却,去国外抢购保温杯、电饭煲、马桶盖等普通日用品。

中国铁路凤凰涅盘的过程,为中国制造突围提供了有益借鉴。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以内;

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历经近百次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仅仿真计算生成的结果数据就高达5000G。

解码中国高铁成功的深层次密码,以优取胜的品质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最重要的关键词。

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后来居上厚积薄发毋庸讳言舍近求远

B.后发先至养精蓄锐毋庸讳言

舍本逐末

C.后发先至养精蓄锐毋庸置疑舍近求远

D.后来居上厚积薄发毋庸置疑舍本逐末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

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B.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约0.01毫米左右;

C.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约0.01毫米左右;

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

D.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0.01毫米;

18.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湘夫人》是《九歌》中的作品,与《湘君》为姊妹篇,全篇以湘君思念湘夫人的语调去写,描绘出驰神遥望,祈之不来,盼而不见的惆怅心情。

B.王维、孟浩然、王之涣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们以不同的声音合唱出令后世神往的“盛唐之音”。

C.韦庄,后人又称“韦浣花”。

因他有描述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的长篇叙事诗《秦妇吟》,影响极大,被称为“秦妇吟秀才”。

他在词坛上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是“花间派”的代表作家,著有《浣花集》。

D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

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仕进之路,一些才高的寒

士自然心怀不平。

鲍照的《拟行路难》就是这类作品的一个代表。

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唐宋诗词歌赋,是一座座巍巍丰碑,记录着中华文明的历史;

唐宋诗词歌赋,又是一顶顶灿灿王冠,缀满了浓缩中华文学智慧的珍宝。

在这里,你既能找到“大江东去”的豪放,①;

既能听到“磨损胸中万古刀”的愤懑呐喊,②。

在这里,有独上西楼的长相思,有草长莺飞的忆江南,有春光明媚的蝶恋花,③。

四、作文(6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一种感觉叫“寂寞”,古往今来,似乎它从未断绝。

李白说“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孟浩然说“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杜甫说“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

寂寞就是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寂寞就是杜甫的“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寂寞就是白居易的“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寂寞就是李商隐的“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然而,寂寞成就了李白、孟浩然、陈子昂、杜甫、白居易、李商隐,也成就了中国文学。

置身当代,又有多少人大喊“寂寞”。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寂寞”?

请准确理解上述材料的含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高二语文答案

1.A项中“各党派”应改为“各学派”。

2.D“式”表“各种类型”,

而不是“各个人物”。

文章第2段是写精神生活的总体风貌,第3段是写精神生活的各个侧面。

3.D根据第1段后半部分信息的提示,可知唐诗对儒释道三教的兼容与吸收“使唐人的精神生活处在相对自由活跃的状态,可以多方面吸取,自由发展”。

而不是“使得唐代诗歌非常富有哲理的意味”,此说法属无中生有。

4.(5分)CE(选C得3分,选E得2分)(A.没有留恋慰藉的意思;

B.花是全文线索;

D.没有期盼)

5.(6分)过去少女向往外边的世界而不可得,而今她离开了囚笼却是在已经成尸体的情况下了;

(3分)是日军永远毁掉了她的青春和希望。

(3分)

6.(6分)

(1)花是美好的象征,作者由花自然地联想到少女,花成为全文的抒情线索;

(2分)

(2)花和废墟形成强烈对照,烘托出浓厚的悲剧色彩;

(2分)(3)花仍在盛开,少女已惨死,抒发了作者哀伤愤懑的情感。

(2分)

7.A8.B9.C

10.

(1)怀王因为不明白忠臣的职分,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

(“以”“分”“惑”各1分,被动句式1分,句意1分)

(2)所谓圣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而能够随着世俗变化。

(“凝滞”“推移”各1分,判断句式1分,句意2分)

11.(3分)D(陆游以诸葛亮自况,立志北伐恢复中原)

12.(6分)不同点:

①歌咏诸葛亮功绩方面:

《蜀相》着重诸葛亮的“功盖三分国”,“天下计”“老臣心”(1分)

《书愤》着重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现出的精神品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分)

②个人情感:

《蜀相》,表达对诸葛亮的追慕,抒发了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和自己不得重用、壮志未酬的痛苦;

(1分)《书愤》陆游以诸葛亮自况,渴望北征复国,建立功业。

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壮志,抒发了壮志未酬、功业未成的愤懑。

(1分)

③写作手法:

《蜀相》借乐景抒哀情“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1分)《书愤》用典、白描、对比。

13.C、D(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C项不是向往,此时作者已是退居生活;

“浮瓜沉李”“散发披襟”这是试图摆脱“叹息”“呻吟”之愁苦心绪的自我解脱、寻找欢乐的尝试。

D项“表达了词人要向李白学习写诗的愿望”这一表述不当)

14.①对自己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空老山林的感伤;

②试图排解退居的无聊生活的故作旷达、乐观的感情。

(意思对即可,每点3分〕)

15.答案:

①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②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③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④落日楼头;

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

⑤东篱把酒黄昏后

16.A“后发先至”指的是后出手但是先碰到对方;

“后来居上”指后来的超过先前的;

根据语境应是“后来居上”。

“养精蓄锐”指养好精神准备战斗,侧重于休养;

“厚积薄发”是指准备充分而获得大的成功,侧重在“发”字上;

根据语境应是“厚积薄发”。

“毋庸讳言”是指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内容;

“毋庸置疑”指完全不需要怀疑,侧重指事情的确定性;

根据语境应是“毋庸讳言”。

“舍本逐末”指放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

“舍近求远”指放着近的去求远的;

文中说放弃国内的而去抢购国外的,所以用“舍近求远”。

17.A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选项B,搭配不当,检验标准应该是“精确”到某程度;

选项C,不合逻辑,“约”与“左右”矛盾;

选项D,搭配不当,“突破……系统”。

所以选A。

18.B王之唤为山水田园诗人错。

19.①也能找到“人比黄花瘦”的婉约②也能听到“多情自古伤离別”的浅吟低唱③有斗霜傲雪的一剪梅

20.解析:

上述材料谈论的中心问题是“寂寞”,从材料的立意取向看,古今都有寂寞,古人都曾感受到了寂寞,但古人却在寂寞中体味了生活,创造出惊人的文学成就。

那么,今人也应该能耐得住寂寞,坚守寂寞,把寂寞当成一首歌。

从文体角度看,写成议论性的散文比较容易出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