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四区学年高一下学期联合调研评估测试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70901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3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四区学年高一下学期联合调研评估测试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重庆市四区学年高一下学期联合调研评估测试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重庆市四区学年高一下学期联合调研评估测试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重庆市四区学年高一下学期联合调研评估测试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重庆市四区学年高一下学期联合调研评估测试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重庆市四区学年高一下学期联合调研评估测试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重庆市四区学年高一下学期联合调研评估测试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重庆市四区学年高一下学期联合调研评估测试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重庆市四区学年高一下学期联合调研评估测试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重庆市四区学年高一下学期联合调研评估测试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重庆市四区学年高一下学期联合调研评估测试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重庆市四区学年高一下学期联合调研评估测试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重庆市四区学年高一下学期联合调研评估测试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重庆市四区学年高一下学期联合调研评估测试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重庆市四区学年高一下学期联合调研评估测试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重庆市四区学年高一下学期联合调研评估测试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四区学年高一下学期联合调研评估测试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重庆市四区学年高一下学期联合调研评估测试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四区学年高一下学期联合调研评估测试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庆市四区学年高一下学期联合调研评估测试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重庆市四区学年高一下学期联合调研评估测试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重庆市高中联合调研评估测试

高一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中国统计年鉴2016》显示:

2015年,中国育龄妇女的综合生育率(育龄期间每名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仅为1.047,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另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2010~2014年的平均生育率仅1.2,学界公认的世代更替水平为2.2,某种程度上说,生育率持续低速已成为中国人口结构的新常态。

自全国开放“单独二孩”政策两年来,效果低于预期,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应对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2016年1月1日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近年来中国生育率持续低速的主要原因是(  )

A.育龄妇女人数少B.劳动力严重不足

C.生育观念的变化D.人口老龄化严重

2.为使“全面二孩”政策的生育潜力逐步释放,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①提高育龄妇女的文化水平 

②强化生育服务职能

③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率 

④增加公共资源的配置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答案】1.C2.D

【解析】

【1题详解】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及孩子抚养成本的增加,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改变,是我国生育率持续低速的主要原因,C正确。

【2题详解】

政府强化生育服务职能,增加公共资源的配置,尽量完善育儿的社会保障和减轻育儿成本,可以提高生育率,D正确。

提高育龄妇女的文化水平、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率作用不大,ABC错误。

故选D。

联合国负责人道主义事务的副秘书长瓦莱丽·阿莫斯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说,旷日持久的叙利亚冲突导致大量叙利亚难民不断涌入叙利亚邻国,已经大大超出了联合国有关机构以及国际人道主义救援机构原先预计的程度,迫使人道主义救援机构必须大幅增加所需资金,以满足叙利亚难民日益增大的人道主义需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大量叙利亚难民不断涌入其邻国,影响这种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  )

A.自然环境B.经济

C.气候D.政治

4.若图中ABC分别代表国内三个不同的行政区,D代表国外。

叙利亚的人口迁移属于(  )

A.B1到B2B.B2到C1

C.A1到DD.C1到A1

【答案】3.D4.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迁移,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人口迁移的原因,要掌握国内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的区别。

【3题详解】

持续多年的叙利亚战争,导致大量叙利亚难民不断的涌入他国,影响这种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政治.

4题详解】

大量叙利亚难民涌入其它国家,属于跨国界的移民,属于国际人口流动,ABD都在同一个国家人口迁移,C属于跨国界的人口迁移,选择C。

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许多国家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现象。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我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

消失时间约在(  )

A.2020年B.2045年

C.2060年D.2075年

6.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以此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至2025年前,实施该政策的影响可能有(  )

A.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B.减轻家庭及社会的养老负担

C.减少老龄人口数量D.改变我国人口增长模式

【答案】5.D6.C

【解析】

试题分析:

【5题详解】

读图可知,在2045年前后,农村老年人比重与城镇老年人口比重逐渐持平,以后城镇老年人口比重高于农村老年人口比重,所以城乡倒置现象大约在2045年消失,故选D。

【6题详解】

实施两孩政策使新生婴儿数量增加,会降低老年人口比例,不会使老年人口减少,A错。

婴儿数量增加,对养老负担没有影响,B错。

婴儿增加,从事婴儿培养教育的职业人口也会增加,影响劳动力人口的职业构成,C对。

不会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人口增长模式,D错。

故选C。

【考点定位】读图分析能力政策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

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

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

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

C.服务范围D.服务人口

8.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降低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竞争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答案】7.A8.D

【解析】

【7题详解】

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使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说明各核心城市的服务职能和服务种类各不相同,即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服务种类。

服务等级、服务范围和服务人口是难以通过空间规划限制的。

【8题详解】

该区的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乡村地带)的周围,且城镇之间设置的绿地不可侵占,既有利于城市群的发展,又有利于城市环境的保护,充分说明了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优化了城乡用地结构。

下图为某地1965年和2009年地理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B地形成村镇最可能的条件是(  )

A.水源充足、交通便利B.矿产资源丰富

C.优惠的政策D.劳动力素质高

10.下列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与图中D城市相似的是(  )

A.武汉B.抚顺

C.株洲D.桂林

【答案】9.A10.B

【解析】

试题分析:

【9题详解】

读图,B地位于河流交汇处,形成村镇最可能的条件是水源充足、交通便利,A对。

根据图例,B地没有矿产资源开发,B错。

优惠的政策、劳动力素质不是村落形成的影响因素,C、D错。

【10题详解】

图中D城市是在煤炭开采的基础上形成的城市,选项中抚顺是煤炭工业城市,与D相似,B对。

其它选项中,武汉是河流交汇处形成,A错。

株洲是交通枢纽城市,C错。

桂林是旅游城市,D错。

考点:

聚落形成的条件,影响城市形成发展的因素。

下左图示意中国大部分城市街道建筑物现状,针对当前的某种城市问题有学者提出设计建议(如下右图所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形成左图中街道建筑物现状的主导因素最可能为(  )

A.政策B.经济

C.历史D.交通

12.学者提出的设计建议可以缓解的城市问题是(  )

A.内涝问题B.热岛问题

C.雾霾问题D.拥堵问题

13.左图街道设计的实施,最可能影响城市的(  )

A.用地结构B.服务范围

C.等级职能D.人口数量

【答案】11.B12.C13.A

【解析】

【分析】

根据图示信息比较,可以判断左图中建筑物特点是高大、密集。

主要是因为大量劳动力迁入,对住房的需求增大,导致住宅区面积增大,楼房增高。

学者的设计只是对住宅区楼房高度、街道宽度改变,不能解决内涝、热岛、拥堵等城市问题。

住宅区建设不改变城市职能等,但会改变用地结构。

【11题详解】

读图,左图中街道建筑物现状是高大、密集,主导因素最可能为经济,经济发展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对住房需求增多,形成这种状况,B对。

政策、历史、交通不是主导因素,A、C、D错。

【12题详解】

根据图示学者提出的设计建议分析,城区地表状况、街道分布未变,不能缓解城市内涝问题、拥堵问题,A、D错。

热岛问题体现的是城区与郊区间的气温差异,不能改变,B错。

有利于空气流通、扩散,减轻城市雾霾问题,C对。

【13题详解】

左图街道设计的实施,导致城区的居住用地增多,绿地面积减少,最可能影响城市的用地结构,A对。

建筑设计不能影响城市的服务范围、等级职能,B、C错。

街道设计不改变城市人口数量,D错。

【点睛】城市建筑物高大密集,主要是经济发展,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对住房的需求面积增大。

街道、楼房高度的变化,不能解决内涝问题,但有利于空气流通,减轻雾霾影响。

建筑面积、高度的变化不能改变城市职能等,会改变城市用地结构。

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读“2014年我国甲、乙两省区部分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千公顷)比较表”。

完成下面小题。

14.甲、乙两省区分别是(  )

A.黑龙江、海南B.山东、广东

C.安徽、宁夏D.福建、上海

15.乙省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地形平坦B.光照强烈

C.土壤肥沃D.热量充足

【答案】14.A15.D

【解析】

【14题详解】

甲省有甜菜种植,应位于北方省区,不可能是安徽、福建,C、D错。

乙省有甘蔗种植,应位于南方。

甲省有水稻种植,最可能是黑龙江,山东不产水稻,两省区分别是黑龙江、海南,A对,B错。

【15题详解】

结合上题,乙省区是海南省,位于热带,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热量充足,D对。

地形以山地为主,A错。

降水多,光照较少,B错。

地带性土壤是红壤,土壤肥力较差,C错。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湿、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减弱了地面辐射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17.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答案】16.A17.C

【解析】

【16题详解】

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地温较低,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减弱地面辐射,以减少地面热量的散失,起到保温作用,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

A对,BCD错。

故选A。

【17题详解】

山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提高产品质量,C对。

减弱地面辐射,降低地温不是主要目的,A、B错。

夏季热量充足,不用增加地温,D错。

故选C。

浙江省私营经济发达,在诸暨市的大唐镇,分布着众多织袜、印染、缝线、定型等企业。

《洛杉矶时报》评价大唐镇在竞争中成为“傲视全球袜业市场的胜利者”。

下图是浙江省绍兴市地方特色工业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浙江省绍兴市各区(市、县)的工业生产(  )

A.以丰富的原料和动力为基础B.工业地域高度发达,形成了工业城市

C.共用基础设施,信息技术联系紧密D.属于新工业区,专业化程度低

19.大唐镇袜业在全球市场地位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

A.袜业生产分工合作B.高素质的劳动力

C.投资环境改善、生产成本提高D.现代化高速交通、现代化通信

【答案】18.C19.A

【解析】

考查工业地域及工业区位因素。

【18题详解】

诸暨市的大唐镇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后形成、以轻工业为主的新工业区,该区域充分利用当地基础设施,加强信息交流与联系,形成了制袜等专业化生产体系。

绍兴市地方特色工业发展的原料和动力并不丰富;特色工业主要分布在乡村地区。

B正确。

【19题详解】

伴随世界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以及大唐镇投资环境改善,大唐镇制袜生产成本降低,大唐镇工业产品在市场

竞争力提高。

C正确。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范围内又一次出现了产业转移新趋向。

调整产业结构、产业优化升级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面临的新形势,由此也引发了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企业用工短缺的现象,有文章称此现象为“用工荒”。

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如果图中a、b、c分别代表劳动力、原料、技术三个区位因素,则甲、乙、丙、丁四种工业类型中最容易出现“用工荒”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21.如果图中a、b、c分别代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则在甲、乙、丙、丁四国之间最可能发生产业转移的是(  )

A.甲→丁B.乙→丁

C.丙→甲D.甲→乙

【答案】20.A21.C

【解析】

【20题详解】

最容易出现“用工荒”的工业类型应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据图可知,甲类工业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为80%,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故A项正确。

【21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国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占80%,第二产业比重较低,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劳动力廉价,可作为产业转入国;丙国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约占30%,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约占52%,应为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高,为产业转出国。

所以产业转移最可能发生在丙→甲,故C项正确。

乙,丁两国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也比较高,经济较发达,产业转入可能性较小,故ABD项错误。

下图为我国某铁路干线沿线气候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该铁路干线可能是(  )

A.陇海——兰新铁路B.京包——包兰铁路

C.京哈——京广铁路D.宝成——成昆铁路

23.对图中③地区列车运行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B.洪涝C.沙尘暴D.台风

【答案】22.C23.B

【解析】

试题分析:

【2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铁路线布局和自然地理概况。

图示铁路沿线①、②地区的一月份最低温在0℃以下,且沿线的降水量介于400㎜至800㎜之间,所以可以分析①、②地区分别为我国北方的东北和华北地区;图示铁路沿线③、④地区的一月份最低温在0℃以上,且沿线的降水量大于800㎜,所以可以分析铁路沿线③、④地区分别为我国的华中和华南地区,故图示铁路线在我国境内是由北向南分布,A、B选项明显错误;京哈一京广铁路经过我国的东北、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C选项符合题意;宝成一成昆铁路经过我国的陕西、四川、云南等地,最低气温难以达到零下20℃,故D选项错误,综上分析,本题选择C选项。

错;沿途的冬季气温逐渐升高,说明该线路为南北走向,并且有北方穿越到南方,故选C项,排除D项。

【23题详解】

该沿线主要经过季风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多洪涝灾害,选B项。

【考点定位】中国的交通,区域自然地理特征,自然灾害。

【名师点睛】该题主要我国的铁路线布局和自然地理概况以及区域自然灾害。

由图示可知该铁路沿线降水量在400mm以上,并且有①到④降水整体呈增加趋势,说明该线路应在东部季风区,沿途的冬季气温逐渐升高,说明该线路为南北走向,并且有北方穿越到南方,结合选项即可判断选择;东部季风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多会出现洪涝灾害。

掌握我国的区域地理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下图为人工制取沼气装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图中字母c表示秸秆,则b的正确意义是(  )

A.粮食B.农场

C.牲畜D.畜粪

25.若该装置出现在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则“出料口”的物质可以用作(  )

A.燃料和饲料B.饲料和饵料

C.饵料和肥料D.肥料和燃料

【答案】24.B25.C

【解析】

【24题详解】

图中各字母代表的含义是:

a为粮食或其他农产品,出料口产生的沼液、沼渣进入b农场,c为秸秆,d是牲畜,e是人畜粪便等。

故B项正确。

【25题详解】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当地基塘农业发达,则出料口产生的沼液、沼渣物质可为鱼塘提供饵料,还可以为农田提供肥料,但不能做饲料和燃料,即ABD错误,C项正确。

二、综合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联合国人口类型划分标准。

材料二 国际比较中的中国老龄化进程。

(1)说明我国老龄化的特点。

(2)为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

(1)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人口比重不断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2)适度调整人口生育政策;适当推迟退休年龄;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保险制度;发扬传统美德,尊老爱老,家庭养老。

(任答3点即可)

【解析】

【分析】

题目通过我国老龄化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对比,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详解】

(1)结合材料一,根据材料二曲线分析,中国自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后,老龄化速度最快,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渐缩小,老龄人口比重不断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老年人口规模大。

(2)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主要是劳动力不足,老年人养老问题,社会负担重等。

可以适度调整人口生育政策,增加人口出生率,适当推迟退休年龄,减少国家养老压力;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保险制度,发扬传统美德,尊老爱老,家庭养老等,使得我国老龄人口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27.阅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的等干燥度线分布状况,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分布规律,并简要分析其成因。

(2)图示地区农业生产各具特色,如西宁地区地处湟水谷地,主要发展________农业;武威所处的河西走廊,主要发展________农业。

并分析两地农业发展共同的自然区位优势。

【答案】

(1)东部:

由东南向西北增加:

原因:

受夏季风影响,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西部:

由西南向东北增加;原因:

气流遇山地(祁连山)抬升,降水由西南向东北减少。

(2)河谷绿洲地形平坦,地势较低;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解析】

【分析】

题目通过西北地区部分区域的干燥度分布、地形、河流、城镇分布等,考查区域环境差异的分析能力。

【详解】

(1)观察图示可知,该地区干燥度分布规律是东部由东南向西北增加、西部由西南向东北增加。

由东南向西北增加,说明降水

分布特点由东南向西北减少,主要原因是越向西北,距海洋越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西部由西南向东北增加,主要受地形及海陆位置的影响。

(2)我国的农业类型多种多样,主要有水田农业、旱地农业、灌溉农业、绿洲农业、河谷农业。

西宁地区地处湟水谷地,是河谷农业,河西走廊靠祁连山冰雪融水发展绿洲农业。

两地的农业区位因素可从地形、土壤、水源等角度去分析。

两地都位于河谷低地,地形平坦,地势较低;河流带来淤泥堆积而成的农业区,土壤较肥沃;有高山冰雪融水,水源充足。

28.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石材加工主要包括“锯割加工——研磨抛光——切断加工——凿切加工——火烧加工——辅助加工及检验修补”等环节,生产过程水、电消耗量大。

贵州安顺市致力于推动当地石材产业发展,但目前石材加工制成品多为单一板材,异形石材、家装家饰、文化雕刻等高附加值产品比较缺乏。

现已初步探明安顺市石材共有17个品种,资源量约为6.98亿立方米。

(1)分析安顺发展石材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

(2)分析石材产业发展对当地环境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

(3)请对安顺石材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

(1)石材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广、品种多;水能丰富,煤炭储量丰富;气候湿润,水资源丰富。

(2)开采石材会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石材加工过程中,会造成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废矿堆放会占用、破坏大量耕地;长期过度开发会引起石材资源枯竭等。

(3)增加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原料、水资源利用率;对石材开采区及时进行复垦或恢复植被,降低水土流失危害;延长产业链,开发多样化产品,加强产品宣传和品牌建设,增加市场竞争力;完善交通设施,提高外运能力。

【解析】

【详解】

(1)安顺发展石材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主要从工业区位的自然因素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根据材料,石材产业需考虑石材且生产过程水、电消耗量大。

安顺气候湿润,水资源丰富;距离乌江近,乌江水电站水能丰富,同时安顺在贵州省,贵州省煤炭储量丰富,能源充足;这里山地广布,地形复杂,石材资源储量丰富、分布广、品种多。

这些都是安顺发展石材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

(2)石材产业发展对当地环境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可以结合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进行分析。

石材产业发展必然会采石,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生态破坏;生产过程中耗水加工等会造成水污染、大气粉尘污染;随着大量石材开采,会导致石材资源枯竭等。

(3)安顺石材产业可持续发展要坚持开发与环保并重的原则,要从科学开采、增加附加值、做品牌开发而不做数量战、开采过程监管、尽可能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等角度考虑。

具体做法有:

增加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原料、水资源利用率;对石材开采区及时进行复垦或恢复植被,降低水土流失危害;延长产业链,开发多样化产品,加强产品宣传和品牌建设,增加市场竞争力;完善交通设施,提高外运能力。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

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

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

下图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1)归纳尼日利亚现有铁路路网特点及作用。

(2)指出尼日利亚拟建沿海铁路的布局特点。

(3)简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针对此气候特点,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

(4)指出因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而可能获益的我国主要工业部门。

【答案】(22分)

(1)路网特点:

线路较少(密度较低);(2分)连接内陆和沿海港口。

(2分)

作用:

方便农产品出口和进口商品的运输。

(2分)

(2)横贯沿海地区(或几乎与海岸线平行);(3分)连接东、西两条(通向内陆地区的纵向)铁路,构成铁路网。

(3分)

(3)气候特点:

(纬度低,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3分)

需要防范的问题:

中暑;晒伤;食物中毒;毒虫叮咬;野生动物侵袭;疫病;瘴气等。

(3分)(答对1项得1分。

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

本部分满分不得超过3分。

(4)钢铁、机械、机车制造、电子通信、管线、建材等与铁路建设和列车制造有关的部门。

(4分)(答对1项得1分,答对4项即可得4分。

本小题满分不得超过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可以看出尼日利亚现有铁路路网主要联系沿海和内地,线路少,密度较小,缺少沿海地区的横向联系;其作用主要是将内地初级农产品运到港口,供出口,同时方便进口商品运往内地。

(2)读图可以看出尼日利亚拟建沿海铁路整体东西方向延伸,大致与海岸线平行,连接东、西两条通向内陆地区的纵向铁路,构成铁路网。

(3)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其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气候湿热;湿热的气候有利于蚊虫繁殖,毒虫肆虐,病菌滋生,野生动物数量多,体型较大,因而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中暑,晒伤,受潮,食物中毒,毒虫叮咬,野生动物侵袭,疫病,瘴气等,同时还应注意预防建设地区自然灾害,如暴雨洪涝,山区还要预防滑坡泥石流等带来的伤害。

(4)铁路建设需要用到建筑材料,钢材,零部件、工具,运输工具等,因而尼日利亚沿海铁路项目可能获益的我国主要工业部门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建材厂、机车制造、管线等,在外工作人员与家人的联系受益的还有电子通信部门。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气候类型

综合运用、工业联系的知识,同时考查学生阅读图文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描述地理事象分布特征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