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读后感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67400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课》读后感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课》读后感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课》读后感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课》读后感文档格式.doc

《《语文课》读后感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课》读后感文档格式.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文课》读后感文档格式.doc

冬天已去,春寒犹在。

至少他当班主任的一个学期,他都没有尝到胜利的喜悦。

更多的是焦急、担心、愤怒甚至无奈。

让人有些担心,有些气愤,有些惋惜,而原来我想象的是他用他特别民主、特别尊重学生的办法,在班级乱了一阵之后,是会慢慢走入正轨。

也许他再当一个学期,就会出现我希望看到的现象,也许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一个不适合当班主任的老师。

事实证明,他此后也没再担任班主任工作。

但又有多少人能在初来乍到之时,稳得住班里36种截然不同性格的36个学生?

记得2007年我初到红旗小学,班里33个同学,每天我总是兢兢业业地鼓足勇气干活,但我自己在期末放假那一天头昏脑胀终至于病倒。

那种从公立学校培养的自信在一个月之内土崩瓦解,从此歌声不断的我开始了横眉冷对和灰头土脸。

和铁皮鼓一样,我也多次思考过一个问题:

我是不是应该继续在此呆下去?

这时有一句话深深地鼓舞了我:

“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困难多如牛毛,办法在哪里?

痛苦地思索,痛苦地寻找,终于明白,研究学生、走进学生心灵是最好的办法。

应该感谢魏书生老师,是他的书让我静下心来想问题,心态问题一旦解决,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

铁皮鼓说,“在公立学校,我首先是一个学科老师而不是教育者,我每天最多的时间是用来备课而不是与学生交谈,我只考虑我提供什么而很少考虑学生需要什么。

但在私立学校,这一切都颠倒过来了,我不得不把更大量的时间花在与学生的沟通上,而用在备课上的时间却大大减少了。

我渐渐明白,老师首先是一个教育者,其次才是一个学科老师”。

他说得太好了,尽管铁皮鼓的书看起来他在班主任工作上并不成功,甚至有点蹩脚。

干国祥说他当时“缺乏足够的教育学与教学理论素养”,我觉得是很中肯的。

而且,作为班主任现实工作,他还缺乏一种应有的组织能力。

他总是思考很深,处理事情很谨慎或者说尽量追求完美,点上的事情花费了他太多的时间和经历,面上的效果就无暇顾及了。

而且他爱读书、爱写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班级管理效果。

但看他的书,我还是受到一种震撼,这种震撼的效果甚而至于是要超过魏书生和李镇西给我的。

第一是绝对的真实。

他自己说过要“生活在真实中”。

很难,但事实上他做到了。

他从没有在书中板起脸孔说教,粉饰太平也不曾。

很多时候,我觉得在看一本校园小说,只是没有那么轻松,现在我总得要为书中的教师担心,甚至付出同情,读后感《《语文课》读后感》。

同是天涯沦落人哪,可怜天下老师心!

书中不时出现描写心理活动的语句“奇迹终于发生了,徐克丁居然开口讲话了!

返回寝室的路上,我心里很愉快,为徐丁克,我看到了我们改善关系的希望。

”我是从这里开始做笔记的,因为我被感动得决心动作一下。

“我很高兴,因为他已经把书背下来了。

更高兴的是,徐克丁的目光开始变得柔和”“回到办公室呆呆地想这件事情,心情一下子变得很坏”“来盐外的这近半年来,我遭受了空前的打击,这打击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心,我开始自我追问:

你的位置在哪里?

生活的意义在一点一点地失掉,我开始陷入空前的尴尬中”。

不要多举例,这样的真实,这样到位的自我剖析,在其他同类书中是找不到的。

就算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那也是重在对教育意义的追问的)、《倾听花开的声音》也读不到。

好象经验已经完全设好,只需我们去照搬。

铁皮鼓是属于“新教育”的,他们的“教育田野”的理念我觉得太好了,是的,教育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我们只有去开垦、耕种、施肥、除草……我们才可能知道那片田野是肥沃还是贫瘠还是杂草丛生,那些种子是优良品种还是先天不足还是环境已经破坏了她,才可以在碰撞与对话中给种子提供更优良的环境更适合的呵护……

第二是他绝对认真负责的态度。

教育教学需要这种态度。

教学研究也需要这种态度。

据我所知,铁皮鼓最近已经离开高中讲台,去新教育从事专职教育研究。

很是为高中语文教学遗憾了一阵子,但马上又为他的方向欢欣鼓舞了起来。

是的,这样认真负责的一个老师,到哪就是哪的福气。

虽然,认识他可能需要一段时间。

他在盐外的那些学生不是都很想念他并且很多跟他关系很铁吗?

他最近也在《所谓学生》的博文里写到“假如老师也可以重新选择学生的话,我或许更希望与私立学校的学生呆在一起”。

原因是私立学校学生自有其可爱之处,但为了他们的进步呕心沥血也因此尝到发展的快乐何尝不是一条最重要的原因。

铁皮鼓也在书中写到是私立学校的学生让他“渐渐明白,老师首先是一个教育者,其次才是一个学科老师”“所谓的专业化,并不是知识化,老师的专业化应该首先是指一种人际沟通能力,其次才是知识能力。

人际沟通能力应该是教学能力的首要因素”。

没有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没有一种且行且思的反思习惯,谈何教师专业化?

作为普通老师,我曾用心佩服那些认真负责的老师,推而广之敬佩那些爱岗敬业的从业人员。

尽管他们很可能工资不是最高的,名气也不是最大的。

第三是博览群书,思想深邃。

虽然他在班级管理方面处于尴尬之中,但具体去探究他的每一个案例,他都是用自己的深入思考之后的结果在操作。

这种深入,看得出他的知识功底,这是很令人佩服的。

很多人很难做到,包括我自己。

正因为这样,我才告诫自己要多读书。

为什么这样说?

现在我们社会看重教师教给了学生多少知识,其实能力是比知识更重要的。

思维能力是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

也许一个人他在学校没有学到太多的知识,他却培养了良好的思维习惯,有自己的独特思想,那是了不得的事。

无疑,学生遇上思想深邃的老师是幸运的了,引领啊,熏陶了,铁皮鼓做得多好啊。

所以我坚信,如果再给他一点时间,他是完全可以经营好的。

看他的语文课例,就能看到更多的思想火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