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相关税收问题研究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675765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相关税收问题研究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相关税收问题研究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相关税收问题研究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相关税收问题研究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相关税收问题研究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相关税收问题研究Word格式.doc

《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相关税收问题研究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相关税收问题研究Word格式.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相关税收问题研究Word格式.doc

根据国外物流理论和实践发展的脉络来看,现代物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企业内部分工、外部市场化与专业化及企业竞争(主要是市场营销观念的变革)的必然结果。

从广义上讲,现代物流包括传统概念的物流企业和商贸流通企业,涵盖原材料(或产成品)从起点到终点以及这一过程相关信息有效流通的全过程。

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本文在对当前新余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以点带面,从税收的视角对现代物流业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进一步探讨其税收政策支持空间。

一、新余市物流业发展现状

新余作为中部地区以工业兴市的中小城市,现代物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水平虽落后于沿海发达城市,但发展优势明显,产业经济总量和税收规模都呈现快速发展趋势。

(一)新余市物流业发展特点

1.物流业税收增长迅速,但行业税源结构单一。

近年来,新余市物流业步入了快速发展轨道,物流业从企业数量到物流规模、从货运总吨位到货物周转量、从物流方式到物流涵盖的行业都有大幅增长和提升,与之同步的税收收入总量和增幅亦大为提高。

据不完全统计(表1、表2),目前新余市注册有190余家物流企业,全市各类营运车辆15000余辆,总吨位近8万吨。

物流业税收已成为本市地税收入中除建筑业、房地产业之后的第三大收入来源产业。

5.物流业政策支持力度大。

随着市场竞争对物流业需求的高涨和周边现代物流的兴起,发展物流产业得到新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2009年10月制定了《新余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意见》,明确了物流业发展目标、制定了发展规划、加快重点基础设施和物流重点项目建设、出台了扶持物流业发展的全方位的优惠政策,对全市的物流业发展作出了长远性、前瞻性的规划,物流业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物流业对新余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1.物流业发展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生力军。

物流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据中国物流业协会测算,2010年我国单位gdp对社会物流需求的系数达到1∶3.2,即表示目前我国每单位gdp产出需要3.2个单位的物流总额来支持,而2009年系数为1:

2.9、2004年仅为1:

1.5。

单位gdp对社会物流需求系数的增长趋势表明社会经济发展对物流的需求呈加速增长态势[1]。

新余市2010年的gdp为631.22亿元,如达到全国水平甚至更高,那其社会物流总量则在两千亿元以上。

当前物流业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2.发展物流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路径。

作为国民经济运行的动脉之一,物流业把众多不同类型的企业、部门、产业以及消费者通过产品的流通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对社会生产规模和产业结构调整起着重要的作用。

物流业与其他部门之间存在较强的经济依存关系,第二产业发展对物流业的依赖程度最高。

从产业来看,物流业的前向经济联系和后向经济联系都很强。

从前向关联来看,与物流业直接关联的产业,既包括一产、二产,也包括三产。

从后向关联来看,与物流业直接关联的主要包括运输设备、包装机械等产业部门。

可以说,发展物流业既延伸了产业链的宽度,更加深了国民经济的厚势。

3.物流业的发展有效增加就业。

按照国际经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第一、二、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格局将发生渐变,主要体现为第一、二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员呈现纵向递减,而第三产业的产值与就业人口呈现递增趋势。

物流业是由包装、装卸、运输、配送、储存、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功能集合而成的服务行业,可吸纳大量劳动力。

据测算,物流业增加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将带来10万个就业岗位。

[2]据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08年末新余市共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133个,比2004年末增加95个;

从业人员13337人,比2004年末增加10308人(详见表3)。

在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交通运输业占94.6%,仓储业占1.9%,邮政业占3.5%。

估计至2010年底全市物流业从业人员已突破2万人。

从中看出物流业从业人员随着物流业的发展正在迅速增加。

表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企业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人)

合计

133

13337

道路运输业

100

10625

城市公共交通业

6

1610

水上运输业

2

74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11

303

仓储业

7

252

邮政业

473

4.物流业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财力。

近年来,随着新余市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业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大为提高,据统计2008-2010年三年物流业本身实现的地方税收收入累计达7亿多元,其中四分之三左右为地方可用财力,即地方可用财力在5亿元以上。

这是地方政府的直接财政收益,如果算上由物流业发展拉动整个经济发展的作用,其对地方所产生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应会大于这个数据许多。

反之,地方财政可用于反哺经济的发展,例如最直接的是用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基础条件,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作用,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二、现行税收政策对物流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目前,新余乃至全国物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物流成本高、运营效率低,现代意义上的物流业整体发展水平较初级,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物流管理体制和机制不完善(包括税收政策)、法律环境不健全、人才稀缺等。

作为政府主要经济调控方式之一的税收政策,在鼓励和扶持物流业发展方面,不是简单的进行税收减免降低税负,而应重点立足于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缩小地区差距,为各类所有制和各规模层次的物流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为解决物流企业税收政策层面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已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2004年8月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联合出台了《印发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特别强调要完善物流企业税收管理,并明确指出两条基本原则:

一是合理确定物流企业营业税计征基数;

二是允许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统一缴纳所得税。

依据上述精神,国家税务总局2005年12月29日以国税发[2005]208号文发布《关于试点物流企业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规定从2006年1月1日起对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确认的37家试点物流企业营业税实行差额纳税试点,截至2011年8月已认定了8批共485家试点企业。

2006年3月18日,国家税务总局以国税函[2006]270号文发布《关于物流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明确提出了物流企业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设立的跨区域机构其企业所得税由总部统一缴纳的规定,而这一规定在2008年1月1日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法人所得税)跨区范围扩大至全国。

而直到2011年业内所称的物流业新“国八条”出台,也仅仅还是围饶“完善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办法,扩大试点范围”来解决物流业发展的税收问题。

上述政策措施确实起到减轻物流业税负、降低经营成本的作用,但相对于当前物流业发展的困境和紧迫性而言,仍是杯水车薪、治标未治本。

下面对现行税收政策制约物流业发展的因素进行浅析,企望通过现象分析能解剖析出问题的实质所在。

(一)物流业税收政策不成体系,税制设计目标缺乏导向性。

物流业经营业务主要有仓储、运输、货代、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根据其经营业务性质,其税收主要涉及到营业税的“交通运输”税目以及“服务业”税目中的仓储业、代理业等。

现行税收政策中,很少有专门针对物流业的配套税收政策,只有一些交通运输、服务业相关的税收政策规定散见于各项政策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中。

也正因为宏观政策上的缺陷,导致现在物流业产业的发展还仅停留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上,而解决物流业中存在的问题也往往以处理交通运输业的方式进行。

政策制定上,物流试点企业的政策和货运业自开票纳税人的政策各行其是,并未建立起系统的制度体系,没有充分发挥税收的杠杆作用,并使税收中性原则受到潜在的冲击。

同时,税制设计目标取向不明确,既无整体扶持的取向,也无结构调整的取向,更多地只是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来增加产业发展的后劲。

同时,现行税制的重点放在对税源的征管上,考虑从严征管多于考虑促进企业发展。

相对工业企业全面的税收优惠制度设计,可以说,现行税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物流业的发展。

(二)重复征税较严重,导致物流企业成本过高。

1991年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相当于gdp的24%,2003年缩小到21.4%.尽管有所下降,但这一比例仍然比美国、日本等物流发达国家要高出1倍多。

我国现阶段物流企业物流运作成本过高,除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外,税收成本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税收政策带来的过高成本体现在重复纳税现象严重和企业内部所得税合并(新企业所得税法实行法人所得税后此问题基本解决)两个方面。

外包是现代物流企业的特色之一,而按现行税收政策规定,在纳税时除运输费用外,其余费用均不能在外包收入中扣除,这就使得对除运输费用外的外包中的其他应税行为进行了重复征税。

例如,在物流企业中,仓储通常要占到15%-20%。

如果物流企业将某一地区的仓储业务外包,该企业与外包企业就不得不分别对这同一项业务同时纳税,这种重复征税会给企业带来相当大的额外税收负担。

(三)流转税计税基数不合理,阻碍物流一体化进程。

1.物流业各行业收入不易划分,存在税负增加的风险。

现代物流业是涉及多个行业的复合性产业,各行业都是物流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个一体化综合服务过程中,物流企业自身很难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等各环节的收入严格准确按税法要求界定清楚并分别核算,但由于运输、装卸等适用营业税3%的税率,仓储、整理、配送等适用营业税5%的税率,按照营业税现行政策规定,纳税人未分别核算不同税目的营业额,从高适用税率,如果全部按5%的税率征收营业税,物流企业的经营将更加艰难。

2.现行税收政策对物流系统中诸环节分割过多,难以发挥其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

在实践中,物流业务是集成化的。

“物”由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多种渠道,而这期间包括运输、仓储、装卸、配送,甚至包装等等不同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