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形成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677249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形成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解析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形成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解析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形成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解析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形成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解析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形成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解析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形成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解析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形成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解析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形成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解析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形成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解析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形成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解析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形成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解析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形成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解析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形成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解析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形成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解析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形成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解析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形成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解析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形成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解析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形成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解析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形成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解析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形成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

《解析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形成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形成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解析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形成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

解析天津市和平区耀华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形成性检测语文试题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

形成性检测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试卷

一、基础题

1.下列加点汉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舸(gě)舰怅(chàng)惘匏(páo)樽乍暖还(huán)寒

B.携(xié)手着(zháo)装羁(jī)绊木直中(zhòng)绳

C.须臾(yú)枕藉(jí)遒(qiú)劲冯(féng)虚御风

D.跬(kuǐ)步嫠(lí)妇贾(gǔ)人大笔如椽(yuán)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

解答时,要注意平时积累,留心形近字、易错字、多音字的读音和字形,据义定音,认真辨析。

A项,注音无误。

B项,着,应读“zhuó”;

C项,藉,应读“jiè”,冯,应读“píng”;

D项,椽,应读“chuán”

故选A。

2.下列汉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渲泄酒樽教坊曾记否

B.将息缭倒信手凭谁问

C.靛青混沌阑干潭柘寺

D.樊笼敛容委身万户候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识记现代汉语字形的能力。

解答时,要注意积累,注意形近字、易错字、同音字的区别,要注意语境。

A项,渲,应改为“宣”;

B项,缭,应改为“潦”;

C项,字形无误;

D项,候,应改为“侯”。

故选C。

3.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四季的________,就像一幕幕令人激动的、无休止的戏剧,它们的行动通过我的指间流动。

②这些反映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泛风貌的老照片,是他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千辛万苦才________到的。

最近,他决定举办一个小型展览。

③安德罗西克大胆预言,在今后5年内,俄罗斯与亚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将有大幅提升,甚至与欧洲的贸易额________。

④市场上蜂蜜产品________,有的消费者发现,大价钱买回家的蜂蜜其实就是一瓶糖水。

A.变幻搜集平分秋色鱼目混珠

B.变换收集平分秋色鱼龙混杂

C.变换搜集旗鼓相当鱼目混珠

D.变幻收集旗鼓相当鱼龙混杂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要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

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变幻”:

指没有规律,难以揣测的变化。

“变换”:

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

 变幻常常发生没有规律地改变,不真实的。

用来说“四季”,应该用“变换”。

“搜集”:

搜索、收集,从组内的所有进程收集数据到一个进程/到处寻找(事物并聚集在一起)。

“收集”:

招收聚集;把零散的东西搜罗、搜集、收拢在一起。

“搜集”较“收集”而言,有一定的选择性,方向性。

“搜集”代表寻找东西然后集合,“收集”代表不用寻找,直接集合的意思。

对于老照片,语境中说“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千辛万苦”才找到,应该用“搜集”。

“平分秋色”:

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不分上下,表示平局。

“旗鼓相当”:

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句中说“贸易额”,涉及国家实力,应该用“旗鼓相当”。

“鱼龙混杂”是比喻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

“鱼目混珠”用来比喻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它适用的对象一般是物(事),不是人。

句中说“蜂蜜产品”,应该用“鱼目混珠”。

故选C。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通过自己杰出的大脑,倾尽毕生精力,以整个宇宙为研究对象,试图解开关于时空和存在的本质之谜。

B.时光的流逝不能让我淡忘对故乡浓浓的思念,反之,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日久弥坚。

C.由于自贸区致力于营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使更多金融、物流和IT等专业人才有机会不出国门,就能拿到远超同行水平的“国际工资”。

D.我们一定能在奥运之际展现出古老文明大国的风范,那时我们的城市不仅会变得更加美丽,每一个人也会更讲文明。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做此类题目,要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记忆中的错例,找到错误。

A项,没有语病,符合题干要求。

B项,成分赘余。

“对故乡的思念愈发日久弥坚”语义重复,去掉“愈发”。

C项,成分残失。

“由于自贸区致力于营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使……”句子,介词“由于”和“使”同时使用使句子缺主语,可删除“由于”或“使”。

D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那时我们的城市不仅会变得更加美丽,每一个人也会更讲文明”,句子涉及两个主语,“不仅”应放在“我们的城市”之前。

故选A。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

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

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

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

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

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

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5.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B.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答案】D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文言文实词中的通假字。

A项,“有”通“又”:

再一次,“暴”通“曝”:

晒;B,“生”通“性”:

禀赋;C,“知”通“智”:

智慧。

点睛:

本题考查通假字的用法。

“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通假字,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通假字。

古今字:

古已有之,今又造字。

异体字:

是指读音、意义相同,但写法不同的汉字。

通假字:

音同本字,借来一用。

6.找出与“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微斯人,吾谁与归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D.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答案】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对各类句式的基本知识与判断标准要理解、熟记,以便解题时进行知识迁移。

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

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

例句,“利”“强”分别修饰“爪牙”“筋骨”,定语后置句。

A项,语序应该为“吾与谁归”,宾语前置句。

B项,“于蓝”,状语后置句。

C项,“千里”修饰“马”,定语后置句

D项,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宾语前置句。

故选C。

7.下列句中的“望”与“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中的“望”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望其旗靡B.先达德隆望尊C.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D.适冬日之望日前后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文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指的是同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意义这样一种语言现象,解答时,根据具体的语境和文言语法特点进行推断,平时要注意做必要的知识积累,阅读文言文篇、段时要细心体会。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中的“望”意思是“向远处看”。

A项,“望其旗靡”意思是“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

“望”是向远处看。

B项,“先达德隆望尊”意思是“前辈德高望重”。

“望”是名望。

C项,“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意思是“(我)一直在盼望着将军到来,又怎么敢背叛您呢”。

“望”是盼望。

D项,“适冬日之望日前后”意思是“恰巧是冬天,一个月圆之日前后”。

“望日”指月亮圆的那一天,通常指旧历每月之十五日。

“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故选A。

8.为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某中学文学社团准备举办以某位作家为专题的展览。

以下是该展览的版块标题:

①家道中落国势危②别求新声于异邦③横眉冷对千夫指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⑤万众同仰“民族魂”

下列语句不可以作为该展览版块标题的一项是

A.疾呼呐喊,振聋发聩

B.流亡南洋,坚持抗日

C.我以我血荐轩辕

D.空谈终被事实照出原形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中“简明”即语言表达要“简要”,“明白”使人能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

“连贯”是指语言表达时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做到话题一致,句序合理,衔接自然。

“得体”指能够根据语境恰当地使用语言,符合语境的要求。

展览板块的标题:

①是表明作家家道中落,国家在危难之中;②是作家到异国寻求不同的出路;③是作家的名句,对待敌人轻蔑的态度;④是在这个世界上我将把你当作胸怀志趣相同的朋友来看待,是鲁迅赠送给瞿秋白的对联;⑤是作家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万人敬仰,被称为“民族魂”。

综合上面五句话,可以得知作家是鲁迅。

所以应选择和鲁迅相关的选项。

A项,“疾呼呐喊,振聋发聩”中“呐喊”是鲁迅的小说作品集,“振聋发聩”是突出意义。

B项,“流亡南洋,坚持抗日”与鲁迅无关。

C项,“我以我血荐轩辕”来自鲁迅的 《自题小像》。

D项,“空谈终被事实照出原形”来自鲁迅的“空谈之类,是谈不久,也谈不出什么来的,它始终被事实的镜子照出原形,拖出尾巴而去”这句话。

故选B。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工智能如何打开未来

李洪兴

“来!

试试这杯机器人的手冲咖啡。

”从下单到取咖啡只需十秒左右,在美国旧金山,一款咖啡机器人近期受到媒体广泛关注。

不少体验者认为,机器的手冲咖啡可媲美人工制作。

无论是咖啡师、厨师,还是服务员、保洁员,以“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似乎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选择。

电影《摩根》的预告片出自人工智能之手,新闻消息由机器人完成,谷歌机器人在围棋的人机对战中屡尝胜果……拥抱人工智能,是技术变革带来的时代红利。

20世纪50年代,十位科学家在达特茅斯会议上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

60多年来,原本存于科幻故事里的主角,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从无人汽车到农牧自动化作业,从医疗看护到育婴保姆,人工智能早已见惯不怪,对劳动力的解放也显而易见。

但面对人工智能,人类并未变得更加从容,对其了解越深入越觉得担忧,每一波人工智能的升级,都伴有焦虑和恐惧。

在好莱坞电影中,人工智能产生自我意识后“造反”的桥段不胜枚举。

如何与人工智能和平相处?

答案依然在探索之中。

今年1月,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预测,人类工作有一半可能在2055年实现自动化。

对技术乐观派而言,人工智能的意义在于为发展更新了“发动机”。

埃森哲咨询公司在研究了美国、英国等12个发达国家后认为,人工智能预计在2035年能将这些国家的生产率提高40%左右。

然而,在另一部分人看来,人工智能或许是一个随时可能“张开獠牙”的影子。

正如霍金所言,“人类由于受到缓慢的生物进化的限制,无法与机器竞争,并会被取代。

全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导致人类的终结”。

从“类人类”到掌握人类思维,科学家们的提醒,揭示了潜在危险所具有的巨大能量。

不过,有一点是共识,即机器人与自然人不同,而且要加以区分。

近期,欧洲议会就正式向委员会提议,打算设立一套全面的法律来界定人工智能带来的责任和道德问题。

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在科幻小说《我,机器人》中曾设想“机器人法则”:

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也不能在人类受到伤害时袖手旁观。

考虑到机器人会在很多领域代替人类工作,比尔·盖茨就提议向机器人征税,此前欧洲议会也对类似法律提案进行过投票。

制定法规,是否会造成过度干预,又该如何避免阻碍创新?

在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人类也在进行着去焦虑化和去危机化的制度探索。

9.下列对“人工智能”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的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十位科学家在达特茅斯会议上提出的。

B.体验过人工智能的人认为,人工智能的功效可媲美人工制作。

C.人工智能可以做电影预告片、完成新闻消息、下围棋,这是技术变革带来的时代红利。

D.面对人工智能,人类并未更加从容,每一波人工智能的升级,都伴有人类的焦虑和恐惧。

10.下列表述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概念提出后的60多年来,原本存于科幻故事里的主角,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工智能早已见惯不怪。

B.对技术乐观派而言,人工智能的意义在于为发展更新了“发动机”。

C.埃森哲咨询公司认为,人工智能预计在2035年能将美国、英国等12个发达国家的生产率提高40%左右,人类工作有一半可能在2055年实现自动化。

D.机器人与自然人不同,而且要加以区分,这是各方的共识。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全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导致人类的终结,因为人类受到缓慢的生物进化的限制,无法与机器竞争。

B.近期,欧洲议会正式向委员提议,打算设立一套全面的法律来界定人工智能带来的责任和道德问题,说明人工智能已经危及到人类的安全。

C.因为机器人会在很多领域代替人类工作,所以,欧洲议会投票通过了向机器人征税的法律提案。

D.在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如何与人工智能和平相处,是人类依然在探索的问题。

【答案】9.B10.C11.D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分析和概括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

解答时,需要阅读全文,找到与概念相关的语句,对选项进行比对分析,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B项,“人工智能的功效可媲美人工制作”范围扩大,原文第一段为“不少体验者认为,机器的手冲咖啡可媲美人工制作”。

故选B。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解答时,要将选项内容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找出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内容在表述上的区别。

C项,“人类工作有一半可能在2055年实现自动化”张冠李戴,这是“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预测”,而不是“埃森哲咨询公司”研究结果.相关内容在文章第二段。

故选C。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信息区间,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然后仔细分析。

A项,“全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导致人类的终结”表述绝对化,原文为“全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导致人类的终结”。

B项,“说明人工智能已经危及到人类的安全”无中生有,文中没有相关表述。

最后一段为“近期,欧洲议会就正式向委员会提议,打算设立一套全面的法律来界定人工智能带来的责任和道德问题”。

C项,“欧洲议会投票通过了向机器人征税的法律提案”错误,原文最后一段只是说“此前欧洲议会也对类似法律提案进行过投票”,但没说“投票通过”。

D项,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相符。

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试题的步骤是:

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

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时才会心中有数。

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

第三步,将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

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三、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赤壁赋

【作者】苏轼【朝代】北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何为其然也?

”客曰: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虚御风冯:

乘着

B.扣舷而歌之扣:

扣动

C.正襟危坐危:

端正

D.知不可乎骤得骤:

轻易地

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扣舷而歌之吾尝终日而思矣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相与枕藉乎舟中

C.纵一苇之所如哀吾生之须臾

D.苏子愀然何为其然也

14.下列句中的“如”字,意思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B.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C.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D.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也

15.选出短语结构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白露横江

B.水光接天

C.旌旗蔽空

D.冯虚御风

16.对下列各句加点词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④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A.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B.①③相同,②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④不同,②③相同

17.选出下列句中属被动句的一项

A.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C.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18.选出不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

A.而今安在哉

B.何为其然也

C.而又何羡乎

D.渺渺兮予怀

19.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既望:

已经过了望日,即阴历每月十六日。

既:

已经。

望:

阴历每月十五日。

B.美人:

指所思慕的人,古人作品中常用美人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C.本文作者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八大家中另七人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司马光、王安石。

D.斗牛:

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上某些星的集合叫宿。

2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凌万顷之茫然

(2)舞幽壑之潜蛟

(3)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答案】12.D13.A14.C15.D16.C17.A18.D19.C

20.

(1)越过那茫茫的江面。

(2)(箫声)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

(3)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永不复返),而并没有流去。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含义的理解。

解答时,要联系平时积累,注意句子结构和词语所在位置,可用代入法,即将各选项的意义代入原文,考查其与上下文语境是否相符。

D项,“知不可乎骤得”,意思是“知道不能屡次(长久)得到”,其中“骤得”应译为“屡次”(数次、多次),可以为“长久”,选项解释为“轻易地”错误。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需熟练掌握常见18个虚词的用法,同时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

A项,而,连词,表修饰;连词,表修饰。

B项,乎,形容词词尾,助词,……的样子;介词,相当于“于”,译为“在”。

C项,之,助词,不翻译;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项,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代词,这样。

故选A。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一词多义的理解。

解答时,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词语的意思,注意通假字和词语的活用现象,平时要注意积累。

A项,如,像,表比喻。

B项,如,像。

表比喻。

C项,如,后面带“厕所”,应该是动词,作谓语,译为“去,到”。

D项,如,像,表比喻。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短语结构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时,要注意联系上下文语境,理解句子大意,根据词语的词性和所在位置确定短语结构特点。

短语的组合是依据语序和虚词来完成的,不同的语序会形成不同类型的短语,不同类型的短语往往使用不同类型的虚词,按短语内部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可分为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和主谓短语等。

注意选出短语结构不同于其它三项。

A项,白露横江,“白露”是名词,“横江”是动词,该短语为主谓结构,意思是“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

B项,水光接天,“水光”是名词,“接天”是动词,该短语为主谓结构,意思是“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

C项,旌旗蔽空,“旌旗”是名词,“蔽空”是动词,该短语为主谓结构,意思是“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

D项,冯虚御风,“冯虚”是“凭空”,动词,“御风”,乘风,动词,该短语为并列结构,意思是“凭空乘风”。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词类活用现象的能力。

解答时,要熟悉古代汉语灵活运用语言的习惯,注意比较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平时做好积累,结合上下文语境,对所给句子进行认真分析,根据选项情况做出明确判断。

①东,在句中作谓语,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可译为“向东进”;

②渔,意思是“打鱼”,“樵”本意是“木材”,在此和“渔”一样作动词,属于名词活用作动词,砍柴。

③侣,伴侣,在这里是名词的意动用法,译为“以……为伴侣”;

④西,用在动词“望”之前,表示方位,是名词作状语,译为“向西”。

根据分析看,C项解说正确。

故选C。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注意联系平时积累,熟悉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和固定句式等,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句子意思,进而做出正确判断。

关于被动句,一般有①语义上表被动的句子;②有句法标志的被动句,如“于”字句,“及物动词+于+施事者”;“乎”字句,“乎”(介词)的语法功能与介词“于”同;“为”字句,“为+施事者+及物动词”,“为+及物动词”;“见”字句。

“见+及物动词+于+施事者”,“见+动词(主动句);“为……所……”句,“为+施事+所+及物动词”,“为+所+及物动词”。

“被字句”,“被+施事者+及物动词”“被+及物动词”“被”本身表被动等。

A项,句子意思是,“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

”该句属于被动句。

B项,句子意思是,“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该句是介词结构后置句。

C项,句子意思是“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在斗宿与牛宿之间”,该句是介词结构后置句。

D项,句子意思是“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捕鱼砍柴”,该句是介词结构后置句。

句中属被动句的一项是A项。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注意联系平时积累,熟悉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和固定句式等,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句子意思,进而做出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